《2022简便运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简便运算教学设计.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简便运算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
2、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
3、几?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3)操作验证答案。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
4、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2.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1)观察课件: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2)猜一猜:-等于多少?(3)小组讨论:-等于多少?(4)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方法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比1份多1份,也就是;方法2:2个减掉1个还剩1个,也就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5)讨论:爸爸吃了,同学们想想,他们一家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几种不同的结果表示?(1,)通过“他们一家人共吃了这个西瓜
5、的几分之几?”这一问题的讨论,既巩固练习了前面的分数加法,又为后面学生自学1减几分之几这一环节中对于“1”的理解做好了铺垫。3.探究1减几分之几(1)自学第97页例3,把你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2)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怎样想的,是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3)“1”还可以看成分母是几的分数?请写出几个。(4)巩固练习(指名让学生板演)1-1-1-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1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数不同,意义亦不同。(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完成第97页“做一做”第1、2、3题。(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题。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6、,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组织后续教学打下基础。(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你是怎样计算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过解答实际的问题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算理。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得出除法简便运算的方法。3、能用得出来的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4、通过自己观察、猜测、验证得出简便运算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算理且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自己得出简便算法,且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进行计算呢?教学过程:一、引入1、谈话:我们前几课所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7、?(进行了两次平均分)2、能举个例子吗?(生举例)1、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我们来看看这个应用题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饲养场养了6窝小猪,每窝有6只,现把360克防病药粉掺入饲料喂养。每只小猪平均服药多少克?2、汇报:(1)36066 (2)360(66)=606 =36036=10(克) =10(克)二、展开1、观察两种解法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2、猜测:根据36066=360(66)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发表意见:“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积里的各个因数。”3、验证: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这样呢?你能举几个例子来验证吗? 生举例子验证得出我们所观察出来的是正确的。4、用处
8、:我们所观察出来并经过验证的规律有什么用呢?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简便5、应用:用上面的规律算一算。28035 36045(1)独立做、个别板演。(可能有这样不同的意见)28035 28035 36045 36045=28057 =28075 =36059 =36095=567 =405 =729 =405=8 =8 =8 =8(2)全班交流:板演的小朋友说自己的想法。比较这几种解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用这样的方法来做跟以前的比在做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呢?针对上面的这几种做法你还有什么想说呢?(得出:分的时候怎么简便就怎么分)6、试一试:70028 25632独立做、个别板演。7、小结:今天学了什
9、么?采用怎样的简便方法是不是所有的这样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可采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呢?(两位数可以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时)像这样的题目除数是两位数时可以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时有时这样计算比较简便。三、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540(94) 62052420(146) 2704522、用简便方法计算。42035 63018 48654 60024集体做、校对。3、提高练480()=480206750=750253560=560四、 课堂小结:谈收获,质疑。课题:营养午餐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P48P49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计算器进行口算。2、培养
10、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要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4、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教学过程:联系生活,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镇中心学校为方便学生就餐特开设了学校餐厅,提供了一些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1、点菜;师:“你想吃哪些菜呢?可以选择其中的三种,直接在它们的编号上做记号,点好的可以向我示意。”(出示多媒体课件:菜谱)师:你在点菜时,考虑得比较多的是什么?(请学生口答)师:大部分同学在点菜时,都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点的菜。服务员
