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355-2020 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地质矿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Z∕T 0355-2020 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地质矿产].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73 020CCSD 14z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3552020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Regulation on air-lifting reverse circulation drilling2020-12-25 发布2021-05-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DZ/T 03552020目 次前言.mi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34.1 应用范围与条件.34.2 一般要求.35钻探设备与器具配置.35.1 钻探设备.35.2 钻进器具.46钻探施工.一.66.1 皿准备.66.2 开孔.76.3 钻进工艺.76.4 钻进操作要点.
2、96.5 钻具故障判断与消除.106.6 空压机的使用与维护.117冲洗液与护壁.117.1 冲洗液选择.117.2 冲洗液制备.127.3 冲洗液性能维护.127.4 回灌与护壁.128质量要求与措施.128.1 质量要求.128.2 质量措施.139孔内事故预防与处理.149.1 孔内事故预防基本要求.”149.2 孔内事故处理基本要求.159.3 钻具严重堵塞与糊钻事故预防和处理.159.4 双壁钻杆断裂、跑钻、脱扣事故预防和处理.169.5 孔壁坍塌事故预防和处理.179.6 正反循环工艺互换时事故预防和处理.1710 健康、安全与环保.“1810.1健康管理.1810.2 安全管理.
3、1810.3 环保管理.18参考文献.19IDZ/T 03552020前 W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 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 院、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建华、王汉宝、孙丙伦、刘秀美、张建良、郑继天、孙智杰、耿
4、建国、赵光贞、张永 勤、张敏、梁健、谷天本。inDZ/T 03552020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气举反循环钻探技术的钻探设备与器具配置、钻探施工、冲洗液与护壁、质量要求与措 施、孔内事故预防与处理以及健康、安全、环保方面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规则.本文件主要适用于水文水井、地热资源勘探开采和一般矿山工程井等钻探施工,不适用于钻井法施 工的大直径矿山竖井工程。其他钻探工程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
5、/T 19672 2005管线阀门技术条件AQ 20042005地质勘探安全规程DZ/T 0148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 0227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 0260地热钻探技术规程TSG 21 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气举反循环钻进 air-lifting reverse circulation drilling输送到一定深度的压缩空气在钻杆内腔与冲洗液混合,使钻杆内外流体产生密度差形成反循环钻进 的方法。3.2气水龙头 air-water swivel连接于双壁主动钻杆之上,有气、水双通道结构,具备回转、悬挂钻柱功能的装置。3.3气
6、盒子air box加置双壁主动钻杆上部,与单通道水龙头配合使用,实现双流体通道功能的装置。1DZ/T 03552020气水混合器 air-water mixing chamber连接双壁钻杆与单壁钻杆,使压缩空气进入钻杆内腔并与冲洗液均匀混合的双通道短节(接头)。3.5双壁钻杆 dual-wall drill pipe由同心内外管组成,用于反循环钻进的双通道钻杆。3.6双壁主动钻杆 dual-wall kelly bar位于钻柱最上端,有双通道结构,并能传递钻机回转扭矩的加长钻杆。单壁钻杆 single-wall drill rod只有单一流体通道的钻杆。3.8尾杆 rear-rod气水混合器
