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课件ppt.ppt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925776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实验课件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电路实验课件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实验课件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实验课件ppt.pptx(8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一、实验目的1、学习直流/交流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和调压器的使用方法2、学习电流、电压测量值的读取、记录方法及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二、实验原理1、电流、电压表基本工作原理 1)分类:指针式、数字式 2)基本构成:测量机构(指针式)微安表头(直流电流指针偏转角)按原理分三类:磁电、电磁、电动系 (数字式)直流数字电压基本表 2、电流/电压表使用、测量值读取与记录 1)电压表并在测量电路两端;电流表串在被测电路中 2)量程选取:测量值小于并接近于量限 3)测量值读取:数字表:直读极性、小数点、单位 指针式:表 单极性、读值方法 方值=分格常数*分格数(分格内估值)=3、仪表内阻 1

2、)电流表 2)电流表内阻测量 K断,调Is使(A)满刻度;K合,调R,使IA=IS,则RA=R 3)电压表内阻测量 K合调US使(V)满刻度;K断,调R使U=Us,则Rv=R。三、实验任务三、实验任务1、测量直流电压 用数字式和指针式表分别测量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 被测电压(V)稳压源示值 1.5 6121824数字式表 量程 测量值指针式表 量程 分格常数 (V/分格)分格数 测量值2、测量直流电流,数据表格参考1-2,按上表格式自行画出。3、测量交流电压 用两种表分别测量调压器U相,给定值下的UV线电压值,U相电压分别为:50、100、150V,数据表格参考1-3,按1-1表格格式自行画出

3、。4、测量直流电流 用指针式表测量U相电压为110V时,负载为1、2、3只灯泡时的直流电压值,参考表1-4,按1-1表格格式自行画出数据表格。5、测量电流表内阻 测量自备数字式电流表20mA量程内阻,Is取18mA,可变电阻用电阻箱。RL=100、250、400、800 四、预习要求四、预习要求 1、自学实验教材1-2,1-3,1-5,1-6 2、画出各项实验任务的测量电路和数据表格实验二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测试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学习线性、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测试、学习线性、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测试方法。方法。2、学习实验数据表格拟制、实验曲线绘制方、学习实验数据表格拟制、实验曲线绘制

4、方法。法。实验原理要点1、电阻元件伏安特性1)电阻元件的特性一般用伏安特性表示:U=f(I)或I=f(U)2 2)线性电阻)线性电阻:它的I=f(U)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其阻值不随加在两端电压和流过他的电流而改变3 3)非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它的I=f(U)是一条曲线,即其阻值随电压和电流变化。4 4)白炽灯)白炽灯的电阻随i而变化,即iR,但不是线性变化。5 5)普通二极管)普通二极管的电阻随其端电压的大小和极性不同而改变。6 6)稳压管)稳压管的电阻随其端电压的大小和极性不同而变化。2、伏安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 (实验教材1-8)1 1)一般用直角坐标系)一般用直角坐标系 横轴:自变量横

5、轴:自变量 纵轴:因变量纵轴:因变量 2 2)要适当的线性分度,即将)要适当的线性分度,即将i=fi=f(u u)关系表示准确、清楚)关系表示准确、清楚 3 3)曲线应光滑)曲线应光滑实验任务 1 1、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线性电阻伏安特性:I=f(u)R标=100 2 2、测量白炽灯的、测量白炽灯的I=fI=f(u u)U的取值点:0.1、0.5、1、2、3、4、5、6V 自行画出数据表格U(V)0 2 4 6 8 10 12I(mA)3 3、测量二极管(、测量二极管(IN4007IN4007)的)的I=fI=f(u u)(IN4007的I正max=100mA,UBR700V)1)正向压降最大值

6、1V;00.4V,I正很小0,取值点可少;0.4V0.8V,I=f(U)近似指数关系,取值点应多。U的取值点:0、0.2、0.4、0.45、0.5.0.75,自行画出表格 2)反向特性测试 I反很小0,U的取值点:0、-5、-10.-30V 自行画表格 4 4、测量稳压管(、测量稳压管(2CW512CW51)的)的I=fI=f(U U)(UZ:2.53.5V,I稳=10mA I稳max=71mA)1)正向特性 测量方法与U的取值点与二极管相同,表格自拟 2)反向特性 设定量选取方法:当时,U作为设定量;当时,I作为设定量 U(V)0 -1 -2 -2.5 5 10 15 20 25 30 5、