11、告诉我们这家菜馆正推出一个特色服务,向每位顾客提供一份家常的营养成分表。(出示多媒体课件:成分表。)你从中获得那些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畅所欲言)师:请你利用这张营养成表,估计一下你刚才点的三道菜的热量总和、脂肪总和和蛋白质总和分别是多少?(请学生说说三道菜的营养总和。教师要相机板书。)师:那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出示多媒体课件:营养学家)2、了解营养成分。师:营养学家的话中“不低于”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举个例子吗?“不超过”呢?教师板书:不低于2926千焦2926千焦师:热量对我们有什么用处(热量除了给人在从事运动,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外,同样也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12、要的能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等等)师:脂肪呢?(脂肪食入以后通过代谢转化为热量供人体使用,或转化为体脂存储于脂肪细胞中。当摄入的热量过多,长期超过人体活动所消耗的热能时,多余的热能将转化为体内脂肪,存储于脂肪细胞中。)师:蛋白质呢?(它能使我们具有抵抗力,少生病。)3、科学配菜。(1)适时指导: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标准,准备怎样调整?(将超标的调低,将不足的调高。)(教师以其中的一个方案为例进行指导)4、实践活动。1、提出分组讨论问题:如果让你搭配,你能配出多少种合格的午餐菜肴来?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以57人为宜每组选一名负责人,负责本组成员的分工组织和协调工作。小组成
13、员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差异、个性差异、学习水平差异等。(分组工作教师应在课前完成)3、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教师可巡视班级,检查监督学生的活动情况,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知道并相应的调整课堂计划。4、请各组派代表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本小组其他成员适当补充。各小组要相互学习、相互讨论。5、师生共同分析总结,给出解答。(不必要求学生列出所有的搭配方案。)师:从统计结果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如:蔬菜点得多的方案,脂肪含量较底;晕菜点得多的方案脂肪含量接近50克;热量一般都在3200千焦以上)小结板书:晕素搭配,营养均衡。5、调查统计1、分发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
14、,请各组同学根据上表,在全部的方案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5种方案。2、分发统计表格,请个小组统计分析后填写。3、师生根据调查统计的信息,共同分析讨论,得出全班同学同学最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4、多媒体展示统计信息,请同学根据上面展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吗?(2)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教师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给学生以启示。)5、教师巡视班级,了解学生的调查统计情况及相关的统计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6、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一段时间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给出问题的解答。思考题:了解一下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你有什么好
15、的建议?全课总结:同学,通过今天学习你想说些什么?大家可以在课后通过其他方法获得更多的有关事物营养成分的知识,为自己搭配更为丰富的营养午餐。(出示多媒体课件:相关画面。)简便运算教学设计3加法的简便运算(1)教学内容:P20:例3“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
16、例子说说吗?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课件出: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列出算式吗?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115+132+118+85115+85 + 132+85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200+2504505、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 75+168+256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三、巩固练习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46+( )=75+( ) ( )+38=( )+59
17、24+19=( )+( )a+57=( )+(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260+450=460+250 a+400=400+a3、P20做一做1、2五、全课总结。板书设计 加法的简便运算115+132+118+85115+85 + 132+85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200+250450第4时 加法的简便运算(2)教学内容:P21:例4“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
18、程。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生疑1、竞赛出示两组题,分组计算,比赛看哪组同学即对又快?(幻灯)第一组 第二组72-6-4 72-(6+4)85-8-2 85-(8+2)126-70-30 126-(70+30)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吗?2、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
19、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3、猜想: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6、举例验证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创设情景引出例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如果让你自己去旅行,你能行吗?不要着急,李叔叔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旅行法宝自助旅行指南。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旅行时应做的准备和
20、注意事项。”1.出示情境图师: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细的查阅了这本书的资料。从图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数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 尝试各种算法 师:“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师: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计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算法最多。3全班汇报交流师:你们都是怎么计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2346634 234(66+34) 2343466=16834 =234100 =20066=134=134=13
21、4思路1: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即234-66-34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66+34)思路3: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34-66师:同学们想出这么多种方法,讲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欢哪一种?把你的理由讲给同桌听一听。4、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选择具体的算法来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
