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古诗阅读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6936169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古诗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古诗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古诗阅读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古诗阅读专题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古诗阅读专题训练1对下面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A这首词是“记梦”,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B“纵使”句设想相逢情景,以自己的沧桑困顿进一步渲染对亡妻的眷恋。C“相顾无言”句以夸张手法摹写梦中之境,以千行之泪,反衬相聚的欢欣。D结尾三句从对面着笔,设想亡妻月夜凄凉心境,以寓自己深切悼念之情。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题。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咸阳:秦汉两朝在此建都,汉时称长安。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里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许浑:晚唐诗人,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诗人任监察御史时。此时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腐败,危机重重。2.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万里愁”是指乡愁,开篇即言“愁”,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B.诗人登楼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蒹葭、杨柳,风景好像诗人家乡的汀洲一般。C.溪云、山雨、绿芜、鸣蝉等自然景物的点染,为诗歌增添了清新之感、闲适之致。D

3、.“山雨欲来风满楼”与苏轼定风波中的“也无风雨也无晴”都运用了双关手法。3.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除了乡愁之外,还蕴含着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小题。归辋川作王维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惘怅掩柴扉。 【注】辋川:位于陕西蓝田县中南十五里辋川镇,王维晚年隐居于此处别墅。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口疏钟动”的“疏”字,既写出钟声洪亮悠远,又流露出诗人的孤寂。B.“独向白云归”的“归”字,明写诗人回到家中,暗含诗人对归隐的向往。C.“杨花轻易飞”中,“杨花”质轻易飞,寄寓了诗人漂泊无归的人生感慨。D.“

4、东皋春草色”中,“东皋”指向阳的高地,陶渊明曾经“登东皋以舒啸”。5.红楼梦中通过“香菱学诗”这一情节可以看出林黛玉对王维的诗十分赞赏,结合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以及你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林黛玉赞赏王维诗的原因。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6-8小题。和君贶题潞公东庄司马光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注】诗人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退居洛阳。后曾任宰相的文彦博(潞国公)也因反对新法入洛定居。君贶(kung),即宣徽使王拱辰。东庄,文彦博在洛阳的宅第。丕构:大厦。萧相:汉代名相萧何,曾辅

5、佐汉高祖,终遭猜忌,有人劝他“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波澜起伏,感情抑扬有致,在严密的章法中写出诗人的不尽之意。B.第二句写伊浦水天相连、浑然一色,与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近。C.第五句运用借代手法,暗指国家这座大厦需要依靠辅弼大臣来支撑。D.第七句、第八句用典,萧何尚且需要玷污自己的名声以打消皇帝的疑心。7.赏析诗歌的第二联。8.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使用萧何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村中记所见清钱大昕小小茅檐曲曲篱,墙欹聊借石头搘。日高编箔烘烟叶,雨歇携耞打豆萁。香稻已催千顷割,残荷犹见一枝垂

6、。由来气候山中别,试补豳风七月诗。 注:钱大昕,乾嘉年间著名学者、诗人,一生仕途顺利。乾隆二十七年(1762),钱大昕奉命充湖南乡试正考官,离京南行。时值初秋,诗人行经山间村野,为所见农家景象、新秋物候所感,写了村中记所见抒怀。欹(qi)倾斜。搘(zhi)支持。箔养蚕用的竹筛,竹席。耞连耞,一种用来脱粒的农具。七月,诗经豳风中的篇名,诗中按季节气候的顺序,描写周民辛苦劳动的生活。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小小的茅檐,曲曲的竹篱,倾斜的茅舍,虽然原始,简陋,但叠词中着染了诗人的情感色彩,陋中有质,朴中含美。B.颔联两句写了忙碌的农事,上句是晴天的情形,下句是雨天的情形,

7、展现农人的辛勤劳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C.前三联的景物是和穆秋色,尾联为诗人的感受和意想,用豳风七月诗来暗示村民们的悲凉苦辛,是“以乐景写哀”。D.此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前六句诗纯系写实,即诗题中的村中“所见”,似农村风光的纪录片。10.颈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注】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醉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诗中的“昔人”)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8、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楼所看到的云烟重叠环绕城郭的景象,及由此触发的感慨。B颔联写登高所见及与同僚饮酒场景,既紧扣标题,又与尾联中的“乘醉”相呼应。C“解带西风飘画角”通过“西风”“画角”等意象表达了诗人被贬的忧伤苦闷之情。D尾联诗人畅想冬天到来时定要携带“佳客”乘兴踏雪、欣赏群峰冰清玉洁之景。12.有人评价这首诗工于写景,请结合全诗的写景角度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琴歌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注)广陵客:古琴曲有

