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解除密码_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85正式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F解除密码_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85正式版.pdf(8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2年11月 中国县域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20222022)前前 言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奋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应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持续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制造强国基石,基础在县域、潜力在县域、特色在县域。在新的历史时期,县域工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构筑强县富民的核心支撑。县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主要包括县(市)和市辖区两类1。县(市)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
2、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交汇点,县(市)经济逐步成为稳定经济大盘的支柱;市辖区则主要是城市经济的空间载体,在工业布局、产业关联、管理模式和要素供给等方面与县(市)都有所差异。本报告针对两类主体,深入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结合各自特点,分别进行了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旨在挖掘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工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促进县域工业链群式发展,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协同创新力,本年度专题篇聚焦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分析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本报告分三篇,第一篇是 2022 年中国县(市)工业经济发展报 1 根据民政部2021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
3、共有 2843 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本报告中的县(市)包括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告,分析县(市)经济发展总体特征,系统梳理五大趋势,展示评价理念及结果,勾勒工业百强县(市)发展图景,总结制约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报告显示:县(市)支撑增长筑牢,工业压舱石作用深化;东部巩固领先优势,都市圈牵引带动提速;江浙百强县(市)数量领跑,山东大幅复苏;科技创新加力提效,新兴动能快速成长;工业投资量稳质升,对外开放压力中前行;发展红利共享攀升,释放扩内需巨大空间。第二篇是 2022 年中国市辖区工业经济发展报告,分析市辖区工业发展新使命,展示工业百
4、强区评价理念及结果,总结工业百强区的发展新亮点,并提出对策建议。报告显示:东部优势增强,粤苏包揽十强;工业百强区正在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顶梁柱,经济发展活力提升主空间,科技创新能力培塑最中坚,统一大市场建设最前沿。专题篇是产业集群年度洞察。分别从国家级产业集群、县(市)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视角,分析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连续第七年发布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本年度研究报告在延续以往对我国县域工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基础上,首次纳入了县(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专题篇则聚焦产业集群这一新主题。目目 录录 第一篇 2022 年中国县(市)工业经济发展
5、报告.1 一、我国县(市)经济发展总体特征.1(一)县(市)经济稳中有进.1(二)区域分化势头未减.2(三)结构质效总体趋好.2(四)基础实力稳步提升.4 二、县(市)工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7(一)县城新型城镇化提速,筑牢更坚实发展基石.7(二)产业转移承接扩展,培育铸造经济新增长极.8(三)科技创新快步入县,培植更持久发展强动能.9(四)区域合作持续深化,结成更紧密发展共同体.10(五)数字经济赋能扩散,激发县(市)动能活力.11 三、我国县(市)工业竞争力评价.12 四、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图景.18(一)县(市)支撑增长筑牢,工业压舱石作用深化.18(二)东部巩固先发优势
6、,都市圈牵引带动提速.20(三)江浙保持领跑地位,山东强县数量强复苏.24(四)科技创新加力提效,新兴动能培育快成长.27(五)工业投资量稳质升,对外开放压力中前行.29(六)发展红利共享攀升,释放扩内需巨大空间.30 五、我国县(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32(一)内外环境波动加大转型升级压力.32(二)区域间差距面临进一步加大态势.33(三)新旧要素接续培育力度亟需增强.33(四)产业协调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34 六、促进县(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35(一)积极培育新兴动能,拓宽发展空间.35 (二)深化区域融合发展,提升竞争优势.35(三)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加速要素流动.3
7、6(四)有序推进产业转移,筑牢特色优势.36 第二篇 2022 年中国市辖区工业经济发展报告.38 一、市辖区工业经济发展新使命.38(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顶梁柱.38(二)经济发展活力提升主空间.39(三)科技创新能力培塑最中坚.40(四)统一大市场建设最前沿.40 二、市辖区工业竞争力分析.41(一)市辖区工业竞争力评价.41(二)工业百强区分布情况.44(三)工业增加值超 500 亿的强区情况.47 三、工业百强区高质量发展新亮点.49(一)工业增长稳中有进,经济体量再上台阶.49(二)工业质效稳步提升,利润贡献成效显著.52(三)创新活力日益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跃.53(四)城镇建设先行
