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6908434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9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设计 清风染绿叶 一位置与方向(一)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太阳从东方升起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进一步辨认这四个方向。根据“学生面向太阳”,“前面是东”这一事实依次推出后面、左面和右面对应的其他几个方向。在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时,充分利用学生原来的知识和经验,将平面上的上、下、左、右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帮助学生记忆。同时教材还借助熟悉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辨认方向,以实践活动为主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中体验方向,有利于学生方位感的形成。本

2、单元内容包括辨认方向,并能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了解如何在平面图上表示方向,并能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利用学习的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材第3页例1及相关内容。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使学生体验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难点:能正确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多媒体课件。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看哪位同学能最先猜出来。有位

3、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学生讨论,给出谜底。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个谜语的谜底是“太阳”。太阳能给大地送来无限光明和温暖,太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给我们指明方向。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看太阳来研究生活中的方向。(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1认识东、南、西、北。(1)师: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师引导学生明确,早晨面向太阳,就表示面向东,前面是东,背对的方向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师:同学们想一想,晚上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西方) 指名学生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指认东西方向。师:早晨当我们

4、面向太阳时,左边是什么方向,右边是什么方向? 学生分组讨论,指名汇报。(2)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早晨,当小明站在操场中央,面向太阳时,前面是东,体育馆在他背对着的方向,教学楼在小明的左面,学校大门在小明的右面,再根据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来确定校园内这几座建筑物的方向。引导学生解答例1填空,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西面,教学楼在校园的北面,大门在校园的南面。我们利用儿歌来记忆: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2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当我们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就可以找出其他三个方向,基本方法:当我们面向南面时,后面

5、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当我们面向北面时,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当我们面向东面时,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当我们面向西面时,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3利用周围的事物辨认方向。早晨,太阳在东方;傍晚,太阳在西方;夜晚,北极星在北方;野外,树林茂密的一侧是南方也可以用指南针或罗盘来测定方向。1教材第3页“做一做”。同学们每4个人一组,背对背站着,其中一人面向早晨的太阳,说说其他每人面对的方向。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填空,集体核对。2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2题。让学生先看图,根据图意先确定出方向,再回答。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集体订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

6、们交流。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本节课通过猜谜语活动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讨论和交流太阳升起的方向,确定出东方,再辨别其他三个方向,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辨别方向的方法,再结合学校和家庭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确定方位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掌握方位的概念。在活动中,以学生自主观察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比较轻松地获取新知识。第2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教材第4页例2及相关内容。1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并能看懂平面图或地图上的方向。2使学生正确辨认平面图上的不同方向,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

7、联系。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重点:掌握平面图或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难点:学会在平面图上或地图上辨认方向。多媒体课件。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同学们先观察,再指名学生汇报,全班评价。师:如果将你们观察到的教室四个方向上的物体画在纸上,应该怎样画呢?如何确定东、南、西、北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1认识地图上的方向。(1)师出示例1情境图。如果要将例1情境图中的操场、图书馆、大门、体育馆和教学楼用示意图表示出来,该怎么绘制? 同学们独立绘制示意图,小组内互相交流,比

8、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学生汇报展示。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要怎么办才行? 师强调指出:平面图和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统一要求绘制的。小组交流,体会不同的确定方向的方法会给绘图带来不同的结果。(2)绘制校园示意图 师:请同学们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要求,重新绘制校园平面图。教师指出:在画平面图或地图时,一般要画一个向上的箭头,箭头上写一个“北”字,表示这幅平面图或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绘制的。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校园平面图加上方向标。2根据平面图描述物体的位置。师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师: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出平面图的北方? 生:按照上北下南,

9、左西右东的原则,用箭头指向上面,表示北。师:请同学们看示意图,怎样描述建筑物的位置?如:大门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生:图中大门在操场的下面,就是在操场的南面。师:体育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生:图中体育馆在操场的左面,就是在操场的西面。请同学们独立填写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学生填好后,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想法。师:操场怎么在图书馆在西面,又在体育馆的东面呢? 引导学生明白观测点不同,描述的方位会有所不同。师:在刚才的填写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大门在教学楼的南面,教学楼在大门的北面,它们的方向正好相对。1教材第4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集体订正。2教材第5页练习一