7、以下的单壁钻柱。3.9沉没比 sinking ratio气水混合器在动水位以下的浸没深度与其至气水龙头弯管最高处中心线的长度之比。3.10替杆 drill rod subsititution气举反循环钻进中,根据设计送气压力要求和保持合理沉没比需要,用适当数量单壁钻杆替换孔内 双壁钻杆的过程U3.11替杆间距 length of drill rod subsititution替杆作业时,一次被替换的双壁钻杆长度。3.12回灌 refilling气举反循环钻进时,向孔内输送冲洗液以维持适当动水位高度的作业。3 13除气 degassing;deair利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去除孔内返出冲洗液
8、中气体的作业。DZ/T 035520204总则4.1应用范围与条件4.1.1可用于水文水井、地热资源勘探开采和一般矿山工程井钻进;也可在大直径扩孔钻进、清孔钻进 和孔内措砂作业中应用。水资源勘探、地热资源勘探气举反循环钻孔直径通常为150 mm500 mm,工 程钻井直径通常为500 mm1 500 mm。在空压机及钻具能力满足要求、钻遇地层和水文地质条件适宜 的条件下,最大钻进深度可达4 000 m以上。4.1.2以全面钻进为主,需判层取样或对岩样采取质量不做要求的钻孔也可应用。4.1.3宜用于孔壁较稳定的基岩地层及第四系、新近系松软地层。4.1.4地层严重漏失的干旱缺水地区不宜使用.4.1
9、.5采用气举反循环钻进,通常应符合以下条件。a)钻孔内地下水具备稳定的自然或回灌动水位,动水位一般小于200 m0b)沉没比不宜小于0.5。c)开始应用孔深宜大于30 m。d)双壁钻杆下入孔段的孔径(或套管内径)大于该双壁钻杆最大外径的1.2倍。4.2 一般要求4.2.1施工前,应根据相关钻探应用领域的特点和要求编制气举反循环钻探技术设计.4.2.2应根据水文地质和地层资料、钻孔口径等情况,确定实施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孔(井)段,优化配 置双壁钻具、空压机、气水龙头或气盒子、尾杆及排渣系统。4.2.3应用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的钻孔结构和套管程序可适当简化,但应满足其他钻进工艺及施工安 全的要求。4
10、.2.4在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可依据现有的钻探器具条件进行技术设计。4.2.5地层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采用清水作为循环介质。采用其他冲洗液,应在设计中确定冲洗液类 型、性能指标,提出冲洗液性能维护、防漏堵漏及含水层保护措施。4.2.6在钻探施工中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及时修改设计。必要时可进行正反循环钻进工艺互换。4.2.7应针对气举反循环钻进施工可能发生的主要孔内事故及复杂情况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提出现 场事故处理专用工具配备明细。4.2.8应按照相关安全标准的规定选择储气罐、供气胶管、三通阀门、除气与净化取样装置和检测仪表。4.2.9应根据孔深、动水位和空压机供气压力范围,确定合
11、理的初始沉没深度、沉没比范围和替杆间距。4.2,10反循环排屑系统最低排屑速度应与钻进产生钻屑的速度保持匹配。排屑速度大于钻屑产生速 度时,应避免沉没比过大,导致能耗增加。4.2.11钻进至含水层段时,可利用孔内涌水和回灌冲洗液,建立适当的动水位,形成反循环钻进。当孔 内涌水量满足气举反循环钻进条件时,可停止回灌冲洗液。5钻探设备与器具配置5.1钻探设备5.1.1钻机应配置和选用较大给进行程的动力头钻机、顶驱钻机或转盘式钻机。钻机施工能力应与设计孔深和 3DZ/T 03552020孔径相匹配,提升能力应大于最大孔深时钻具质量的1.5倍。5.1.2空压机5.1.2.1应根据钻孔深度、孔径、动水位
12、深度等因素,结合使用的双壁钻杆规格合理选择空压机的类型 和参数。推荐选用移动式螺杆类或活塞类空压机。5.1.2.2空压机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a)额定供气压力。宜通过现场测试确定,保证在设计最大应用深度(终孔深度)、最低动水位和最 大沉没深度的工况下,空压机可正常启动形成反循环。选定空压机的额定供气压力应满足公式(1);Pe10-XpgH+AP.(1)式中:Pe 空压机额定压力,单位为兆帕斯卡XMPa);P 一钻孔冲洗液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n?).g 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平方秒(m/s2),一般情况下g=9.8 m/s2;H 一气水混合器拟最大沉没深度,单位为米(m);P 压气管道