8、引领,共同富裕稳步推进.55(五)新发展格局融入提速,发展动能持续提升.56 四、促进市辖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议.59(一)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59(二)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建设.59(三)有序促进生产要素流动.60 专题篇 产业集群年度洞察.61 一、县(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意义.61(一)产业集群是驱动县(市)工业经济增长重要引擎.61(二)产业集群是促进县(市)创新驱动发展主要载体.62(三)产业集群是县(市)融入国内外双循环关键力量.63 二、县(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63(一)县(市)跻身国家级产业集群行列.64(二)县(市)崛起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66(三)县(市)特色化产业集群强
9、县富民.68 三、促进县(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70(一)构建集群合作网络,增强内部协同效应.70(二)加强集群协同创新,补齐发展“木桶”短板.71(三)优化集群发展生态,营造一流宜业环境.72(四)深化集群跨域协作,建立更广更优联系.73 图图 目目 录录 图 1 2013 至 2020 年我国县(市)生产总值及其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图.1 图 2 2020 年我国工业强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比图.3 图 3 2013 至 2020 年各区域、省份县(市)产业结构指数散点图.4 图 4 2013 至 2020 年我国县(市)一般公共收入(左图)和支出水平(右图)5 图 5 201
10、3 至 2020 年我国县(市)住户储蓄余额变化趋势图.6 图 6 2013 至 2020 年我国县(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变化趋势图.6 图 7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图.19 图 8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全部工业增速概览图.20 图 9 我国四大板块工业百强县(市)数量分布变化图(2018-2022 年).21 图 10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板块-省-市分布树状图.21 图 11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梯队分布图.23 图 12 2022 年工业百强县(市)城市群和都市圈分布示意图.24 图 13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11、分省域分布图.25 图 14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重点省份县(市)数量对比图.26 图 15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各省位次分布.27 图 16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40 亿元以上的县(市).28 图 17 部分工业投资总量较大的县(市)图(单位:亿元).29 图 18 出口总额超过 300 亿元的县(市)图.30 图 19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 图 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 500 亿元的县(市)图.32 图 21 2022 年工业百强区分布情况.45 图 22 2022 年工业百强区各省位次分布.46 图 23 2022 年
12、工业百强区各省数量对比图(单位:个).47 图 24 工业增加值超 1000 亿市辖区.47 图 25 500 亿以上工业增加值市辖区城市群分布情况.48 图 26 拥有 20 家及以上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市辖区.49 图 27 2022 年工业百强区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对比.50 图 28 2022 年工业百强区近两年工业增速情况.51 图 29 分地区百强区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53 图 30 2022 年工业百强区专利总量前 20 名.54 图 31 2022 年工业百强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前 20 名.54 图 32 2022 年工业百强区 90%以上城镇化率市辖区分布情况.55 图 33
13、2022 年工业百强区人均指标情况(单位:万元).56 图 34 2022 年工业强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 GDP 比重超平均水平市辖区.57 图 35 2022 年工业百强区进出口总额及实际利用外资情况.58 图 36 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工作演进过程.64 图 37 部分县(市)千亿产业集群的规模分布.68 表 目 录 表 1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13 表 2 2022 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16 表 3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区.42 表 4 县(市)国家级产业集群情况.65 表 5 部分代表性县(市)千亿级产业集群情况.67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
14、第一篇 2022 年中国县(市)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一、我国县(市)经济发展总体特征(一)县(市)经济稳中有进(一)县(市)经济稳中有进 县(市)经济发展总体平稳。2020 年我国县级行政区划数量为2844 个,与 2013 年相比,市辖区增加了 101 个,县(市)减少 110个,城市扩张势头明显。近年来,在撤县(市)设区导致县(市)数量下降的背景下,县(市)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3 年,我国县(市)生产总值为 29.14 万亿元,2017 年达到 34.70万亿元,至 2020 年达到 39.18 万亿元。从区域看(见图 1),东、中、西部地区县(市)生产总值均呈现稳定
15、上升趋势,东北地区有所下滑。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 1 2013 至 2020 年我国县(市)生产总值及其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图 0%5%10%15%20%25%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2013年县域GDP(亿元)2017年县域GDP(亿元)2020年县域GDP(亿元)2013年县域GDP占全国GDP比重(%)2017年县域GDP占全国GDP比重(%)2020年县域GDP占全国GDP比重(%)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2(二)区域分化势头未减(二)
