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926890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学科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中如何进展人文素养教育 刘立玲由于应试教育的阻碍,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的科学性,而无视了语文的人文素养教育,结果造成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缺乏生气,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关注,许多人都在寻找着语文教学的出路。造成语文教学现状的缘故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工具性的僵化理解,又有对人文性的无力关注。我认为,以工具性取代人文性或以人文性否认工具性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不仅要处理好工具性的征询题,更要处理好人文性的征询题,坚持以工具性为根底,人文性为主导,动态地推进语文教学。一、培养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如今社会飞速开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人们固有的道德信仰、人生理想、价值取向,在各种认识的冲击下,完全

2、呈现躁动不安之势。受其阻碍,近几年来,语文教学严峻无视了人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上急功近利、兴趣单一。语文老师也在考试指挥棒下,以“考试大纲”为教学按照,教学内容教条化,直截了当阻碍了语文教学的文学意味和文化档次,导致了语文课堂的方式化。因此,文质兼美的作品被老师肢解的面目全非,毫无美感;学生学的毫无主见,只能被动的师云亦云。这种现况,已经严峻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开展。因此,要完全根治上述病症,良方确实是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对道德信仰、人生价值取向有正确认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摈弃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协助学生在祖国深沉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

3、,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二、人文素养教育与语文的关系“工具性”和“人文性”假设把“语文”比作浩翰的大海,那么 “人文精神”则好比博大精深的海底。语文不仅是交际的语言载体,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确实是通过立言以育人,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妙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一代代人,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开展,为他们的人文精神积淀和终生学习才能“打底”。人们通过语文活动,吸收前人制造的人文精华,使本人成为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人。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1、确立人文素养教育观念语文教育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素养教育观。二十一世纪是科技文化高度兴隆的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强更高。老师要认识

4、到,中学生是有着本人独特个性、爱好、情感的大写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能感知的活生生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在本人的教学中尊重学生、鼓舞学生、激发和信任学生;才会方法设法的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制造性;才会注重它们的道德质量以及人格养成的教育,良好学习适应的养成教育;才会引导他们去觉察和构本钱人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们到达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素养教育的目的,使其成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语文才能及其他各种才能平衡开展的现代人。2、抓住教材中的人文素养教育要素汉语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沉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只有

5、深化挖掘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人文素养教育要素,才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许多对高尚情操的熏陶、对美妙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讲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时,我简要的讲述了陶渊明的生平,并对此文作了较为详细的串讲,归纳出了文章的主题。并引导学生考虑:既然桃花源是子虚乌有的,为什么陶渊明还要大肆的夸大并赞颂它呢?学生们在结合陶渊明的生平的根底上,得出陶渊明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为了保持高洁傲岸的情操只能选择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我们能够学习他的那种所追求理想社会的精神,但我们生在如此的一个进取的时代,不能学习他的如此的躲避的做法。做为新

6、时代的中学生,就要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3、结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圣先贤、领袖英雄、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阐述,名言警句,这些都是我们正面进展人格教育的珍贵资源。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的高尚情操;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欢乐颜”的人格尊严。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正是我们对学生进展人格教育的过程。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他们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在分析完三个事例后,老

7、师提出征询题:志愿军战士如此做值不值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像开了的锅,同学们争着发表意见,剧烈的争辩中学生加深了对最可爱的人的认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洗礼。4、利用社会人文素养教育资源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般拘谨于课堂内,特别少让学生走出校门,造成当今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广,课外阅读又不多,见识极其有限,人文素养令人堪忧。因此,特别有必要拓展学习文化的范围,扩大视野,增加文化知识,补充语文积累。假设条件同意,能够将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在社会和大自然的怀抱迸发智慧文明的思想火花。还能够利用现代各种媒体文化,对学生进展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欣赏红楼梦、三国演义、孔子等优

8、秀节目,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使学生遭到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熏陶、教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并引导学生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本人的一种人格、气质、素养,使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在祖国文化的熏陶下逐步构成。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才能构成的土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转变观念,变语文教学的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课堂教学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大语文”教育体系。5、提高老师本身的人文素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老师应该是一个人文素养特别高,有着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的人。如今思想观念革新的速度,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假设我们的老师观念陈旧,不加强本人的人文素养,特别难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学生。这就要求每个语文老师需要有自由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兼容并包的胸怀、较强的科研才能、一定的知识贮备、高度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审美和艺术感受才能等素养,将本人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站在思想解放的前沿,关注思想解放中人的开展、人的完善。如此才能使语文教育以“人”为核心并向外辐射,从而将语文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