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瘫痪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34541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7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节瘫痪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十一节瘫痪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节瘫痪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节瘫痪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瘫痪瘫痪paralysisparalysisv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v分类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分类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肌源性瘫痪肌源性瘫痪1 解剖学基础解剖学基础2运动传导径路3 一、痉挛性瘫痪一、痉挛性瘫痪 spastic paralysis4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paralysis of upper motor neuron中枢性瘫痪 central paralysis硬瘫5paralysis ofparalysis of upper motor neuronupper motor neuron 指大脑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

2、大锥体细指大脑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轴突形成的下行锥体束胞及其轴突形成的下行锥体束(包括皮质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病变所致的瘫痪病变所致的瘫痪6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特点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特点(一)(一)瘫痪分布特点瘫痪分布特点(二)(二)临床表现特点临床表现特点(三)(三)肌电图检查特点肌电图检查特点7 (一)瘫痪分布特点(一)瘫痪分布特点单瘫单瘫偏瘫偏瘫截瘫截瘫四肢瘫痪四肢瘫痪8v单瘫monoplegia指一个肢体的瘫痪指一个肢体的瘫痪常由于皮质运动区的常由于皮质运动区的局灶损害而造成局灶损害而造成9v偏瘫 hemiplegia一侧肢体的瘫痪一侧肢体的瘫痪

3、常由一侧锥体束的损常由一侧锥体束的损害造成害造成10v截瘫 paraplegia指双下肢的痉挛性指双下肢的痉挛性瘫痪瘫痪常由胸段脊髓中下常由胸段脊髓中下行的双侧锥体束损行的双侧锥体束损害造成害造成11v四肢瘫指四个肢体的瘫痪指四个肢体的瘫痪由于脑及脊髓内支配由于脑及脊髓内支配四肢的双侧皮质脊髓四肢的双侧皮质脊髓束损害造成束损害造成12 (二)临床特点(二)临床特点1.肌张力增高,呈折刀样或痉挛性2.肌腱反射增强3.锥体束征阳性(Babinski sign)4.无肌肉萎缩及肌束震颤13 (三)肌电图检查表现特点(三)肌电图检查表现特点 正常14二、弛缓性瘫痪 flaccid paralysisf

4、laccid paralysis15v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paralysis of lower motor neurone v周围性瘫痪 peripheric paralysis v软瘫 soft paralysis16paralysis of lower motor neuroneparalysis of lower motor neurone 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所发出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所发出的轴突损害时引起的瘫痪。的轴突损害时引起的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接受上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 及小脑系统各方面传来的冲动,并将各方面的冲动组合起来,经前根、周围神经传导至运动终板,引

5、起肌肉收缩。17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特点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特点(一)(一)瘫痪分布特点瘫痪分布特点(二)(二)瘫痪的临床特点瘫痪的临床特点(三)(三)肌电图检查特点肌电图检查特点18(一)瘫痪分布特点(一)瘫痪分布特点v瘫痪呈节段性分布或周围性分布瘫痪呈节段性分布或周围性分布v瘫痪与节段性神经支配或周围神经支瘫痪与节段性神经支配或周围神经支配相一致配相一致19 (二)瘫痪的临床特点(二)瘫痪的临床特点1.1.肌张力降低肌张力降低2.2.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3.锥体束征阴性锥体束征阴性4.4.早期出现肌肉萎缩,可伴有肌束震颤早期出现肌肉萎缩,可伴有肌束震颤20(三)肌电图检查特点

6、(三)肌电图检查特点v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传导速度减慢v出现失神经电位出现失神经电位21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临床鉴别要点 表表 现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肌萎缩肌萎缩 无 有 肌束震颤肌束震颤 无 有 腱反射腱反射 增强 减弱或消失 肌张力肌张力 增高,呈痉挛性 降低 病理征病理征 瘫痪瘫痪分布分布 广泛 局限22三、瘫痪的定位诊断三、瘫痪的定位诊断23(一)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一)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1.1.皮质运动区皮质运动区2.2.皮质下白质皮质下白质3.3.内囊内囊 internal capsuleinternal capsule4.4