16、区域分化势头未减 东部地区持续保持领先地位。2013 年以来,东、中、西、东北县(市)经济区域占比格局呈动态调整,东部地区县(市)产出水平持续位列四大板块中首位,优势突出。2020 年,东、中、西及东北四大板块县(市)GDP 占全国县(市)的比重分别为 40.6%、29.8%、25.1%和 4.5%,比 2013 年分别降低 1.8 个百分点、提升 4.7 个百分点、提升 1.8 个百分点、降低 4.7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总体疲软。东北地区县(市)GDP 总量及其占全国比重持续下滑,绝对值由 2013 年 2.69万亿元下降至 2017 年 2.03 万亿元以及 2020 年的 1.76 万亿
17、元,占国内 GDP 比重由 4.73%下降至 2.46%和 1.73%。(三)结构质效总体趋好(三)结构质效总体趋好 县(市)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从产业结构看,2013 年至 2020 年全国县(市)产业结构呈现以二、三产为主导,三产融合发展的基本态势。如图 2 所示,从区域看,四大板块产业结构布局呈现明显区域分化特征,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由二产主导、三产主导向一、三产主导转型,二产总产值及其占比出现明显萎缩;东部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展现出二、三产主导,三产持续提升的特点,一产占比维持低位;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分布特征与县(市)总体相似。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3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
18、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 2 2020 年我国工业强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比图 县(市)人均产出差异化增长。2020 年,全国县(市)人均 GDP达到 4.4 万元,比 2013 年提升 1.3 万元。从区域看,中、东部县(市)质效水平显著高于东北与西部地区,东北县(市)人均 GDP 呈下降态势。东部省内县(市)质效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省县(市)人均产出水平较高,而广东省、河北省县(市)人均产出水平较低。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13年东北2017年东北2020年东北2013
19、年东部2017年东部2020年东部2013年西部2017年西部2020年西部2013年中部2017年中部2020年中部2013年县(市)平均水平2017年县(市)平均水平2020年县(市)平均水平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4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 3 2013 至 2020 年各区域、省份县(市)产业结构指数散点图(四)基础实力稳步提升(四)基础实力稳步提升 财政实力稳步增长。2013 年以来,全国县(市)财政收支均保持平稳增长,县(市)实力逐步增强。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县(市)财政收支占比均最高,东北
20、地区县(市)远低于其余地区。2020 年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的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前三位,占全国比重超 3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东北地区吉林省东部地区福建省海南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甘肃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中部地区河南省湖南省山西省地区标记2013人均产值(元)2017人均产值(元)2020人均产值(元)2013县(市)平均水平(元)2017县(市)平均水平(元)2020县(市)平均水平(元)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5 资料来源:中国信
21、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 4 2013 至 2020 年我国县(市)一般公共收入(左图)和支出水平(右图)县(市)储蓄与贷款强势增长。2013、2017、2020 年县(市)住户储蓄余额分别达到 16.9 万亿元、24.3 万亿元和 33.8 万亿元。从区域看,县(市)储蓄的区域差距进一步放大,总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加速上升,中、西部地区增幅放缓。与此同时,县(市)企业资金需求增长迅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 2013 年的 15.9 万亿元稳定增长为2017 年的 24.1 万亿元和 2020 年的 33.7 万亿元。2020 年,东部地区县(市)占据 46.9%的县(市)贷款余额。县域居民
22、储蓄与金融机构贷款稳步增长有力支撑县(市)消费和投资需求。11%12%12%13%13%14%14%15%15%16%040000800001200001600002000002013年2017年2020年县域一般公共收入(亿元,左轴)30%31%31%32%32%33%33%0600001200001800002400003000002013年2017年2020年县域一般公共支出(亿元,左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右轴)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右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6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 5 2013 至 202
23、0 年我国县(市)住户储蓄余额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2整理 图 6 2013 至 2020 年我国县(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变化趋势图 2“我国县(市)经济发展总体特征”部分的统计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0.0%10.0%20.0%30.0%40.0%50.0%0.0050000.00100000.00150000.00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201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左轴)2017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左轴)2020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左轴)0.0%10.0%20.0%30.0%40.0%50.0%0.0050000.00100