13、的压力损失,单位为兆帕斯卡卜MPa),一般根据供气量和管路截面积等因素,按每百米管路0.10 MPa0.70 MPa选择。b)额定供气量。应与双壁钻杆内外直径、钻孔直径相适应,达到最佳的排渣效果。空压机额定供气量应满足公式(2):Qe=CL20144)屋”.式中:Q.空压机额定供气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分钟Xn?/min);d 岩屑上返通道直径,单位为米(m);p 双壁钻杆内管流体上返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5.1.3泥浆泵和回灌泵5.1.3.1机台应配置正循环钻进用泥浆泵,性能参数按照正循环钻进工艺确定。5.1.3.2应配置专门的回灌泵.泥浆泵不宜作为回灌泵使用。5.2钻进器具5.2.1气
14、水龙头应配备可满足供气、排渣和提吊需要的双通道气水龙头,或选择气盒子与单通道水龙头配合使用。5.2.2双壁钻具5.2.2.1使用转盘式钻机时,应选配双壁主动钻杆。双壁主动钻杆应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扭矩传递、液气过流及排渣性能;内管内径应与双壁钻杆内管内径相同;长度应满足配钻需要,一般长于双壁钻杆2 mo5.2,2.2双壁钻杆一般采用同心式,常用规格见表1。在套管内使用时,双壁钻杆接头部位不宜喷涂和 堆焊对套管损伤较大的耐磨带。4DZ/T 03552020表1双壁钻杆(同心式)常用规格常用 规格钻杆外径mm钻杆接头 外径mm钻杆内管 外径mm钻杆内管 内径mm钻杆接头 螺纹单根长度mm单位长度
15、质量 kg/m89/57891215749NC384 50025114/731141627363NC509 5006 00034/127/761271627666NC509 5006 00038中140/8914017889785%FH9 50044中168/108168203108986%FH9 50055P178/127178215127113锥度1 TO,4扣/英寸9 5006 20065谑19/168219254168150锥度1:12,4扣/英寸9 450118注:1 英寸Gn)=25.4 mm。5.2.2.3配置的气水混合器应保证压缩空气与冲洗液充分混合,稳定上返。5.2.3尾杆
16、5.2.3.1单壁钻杆可采用水文水井钻杆或相应规格的石油钻杆。5.2,3.2加重钻杆可选用水文水井钻探用加重钻杆或相应规格的石油加重钻杆.5.2.3.3钻铤可选用水文水井钻探用钻铤或相应规格的石油钻铤。5.2,3,4单壁钻杆、加重钻杆、钻铤的通径应与配套使用的双壁钻杆内管内径基本一致。5.2.4钻头5.2,4.1应采用具备反循环通孔和导流结构的反循环专用钻头,主要类型为翼状(刮刀类)钻头、牙轮钻 头和滚刀钻头等。注:在常规正循环三牙轮钻头的中心加工形成一个通孔,并在牙轮掌之间焊接导流板后,可作为反循环三牙轮钻头 使用。5.2.4.2选用的钻头应符合以下要求。a)吸渣口一般位于钻头中心。在钻头结
17、构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吸渣口的累计面积应大于钻杆内管 截面积。单个吸渣口的截面尺寸应大于岩屑颗粒最大直径,最大不应超过钻柱最小内通径(双 壁钻杆为内管通径)的3/4。b)吸渣口距孔底高度应根据地层情况选定,通常为50 mm150 mm,松散地层取大值。c)吸渣口周围应设有防护导流通道,导流通道截面最大尺寸应不大于吸渣口最大截面尺寸的3/4.导流裙板至孔底的距离宜为双壁钻杆内管内径的3/4。d)翼状(刮刀类)钻头不宜采用平底式结构布局,中心吸渣管下端应安装超前的导向钻头,翼状刮 板应有约60的后倾角,吸渣管口下端面应做成刀刃状。钻头直径大于500 mm时,应在靠近钻5DZ/T 03552020头外
18、缘的适当部位设置辅助吸渣管。e)应在取芯钻头中心吸渣口内的适当位置设置岩芯折断器,在中心主吸渣口周边开设辅助吸 渣口。D措渣钻头的侧面应设置和加工导流孔(槽工5.2.5其他器具5.2 5.1储气罐承压能力应大于空压机额定供气压力的1.5倍,其他要求应符合TSG 21-2016的相 关规定.储气罐容积应根据供气量确定,一般不小于供气量的1/20.5.2.5.2输送压缩空气管线的允许工作压力应大于空压机额定供气压力的2倍,内径应根据供气量的 大小选定,一般为25 mm50 mm。5.2,5.3三通阀门承压能力应大于空压机额定供气压力的1.5倍,其他要求应符合GB/T 196722005 的相关规定