7、.脑干脑干 brain stembrain stem5.5.脊髓脊髓 spinal cordspinal cord241.皮质运动区病灶对侧单瘫病灶对侧单瘫 病灶对侧局部抽搐病灶对侧局部抽搐25 2.皮质下白质对侧单瘫对侧单瘫对侧不均等性偏瘫对侧不均等性偏瘫263.内囊27一侧内囊损害时,引起对侧一侧内囊损害时,引起对侧“三偏综合征三偏综合征”即病变对侧偏瘫即病变对侧偏瘫锥体束受累锥体束受累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丘脑辐射受累丘脑辐射受累病变对侧同向性偏盲病变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受累视辐射受累284.脑干 一侧脑干损害时,产生一侧脑干损害时,产生交叉性瘫痪交叉性瘫痪综合征综合征

8、即病变水平同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即病变水平同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肢体和脑神经上运动神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肢体和脑神经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经元性瘫痪294.脑干Weber syndromeWeber syndrome中脑大脑脚病变中脑大脑脚病变病灶侧动眼神经病灶侧动眼神经 瘫痪瘫痪对侧偏瘫对侧偏瘫30Millard-Gubler Millard-Gubler syndromesyndrome脑桥基底部病变脑桥基底部病变病灶侧展神经、面病灶侧展神经、面 神经周围性瘫痪神经周围性瘫痪对侧偏瘫对侧偏瘫4.脑干31Jackson syndromeJackson syndrome延髓

9、橄榄体内侧病变延髓橄榄体内侧病变病灶侧周围性舌瘫病灶侧周围性舌瘫对侧偏瘫对侧偏瘫4.脑干32 双侧脑干损害,产生病变平面双侧脑双侧脑干损害,产生病变平面双侧脑 神经周围性瘫,病变平面以下脑神经神经周围性瘫,病变平面以下脑神经 及四肢中枢性瘫痪及四肢中枢性瘫痪4.脑干335.脊髓 spinal cordv半切损害半切损害v横贯性损害横贯性损害34v半切损害半切损害35v半切损害半切损害病变水平以下病变水平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同侧深感觉障碍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对侧浅感觉障碍对侧浅感觉障碍36 横贯性损害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各种感觉缺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7 高颈髓高颈髓 (C1

10、 C4)横贯性损害部位横贯性损害部位 颈膨大颈膨大(C5 T2)胸胸 髓髓(T3 T12)腰膨大腰膨大 (L1 S2)脊髓不同平面损害时出现的肢体瘫痪是不同38 高颈髓高颈髓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双侧皮质脊髓损害)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颈膨大颈膨大 (双侧脊髓前角细胞损害)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双侧皮质脊髓损害)胸髓胸髓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双侧皮质脊髓损害)腰膨大腰膨大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 (双侧脊髓前角细胞损害)39(二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1.1.脊髓前角细胞脊髓前角细胞 2.2.前根前根 3.3.神经丛神经丛 4.4.周围神经周围神经 401.脊髓前角

11、细胞瘫痪呈节段型分布无感觉障碍及疼痛代表性疾病是什么?代表性疾病是什么?41 急性发病:脊髓灰质炎代表性疾病 慢性起病:进行性脊肌萎缩症422.前根 瘫痪呈节段型分布 伴有根性疼痛 常见于脊髓外肿瘤433.神经丛 常引起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的瘫痪同时伴有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多见于非特异性炎症,如臂丛神经炎,典型表现为肩部和上肢剧烈疼痛,并出 现上肢肌无力、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 过敏或感觉异常、感觉减退等444.周围神经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和皮区的感觉障碍单神经损害,如桡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损害,如多发性神经病。45桡神经损害时,其所支配的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伸肌、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旋后肌、拇长展肌、示指固有肌麻痹,使不能伸肘、伸腕及伸指,出现腕下垂。因桡神经是混合神经,故同时伴有如图所示的感觉障碍分布。46 多发性神经病,也叫末梢神经炎,典型表现是四肢对称性软瘫及末梢型感觉障碍。47第十三节步态异常第十三节步态异常Gait disorders Gait disorders 可因运动或感觉障碍引起特点与病变部位有关对某些特定疾病有提示意义4849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