24、000.00150000.00200000.00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201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左轴)201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左轴)202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左轴)2020年各区域占比(右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7 二、县(市)工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一)县城新型城镇化提速,筑牢更坚实发展基石(一)县城新型城镇化提速,筑牢更坚实发展基石 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全国层面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着力点,又是充分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能级,夯实县(市)工业发展支撑,破解“引才难、留才难”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举措。2022 年 5 月,中共
25、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系统地部署了县城建设的内容,亦为县(市)工业发展展开了新天地。一是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指引产业发展方向。意见将县城分为五大功能类型:大城市周边型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各有侧重,能够有效避免当前的重复投资、过度竞争、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二是坚实的平台载体支撑产业发展行稳致远。意见从提升产业平台功能、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强化对产业的支撑力,畅通“生产-流通-消费”的内外经济循环。三是优良的宜居环境增
26、强对人才的全面吸引力。人才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培塑引才留才的环境是其中关键。意见坚持以人为核心,从完善市政设施体系、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营造良好宜居环境。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8(二)产业转移承接扩展,培育铸造经济新增长极(二)产业转移承接扩展,培育铸造经济新增长极 工业是产业转移承接的重头戏和主要领域,做好工业领域产业转移承接有利于充分释放战略纵深优势,推动县域由发展洼地跃升为经济增长极。新一轮产业向内陆转移承接具有四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产业供给源头更多元,在传统迁出方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开启新一轮“腾笼换鸟”的同时,部分内陆中
27、心城区和强县成为新供给方,目前至少已有安徽、湖南、陕西等 14 个内陆省份开展了各类“亩均评价”工作,有序推动劳动密集型、高载能等领域制造业的溢出;二是产业供给层级更高端,过往产业转移承接中多以服装鞋帽、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担当主力,目前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扩散步伐加快,扩散承接形成了“天长光伏”“枝江锂电”“浏阳碳基新材料”等县域经济新地标;三是内陆县域的承接基础更坚实,本地的发展条件不断优化,很多内陆县域在经历了 2006 年、2012 年开启的两轮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后,完成了“无中生有”“有中扩能”的产业精进过程,产业配套生态愈加完善,到 2021 年,我国43 个 G
28、DP“千亿县”中,已有 8 个位于中西部;四是“归雁经济”的纽带作用更紧密,在政策支持、发展前景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多地掀起了农民工、青年等人才返乡创业创新的热潮,其带来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新观念等发展要素,既创造了增量空间,又盘活了存量产业和资源,带动了“正安吉他”“南康家具”“潜山制刷”等一批特色产业崛起。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9(三)科技创新快步入县,培植更持久发展强动能(三)科技创新快步入县,培植更持久发展强动能 得益于各类创新要素的溢出,县域正在从区域创新体系的“神经末梢”走向协同创新的“热土节点”。一是引进来,依托大学大院大所补齐本地创新短板。大学大院大所加快落地县
29、域,建立起分支机构、联合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开展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设立中试基地、创办企业等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如慈溪高端医疗器械、邳州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偃师分子筛等。二是走出去,向外建设“科创飞地”融接一流创新资源。部分东部发达县(市)为了进一步链接外部创新资源,率先探索在省会城市-国内创新高地-海外发达地区等多个层次,设立各类“科创飞地”,构建外部研发设计孵化-本地成果落地转化的协作格局,如“新昌-杭州紫金科创港”“江阴高新区(上海张江)科创孵化器”“张家港欧洲海外创新中心”等,湖北、安徽、四川等中西部的县域也纷纷设立“创新飞
30、地”“人才飞地”等。三是强固本,本地创新生态活力稳步增强。创新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 2021年底,昆山、张家港等多个长三角县(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700 家,甚至 2000 家,肥西、宁乡等多个中西部县(市)也突破了400 家。创新载体发展持续深入,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从东部发达县(市)扩展浏阳、巩义等中西部县(市),“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孵化模式加速迭代,双创支撑力显著提升。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0(四)区域合作持续深化,结成更紧密发展共同体(四)区域合作持续深化,结成更紧密发展共同体 深化区域合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缩小不合理的地
31、区差距,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共同富裕,带动薄弱地区县(市)摆脱发展锁定,有利于构建更优化的新发展格局。近年来,区域合作涌现出一大批成效显著、可持续性强的协作模式。一是新一轮省际合作机制构建起多层次的广域产业协作。以粤黔协作为代表东西部协作开启了“四加”(“东部企业+西部资源”“东部研发+西部制造”“东部总部+西部基地”“东部市场+西部产品”)等新兴模式,联动推进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激活了薄弱县(市)的“造血”功能。二是省内合作持续升级加快补齐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弱项。如福建围绕“山海协作”战略,集成了产业发展协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社会治
