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到底有多重要?这几个选科误区要避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选科到底有多重要?这几个选科误区要避免!.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高考选科到底有多重要?这几个选科误区要避免!高考选科是十分重要的。新高考政策实施之后,不管是“3+1+2” 模式还是“3+3”模式,学生选择的科目对于之后的学习和志愿填报 都有很大的影响。那高考选科到底有多重要?专业的覆盖率真的决定 了一切吗?新高考选科的重要性第一,新高考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高中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大学的哪些专业, 是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必须提前明了的。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讲,高校各个专业对应招收哪些科目的考生, 是高校招办在招生录取时已经明确划定的。第二,新高考选科与学生未来生涯规划有紧密的联系。新高考正式推动后,把人生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二
2、、甚至高一 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学校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指出,选科不仅关乎高考,对未来的 职业和生活也会有较大影响,须综合谨慎决定。第三,新高考选科后在高考计分方式上与以往大不同。实行新高考选科之后,考生高考总成绩改为由必考科目(语数外) 高考成绩加上选考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3+1+2” 模式为“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 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工 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科目中选择2科。)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在高一高二对自己所选择的科目进行深入 的学习,均衡发展各科,不能过
3、于偏科,或像以往一样等到高三再来 拼搏。选科时可能存在的误区“3+1+2”模式下,物理和历史二选一成必然趋势,现在不少同 学存在“是不是历史比物理更容易学、高考也更容易”的误解。同学和家长们要注意了,在选择报考物理还是历史之前,要先走 出这几个误区!1 .历史比物理容易学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吧。很多家长对历 史和物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认为历史属于文科,只要简单的读一 读,背一背就能够打高分了,比高中最难学科一一物理,肯定容易多 了。其实并不然。我们可以去看一看每次考试发下来的成绩单,物理学科考八九十 分很常见,满分也不是没有可能;历史成绩比起来就惨不忍睹了,八 十分以上是
4、难的,五六十分算正常。历史比物理容易学,这可真是一 个大误区。现在历史学科的试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生掌 握书本中的知识点,还要求学生拥有非常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为 很多材料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学生需要对材料里面的历史事 件做出正确的解读和分析。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周而复始地刷题,课外阅读非常少造成学生知识面非常狭窄,这对历史考试是非常不利的。反观物理作为自然学科,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便强调和现实 的联系,也只是提提而已,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物理学科本身的计算推 理。2 .学历史高考更容易第二个误区,学历史高考更容易。有的学生人觉得历史学科简单 易学,就选择了历史。在他们看来
5、,容易学当然会学好,高考考上的 机会就会更大。其实高考的难易程度和学科本身的难易程度并没有太大关系,高 考的难易程度更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录取率。.2022年江苏省高考参考人数共计40.6万,其中一本控制线上人 数累计113592人,上线率27.98%,其中首选物理对应上线人数90982 人,首选历史对应上线人数22610人,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当然,今 年选择物理的考生比选择历史的考生约多10.2万人,这也是不能忽 略的事实。.实行“3+1+2”模式后,各普通高校会预先公布本科招生专业选 考科目,以河北省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中北京大 学的科目要求为例:如果考生选择了物理,则可以报考北京
6、大学公布的所有52个专 业,但如果选择了历史,则只能报考其中约70%的专业。即使是中国 人民大学这样的偏文科高校,选择物理可以报考所有专业,选择历史 却有两个专业不能报考。所以,其实选择物理或者选择历史,始终还是需要按照自身因素 来综合考虑,清楚了解自己未来是想走理工方向还是更喜爱文科专业, 再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才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明智选择!3 .跟风式胡乱选择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为什么很多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尤其是物 理,一方面选物理确实重要,因为这样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但是 如果物理成绩很不好呢?也还得选吗?实际情况就是有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好像不学物 理让人感觉不够聪明,属
7、于智商低行列似的。强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 割。4 .完全跟着感觉走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 成绩还不错就选了,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强。也有的同学自己比较自己的各科情况,认为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 其它科较好,于是就选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5 .靠兴趣爱好选择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老师,最终选了这 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喜欢老师 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 大学。一是借助专业测评工作,做综合评判。建议学生和家长应该多了 解一些有关兴趣倾向的知识,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评工具
8、来做综合评 判。二是从后期报志愿选专业方面长远考虑。6 .哪科分高选哪科一些学生在选科时,会根据自己初中时学习各学科的印象来判断 是否适合某个学科的学习,这样选择容易忽视初高中学科知识的区别。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选哪科,有些学科的难点会出现在选科 之后。比如地理,可能难度会越来越大。7 .选文理矛盾学科,因暂时成绩回避难点在3+1+2的12种组合中,有极少数学生选择史化生这样的组合。对于这种“文理兼顾”的组合,要慎重选择,“不推荐这样思维方式 相互矛盾的学科组合,“3+1+2”的选择方式,实际上也是区分文理的”, 这样选很可能没有专业可以报。8 .片面追求专业覆盖率有的家长和学生对于以后的职
9、业方向和未来没有规划,又担心高 考报志愿受限,因此盲目选择覆盖率很高的组合。专业覆盖率只是选 科时的参照因素之一,片面追求不可取。虽然“物理、化学、政治”组合可选专业覆盖率最广,但是学习 难度也很大,得分偏难,对考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较大。9 .过分钻“赋分”空子现阶段,部分家长及考生在选科时存在“钻空子”心理,希望侥 幸能选到赋分有利的科目。赋分情况会根据每年的选考情况有所变化, 一般很难预测。从前期搜集到的各省选考数据来看,学霸选考物化的概率很高, 考高分不易,而成绩略差一点的考生可能会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科目, 这样就导致了在等级赋分制下,大家的总分越来越集中,中上游之间 的竞争愈加激烈。
10、无论如何选择都无法避开和尖子生之前的竞争,反而赋分情况下, 1+2学科的分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是有缩小的。因此“绕路而行” “侥幸心理”都是不可取的。10 .不明所以参考“重要”数据往年选科数据是重要的参考指引,但是不同省份、不同分数段、 不同选科模式下数据的可参考性是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的。盲目参考数 据不可取,结合所在省份所在高中数据才为上策。(1)政策差异,情况各异。由于政策不同,各选科组合在“3+3” 和“3+1+2”模式中优劣可能大不相同。如类似物史政、物政地这种 “1理+2文”组合,在“3+1+2”中属于有点无厘头的组合,但在“3+3” 中却是出过高分状元的存在。(2)教育差距,带来的选择差异。每省的教育水平不同,选科 趋势也会有所不同。根据在线统计数据,在北京考生选考化学、地理 比重较大,而在天津选考生物、化学人数较多,在山东省选考地理、 生物人数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