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古典诗词与素质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古典诗词与素质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论文之古典诗词与素养教育 刘亚丽素养,本是一个源自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概念,指人与生俱来的先天解剖生理学特点。我在这里所说的素养,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根底上,通过环境熏陶和教育阻碍所构成和开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构造要素及其质量水平。它既是能够开发拓展的人的身心潜能情态,又是社会开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构造中的积淀和内化情况。素养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养为主旨的教育。以民族成员的个人素养为根底的民族素养,既是社会开展的动力性要素,又是社会开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因而,民族素养是一种民情、国情,也是一种资源、国力。作为民族国家的社会劳动的深化内蕴,民族素养制约着该民族对消费
2、材料的利用程度,决定着该民族对消费劳动对象选择和阐释的结果,阻碍着民族国家的开展进步,提高民族素养则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主体性条件。关于以心理素养和文化素养为主要内涵的民族素养来说,后天的培养教育至关重要,有认识地强化素养教育则是提高民族素养的重要一环。吟咏古典诗词,呼唤诗性,感悟人生,是强化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黑格尔说过:“诗,过去是、如今仍是人类的最普遍最博大的老师。”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历史上那些明君忠臣、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清官廉吏、仁人志士,大多自幼以诗词修身养性,从而立下了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他们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同时也以诗励志,以诗言志,在他们留下的众多诗篇中,有
3、着道德情操的表露、豪情壮志的抒发、爱国情感的倾泻和自强不息精神的高扬,这些曾鼓舞无数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前途、人类的理想进展不懈的追求。关于人类的理想,18世纪末,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以诗意的目光提出了一个诗意的命题:“人类将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这一命题之因而成立,是由于从本质上说,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心中。朱光潜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读诗的用途就在于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确实是说,人们的诗情、诗意、诗心、诗性向来未曾泯灭,倘假设未能见出,则是由于被蒙上了荫翳。而这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是能够用诗词点拨,用“
4、诗教”激发的。古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奇光异彩、数不胜数的珍贵精神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制造性地继承,关于“见出我们所不能见”,具有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直观地说,诗人不能决定世界,但诗作能够呼唤诗性,诗教能够让人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上放飞心灵间隔荷尔德林的时代100多年之后,同为德国人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命题进展了延伸性阐释:人类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生存世界,即技术世界和艺术世界:技术世界的开展在不断摧毁、掠夺、占有、制服自然,因而,技术世界愈精彩,自然愈荒凉,人类必须用艺术世界去统帅技术世界。这是具有预见性和指导性的精辟之论!
5、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开展情势下,现代人能够上天入地,其生存空间在急剧膨胀;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灵空间却日趋狭窄。尤其随着商品经济带来了价值冲突,人们对物质化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实际,现实功利诉求越来越多。殊不知,物质的富足并不会必定带来精神境地的提高,相反,它常常会窒息人的心灵。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不能不注重教育,尤其是素养教育。倘假设只注重文化知识而无视品德培养,应视为教育的失败。一般认为,素养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概念。人的素养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因而,我们对素养教育应作广泛的理解,即素养教育既传授知识、训练才能,也培养理想、熏陶情操。毋庸否认,学校的传统使命是传授知识、
6、训练才能,今天的素养教育仍然把传授知识、训练才能看作教育的主要职能。但是,素养教育所讲的知识,应该是人的全面开展所必需的全面的知识,而不只是升学考试所必备的内容,它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大方面,我们应强调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并重。当前,中国进入了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教育必须进一步开展,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教育必须进一步改革,全面推进素养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养人才。此中,“诗教”起着不可无视的促进作用。在民族的演进中解读社会历史,在人格的评判中体认道德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诗教”的目的。古典诗词鼓吹的是“经天纬地,建功立业”、“扶危定倾,身任天下”的历史责任感,彰显的是封建政
7、治暴虐对人性造成的扭曲和对社会造成的摧毁,是英雄豪杰对理想人格的张扬,是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与标举,这一切,都是素养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这里所说的“诗教”,并非等同于汉儒所主张的“诗教”。汉儒“诗教”是以诗经为教材,以“礼”为标准,以经世致用为原则,以穿凿附会为方法,培养的是能“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温顺敦厚”之君子,以到达“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政教目的。因而,它不可防止地存在弊端-违犯美学本质和诗美制造、鉴赏、批判的规律,扭曲受教者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全面体认与传承。我们今天所主张的“诗教”的明确含义:既培养理想、熏陶情操,又传授知识、训练才能。欣赏古典诗词,是培养审美情趣和
8、提高艺术涵养的重要途径。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但人们在生活中缺少觉察,而觉察美的一个重要渠道确实是积极参加艺术美的鉴赏活动。当人们深化诗词的时候,首先获得的是美感,并通过这些美感衍生出审美理想和审美兴趣,使许多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形象化、情感化。古典诗词所包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国爱家等民族精神之美和具有音乐、绘画、建筑“三位一体”的独特的民族艺术之美,能使鉴赏者在灵魂的徜徉中既感悟到诗词隽永的情思、高洁的境地,又体认到诗词乖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缜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久而久之,欣赏者便成为有开阔胸襟、高雅情趣和一定艺术涵养的“文化人”。欣赏古典诗词,是追寻历史、激发社会责任感的
9、重要渠道。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历经沧桑,积累了无数经历和教训。作为社会生活在诗人头脑中的形象反映,古典诗词是艺术化的时代风云,是浓缩化的社会历史。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吟诵一首有所兴寄的古典诗词,是一段国史的追溯,是一场国情的教育,读者能看到一段历史,能感悟一番人生,也能体会一缕民族情思。这历史、这国情、这人生、这情思,给读者的,抑或是“情”的激发,抑或是“志”的鼓舞,抑或是“根”的认识,抑或是“理”的启迪。因而,在对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庄严的历史画面、高洁的人格魅力、深远的人生境地的体会中,一种民族自尊心、自决心和骄傲感自然升腾,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欣赏古典诗词,是健康向上的情
10、愫与灵锐的制造力的来源。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灵秀。”读中国古典诗词尤能证明这一命题。中国古代诗人羁旅吟哦,登山赋诗,触景抒情,用优美的诗句,向人们展示了高洁的人格魅力和人生境地,令人为之感动,为之神往,为之倾倒。通过接受古典诗词的艺术熏陶,浸润于诗词的教化,对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塑造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将留下永久的经历,为终生的精神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承担起弘扬民族精神、推进社会开展进步的重担)奠定根底。同时,欣赏古典诗词,人们的识字、阅读、经历、观察、思维、推断、想象、决策、制造、灵感等多方面潜力能得到更为高效的开发。正如一位中国学者所说:“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古典文学中获益以提高个体素养,那我们的民族素养也就得到提高了。文明得以传承,社会得以进步,这确实是我们研习它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