32、理等功能,构建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浙江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以三类飞地、教共体、医共体等为抓手,推动山区 26 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江苏和安徽以南北共建园区为重点,充分发挥产业载体的汇聚集成功能,带动了苏中苏北、皖北地区发展再上新台阶。三是临近县域同城化加速促进形成错位互补区域发展格局。如“以区带县”模式(安徽“阜阳阜南同城化”)、“强县引领”模式(四川凉山州“一市三县同城化”)、“强县联合”模式(广东“台山开平一体化”)、“跨市域协作”模式(山东“莱西莱阳一体化”)等,组团式发展激活了各自发展潜力,结成了更大范围内的区域协作共同体。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1(五
33、)数字经济赋能扩散,激发县(市)动能活力(五)数字经济赋能扩散,激发县(市)动能活力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 年)显示,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45.5 万亿元,占GDP 比重达到 39.8%,规模居全球第二位。随着发展成熟度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加速向县域进行扩散,开辟了新的主战场和潜力空间。产业数字化有效提升既有动能。以“智改数转”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行动在各地渐次展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智能制造加快扩散,既对冲了人口数量红利消退的要素供给压力,又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模式再造、效率提升和“老树发新芽”。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电商经济在县(市)扎根结
34、果,产业打开了终端销售渠道,特别是消费品领域,更加紧密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乃至全球分工体系,肃宁、曹县等县(市)借此实现了洼地崛起。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新兴动能。部分中西部县(市)在承接上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基础上,加快向上游的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领域攻坚,如浏阳重点突破电子材料、高端芯片和关键元器件等方向,冲刺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部分东部发达县(市)依托整体发展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加速布局特色化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如慈溪、新昌等发展工业软件、大数据等相关领域。数字化治理构筑夯实发展基石。以“城市大脑”为代表的综合性数据平台和以“工业大脑”代表的产业大数据平台快速向县(市)扩展,“用数据决策
35、、用数据服务、用数据管理”的产业治理机制逐步形成,余姚智能家电云平台、海宁“经编云”、醴陵“思伯云”等正在成为促进本地和行业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2 发展的关键支撑。此外,长兴等县(市)也在涉足数据价值化领域,目前主要聚焦于生产、生活等数据的资源化,后续将结合各地数据交易所的发展,进一步介入数据资产化和资本化。三、我国县(市)工业竞争力评价 制造业撑起了实体经济的基石,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着力点。为有效应对“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变化”的复杂形势,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增厚可持续发展后劲,应坚定不移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持续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充分释放我国制造业规模大、体
36、系全、韧性强的重要优势。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重点任务部分进一步明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并指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底座支撑力,既是引领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核心力量,又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纵深发展的重要战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是县域工业爬坡过坎、乘势而上的核心命题。县(市)工业竞争力评价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促进工业(制造业)高质
37、量发展,结合县域工业基础夯实、质效提升、新动能培育、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等迫切需求,充分考虑数据的科学性、可获得性、延续性和公平性,在 2021 年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3 优化完善综合质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6 大维度指标,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纳入了国家层面关于创新、融合、绿色、质量等认定的因素,以及市场主体的发展成果,作为高质量发展相关指标的有效补足。依据 2022 年中国县(市)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得出我国 2022 年工业百强县(市)(见表 1),并综合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等方面的指标,测算得出 2022