10、第4题。分组讨论,指派代表回答,集体订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本课时通过复习前一节课内容,并结合例1情境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方向。在教学新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观察、合作交流、探究互动等方式让学生获得新知。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激发学生获取新知的欲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第3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材第7页例3及相关内容。1使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

11、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2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重点:学生能正确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难点: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方向。多媒体课件、指南针。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讲台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师:以前我们辨认的都是正北、正南、正西和正东四个方向,但是在生活中,当物体摆放得不是正对着这四个方向时,我们又该如何去辨认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情况。1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师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例3。师:请同学们先看图,你能找出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所在的方位吗? 指名学生回答

12、,集体订正。师:谁能说说多功能厅在校园的什么方向呢?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指名学生回答。生1:我觉得是东北方,因为在东和北之间。生2:我觉得是右上方,因为它位于平面图右边的上方。生3:我觉得是北东方,因为在北与东之间。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这个方向既不是北方,又不是东方,在东和北之间,到底是什么方向呢?(师出示指南针) 师: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是在20_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可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红色一头总是指向北,另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师:大家看,在北方和东方之间是什么方

13、向? 生:东北方向。师:科技楼在校园的什么方向? 生:西南方向。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在西方和北方之间是什么方向?在东方和南方之间又是什么方向? 生:西方和北方之间是西北方,东方和南方之间是东南方。师指出,人们规定在东和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分别叫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西和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分别叫西北方向和西南方向。2用方位词描述位置关系。师:你能说说教室各方向上有什么吗? 让同学们先观察,后指名学生回答。师:说说你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上各坐的谁? 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师:说说你在周围同学的什么方向上? 同桌互相说一说,看谁说得都对。师:请两个同学互相说说位置关系。生1:我在生

14、2的东北方。生2:我在生1的西南方。师:根据两个同学的说法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师:为什么两个人的说法不同? 生:参照物不同。让学生感受东北和西南相对,西北和东南相对,在描述位置时要明确选择观测点。教师强调: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明确参照物的位置。1教材第7页“做一做”。同学们自己完成,同桌间互相比一比,看谁标的和说的都正确。2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题。让同学们先独立做,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体会?和同桌交流。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

15、时,先通过复习,引起质疑,再结合教材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探索,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用来解决相关问题,最后结合学生的座位说出自己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是哪位同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第4课时简单的路线图 教材第8页例4及相关内容。1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2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难点: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路线。多媒体课件,地图。

16、师:我们已经学会辨认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当我们到一个景点游览时,可以先看看它的导游图,了解各游览景点的位置与方向,然后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4。师:请同学们在书上标出东、西、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七个方向。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展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标的。师:文文现在在哪?她要去哪儿? 生:她现在在长颈鹿馆,要先去看狮子,再去猴山。师:她应该怎样走? 生:应该先往西北方向走到狮山,再从狮山往西南方向走到猴山。师:小平现在在哪?他要去哪儿? 生:小平现在在狮山,他要去熊猫馆。师:她应该向什么方向走呢? 生1:要去熊猫馆,可

17、以向西北方向走。生2:可以先向西走到大象馆,再从大象馆向北走到熊猫馆。师:同学们说得对,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几条?你在说到同一动物馆的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师生共同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会不同。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让学生同桌交流,再指名学生汇报。师: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到飞禽馆? 生: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东北方向,从大门出发先向北走到狮山,再向东北走到飞禽馆。师:从大门去长颈鹿馆可以怎样走?回去又怎样走呢? 生:从大门往东北走到长颈鹿馆,从长颈鹿馆往西南走到大门。师:同样是大门和长颈鹿馆,为什么一会儿向东北,一会儿