7、(选作)电表内阻对伏安特性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改变图22电表接入位置,将电压表置电流表左侧: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特性,自行画出测量电路图与数据表格 预习要求预习要求1、自学实验教材1-82、画出各实验任务的测量电路和数据表格。实验三 示波器基本使用与正弦量的测量实验目的1、学习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基本原理、面板主要开关、旋钮的使用方法2、学习直流电压、正弦信号峰值、峰峰值、周期等示波器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要点 1、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1)示波器的基本主要框图 2)示波器的基本结构 各组成部分作用:灯丝F给阴极加热阴极K发射电子栅极G控制电子通过的数量阴极A1、A2、A3使电子加速聚焦成极细的电子射线偏转板X

8、、Y使电子射线偏转电子射线撞击荧光屏发光显示波形。2、显示信号波形的基本原理 1)垂直(y轴)放大器对被测信号电压进行调整,使显示波形的幅度适当。2)扫描信号发生器对产生一个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电压信号(锯齿波);产生的时间由被测信号(或外加信号)触发、锯齿波的周期Tx与被测信号周期Ty的关系为Tx=Kty;水平放大器对锯齿波幅度进行调整使扫描线的长度适当。如图K=1时,Tx=Ty,Ux的幅度使扫描线长度为10格。3、示波器基本使用方法 主要开关旋钮 垂直衰减开关 Volts/DIV及微调校正位置 扫描时间开关 TIME/DIV及微调校正位置 触发电平三、实验任务 1、测量正弦信号周期 测试要求测

9、试要求:测Ui=1V(用毫伏表测),f=1、10、100KHZ正弦信号周期 测试要点测试要点:周期T用相邻特征点间时间间隔测量、特征点有两个过零点和峰值点。过零点确定办法:设置零线位置(耦合开关GND)测量时耦合开关AC或DC,波形与零线的交点为过零点,将此点移至坐标格的竖线上以便于测量T值。微调校正,显示周期数12个。频率(KHZ)110100时间/格 一周期水平格数 测量的T值 计算的T值 2、测量正弦信号峰峰值电压 测试要求测试要求:fi=1KHZ,Ui(有效值)=0.5、1、2V,用CH2侧其Upp。测试要点测试要点:微调校正,波形高度4格。表3-2略3、测量直流电压值 要求要求:用C

10、H1测稳压源输出的+5V、+12V、-6V、-10V电压值。要点要点:Y微调校正,设置零线位置。(同1)测试时耦合开关DC,V/格的选择应使扫描线跳离0V线的高度尽量大。表3-3略实验四 独立电源及受控源外特性测量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理解受控源的物理概念及两种独立电源的特点。2、学习电源内阻(内电导)的测量方法。3、进一步学习实验数据表格及曲线绘制方法。实验原理要点 1、独立电压源 1)理想电压源:向负载提供的电压与供出的电流i无关,其伏安特性是平行与i轴的直线。2)实际电压源:向负载提供的电压不是恒定的,随着供出电流的增大略有下降,其伏安特性是过(0、Us)点,与理想特性夹角为=arctg

11、Rs的斜直线,它的电路模型2、理想电流源 1)理想电流源:向负载提供的电流与其端电压无关,其伏安特性是平行于U轴的直线。2)实际电流源:向负载提供的电流不是恒定的,随着端电压的上升略有下降,它的电路模型如图,其伏安特性是过(Is,0)点与理想特性夹角为=arctgGs的斜直线。3、受控源 受控源的输出电压或电流受另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控制,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这里讲的受控源是线性的,即受控源输出电压或电流与控制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称为控制函数。它是一个四端元件,输入端口为控制量,输出端口为输出量。有四种模型:1)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 控制系数 =U2/U1 (称为电压传输

12、系数)2)电压控制电流源 3)电流控制电压源4)电流控制电流源 实验任务实验任务1、实际电压源伏安特性测试 改变Rl,测U=f(I),测试表格 表4-12、实际电流源伏安特性测试 改变RL,测U=f(I),RL取值点900,800,700100表格自拟3 3、电压控制电流源、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VCCS外特性测试外特性测试1)传输特性测试 改变U1测I2=f(U1),测试表格:表4-22)负载特性测试 保持U1=1.5V,改变RL,测I2=f(U2),RL取值0.5K、1K、2K、3K、4K、5K,表格自拟。4 4、电流源控制电压源、电流源控制电压源CCVSCCVS外特性测试外特性测试1)传