19、.5.2.5.4排渣胶管的内径应大于双壁钻杆内管内径,长度应满足现场需要。胶管内壁应耐冲蚀。5.2.5.5除气与净化取样装置应按照施工口径选配,满足气、水、固三相分离要求。除气装置防护罩体 积一般为0.5 n?LO m,净化装置振动筛一般采用上、下两层筛网,上层筛网筛孔为6目,下层筛网 筛孔为20目。5.2 5.6钻探设备应配有钻压仪、空气压力表和空气流量计等检测仪表。6钻探施工6.1钻前准备6.1.1钻场布置6.1.1.1钻场面积应能满足钻塔起放、空压机和辅助设备、冲洗液循环净化系统、岩样采集系统布置以 及管材、钻探材料贮存等需要。6.1.1.2空压机应安放在远离孔口的位置,以减轻噪声对操作
20、者的影响。6.1.1.3冲洗液循环系统应与排渣胶管布置在同侧,排渣口应设置除气和除砂装置,循环槽的长度不少 于6 m,从排渣口到泥浆池的距离不少于3 m,中间设置容积不小于6 m3的沉淀池。6.1.2钻场修建6.1.2,1塔基和钻机底座地基应修筑牢固。软土地基需采用混凝土进行加固.6.1.2.2冲洗液循环系统的周边侧壁上沿应高出孔口 0.3 m,循环槽截面(高X宽)尺寸不小于0.3 mX 0.4 m.6.1.3设备安装6.1,3.1钻塔安装应确保底座水平、稳固;绷绳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布设、绷紧。6.1.3.2供气系统连接顺序为:空压机一稳压罐一供气胶管一气水龙头(或气盒子)进气口。空压机、稳 压
21、罐应固定平稳。管路连接应牢固、可靠,并设置安全链。6.1.3.3排渣系统连接顺序为气水龙头排渣口f排渣胶管f除气与净化取样装置。排渣胶管两端应 固定牢固.6.1.3.4其他事项及安全要求执行AQ 20042005、DZ/T 0148和DZ/T 0260的相关规定。6DZ/T 035520206.1.4钻具的现场检测与维护6.1.4.1气水龙头和气水混合器的检测与维护a)使用前,应检查气水龙头轴承、密封圈等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并注油和维护保养。b)应对气水混合器进行检查,确保气路畅通。6.1.4.2双壁钻杆的检测与维护要求如下。a)下钻前,应逐根检查双壁钻杆外管螺纹、内管接头和密封圈等磨损情况,查看
22、密封圈有无缺失和 损坏。然后送气检查双壁钻杆内外管间隙,确保内部通畅、无异物。b)对双壁钻杆进行封闭压力试验,确保气路无泄漏.试压压力应不低于3 MPa,持续时间应不少 于 5 min。c)使用期限较长、孔深超过2 000 m且孔斜较大,或遇重大卡钻事故强力起拔处理后,应对双壁钻 杆进行探伤检测.d)检测不合格的钻杆应停止使用,并用油漆做出明显标记,单独存放。6.1,4.3其他钻具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如下。a)下钻前,应对反循环钻头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吸渣口及中心通道是否通畅,导流结构是否 完好。b)定期对单壁钻杆、加重钻杆和钻铤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杆体和接头有无裂纹、变形和螺纹磨损 等情况。c)存放
23、、吊装、运输上述钻具时,应对钻柱接头螺纹等重点部位进行防护,防止碰伤、变形。6.2开孔6.2.1开孔应采用常规钻进或泵吸反循环钻进。6.2,2开孔段完成后应下入孔口管,并在孔口管周围填入黏土等材料捣实或使用水泥封固,确保密封可 靠、稳固。6.2.3冲洗液需循环回灌时,应在孔口管上端适当的位置开口,加装回灌槽,并以合理的坡度与循环槽 搭接。6.3钻进工艺6.3.1工艺应用要求6.3,1.1下入孔口管后,孔深大于30 m,沉没比达到0.5以上,可换用气举反循环钻进.6.3.1,2换用气举反循环工艺时,应根据孔内水位情况和排屑需要确定合理的初始沉没比,并下入合适 数量的双壁钻杆.6.3,1.3应根据
24、孔内动水位深度、钻速等情况确定适当的替杆间距。替杆间距一般为50 m200 m,动 水位较浅、钻速较快时选大值;反之,选小值。6.3,1.4由其他钻进方法转换为气举反循环钻进时,应将孔底钢粒、金属卡条等异物清理干净。6.3.2钻具组合6.3.2.1气举反循环钻具由下到上的组合顺序为:反循环钻头一钻铤一加重钻杆一单壁钻杆一气水混 合器(包括逆止阀)一双壁钻护*双壁主动钻杆一气水龙头(或气盒子f单通道水龙头)。6.3.2.2应配置足够数量及规格适宜的加重钻杆和钻铤。深孔钻进应采用钻铤加压,钻柱压力中和点 应控制在钻头之上钻铤柱的3/4处。7DZ/T 035520206.3.3钻头选择应根据取芯要求
25、和地层情况合理选择气举反循环钻头类型,见表2。表2钻头类型选择取芯要求地层适用的钻头类型全面钻进第四系、新近系松软地层、中硬以下岩石硬质合金钻头 翼状(刮刀)钻头 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铳齿牙轮钻头中硬以上岩石镶齿牙轮钻头 滚刀钻头取芯钻进松软地层硬质合金钻头 金刚石复合片钻头中硬及以上岩石硬质合金金刚石取芯钻头 金刚石复合片取芯钻头 牙轮取芯钻头6.3.4钻进技术参数6.3.4.1 钻压应根据钻头类型和地层情况,合理选择钻压。全面钻进,单位钻压一般以钻头直径单位长度的压力(N/mm)表示,部分类型的钻头单位钻压见表3。表3单位钻压的选择钻头类型岩石可钻性级别单位钻压 N/mm硬质合金钻头、刮刀钻