9、广陵散,“广陵客”指琴师。乌半飞:乌鹊纷飞。渌水,著名古琴曲,清空淡雅。楚妃,当时流行的古琴曲,深情绵邀。清准:准水。时李颀即将赴任新乡尉,新乡临近准水,故称清准。敢告:敬告。云山:代指归隐。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扣题目,交代听琴场合、时间、缘起以及演奏者。“欢”字点出席间热闹的气氛。B三、四两句转折一笔,并不写演奏场景,而写萧瑟凄冷之夜景,为下文写弹琴做了铺垫。C五、六两句写初弹情景。前句表明酒宴已经进入高潮;后句直写,交代所奏曲目之名称。D末尾两句写诗人离京还乡,别宴上缕缕琴音使他想到千里外的清淮,不禁暗自潸然泪下。14.有人评价说,此诗只第二句点出“琴”

10、字,其余“无一字及琴,却无非琴声”。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此诗表现音乐的艺术。 参考答案1.C2.C3.眼前处境之愁 (思乡之愁):诗人远离家乡,一旦登高,看到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物是人非、王朝衰败之愁:秦苑汉宫的荒芜,展现着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4.C5.。林黛玉欣赏王维诗歌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个性心境相似,都有种孤独,不拘世俗的情怀。另外,林黛玉的诗歌常以物寓情,比如唐多令中借柳絮表达自己“漂泊亦如人命薄”的忧伤;本诗左右漂移的水草和轻且到处飞舞的杨花表达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哀。从创作手法上看,他们常用以物寓情的方式相似;“

11、谷口疏钟动”一句环境描写运用“疏”“稀”等形容词;生动形象地点明所处环境的寂静和人烟稀少,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黛玉对于贾府而言是个客人,因此她自觉孤独,这是她和王维此诗思想情感的共同之处。王维此诗不事雕琢,仅以白描的手法写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景色,把内心的情感赋予其中;这也正是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时候首推学王维诗的原因:写诗第一立意要紧,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可见林黛玉喜欢王维诗歌中的“意趣”。6.C7.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描写手法,远景写大片平地连接着别墅,近景写两行疏落的柳枝,轻拂水面。描绘了一幅简远恬静的庄园山水图。8.作者把潞公比作萧何,既含蓄地赞扬了潞公(也包括君贶、作者自己)如萧何

12、一般有辅君治国之才。又同时委婉讽刺了当今皇帝如同猜忌功臣的汉高祖,在“国须柱石”之际,却将辅弼大臣放置于朝廷之外。对朋友的遭遇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表达了对朋友的安慰、劝勉之意。9.C10.先放眼香稻千顷的广阔田野,然后收回视线,见村边池塘,残荷一枝。空间上由远及近。“香稻”是所闻,“千顷”“残荷一枝”是所见,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用“一枝”与“千顷”相对比,衬托出香稻的满山遍野,硕果累累。“香稻千顷”着眼于整体描写,“残荷一枝”着眼于具体勾勒,点面结合。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洋溢着农人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11.C12.远近结合。“霜林”是远望之景,“野菊”则是眼前之景,既有远景又有近景。俯瞰与平视结

13、合。“绕郭云烟”为俯瞰,“斜日”、远山则为平视。两种写景视角结合。虚实结合。诗歌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实写轩中所见深秋景物;虚写(想象)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诗歌第一句和颔联、颈联是实写,第二句和尾联是虚写。实写轩中所见深秋景物;第二句虚写(联想)到李德裕(诗中的“昔人”)曾在此地怀念嵩洛感慨无穷,尾联虚写(想象)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动静(视听)结合。“飘画角”为动景(为听觉描写),“绕郭云烟”“山争出”“野菊开”“斜日照青松”以动写静(为视觉描写),动静(视听)结合。13.D14.侧面衬托。七、八两句通过写万籁俱寂,四座无言,人们都陶醉在琴声中而侧面衬托出广陵客琴技之高超。反衬。三、四两句通过描绘幽邃凄怆的深秋月色图,以哀景反衬之后琴歌之美妙。末尾两句写诗人听琴之后的感触,诗人奉命出使清淮,琴声勾起他无限乡思,萌生强烈归隐之意,表现了音乐神奇的感染力量。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