18、向西南? 同学们想一想,小组内讨论交流。2描述游览路线。如果想把整个动物园都游览一遍,可以怎样走?(不重复)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角色中学会用八个方向的词语来描述行走路线,能根据路线图描述行走的路线。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题。让同学们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汇报,教师讲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本课时通过创设情境,结合具体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现实生活中。教学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说说自己想去的地方怎样走,然后组织学生分组通过扮演导游等游戏活动,为游客介绍游览路线,并互相评价设计的路线,同时通过同桌互换角色,教师引导,并

19、指导学困生,这样使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整节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组织和点拨。在描述行走路线时,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观察,自主描述,再通过小组交流互评活动,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时注重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出基本方法,重视沟通算理与算法的联系,让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学生获得大量计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教材重视让学生对计算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进一步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教材还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

20、内容与“教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距离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教材还将估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通过问题解决和估算的同步教学,将不同的算法和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材还安排了相应的习题,从生活的不同角度,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技能和估算习惯,形成估算意识。第1课时口算除法(1) 教材第11页例1及相关内容。1会口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除法。2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

21、解,发展数感。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重点:能正确地进行口算。难点:掌握口算方法、理解算理。多媒体课件,若干根小棒。1口答。(1)70里面有几个十?500里面有几个百? (2)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3)把60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个百?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口算。62 82 44 105 93 802 3当学生在口算802时,教师可适时设疑:这道算式与前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被除数是80,不能直接用表内除法进行口算。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口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1探究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1。(1)师:想一想60

22、3应该怎样口算?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小棒摆一摆,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与同学们说一说。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60根木棒摆3堆,先每堆分10根,共30根,再把剩下的30根每堆分10根,刚好分完,这样每堆得到20根。生2:60根小棒,每10根1捆就是6捆,6捆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2捆,2捆就是20根。生3:60里面有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生4:由20360或32060可以得出60320。生5:602020200共减了3次刚好减完,所以60320。(2)师:请同学们比较上面的算法,你认为哪一种更简便?为什么? 同学们先思考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强调:上面第3

23、个同学的方法更简便。利用数的组成将60看成6个十,将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32(个)十,即20。2探究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课件出示算式6003。师:刚才我们解决了“603”的问题,你能计算“6003”吗? 同学们先自己思考计算方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生1:20_3600600320_生2:632 600320_生3:把600看成6个百,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也就是20_。师生共同小结:(1)口算整十、整百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时,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转化成表内除法进行口算。(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教材第11

24、页“做一做”。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今天大家一起学习了口算除法,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首先通过复习,创设问题情境,由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时,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引导学生探索方法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数的组成,把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再应用表内除法进行口算,体现了方法的类比迁移。第2课时口算除法(2) 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相关内容。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几百几十数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

25、地进行计算。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除法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重点:能正确进行几百几十数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难点:让学生能正确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理。多媒体课件,若干根小棒。1口算。6021242468002357729 2口答。(1)240里面有()个十。(2)720里面有()个十。(3)3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4)5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同学们先思考,再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1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2。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

26、小组合作交流,可利用准备的小棒进行探究。(1)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可以把120根小棒看成12捆,每捆10根,12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捆,就是40根:1234120340 生2:可以把120看成12个十,12个十除以3是4个十,就是40。生3:403120120340 (2)师:你认为以上三种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师生共同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时,可以将几百几十数看作几个十的数除以一位数,把它转化为表内除法。2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3。师:同学们先读题,看怎样列式?(663) 师:663可以怎样计算呢?先独立思考,

27、再把你的想法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准备的小棒,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小组内交流想法,指名学生汇报。生1:先分整捆的,6捆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2捆。再分单根的,6根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2根。每人分得2捆加2根,2捆是2个十,就是20根,加上2根就是22根。生2:66可以分成6个十和6个一,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2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22。生3:可以分步计算:6032063220222 1教材第1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3题。学生先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特点再