38、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见表 2)。表 1 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3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1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市 2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市 3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市 4 福建省 泉州市 晋江市 5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市 6 浙江省 宁波市 慈溪市 7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8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市 9 陕西省 榆林市 神木市 10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市 11 福建省 泉州市 南安市 12 贵州省 遵义市 仁怀市 13 浙江省 宁波市 余姚市 14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市 15 浙江省 温州市 乐清市 16 福建省 泉州市
39、惠安县 17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市 18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市 19 浙江省 绍兴市 诸暨市 20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市 3(1)报告中行政区划统计截至 2022 年 7 月 31 日。(2)带表示为省内第一名。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4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21 浙江省 嘉兴市 海宁市 22 浙江省 金华市 义乌市 23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市 24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县 25 浙江省 嘉兴市 桐乡市 26 福建省 福州市 福清市 27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准格尔旗 28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29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市
40、30 浙江省 嘉兴市 平湖市 31 山东省 烟台市 龙口市 32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市 33 山东省 青岛市 胶州市 34 浙江省 台州市 温岭市 35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市 36 浙江省 温州市 瑞安市 37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伊金霍洛旗 38 江苏省 南通市 启东市 39 浙江省 嘉兴市 嘉善县 40 江西省 南昌市 南昌县 41 河南省 郑州市 巩义市 42 河南省 许昌市 长葛市 43 浙江省 湖州市 长兴县 44 福建省 泉州市 石狮市 45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市 46 浙江省 湖州市 德清县 47 浙江省 宁波市 宁海县 48 浙江省 嘉兴市 海盐县 49 浙江省 金华市
41、永康市 50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鄂托克旗 51 安徽省 合肥市 肥西县 52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市 53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县 54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55 浙江省 台州市 玉环市 56 山东省 济宁市 邹城市 57 陕西省 榆林市 府谷县 58 浙江省 湖州市 安吉县 59 新疆 巴音郭楞 库尔勒市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5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60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市 61 浙江省 台州市 临海市 62 宁夏 银川市 灵武市 63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市 64 山东省 东营市 广饶县 65 河南省 许昌市 禹州市
42、 66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市 67 浙江省 绍兴市 新昌县 68 江西省 鹰潭市 贵溪市 69 山东省 威海市 荣成市 70 河南省 郑州市 新郑市 71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市 72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73 河北省 邯郸市 武安市 74 湖北省 省直管 仙桃市 75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市 76 山东省 潍坊市 寿光市 77 云南省 昆明市 安宁市 78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市 79 安徽省 滁州市 天长市 80 浙江省 金华市 东阳市 81 河南省 省直管 济源市 82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县 83 湖北省 黄石市 大冶市 84 山东省 滨州市 邹平市 85 山东省 烟台市 招远市
43、 86 浙江省 宁波市 象山县 87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市 88 广东省 惠州市 博罗县 89 浙江省 绍兴市 嵊州市 90 山东省 青岛市 平度市 91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92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市 93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县 94 山东省 枣庄市 滕州市 95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市 96 湖南省 邵阳市 邵东市 97 浙江省 温州市 平阳县 98 浙江省 舟山市 岱山县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6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99 山东省 潍坊市 诸城市 100 广东省 肇庆市 四会市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表 2 202