13、输特性测试 改变I1,测U2=f(I1),表4-32)负载特性测试 保持I1=5mA,改变RL,测U2=f(I2),RL取值18K,间隔1K,自画表格。预习要求:1、2 实验报告要求:1、2、3实验五 叠加定理验证和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测定 实验目的1、加深对叠加定理及使用范围、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理解2、学习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测量方法。3、学习自拟实验步骤。二、实验原理要点 1 1、叠加定理、叠加定理 在任何由独立源、线性受控源及线性元件组成的电路中,每一支路的响应(电压或电流)都可以等效为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响应的叠加。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是指除该电源外的其

14、他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若电路中存在实际电源,则其内阻或内电导应保留在电路中。对于含有线性受控源的电路,应用叠加定理进行分电路计算时,受控源应保留在各分电路中。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2 2、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 (1)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 在任一线性网络中,若只关心某一之路的电压和电流,则电路的其余部分可以看成是一个含源一端口网络。(2)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任何一个含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而言可以用一个电压源(电流源)和一个电阻串联(并联)来代替,该电压源(电流源)等于一端口网络端口处开路电压Uoc(短路电流Isc),该电阻等于一端口网络所有独立源置零时的等效

15、电阻Req。实验任务 1 1、叠加定理验证、叠加定理验证 步骤:1、调Us1=12V,Us2=6V,断电,接入电路。(直流电压表测)2、Us1单独作用(KUs1,K2短路),测I1、I2、I3、Ube。3、Us2单独作用(KUs2,K1短路),测I1、I2、I3、Ube。4、Us1、Us2共同作用(K1Us1,K2Us2),测I1、I2、I3、Ube。数据表格自拟5-1 2 2、叠加定理适用性研究、叠加定理适用性研究 将R5换成D(用K3),重复1各项测试步骤与数据,表格自拟。3、有源一端口网络外特性U=f(I)测试 有源一端口网络的端口为A、B,RL为可调负载,改变RL测量该网络UI的关系,

16、即U=f(I)特性。RL取值为1000、900、800.100.参照表5-1自行画出数据表格。注意注意:电压表应接在电流表左侧(a、b)。4、有源一端口网络(A、B)等效电阻Req测量1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测量开路电压Uoc:取下RL,KRL端,测量UAB值即为Uoc。测量短路电流Isc:KRL端。测量I值,即为Isc。2 2)Req=Req=电压减半法电压减半法 与测量U=f(I)方法相同,调节RL值,使UAB=1/2Uoc,此时的RL值即为Req23 3)欧姆表法)欧姆表法 将一端口网络(AB)化为无源网络。(Isc开路、Us短路)用万用表测量AB间的电阻即为

17、Req。4 4)加压求流法)加压求流法 将一端口网络化为无源网络后,在ab端加一10V电压(取下RL,KRL端)测量I,则Req=5 5、测量戴维宁等效电路、测量戴维宁等效电路 测量方法与数据记录表格同3,自画(Req用1K电位器)6 6、(选作)诺顿等效电路、(选作)诺顿等效电路U=fU=f(I I)自行画出测量电路和数据表格。作业:实验四 报告要求 13 实验五 预习要求13实验六 电路元件特性的示波器测量 一、实验目的1、学习示波器双踪显示和XY方式的使用方法2、学习示波器测量相位差和电路元件特性的方法二、实验原理要点及任务 1 1、测量、测量RCRC移相器的相移移相器的相移 即的相位角

18、滞后于,其相位差=c-s,实验时的频率 fs=1KHZ,Uspp=4V。1 1)直接法测量)直接法测量(用示波器(用示波器YTYT方式的双方式的双踪)踪)方法:工作于双踪方式按下“ALT”UsCH1,UcCH2 设置CH1、2的零线并重合 Us、Uc显示的幅度尽量大 测 =时间/格*格数 =2 2)椭圆截距法)椭圆截距法(用示波器的用示波器的X X、Y Y方式方式)方法:按下“XY”开关 确定Y=0扫描线位置 使显示椭圆尽量大 测2a、2b的格数 =arcsin2、电容库伏特性测量 q=CUc ic=c q(t)=+q(0)=0 1)测试条件:Us:Uspp=20V,fs=100HZ 2)r、

