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6914099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届丹东市五校联考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75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文献上的颛顼、帝喾、尧、舜、禹时代与距今 50004000 年前的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相对应,史称“万邦”。而在考古学上,山西襄汾陶寺、浙江余杭莫角山、山东章丘城子崖、河南新密古城寨、陕西神木石卯等城址,都属于龙山时代邦国的都城。从中可以看出()A.文献记载准确反映了国家的出现B.考古发掘完全否定了文献记

2、载C.考古发掘佐证了部族国家的产生D.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相互印证2.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和室是同义词。秦汉以后,只有王者所居才称为宫。这说明()A.权力集中影响特定语词的分化B.秦朝确立了皇权的特殊地位C.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不断变化D.秦汉时期官僚体制不断完善3.下图所示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A.阻碍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B.改变南北经济文化的格局C.削弱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D.强化中央对地方有效管辖4.绘制时间轴,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时间轴,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A.古代的官吏选拔与管理B.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的变

3、迁C.古代的对外贸易与民族关系D.古代交通发展与对外战争5.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C.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D.极易导致封建王朝出现通货膨胀6.“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D

4、.荀子发展的儒家思想7.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制订防范夷商规条,规定:永远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对外商的寓所进行严格搜查;禁止中国商人借领外商资本及外商雇请汉人役使;外国商船停泊处派军队弹压稽查等。这一政策的影响是()A.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B.保护了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D.避免了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8.明清时期,民间刻书以书商刻书为甚。“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图书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常见的有巧立书名、借用序跋、利用插画、化用评点、美化装帧等。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活字印刷技术日趋成熟B.政府鼓励民间刻书业的发展C.社会经济与城市的繁荣D.文

5、化消费成为市民生活习惯9.下图是当时的一幅西洋漫画,描述了各国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的现象。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清朝统治阶级的抗争D.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10.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C.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D.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11.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

6、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12.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第一大突破,是从 1978 年到1992 年,解决了“松绑发展”的问题。第二大突破,从十四大到十七大前夕,解决了“借力发展”的问题。第三大突破,是十七大以来,主要是解决“转轨发展”的问题。其中,第二大突破主要是借助了()A.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B.经济全

7、球化浪潮之力C.世界多极化趋势之力D.全球新科技革命成果13.下表是人民日报1997 年有关美国的报道统计数据表(不完全统计)。从表中可以得出()分类条数政府报道639经济报道217科技报道172社会生活报道238中美关系缓和报道450中美关系紧张报道36A.美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国家媒体服务于中美关系大局C.中美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互动较频繁D.我国媒体高度关注美国的对华政策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既不是互不关联的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希腊文化传播到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同样,印度佛教传布到中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

8、之路了解到。”这表明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两种方式是()A.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B.马可波罗和阿拉伯商人C.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D.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15.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 1870 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一协商建立的民主制度()A.铲除了法国封建残余势力B.源于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总统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平息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16.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

9、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促进思想解放D.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均为必做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均为必做题,共 52 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秦代的丞相作为中枢权力机构中的最高长官,位高权重。到汉武帝时,则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到东汉时期逐渐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魏晋南北朝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又新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各自的职权和权力分配还未定型,也尚未正式构成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

10、分。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摘自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二: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

11、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8 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一:1942 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规定:必须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在实行减租减息后,又必须实行交租交息,并保存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1947

12、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和一切财产,“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归个人所有”。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业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异同。分析这两个时期土地政策的影响。(10 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

13、建立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5 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 分)材料:君士坦丁堡在 1453 年陷落之后拜占庭帝国不复存在,奥斯曼帝国成为强劲对手。恰于此时,“欧洲”一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多了起来。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印第安人遭到了欧洲人的征服。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建立了对自己文明优越性的确认。此后,“欧洲”概念的使用渐趋增多,1751 年,伏尔泰将“欧洲”描述为:“一种大的共同体被分为几个国家即使分裂为几种信仰。它们都有同样的公共法律和政治原则,这是世界其他部分不知道的。”1830 年,出现了“使欧洲化”这一动词,这个动词表达了对欧洲的一种理解,即欧洲把最

14、高级的文明带给世界的其他部分。摘编自邝杨欧洲观念的变迁:14921992(1)根据材料,指出“欧洲”观念的变化。(4 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观念变化的原因。(9 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口号时间口号时间口号1927 年 8 月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50 年 6 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28年10月工农武装割据1953 年 12 月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1930 年 5 月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978 年 3 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37 年 5 月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1978 年 12 月解放思

15、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39年12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1978 年 12 月改革开放1944 年 9 月为人民服务1982 年 9 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45 年 8 月自力更生1985 年 7 月“抓住时机,发展自己”1945 年 8 月和平、民主、团结1985 年 10 月三步走战略1946 年 8 月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987 年 4 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92 年 10 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摘编自时代印记穿行于中国百年报刊之林丛书:请回答:提取如表材料中部分或整体信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加以阐述。(观点正确,史实准确,

16、史论结合)答案12345678DADCCCAC910111213141516ADBBBDBD17.(1)(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或相互牵制)。(4 分,每点 2 分)(2)程序上由简单到复杂,越来越制度化;君主行使权力从很少受制约到受到历史经验、道德和制度的制约。(4 分,每点 2 分)一方面,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皇权;另一方面,官僚制度本质上还是皇权专制的产物。(4 分,每点 2 分)18.(1)相同之处:保护农民利益。(2 分)不同之处:1942 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土地所有权仍归地主;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剥削

17、的土地制度(或“土地归农民所有”)。(4 分,每点 2 分)影响:1942年的土地政策既团结了农民阶级又联合了地主阶级抗日,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4 分,每点 2 分)(2)原因:土地改革的进行;政府疏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货币收入。(4 分,每点 2 分)意义: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市场和原料。(1 分)19.(1)变化:“欧洲”观念逐渐世俗化;形成欧洲等同于先进文明的观念。(4 分,每点 2分)(2)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人建立了对自身文明优越性的

18、确认;宗教改革使封建神学的控制力削弱;启蒙运动为欧洲提供了共同的政治原则;专制王权的确立,民族国家的形成;工业革命进一步巩固了欧洲在经济上的领先优势。(9 分,每点 2 分,5 点 9分)20.示例 1: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2 分)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革命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探索井冈山道路,实现革命道路的转变;遵义会议的召开,摆脱了党对共产国际的依赖,独立解决面临的问题,标志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日本加紧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19、时,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军。(8分)在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实现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向前发展。(2 分)示例 2: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政治本色。(2 分)近代以来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并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三座大山,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严峻的国际局势和落后的经济基础严重影响新政权的巩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复兴的主要使命,大力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动改革开放,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综合国力大大提高。(8 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2 分)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