44、2 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4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1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市 2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市 3 浙江省 宁波市 余姚市 4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市 5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市 6 浙江省 宁波市 慈溪市 7 浙江省 温州市 乐清市 8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市 9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10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市 11 浙江省 绍兴市 诸暨市 12 浙江省 嘉兴市 海宁市 13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市 14 浙江省 湖州市 长兴县 15 福建省 泉州市 晋江市 16 浙江省 绍兴市 新昌县 17 浙江省 温州市 瑞安市 18 江苏省
45、 镇江市 丹阳市 19 浙江省 湖州市 德清县 20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市 21 浙江省 嘉兴市 桐乡市 22 浙江省 台州市 临海市 23 浙江省 台州市 温岭市 24 浙江省 嘉兴市 嘉善县 25 浙江省 金华市 义乌市 26 福建省 福州市 福清市 27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县 28 浙江省 嘉兴市 平湖市 29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市 30 江苏省 南通市 启东市 4(1)报告中行政区划统计截至 2022 年 7 月 31 日。(2)带表示为省内第一名。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7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31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46、市 32 浙江省 湖州市 安吉县 33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34 浙江省 宁波市 宁海县 35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市 36 浙江省 嘉兴市 海盐县 37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市 38 福建省 泉州市 南安市 39 浙江省 绍兴市 嵊州市 40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41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县 42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市 43 山东省 威海市 荣成市 44 浙江省 金华市 东阳市 45 山东省 潍坊市 寿光市 46 浙江省 金华市 永康市 47 山东省 青岛市 胶州市 48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49 山东省 烟台市 龙口市 50 浙江省 宁波市 象山县 51 河北省 邯郸市 武安
47、市 52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市 53 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54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市 55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市 56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市 57 山东省 滨州市 邹平市 58 安徽省 滁州市 天长市 59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县 60 河南省 新乡市 长垣市 61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县 62 安徽省 合肥市 肥西县 63 山东省 枣庄市 滕州市 64 江西省 南昌市 南昌县 65 山东省 淄博市 桓台县 66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市 67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68 浙江省 温州市 永嘉县 69 江西省 鹰潭市 贵溪市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8 排名排名 省(
48、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70 浙江省 杭州市 桐庐县 71 安徽省 阜阳市 界首市 72 福建省 泉州市 石狮市 73 四川省 德阳市 广汉市 74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市 75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 76 山东省 临沂市 沂水县 77 山东省 东营市 广饶县 78 浙江省 台州市 玉环市 79 浙江省 金华市 兰溪市 80 广东省 江门市 鹤山市 81 山东省 潍坊市 诸城市 82 江苏省 徐州市 睢宁县 83 江苏省 盐城市 建湖县 84 安徽省 宣城市 广德市 85 安徽省 马鞍山市 当涂县 86 浙江省 温州市 平阳县 87 山东省 济宁市 邹城市 88 河南
49、省 郑州市 巩义市 89 广东省 惠州市 博罗县 90 山东省 泰安市 肥城市 91 河南省 许昌市 长葛市 92 湖南省 湘潭市 湘乡市 93 安徽省 芜湖市 无为市 94 福建省 泉州市 德化县 95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市 96 浙江省 杭州市 建德市 97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市 98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县 99 山东省 烟台市 莱州市 100 江苏省 盐城市 射阳县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四、2022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图景(一)县(市)支撑增长筑牢,工业压舱石作用深化(一)县(市)支撑增长筑牢,工业压舱石作用深化 百强在稳定全国经济大盘中的作用进一步夯实。中国工业百强
50、县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19(市)覆盖了 75 个县级市、22 个县和 3 个旗,GDP 合计达到 9.9 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237 亿元,工业增加值达 4.5 万亿元。从整体上看,工业百强县(市)以全国 3.5%的县级行政区划数、6.6%的人口以及超过 14%的规上从业人员,贡献了全国近 10%的 GDP、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近 16%的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经济社会贡献显著;与此同时,百强县(市)在全国消费、出口中占比依次达到 8.6%和 12.5%,在稳增长两架马车的支撑作用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石力量。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