19、R、C应满足的条件(自行复算)r(ic的取样电阻)RC 要求要求:描绘q(t)Uc(t)曲线 曲线应进行标度(q(t)-标电压;Uc(t)-标电压)注意注意:垂直微调 3、电感韦安特性测量 1)测试条件:2)r、R、C应满足的条件(自行修复)3)要求:描绘曲线 实验七 一阶电路的响应实验目的 1、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一阶电路过渡过程,测量时间常数的方法。2、掌握微分、积分电路基本概念,研究一阶电路响应的规律和特点。3、进一步学习示波器的使用方法。4、自拟实验步骤,学习描绘观察到的信号波形。二、实验原理要点及实验任务 1 1、方波激励下的零状态和零输入响应、方波激励下的零状态和零输入响应 1)零输入

20、响应表达式 零状态响应:2)电路应满足的条件:RCT/2 3)实验条件:Us=3V,fs=1KHZ,R=10K,C=6800pF 4)测试要求:用示波器双踪观察并描绘12个周期Uc、Us的波形 用观察到的Uc波形测量时间常数 充=放=(=时间/格*格数=)充放2 2、方波激励下的全响应、方波激励下的全响应1)电路应满足的条件:RCT/22)全响应表达式 全响应两个初态值 表达式:上升沿到来时,设t=0,响应为:(1)当 时,(2)下降沿到来时,设t=0,响应为:(3)当 时,(4)将(3),(4)是联立可得,3)实验条件:Us=3V,fs=1KHZ,R=10K,c=0.1F4)测试条件:用双踪

21、观察并描绘Us、Uc波形 用观察到的Uc波形,测U1、U2的直流电平值 (耦合方式DC,确定0V线位置)U1(U2)=格数*电压/格=3、积分电路1)表达式2)电路应满足的条件:RCT/2,U33)实验条件:R=10K C=0.1UF(R1/WC)=10KHZ =10V4)测试要求:用双踪观察并描绘U、U波形,测量U幅值4、微分电路1 1)表达式)表达式:2 2)电路应满足的条件)电路应满足的条件:RC (1/WCR)3 3)实验条件)实验条件:R=1K,C=0.01F,fs=1KHZ,Us=10V4 4)测试要求)测试要求:观察并描绘Us、U波形 测量U的底部宽度t,Um的变化,当R=1M时

22、,此电路是否还是微分电路。使R分别为100、10K、1M时,观察并记录U波形的t、Um的变化。当R=1M时,此电路是否还是微分电路。实验八 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的参数 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交流电压/电流表、功率表测量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2、学习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要点及实验任务1 1、用三表发测量电阻(、用三表发测量电阻(25W25W灯泡)、电容(灯泡)、电容(4.7F4.7F)、电感()、电感(30W30W镇流器)镇流器)及电容、电感串、并联的等效参数及电容、电感串、并联的等效参数1)实验电路(实验教材p137 图5.4(b)2)三表法测量交流等效参数原理要点 用三表测量流过被测量

23、元件或二端网络的电流I,端电压U和消耗的功率P后,再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他们的交流等效参数,及等效参数为间接测量。计算表达式:测量值 U、I、P 阻抗的模=U/I 功率因素cos =(P=UIcos)等效电阻R=等效电抗X=等效电感L=(x0)等效电容c=(x220V)水银蒸汽游离放电荧光灯发出可见光3)正常发光 启辉器断开,镇流器与日光灯串联、灯管端电压较低(50V110V)能使蒸汽游离放电且启辉器断。4)镇流器的作用:启辉 限制电流5)基本日光灯为感性 ,低2、日光灯电路提高功率因素测量1)用并联电容提高电路的功率因素 并联电容的容性无功电流可补偿感性负载的感性无功电流,从而可使供电电流I的

24、无功分量降低,即cos提高,使负载有功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供电线路的电流,提高线路的传输效率。(表格见下页)电容值 测量值计算值 CU P 负载性质 IS Q 0 1 2.2 4.7 2)补偿的三种情况(1)负补偿 cos0 阻抗为电容性 日光灯电路并联电容的相量图 工程上一般采用欠补偿,使 =0.850.9。3)测试步骤及要求(1)c=0情况:启辉后使U=220V,测第一行数据。注意:测U、U、U用一只电压表。为使换接方便,电压表两根连线应在最上层,换接时应将两根线都取下时再换接。(2)c0情况 依次接入C1、C2、C3,测第2、3、4行数据,方法同上。注意:每次换接C,需使U回零。C接入