22、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如:将例4的总页数改为266页,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使计算更简便。5、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6、那“145-34-86”这道算式可以简便计算吗?看来,在今后计算时,我们要观察算式数据有什么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三、巩固练习:P21做一做1、2小结 :今天利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使计算怎样?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 加法的简便运算(2)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2346634 234(66+34) 2343466=16834 =234100 =20066=134=134=134简便运算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引导
23、学生知道并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即是把这个数连续平均分;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即是把这个数一次平均分。两种方式只要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变,结果也不变”,并能把这种理解问题的方式迁移到对abc=acb的理解过程中,从而形成对“除法性质”有较为完整地认识。2、学生能结合除法的运算,合理选择简便方法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即是把这个数连续平均分;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即是把这个数一次平均分。教学难点:能灵活的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学具:口算投影片,16个圆形卡片,12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说说你
24、知道的运算定律有哪些?怎样用字母表示?2、下面的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76+18=18+7625174=2541725(100+4)=25100+25462012377=620(123+77)二、新授1、口算(1)1628 (2)16(28)360123 360(123)4800502 4800(502)猜想: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一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举反例:验证:1、动手操作集体操作,指名让一人到投影前演示。(1)把16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学生边摆边说摆的过程。列式:162=8(2)把每份中的8个圆形纸片,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怎样列式?列式:16242、提问从
25、刚才分圆形纸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把16个圆形纸片先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份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了几份?(8份)这个8份是怎么来的?(24)现在每份有几个?(2个)还可以怎样列式?16(24),算式1624与16(24),最后结果都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几个)结果相等吗?(结果都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等号)若说:把16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6份,再把每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个?还成立吗?为什么?3、小结规律(1)同伴交流。(2)汇报结果。老师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用字母表示是:abc = a(bc)(b,c不为0)思考:如果把1
26、6个圆形纸片,先平均分成4份,再把每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个?与上述的分法分的份数一样吗?每份数一样吗?怎样列式?小结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还可以把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再除。用字母如何表示?abc = acb练习:说出下面题目的口算方法:240524=4、学习例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2)口述题意,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3)尝试用刚才归纳的方法解决问题。(4)交流解决问题的算法。方法一:1250255 方法二:1250(255 )=505 =1250125=10(元) =10(元)5、比较两种算法。第
27、一种方法是先求每组花了多少元;第二种方法是先求一共有多少棵。虽然算法不同,但其结果都是每棵树苗10元。说一说,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用总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的方法比较简便)三、课堂作业设计1、对号入座:8133= 81 (3 3) 42057= 420()(5 7)210(76)= 210()7()6 350(7、25)= 350()7()252、判断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24085240(85)1280(168)1280168750(155)7501553、教材43页做一做4、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150252 260526 30001258 4900 5705、思考:240(35) 63042
28、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简便运算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在动手操作及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计算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主体作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只有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
29、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挂图,西瓜图片,方格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答下面各题。(1)4/9里面有( )个1/9。(2)5/6是5个( )/6。(3)7/8里面有7个( )/( )。(4)2个1/9是( )。2.说说分数的具体含义。 3/5 2/9 4/4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展示情境图内容师: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哥哥吃了2块,妹妹吃1块。你能提出什?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三、探究新知。出示教材分吃西瓜的情境。(挂图)1、学习例1:(1)师: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2)师:哥哥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2/8)师:妹妹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
30、书1/8)(3)师:看到黑板上的2/8、1/8,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哥哥吃得比妹妹多些;生2: 2/8比1/8大;生3: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生4:他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生5: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4)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棒呀!你们会解决吗?列式: 2/8+1/8和2/8-1/8=的结果是多少?根据学生提出的加法问题开展探究。学生操作交流,形象感知,获得正确印象。老师巡视。师:这个同学不知道答案到底是3/8还是3/16?怎?办呢?(5)交流反馈。师:哪个小组来汇报?.哥哥吃掉2份,就是它的2/8,妹妹吃掉1份,就是1/8,合起来是3份,所以是3/8。.