26、头1312015046160200金刚石复合片钻头15100490铳齿牙轮钻头153501 000镶齿牙轮钻头585001 2006.3,4.2 转速应根据钻头类型和钻遇地层情况合理选择钻头转速,通常钻头边缘线速度应控制在0.5 m/s左右;三牙轮钻头一般为45 17min100 r/min;硬质合金刮刀钻头和金刚石复合片钻头一般为80 r/min 300 r/min.8DZ/T 035520206.3.4.3供气量供气量主要与双壁钻杆内管内径和内管流体上返速度有关见公式(2),也可参照表4确定。通常 情况下,气举反循环钻进时双壁钻杆环状间隙的压缩空气流速控制在15 m/s20 m/s之间,气
27、、液、固混 合冲洗液上返速度控制在2 m/s3 m/s之间为宜。表4气举反循环钻进所需的供气量双壁钻杆内管内径mm49667898113150供气量 m/min1.02.41.84.32.66.04.19.55.412.69.522.36.3.4.4供气压力空压机供气压力主要取决于供气量、气水混合器沉没深度、沉没比、扬程、供气管路压力损失、排渣管 路阻力和冲洗液密度等。在满足反循环钻进排渣要求的情况下,应采用较低的供气压力。通常情况下,供气压力与气水混合器沉没深度的关系见表5。表5供气压力与气水混合器沉没深度供气压力MPa0.60.8L01.22.02.83.4气水混合器沉没深度m507090
28、1001902503006.3.4.5沉没比根据孔内动水位情况和空压机额定供气压力等合理选择沉没比,优化反循环排渣效果。一般混合器 的沉没比不宜小于0.5.6.3.5尾杆长度尾杆长度主要受空压机额定供气压力和混合器沉没深度的限制。在钻孔冲洗液循环阻力较小,动水 位深度较浅等情况下,一般可在不超过双壁钻具长度10倍的范围内应用。6.4钻进操作要点6.4.1开始反循环钻进前,应先送气使冲洗液实现稳定的反循环,再低速回转钻具,缓慢下至孔底进行 钻进。6.4.2钻进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冲洗液上返情况,包括冲洗液上返量和岩屑量。发现上返量减小、不返 渣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钻进,维持冲洗液正常循环,并尽
29、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6.4.3钻进中,应保持钻压稳定;当地层突然变软或遇裂隙、溶洞时,应控制好钻压和给进速度,保持进 尺稳定、均匀;孔内出现坍塌、掉块,有卡钻征兆时,应将钻具提离孔底,同时上下活动钻具。6.4.4钻进中不得中途停止送气。若因空压机故障等原因突然中断送气,应立即将钻具提离孔底。6.4.5停止钻进时,应先停止回转,并继续送气清孔,直至冲洗液中岩屑基本消失。清孔过程中宜上下 9DZ/T 03552020活动钻具.6.4,6双壁钻杆连接时,应防止杂物落入钻杆内外管环状空隙中,避免气路堵塞。6.4.7每次下钻或提钻时,应检查内管插接端及密封圈磨损情况,发现外管接头密封不严或内管和内管 接
30、头漏气应立即更换。6.4.8每次下钻时不宜直接下到孔底,应在下至距孔底适当距离处开始送气,待冲洗碉定循环后方可钻进。6.4.9换用新的牙轮钻头或金刚石复合片钻头时,采用低钻进压力(正常钻进压力的1/31/2)、低转 速(45 r/min60 r/min)进行跑合或初磨后,方可采用正常钻进参数钻进。6.4.10钻遇第四系、新近系等松软地层和不稳定基岩地层时,应采用适当的冲洗液护壁。冲洗液液面 与孔口应基本持平。6.4.11地层突然变软或破碎时,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防止钻具堵塞;发生堵塞后应及时提钻处理,并 采取相应护壁措施,防止埋钻。6.4,12钻进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提钻处理。a)混合
31、器以上排渣通道堵塞,空气压力突然增大。b)供气通道漏气,空气压力突然降低,或反循环排渣中断,只出气,不排渣。c)外管漏气,孔内冒泡,水位上升.d)内管管体或密封损坏,空气压力下降较多,排渣很少,进尺减慢。e)尾杆部分折断,反循环基本正常,但不排渣,不进尺,钻柱称重减小。6.4.13每次提升双壁钻杆立根时,应错开一个单根拧卸。下钻时,可视具体使用情况定期上下倒换钻 柱。钻杆螺纹应清洗干净,螺纹和密封台肩部分应涂螺纹润滑脂。6.4.14不得使用尖硬撬杠等工具插入管体内移动钻杆,不得在滑道上滑移钻杆。钻杆上钻台时应戴上 钻杆螺纹护帽,防止接头螺纹损伤。6.4,15终孔后,应将双壁钻杆卸成单根按规格分