25、后,使U启辉 U=220V测量 实验八 报告要求1、2 实验九 预习要求1实验十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1、研究三相交流电路做星形、三角形连接时在负载对称与不对称情况下相、线电压、电流的关系。2、学习三相四线制、三相三线制有功功率的测量方法。二、实验原理要点及任务二、实验原理要点及任务 1、负载星形连接有中线(三相四线制)电压、电流、有功功率的测量 1)实验电路2 2)数据表格)数据表格中线开灯数线电压相电压相(线)电流中点电压中线电流有功功率A B C相 相 相有有无无3 3)原理要点)原理要点 当负载对称时,线电压(相电压)有中线时,线(相)电流对称,无中线时,线

26、(相)电流对称,当负载不对称有中线时,()当负载不对称无中线时,N与N不重合,发生中性点N位移。三相功率测量 有中线即三相四线制用三瓦计法。无中线即三相三线制用二瓦计法。(代数和)4)4)测试要求测试要求(1)条件:线电压为220V,用Uab=220V作测试条件(2)步骤:以有中线为例 功率表先接入A相Uab由0220V测Ubc、Uca测Uan、Ubn、Ucn,Ia、Ib、Ic、Pa调压器回零,功率表接入B相,再使Uab=220V,测Pb先对称后不对称调压器回零,功率表接入C相,再使Uab=220V,测Pc调压器回零。电流表接至NN间,测In。5 5)无中线测试要求)无中线测试要求(1)条件:

27、Uab=220V(2)步骤自拟:注意功率表先接入AC相,再接入BC相3、负载三角形连接(三相三线制)电压、电流、功率测量2)表格 开灯数线(相)电压 线电流 相电流 有功功率A B C相 相 相3 3 31 2 33 3)原理要点)原理要点 线电压 =相电压 当负载对称时,对称(),对称()且当负载不对称时,、不对称,。4 4)测试要求)测试要求(1)条件:线相电压为130V,以Uab=130V为测试条件(2)步骤提示:功率表先接入AC相Uab=130(测Ubc、Uca)测Iab、Ibc、Ica、P1Uab=0后功率表换至BC相,Xb,Yc,Za,再使Uab=130V,测Ubc、Ua、Ia、I

28、b、Ic、P2。(先对称后不对称)实验九 报告要求13 实验十 预习要求1、2、3(回答实验教材5-6实验思考题(2)实验十一 串联谐振电路研究 实验目的1、观察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加深对谐振条件和特点的理解。2、学习用逐点法测量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3、进一步掌握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及交流毫伏表的使用。二、实验原理要点及任务1、测量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f和品质因素Q 1)实验电路 激励源Us=Usin()输入端阻抗 Z=R+j()=当 (f=f)时,Z=R ()称为谐振频率(固有频率)电路谐振时,U =U =QU ,Q称为电路的品质因素。Q=,Z=R最小,电流I最大。3)测试要求 表

29、格 测试方法 测 :用示波器双踪观察Us、UR波形。使f由低缓慢增大至UR最大(示波器及毫伏表的显示)。此时的f :(R=200,1K)测 UL、UR,需使C或L一端接地。R(200 2000 1K 2000 2、测量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1)实验电路同上2)原理要点:特性曲线幅值下降至 时的两个相对角频率 、之间宽度为相对通频带B,B=3)步骤与方法 f的取值以 为中心,向两侧各取6个点。测量每个点的 时必须保持Us=2V。在同一f值下分别测R=200、1K的UR值。并用示波器观察UR波形。R()0.1 0.3 0.5 0.7 0.8 0.9 1 1.1 1.2 1.3 1.5 2 5

30、 f(KHZ)200 1K 4)测试表格实验十二 阻容移相器分析与设计 实验目的1、加深对正弦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相位差的测量方法。2、学习应用倒退法分析交流梯形电路RC移相器的设计方法。二、实验原理要点及任务 1)实验任务:三级阻容移相器分析与测试要求:分析并用示波器双踪测试 与 、的相位差及用交流毫 伏表测量Ua、Ub、Uc的有效值。2)原理要点(1)一级阻容移相器 =滞后于 ,幅值小于 梯形电路倒退分析法梯形电路倒退分析法 梯形电路分析计算从高电源最远一端开始,将响应处换为激励逐级倒退至电源处,最后用齐性定理进行修正。设设 (求)(倒退法)计算 (给定值4V )=K 则则 (齐性定理)【计算时注意:,相量加减时,应用其代数形式。相量乘除时,应用其指数形式(极坐标形式)】(3)测试方法提示 用示波器CH1通道观察 并作基准(即作为触发源),用CH2依次观察 、。用过零点间隔测量两信号的相位差 。(方法:两通道零伏线定位AC方式过零点定位测两信号过零点间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