31、2块是2/8, 1块是1/8,一共是3块,所以是2/8+1/8=3/8。(6)老师总结算理,先让学生自己来说,然后老师引导,是表达清楚、完整。“2个1/8加1个1/8是3个1/8就是3/8”。(板书3/8)(7)巩固 3/5+1/5= 4/9+3/9= 2/5+3/5=师: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又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同分母分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8)讨论2/8-1/8的结果.2块是2/8, 1块是1/8,2块比1块多1块,所以是2/8-1/8=1/8.“2个1/8减1个1/8是1个1/8就是1/8”。(板书1/8).4/7- 3/7
32、= 8/9- 6/9= 6/6-5/6=师: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又发现了什?谁能仿照加法说说同分母分数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2、自主学习例2。完成课本第99页的填空。3、引导归纳分数加减法特征。(1)分母相同。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进行加减运算。(2)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是分子相加减。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练习二十三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意,再计算,订正时,说一说?幅图的意思和计算过程,最后一个不做。2、练习二十三第2题。让学生把结果写在书上, “14/7”的不做五、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今天我
33、们一起研究了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时大家要仔细认真,注意检查。六、思考题:有几种填法?()/5+()/5=4/5 ()/9-()/9=1/9七、课后作业。练习二十三第3题。八、板书设计分数的简单计算2/8+1/8= 2/8-1/8=分母相同时,分母不变,只是分子相加减。简便运算教学设计6教学内容:小数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通过观察,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原理。(二)会计算分母不超过10、结果不需要约分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是1,从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情感目标加强
34、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理解分数加法的运算原理、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二)难点:从理解分数意义入手,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原理。教学过程设计:一。 激趣引入师:同学们听说过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吗?谁来说给我们听听?生:。师:猪八戒为这事可后悔了。一天它又找到了一个西瓜。这次它变聪明了,请看,(展示)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几块?生: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课件演示)师: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分数?生:师:这些分数里有几个1/8呢?生(师依次出示几个分数卡片)二。教学例1、2、31.分西瓜师:大家猜猜猪八戒是怎样分西瓜的?生:师(出示猪的分法)看看,多贪心的猪八戒啊。师父吃
35、西瓜的1/8,大师哥吃西瓜的1/8,沙师弟吃西瓜的1/8,自己却吃了西瓜的4/8了。2.发现问题师: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师:请小组长拿出纸和笔做好记录。(学生活动)。3.解决问题师:告诉大家你们提出的问题。(师根据学生的说明贴出相应的图片)师:谁能列出算式?4.计算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分数的简单计算)A. 加法师:猜猜1/8加1/8等于多少?生:师:说说你的想法。生:师小结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B. 减法师:4/8减1/8又等于多少呢?生:师小结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C.1减一个分数师:黎老师提个问题,猪八戒吃了一块西瓜后
36、,还剩下多少?生:.师:想想怎样计算?生:师小结:1减去几分之几,先把1写成与它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用两个分数相减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2.计算:(并说明你是怎样想的)3.判断:(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错的画)3/8-2/8=1/8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分数,原来这个朋友也可以像我们以前所学的整数、自然数一样进行加减,注意只有分母相同的时候才可以直接相加减。你觉得还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第3、4、5、6、7题。简便运算教学设计7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86页 例4 练习15第69题。教材简析: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整数加法以及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律,体验到运用
37、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所以学生有运用运算律的意识和能力。但所有这些运算律都是在整数的范围之内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的。这些运算律在小数范围内是否适用呢,还需要验证。在小数加减法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那么,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这就是这节课首先要学生研究解决的问题。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三组式题的结果,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从而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很自然地推及到小数的乘法之中。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自主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经历了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加法的过程,
38、对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应该没有很大的疑义,关键是让他们经历一个验证的过程,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2、 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3、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
39、数的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 谈话导入: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小数的计算问题。下面进行几轮计算比赛。第一轮:看谁算得对。101.3 0.32100 240.24 3.20.6 150.15 1.90.020.40.5 1.258 2.54 0.244 2000.16 0.60.1第二轮:看谁算得巧。25734 32103 768276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律。教师小结:在整数乘法中,我们运用乘法的一些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2、 提出问题: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学生猜想。(设计意图:小数乘法和加减法的口算,是进行小数简算的重要基础,所以基本技能的
40、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看谁算得巧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调动起原有的整数乘法运算律的知识经验,并大胆猜想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二、观察验证。1、 教师提出验证要求: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成立呢,需要我们举例来验证。出示几组算式,提出要求:先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0.81.31.30.8(0.90.4) 0.50.9(0.50.4)(3.22.8) 0.63.2 0.62.80.6(1) 学生计算,汇报结果,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2) 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第一组两个算式中,两个小数相乘,交换两个因
41、数的位置,结果相等,符合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的两个算式中都是三个小数相乘,左边先把前两个小数相乘,再乘第三个小数,右边先把后两个小数相乘,再和第一个小数相乘,结果相等,符合乘法结合律。第三组左边是把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是把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也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3) 乘法的这些运算律是否在小数乘法中普遍适用呢,小组合作,再例举几组有这样关系的算式,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4) 交流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5)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乘法运算律的推广和运用”。(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举例、再观察、发现的验证的过程,不但使学生经历形成数学知识的过程,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严谨的认知态度。)三、实际运用1、谈话:乘法的这些运算律在小数乘法中有什么用呢?2、试一试: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0.250.734 0.32403(1)学生尝试计算(2)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025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