28、计算,说说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评价。3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5题。同学们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同伴交流。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本节课注重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合作探究。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组织、引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时,首先通过复习,将新知和旧知建立联系,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再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实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新知。再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小结,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3

29、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材第1516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操作、探究和交流,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正确书写除法算式。多媒体课件,若干根小棒。1师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36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师:你

30、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课件出示第15页情境图。师: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学生回答。想一想:我们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来计算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那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又该怎样笔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1)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1情境图,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22 师:请同学们运用已学的口算知识进行计算。学生先独立思考,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402202212012142221 (2)师:请同学们运用分小棒进行计算。学生先独立

31、摆一摆,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说出分小棒的过程,教师多媒体演示。师:我们刚才分小棒时,第一次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捆(20根),第二次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分到1根。这样每份分得21根,21就是422的商,它是两位数。现在出现了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那么能不能写竖式来计算呢?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 (3)交流笔算方法。师:我们在分小棒时先分整捆,在竖式计算中就要先除十位上的数。在42中,4在十位上,我们先从整十数除,4个十除以2,得2个十,这个“2”要写在十位的“4”上面;再用2个十乘2,得4个十,这个“4”应该写在被除数十位“4”的下面,表示从被除数中平均分

32、的数是40,为了简便,这里“40”的“0”可以省略不写;再用4减4得0,表示被除数中的整十数正好分完,还有个位上的2没有分。我们继续求个位上的商,在竖式中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用求十位商的方法来求出个位上的商,2个一除以2,得1个一,商1写在被除数个位“2”的上面,得到422的商是21。(4)课件演示除法竖式的过程:, 2 1 24 2 4 0 2 2 0 ) 2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上有余数)的笔算方法。(1)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例2情境图。学生看图,根据题意列出算式:522 师引导学生说出:522表示把52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师:你们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提示:同学们可

33、以借助手中的小棒,也可以运用刚才的方法自己独立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或同学帮忙。(2)探究方法,汇报交流。用口算的方法得出结果。把52分成40和12 40220122620626 用分小棒的方法:先分整捆的,5个整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得到2捆,然后把剩下的一捆拆开,和2根小棒合在一起是12根,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2捆和6根合在一起是2捆零6根,即26。师: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分完4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你能根据分小棒的过程正确地写出除法算式吗? 用竖式计算:522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被除数最高位是5,表示5个十,5个十除以2,商2个十,在商的十位上

34、写2,用除数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下,5减4得1,表示十位上还剩1个十没有分;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与十位上剩下的1个十合在一起是12,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个一,商6,在竖式中商的个位上写6,用除数2去乘6,积是12,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正好分完。所以52226。(3)验算。在除法中,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4)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不同点:例2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35、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十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当除到十位有余数时,要把余数和个位加起来一起去除以除数。1教材第16页“做一做”。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同学独立完成,集体核对交流。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练习,同桌间互相检查,集体核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教学时,结合教材例题,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体会分的过程,理解先分整捆就是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整数探究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后,再组织小

36、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1) 教材第17页例3及相关内容。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通过探究交流,自主练习,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能正确地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多媒体课件。在上学期期末有两个

37、好朋友,她们俩被光荣地评为“五好少年”,她们非常高兴,学校还为“五好少年”每人发了一本相册以资鼓励。放寒假了,这两个好朋友商量着把她们俩的照片整理一下,插在相册里。(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你从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欢欢和笑笑一共有256张照片,平均插在2本相册里。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 师:怎样列出算式? 生:2562 师:你知道怎样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师课件出示例3:2562 这学生先独立思考竖式计算方法,再小组讨论交流。师:三位数除以一

38、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一样吗?应先算哪一位,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师生共同交流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相同。笔算时,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2,够商1,将1写在商的百位上,将求得的商“1”与除数“2”相乘,得到2个百,将“2”写在被除数的百位下面,2减2等于0(不写),表示被除数的百位上已经分完;再将被除数十位上的“5”落下来,用5除以2,商2,将2写在商的十位上,2与除数“2”相乘得4,将4写在5下面,5减4得1,将1写在4的下面,再将被除数个位上的数“6”写下来,6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是16,16除以2商8,将8写在商的个位上,8与除数“2”相乘