32、类架空摆放,不得混放。每根钻杆应有3个支撑点,钻 杆两端探出部分不超过1.5 m。外管接头、内管接头应涂螺纹润滑脂保护,拧紧护帽。6.4.16不应在摆放的双壁钻杆上面放置重物及酸、碱性化学药品,或进行电、气焊作业。6.5 钻具故障判断与消除钻具故障判断与消除方法见表6.表6钻具故障判断与消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判断故障消除方法反循环(排渣)不畅吸渣口过小或过大,裙板离孔底太高或太低调整吸渣口截面大小,调整导流裙板至 孔底的距寓反循环中断,只出气、不排渣,供气压 力降低钻头吸渣口、尾杆部分内通道堵塞检查并清理钻头吸渣口、尾杆内堵塞物水少气多,供气压力明显降低双壁钻杆内管漏气或沉没比偏小对双壁钻杆
33、内管试压检查,更换漏气的 内管或破损的密封圈,调整沉没比钻杆外冒气泡,液面上升双壁钻杆外管漏气提钻对钻杆外管试压检查,更换漏气的 钻杆供气压力骤然增高送气管路至气水混合器之间气路堵 塞或气水混合器以上内管至排渣管 严重堵塞分析判断最可能发生堵塞的部位,依次 检查,找出并清理堵塞物10DZ/T 035520206.6 空压机的使用与维护6.6.1空压机启动前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如下。a)检查空压机的安装是否水平、稳固,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b)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清洁。不符合要求的,应清洗或更换滤清器芯子。c)打开储气罐和中间冷却器泄水阀,放净积水。d)检查空压机压力表、温度表、安全阀的灵敏度和可靠
34、性。e)按说明书的要求检查压缩机油的油位、种类,不符合要求的应添加或更换。更换机油、机油过滤 器时,应先释放所有的压力。f)空气管路和各种阀门应畅通,空气管路连接处的安全链应连接牢固。6.6.2空压机启动时的操作要求如下。a)空压机应处于无载状态。b)仪表控制盘应显示处于正常启动状态。6.6.3空压机运转中的操作要求如下。a)启动后,首先打开储气罐放气阀,待空压机运转正常后,关闭放气阀。当空压机正常工作后(压 力、温度、速度均在允许值范围内),再开启供气阀供气。b)随时观察各种仪表的指示是否正常,供气压力应无明显增高或下降现象,温度应在规定范围之内。c)观察空压机的压缩机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气
35、路系统的密封情况,应无渗漏和泄漏现象。d)压缩机在正常运转时,一般不得紧急停机。特殊情况下需紧急停机时,应使用“紧急停机”按钮。6.6.4停机时的操作要求如下。a)活塞式空压机停机时,应缓慢打开放气阀,释放储气罐内的压力并降低动力机的转速,然后分离 离合器,再关停动力机;螺杆式空压机停机时,应先关闭全部气阀,使机组怠速运转一定时间,柴 油机冷却液的温度降低一定幅度后,再停动力机,最后打开放气阀释放压力。b)空压机短期停用时,应定期运行空压机并达到额定压力和温度,然后停机;长期停用时,应对空 压机的压缩机采取保护措施。6.6.5空压机动力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要求如下。a)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按柴油机
36、使用与维护保养有关要求执行。b)以电动机为动力的,按电动机使用与维护保养有关要求执行。7冲洗液与护壁7.1冲洗液选择7.1.1应选用低黏度、低切力、低密度和易于消泡、除砂的冲洗液。在孔壁稳定的条件下,可选用清水。7.1.2在松散、破碎、坍塌地层钻进时,应选用造壁性能良好的冲洗液体系,如不分散聚合物冲洗液体系。7.1.3在钻遇易水化、膨胀和缩径等水敏性较强的地层时,宜选用抑制性强、失水量低的低固相聚合物 冲洗液体系。7.1.4在钻遇长孔段可溶盐(碱)地层时,应选择相同盐(碱)的饱和或过饱和盐(碱)水聚合物冲洗液体 系,并降低滤失量。冲洗液的滤失量应不大于10 mL/30 min。7.1.5在钻遇
37、膏盐层时,应采用抗钙污染能力较强的钙处理冲洗液体系。应合理控制冲洗液的滤失量,保持较低的切力和良好的流动性能,降低循环阻力。7.1.6在钻遇高温地层时,应选用抗温性能良好的处理剂配置冲洗液。11DZ/T 035520207.1.7在水文水井和地热井钻进,特别是钻遇含水层时,应加强固相控制,尽可能采用清水钻进。不宜 在冲洗液中添加对岩石裂隙、空隙有封堵作用,对地层渗透性有损害的处理剂或泥浆材料。井壁极不稳 定时,可钻穿含水层后下入过滤管护壁。7.2 冲洗液制备7.2.1根据钻孔设计、钻遇的地层情况和选定的冲洗液,确定冲洗液的密度、黏度、滤失量等主要技术指标.7.2.2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冲洗
