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1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1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天津市耀华中学天津市耀华中学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物理试卷(总分(总分 100 分,时间分,时间 60 分钟)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计分,共计 25 分)分)1.大小相等的力 F 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使物体能沿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匀速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最大的是()A.B.C.D.2.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 m 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 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 F 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
2、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A.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增大B.滑块对球的弹力增大C.挡板对球的弹力减小D.拉力 F 减小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中间用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相连,在外力F1、F2作用下运动已知 F1F2,当运动达到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A.12FFkB.122FFkC.12FFkD.122FFk4.北斗系统主要由离地面高度约为6R(R 为地球半径)同步轨道卫星和离地面高度约为3R的中圆轨道卫星组成,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忽略地球自转。则()A.这两种卫星速度都大于gRB.中圆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3、16gC.中圆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 24 小时D.根据22MmvGmrr可知,卫星从中圆轨道变轨到同步轨道,需向前方喷气减速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斜面,斜面倾角为,初始时将一物体 A 轻放在斜面上,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tan,并在物体 A 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 F,则物体 A 将在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B.若tan,并在物体 A 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 F,则物体 A 将在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C.若tan,物体 A 将以加速度 a 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在物体 A 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 F 后,物体 A
4、将仍以加速度 a 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D.若tan,物体 A 将以加速度 a 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在物体 A 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 F 后,物体 A 将以大于 a 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每题 5 分,共计分,共计 15 分,漏选给分,漏选给 3 分)分)6.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总质量为43.0 10 kg,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51.0 10 N;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 100m,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 80m/s,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 20
5、%,则()A.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61.1 10 NB.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81.1 10 JC.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78.8 10 WD.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32/m s7.在 X 星球表面,宇航员做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为 F,速度大小为 v,其2Fv图像如乙图所示。已知X星球的半径为0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星球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1vbB.X 星球的密度034bGR RC.X 星球的质量aRMbD.环绕
6、X 星球的轨道离星球表面高度为0R的卫星周期024RRTb8.如图所示,一个表面光滑的斜面体 M 置于在水平地面上,它两个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且,顶端装有一定滑轮,一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连接 A、B 两个小滑块,细绳与斜面平行,不计绳与滑轮间摩擦,A、B 恰好在同一高度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绳后,A、B 滑至底端,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则A.滑块 A 的质量大于滑块 B 的质量B.两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C.两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A 滑块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大D.在滑块 A、B 下滑的过程中,斜面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三、实验题(每空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计分,共计 16 分)分)9.一小组
7、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A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B每次改变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之后,应重新平衡摩擦力C应让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远大于小车及里面钩码的总质量D可以近似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砝码及砝码盘的重力乙图为实验中按规范操作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 5 个计数点 A、B、C、D、E,相邻两计数点之间都有 4 个点迹没有标出,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 A 点到 B、C、D、E 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源上,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加速度的测量值 a=
8、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某同学平衡摩擦力后,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出小车的加速度 a。以砝码的重力 F 为横坐标,以小车的加速度 a 为纵坐标,得如图丙所示的 a-F 图像,则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_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中各取一套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装置均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甲、乙,由图可知m甲_m乙,甲_乙。(填、=)四、计算题四、计算题:(第(第 10 题题 14 分,分,11 题题 14
9、 分,分,12 题题 16 分,共计分,共计 44 分)分)10.质量为 m1.0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 M3.0kg 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木板长 L1.0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 F12N,如图所示,经一段时间后撤去 F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用水平恒力 F 作用的最长时间.(g 取 10m/s2)11.如图所示,为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的一部分,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倾角37,A、B 两端相距 5.0 m,质量为 m10 kg 的物体以 v06.0 m/s 的速度沿 AB 方向从 A 端滑上传送带,物
10、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均为 0.5传送带顺时针运转的速度 v4.0 m/s,(g 取 10 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从 A 点到达 B 点所需的时间;(2)若传送带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可以调节,物体从 A 点到达 B 点的最短时间是多少?12.如图所示,装置BOO可绕竖直轴OO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与两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两点,装置静止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已知小球的质量1kgm,细线AC长1ml,B点距C点的水平和竖直距离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210m/s,3sin375,4cos375)(1)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1
11、时,细线AB上的张力为零而细线AC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37,求角速度1的大小;(2)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250=rad/s3,求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装置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试通过计算在坐标图中画出细线AC上张力T随角速度的平方2变化的关系图像。13.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研究平抛运动”实验。实验时每次必须将小球从轨道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目的是使小球抛出后 _。A只受重力 B轨迹重合 C做平抛运动 D速度小些,便于确定位置关于该实验的一些做法,不合理的是 _。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球进行实验B斜槽末端切线应当保持水平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作为坐标原点D建
12、立坐标系时,利用重垂线画出竖直线,定为 y 轴由于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 O,该小组成员只能以平抛轨迹中的某点 A 作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并标出 B、C 两点的坐标,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示数据,可求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 取 10m/s2)天津市耀华中学天津市耀华中学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物理试卷(总分(总分 100 分,时间分,时间 60 分钟)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计分,共计 25 分)分)【1 题答案】【答案】A【2 题答案】【答案】C【3 题答案】【答案】D
13、【4 题答案】【答案】B【5 题答案】【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每题 5 分,共计分,共计 15 分,漏选给分,漏选给 3 分)分)【6 题答案】【答案】ABD【7 题答案】【答案】BD【8 题答案】【答案】AD三、实验题(每空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计分,共计 16 分)分)【9 题答案】【答案】.D.1.2.平衡摩擦力过度.四、计算题四、计算题:(第(第 10 题题 14 分,分,11 题题 14 分,分,12 题题 16 分,共计分,共计 44 分)分)【10 题答案】【答案】1s【11 题答案】【答案】(1)2.2 s;(2)1 s【12 题答案】【答案】(1)152rad/s2;(2)53;(3)见解析【13 题答案】【答案】.B.C.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