39、得16,16减16等于0,将0写在余数的位置上。2探究竖式计算方法。师:竖式里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是“2”,应该在百位上商几?(生:1) 师:百位上的2的下面写几?是怎样来的? 生:写2,表示2乘1个百的积。师:百位上还有余数吗? 生:没有了。师:我们再算十位,把被除数十位上的5直接落下来,应该在十位上商几?(生:2) 师:十位上5的下面写几?是怎么得来的? 生:写4,表示2乘2个十的积。师: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生:是十位上5减去4得到的,表示1个十。师:十位上余下来的1怎么办? 生:应把十位上余下来的1和个位上的6合起来是16,再除以2。师:这个8是怎么得来的? 生:因为2乘8个一得1

40、6,所以在个位上商8。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我们应该从高位算起,哪一位有余数,就落下来和下一位的数合起来再计算。师边讲解边课件演示竖式过程。师:怎样验算呢? 同学们讨论交流,书写验算过程,指名学生汇报展示。3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1教材第17页“做一做”。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教师强调:在计算除法时,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验算时利用“商除数被除数”进行验算。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

41、哪些收获?与同伴们交流。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结合教材情境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再通过学生探究互动、合作交流,总结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同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交流空间,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并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第5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2) 教材第18页例4及相关内容。1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道理。2

42、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重点:能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难点:理解当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不够商1时的算理和算法。多媒体课件。1计算下面各题。9,84)4,84)3,54)2,68) 师:你是怎样算的?849的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生:因为84的十位上的8表示8个十,8个十除以9,不够商1个十,把84看作84个一,84个一除以9,得9余3,所以商9应写在个位上。师:543你是怎样算的? 生:因为54的十位上是5,5个十除以3,商够1个十,就在商的十位上写1,余下的2个十,与个位上的4合并起来是24个一,24个一除以3得8个

43、一,所以商8写在个位上。2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1教学例4。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4。同学们先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想一想该怎样列式。生列出算式2566。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因为每页可插6张照片,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多少页,就是求256里面包含有多少个6,每包含一个6就插满一页,所以用除法来计算。师:你会计算吗?请同学们尝试列竖列计算。2探究竖式计算方法。(1)师引导:被除数的最高位2不够6除,怎么办? 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十位上余下的1个十怎么办? 针对刚才提

44、出的问题,同学们分组讨论,指派代表汇报。生1: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是2,表示2个百,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就要看前两位,把它看成25个十,用25个十除以6进行试商。生2:商应该写在十位上,因为2个百和5个十合起来是25个十,25个十除以6得4个十。生3:十位上余下的1个十,应和个位的6个一合起来,再继续除。(2)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第一位不够除,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商写在十位上,若有余数,则所得的余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没有余数,则直接用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3)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师:怎样检验例4的计算是否正确?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再汇报。学生汇报

45、,教师引导:用42和6相乘表示什么? 生:42页可以插252张照片,用252页加上余下的4张,就是共有的照片。师生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即: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汇报结果,并说说验算方法。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5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交流。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本节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计算方法。同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交流等方式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感受不同计算

46、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第6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材第23页例5、例6及相关内容。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学会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在除法计算中,当商不够商1时写0占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多媒体课件。1填空。(1)0乘任何数都得()。(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2引入。有6颗糖,3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颗糖?(632) 如果其中一个小朋友一下子就把6颗糖都吃掉了,那么另外两个小朋友还能分到糖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1有关0的除法。(教学例5) (1)课件出示:050208 (2)探究05的计算方法。与以前的除法不同,这里的被除数是0,根据除法的意义,05表示把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因为“0”表示没有,所以平均分后还是没有,即为0,因此050。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几乘5得0,因为050,所以050。同理020,0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