38、液主要技术指标优选冲洗液配方,确定造浆黏土和处理剂种类和用量.7.2.3造浆基本材料一般应采用造浆率不小于15 m3/t的优质膨润土,不宜采用普通黏土或不符合要 求的膨润土造浆。7.2 4根据现场设备条件,确定冲洗液的制备方法。配置流程应按相关规定执行。7.2.5应制定现场质量检测简易方法,保证冲洗液处理剂和泥浆材料的质量。7.3 冲洗液性能维护7.3.1钻探施工现场应配备漏斗黏度计、密度计、滤失量测定仪、pH试纸和含砂量测定仪等检测仪器。7.3.2每班应指定专人负责检测冲洗液性能。在使用非清水冲洗液的情况下,每班至少测定一次冲洗 液的常规性能,并如实记录检测数据。7.3.3应根据地层及钻进情
39、况,及时调整冲洗液性能,少量、均匀补充处理剂,避免性能突变。更换冲洗 液体系时,应尽可能在套管内完成替换。7.3.4不得随意加注清水调整冲洗液黏度和流变性能。应防止污水侵入地面循环系统。7.3.5冲洗液遭受严重气侵时,应采用气液分离器进行除气。7.3.6钻进和扫水泥塞,遭遇钙侵时,可加入适量碳酸钠(纯碱)除钙;遭遇镁侵时,可加入适量氢氧化钠(火碱)除镁,使冲洗液性能达到设计要求。7.3.7夏季气温较高,易导致冲洗液发酵时,可适当加入防腐剂和消泡剂。7.3.8应合理布置地面循环系统,有利于及时清除冲洗液中的岩屑,必要时应采用旋流除砂器或振动筛 清除冲洗液中的固相。7.4回灌与护壁7.4.1从排渣
40、口排出的冲洗液经钻渣收集器或冲洗液净化系统分离岩屑后,应经过冲洗液循环系统连 续回灌到孔内,以维持动水位高度,保持合理的沉没比。回灌量较大时,可采用泵注入法。回灌中应做好 孔口防护,避免冲蚀扩径。7.4.2钻遇漏失地层,难以维持正常循环时,应采取堵漏措施,防止因冲洗液漏失导致动水位下降和孔 壁失稳。7.4.3钻遇难以封堵的严重漏失地层(溶洞、暗河等)时,应采用技术套管封隔。8质量要求与措施8.1质量要求8.1.1取样质量要求8.1.1.1连续岩样采集质量要求如下。a)采集的岩样应有良好的代表性,数量应满足地质分析、检测和描述的要求。采样的分段长度应 12DZ/T 03552020根据地质设计要
41、求确定,一般非目的层为3 m5 m,目的层为1 m2 m。留样的每袋样品质 量一般不少于1 kg。b)岩样采集的地层深度误差应满足地质设计要求。取样孔深大于800 m且钻进时效较高时,在取 样前,应用实测法测定相应钻进参数和冲洗液性能条件下的岩样迟到时间。c)应及时进行岩样的采集与处理,避免堆积、混杂和乱序。d)岩样的采集、送检及副样留存,按地质设计要求执行。8.1,1,2 一般岩样采集与地质判层取样质量要求如下。a)应按照地质设计要求的预计孔深和地质层位采集岩样。b)应当及时剔除岩屑样中的混杂成分。达到判层目的后,用于判层的岩样可不予保留。c)若采集的岩样不能满足判层要求,应换用其他取芯方法
42、。8.1.1.3要求岩样缩分时,可按相关规程执行。8.1.2其他质量要求根据勘探要求和钻孔类型,钻孔弯曲、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孔深误差、原始记录及封孔质量要求按照 DZ/T O227、DZ/T 0148 和 DZ/T 0260 执行。8.2质量措施8.2.1岩样采集质彳措施8.2.1.1连续岩样采集质量措施如下。a)应由专人负责岩样采集。采样宜在流体经过旋流器、震动筛,并进行气、液和固相分离后进行。b)取样段钻进时,钻压应平稳、均匀,钻速应适当控制,确保岩样连续、稳定排出。应防止岩样在孔 底长时间停留、重复破碎,造成岩样失真。c)第四系钻进,应合理调整钻进参数和冲洗液性能,防止泥、砂层堵塞上返通
43、道,导致岩样无法连 续排出。d)应保证岩样分离设备、钻探机具处于良好工况,钻进、取样作业连续进行。e)应在现场采集岩样,按地质设计采样要求填制岩样卡片,装袋称重,不得混样、串号。8.2.1.2地质判层取样质量措施如下。a)应按地质设计确定的采集间距,按顺序分段采集岩样。b)实测法测定岩样迟到时间的指示物性状应与岩样性状基本一致,准确记录指示物人孔、出孔 时间。C)迟到时间实测时的钻进参数和冲洗液性能指标应与钻进时一致.d)地质判层取样时,应根据地质设计预计的地层深度,提前20 m30 m采样,直到设计的标志层 出现。8.2.2预防钻孔弯曲措施8.2.2.1钻探设备安装应稳固可靠。确保天车、转盘
44、(动力头)、孔口三点在一条直线上。8.2,2.2根据钻孔结构设计,合理确定钻具组合;按照钻孔直径与钻进参数,匹配相应规格和数量的钻 铤及扶正器,增强钻具稳定性.8.2,2,3开孔应选用锋利的钻头,主动钻杆、钻具不得弯曲、偏摆,钻进压力要均匀。8.2,2.4遇到片岩地层、倾斜岩层、破碎带、软硬互层时,应采用长、直、重、刚的防斜钻具组合和高效钻 头。应合理控制钻进压力和钻速。发生钻孔弯曲情况,但尚未超出设计标准时,应立即调整钻具组合,控 13DZ/T 03552020制钻压与钻进速度,缓慢纠斜.8.2,2,5扩孔时钻头应带前导正器,换径时钻头应配后导正器。8.2,2,6开孔后进尺50 m左右,换径
45、后或穿过溶洞和破碎带后进尺20 m,回转阻力增大时,应进行钻 孔弯曲测量。钻孔弯曲度不符合质量要求时,应及时采取纠斜措施。8.2.3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质量措施8.2.3.1按设计要求及时观测水位。观测基准点应一致,读数应准确。8.2,3,2按设计要求测定孔口冲洗液的温度变化。记录钻进中涌水、漏水、逸气、掉块、塌孔、放空等层 位和现象。8.2.3.3钻遇含水层,应做好冲洗液漏失量或涌水量观测。8.2.3.4采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应检验合格,保证测量数据准确。8.2.4降低孔深误差质量措施8.2,4.1机场使用的钢尺应保持两端平齐,刻度准确、清楚,并定期校验。8.2.4.2丈量机上余尺时,钻柱应停止回
46、转。测量基准点应一致.8.2.4.3应采用钢卷尺丈量钻杆、孔内钻具的长度,并准确读取、记录数据。8.2.4.4处理事故后应校正孔深。8.2.5原始记录质量措施8.2,5,1记录员应在现场及时填写各项数据,不应追记、补记。8.2,5.2班长、机长(或综合记录员)应及时校对原始记录,发现错误立即修正。8.2.6封孔质量措施8.2,6.1应选用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作架桥隔离塞,并将其牢靠地固定在预定孔深。8.2.6,2水泥浆应用清水配置,水灰比宜为0.5左右。8.2.6,3水泥浆应搅拌均匀,宜采用泵送、注送器注入;注浆钻具下端出口位置与隔离塞顶端的距离应 小于0.5 m;注浆过程应连续完成。封闭长度小
47、于5 m的,注浆中不应提动钻具。8.2,6.4计算替浆清水用量前,应测量钻孔动态水位,准确测算钻柱内部容积和地面管路容积等数据。操作中,实际替浆水量与计算量的误差应小于5%.9孔内事故预防与处理9.1孔内事故预防基本要求9.1.1施工前,应调研施工区域地层特性及以往和相邻钻孔施工经验,根据气举反循环钻具结构及工艺 特点及复杂地层中采用该钻进工艺难点,制定事故预防方案。9.12加强机台技术管理和岗前技术培训,遵守钻探技术设计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9.13应按照工艺技术要求制作或购置钻具和管材,按质量要求逐件进行检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 应下入孔内.9.1.4在钻进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观察反循环
48、排渣情况,合理控制进尺量,防止埋钻事故。9.15空压机发生突发故障,且短期无法排除时,应立即将孔内钻具提至安全孔段或提出孔外。9.16在极不稳定的裸眼孔段,不应长时间反循环吸渣,避免诱发孔壁坍塌、超径和孔内钻具埋卡等事 14DZ/T 03552020故隐患。9.17混合器在安装之前应仔细检查,清洗干净。连接双壁钻杆时,应防止异物落入钻杆内外管环状间 隙,堵塞气路。9.18人孔的双壁钻杆、混合器、单壁钻杆、钻铤及钻头组成的钻柱内通道应保持畅通。9.19根据上一回次地层特性及孔底岩粉情况,确定下钻时钻头与孔底的安全距离,不应将钻具直接下 至孔底。9,2孔内事故处理基本要求9.2.1机台应配备适合处
49、理气举反循环工艺事故的各种工具,如丝锥、卡瓦、内管打捞矛、打拼筒、打印 器、磨鞋等。施工单位应配有反丝钻杆、反循环打捞篮、磁力打捞器、提拉旋转器、上击器、下击器、测卡 仪、爆炸松扣工具及套铳筒、磨孔钻头等.9.2.2应准确判断事故原因,及时稳妥处置事故,防止事故复杂化。9.2.3出现事故钻具以上孔壁不稳定时,应先解决孔壁稳定问题,再处理孔内事故。9.2.4应详细记录孔内事故发生时的扭矩、钻具提拉阻力、钻具悬重、供气压力、机械钻速等数据变化和 反循环排渣情况,据此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事故深度。根据出孔钻具的损坏状况、内外壁附着物特 性,正确判断孔内故障或事故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9.2.
50、5处理孔内事故时,应在班报表上详细、准确地记录入孔钻具、打捞工具及出孔事故钻具的规格、长 度、数量。9.2.6用钻机卷扬机起拔孔内事故钻具前,应对钻塔、钻机提引系统进行检查、紧固,观察拉力表(指重 表)是否灵敏,严防拉力超过设备、工具等的额定负荷.操作人员应采取自身安全防护措施。9.2.7用液压千斤顶起拔钻具时,应将工具绑牢,倒杆时应用下卡瓦卡住钻杆,不应用升降机提吊事故 钻具、倒杆、松卡瓦;不应使用管钳反事故钻具。9.2.8钻进中发生钻具折断或脱落,用捞锥等工具捞住或卡住事故钻具后,应立即将其提出钻孔并进行 处置,不应带着锥捞工具继续钻进。孔内情况不明时,应使用可退式打捞工具。9.2.9提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