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语段一】良好生态环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甘肃媒 体人将共同携手,用实际行动做环境保护的关注者、环境问题的监督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绿色生活的践行者,以点滴参与和舆论引导的涓涓细流,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 巨大能量,努力让陇原大地更山清水秀,环境更优美,共同谱写绿色发展的甘肃篇章。(节选甘肃日报)【语段二】黄河百折,演化五千年文明;金城嵬然,锁定两千年盛衰。登临白塔山顶,金城容颜历历在目。广厦如林,大道如织,车辆如梭,草木就蕤。五彩bl
2、n 的组合画面, 为金城兰州陡增秀色。洋溢着现代节奏的一方名城,却依然可以感受到历史底蕴的深厚 juan yongo(节选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ban lan juan yong给加点字注音。嵬然()广厦()如林 (3)【语段一】中有病句,请指出是第几句,并写出修改意见。第 句,修改意见: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民生福祉.涓涓细流”是并列短语,“山清水秀”“车辆如梭”是主谓短语。A. “福祉”“底蕴”是名词“蕨蕤”是形容词。C.【语段一】句中划线句子的主干是“保护生态环境是责任。”D.【语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属于并列复句。参考答案:1 .斑斓隽永2) wei
3、sha在“良好生态环境”后加“是”;(4)A2 . B.B4. 兰州天水示例:作为一名陇原儿女,我们要紧盯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系列目标任务,自觉投身生态 文明建设,为治理母亲河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共绘新画卷。(意思对即可)。5. 停杯投箸不能食凫雁满回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6. D 8.“哥哥”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懂事勤快的好孩子;在社会是一个乐于奉献,热心 助人,不计回报的大好人;在工作中,是一个冲锋在前,敢于担当的大英雄9.这句 话在小说中起到线索和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小说围绕妹妹探寻“哥哥出差”之谜,“呀, 这我不知道啊”这句
4、话既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也一步一步推动着情节的向前发展,使“哥哥” 的形象在妹妹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清晰、高大10.这段文字在小 说中既是小说的结局,又是小说的高潮;从妹妹的角度,这段是顺叙,在妹妹的不断追寻下, 哥哥“出差”有了答案,使故事情节完整;从哥哥角度(其实是主人公),这段是补叙(插叙), 交待了哥哥壮烈牺牲的经过,使“哥哥”的形象瞬间更加高大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出人意料, 又在情理之中。11.中国人最缺底线12.对比论证 突出地论证了“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底线却不 能旦夕缺失”的观点,进而论证底线的重要性(或论证“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 ”)。 13.示 例:做人
5、,不卖朋友,不丧良心。14.观点正确,理由充足即可。15. 日光 景色 停息 端、执16.(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17. 悲 春和 景明 山间之四时18.【乙】文中的“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 水排遣谪居的苦闷的情怀;【甲】文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也表现了崇高的思 想境界。19.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 前、享乐在后的品德。20.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21.杨花落尽子规啼22. B. (1) “礁石”象征了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
6、(2)拟人、比喻、对偶。(3)热情歌颂了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的胸襟。23 .例文:母亲的牵挂让我最难忘的是母亲的牵挂。母亲的牵挂,就像雨后空中那道彩虹,绚烂多彩;母亲的 牵挂,就像炎炎夏日的阵阵清风,给你带来阵阵凉爽;母亲的牵挂,又像那爬满墙头的密密 麻麻的青藤,剪不断,理还乱是啊,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演绎出人生生活作文中那许多 动人心弦的历史,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涌现出生活中无数缠绵怫恻的故事。小时候的我,身子瘦得简直像一根藤儿。邻居们常拿我开玩笑,说我过不了几天就可以 用来喂蚂蚁了。母亲的心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我的身体,她带着我,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医院 的门口。岁月的风霜让母亲那
7、高大的身影日渐消瘦,令母亲那自信的容颜日渐苍老不知不觉, 我已14岁了,我的身体一天天地壮起来,母亲的脸上也开始挂满了微笑。可以这样说,在我已走过的14个春秋里,无一个日日夜夜不是伴着母亲的牵挂度过的。记得学校组织的一次夏令营,母亲开始是不让我去的,在我的执意要求下,母亲无奈只好答 应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母亲自然放心不下。临行前,她千叮咛,万嘱咐:“外 出游玩要小心,紧跟着老师走,吃饭不要挑食,睡觉要盖好被子一串串的唠叨,一阵 阵的啰嗦,开始让我不耐动物作文烦了,我甚至感到有些讨厌。本来早就说好,她不去车站 送我的,可就在汽车缓缓启动的那一刹那,我却清晰地看见,车站的一个角落里,分明
8、有一 个模糊而熟悉的身影,一双关切的眼睛正凝视着我。刹时,我的泪水不知不觉迷糊了双眼, 我望着母亲,一动也不动,直至她的身影消失在我的目光里。出行的日子里,心里多了一丝 莫名的空虚,才觉得母亲的牵挂是那样难得,她成了我惟一的寄托,也化作了儿子对母亲的 思念和牵挂月光下的母亲,您还好吗?友情也许会褪色,誓言也许被遗忘,但亲情将永存人间。朝朝暮暮,春去秋来,我的每 一点进步,都是母亲心血的结晶,它不知道包含了母亲多少的牵挂。母亲的牵挂,就像夏天 的甘霖,深深地滋润着我那干涸的心田;它是心灵的闪电,精神的升华;母亲的牵挂,更是 我成长的阶梯,它引导我脚踏实地的迈好人生的每一个步子,它帮助我度过生活的
9、每一道难 关!24 .例文:初三,我多了一分努力汗水和和泪水,努力和拼搏,用细腻的笔画勾勒出无悔的青春。时光飞逝,岁月如流,转眼间十四个绿色的春天,十四个灿烂的夏天,十四个金色的秋 天,十四个银色的冬天,十四个少女的梦,十四个花季雨季。已经化为过眼烟云,消失在天 际,一切的一切都像虚幻的梦境,而我们正是那寻梦的少年。编织着甜蜜而美丽的梦,我升入了初三。初三是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时的我 们经过初一初二的磨合,也开始少了几分冲动,多了几分理智;少了几分张扬,多了几分持 重。最重要的是,我多了一分努力。踏进初三,老师们便苦口婆心地开始对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初三的分化程度非常 严重:“初三
10、要努力学习,否则成绩就会一落千丈,中考自然名落孙山”之类的话便成了家 常便饭。食也匆匆,行也匆匆。早上灯亮得早,晚上灯熄得晚。对于这种生活,大概每个人都会 经历吧。从此,学习不仅是学习,而成了我的事业。上课写字要快,而且要保证书面的整洁。 大脑不间断地接受着老师的信号,却还要强迫脑细胞尽可能地记住每一句话。成堆的作业让 我很无奈。但是我惊异地发现自己在一天内竟然做了那么多事情,我开始享受奋斗所带来的 成就感和充实感。初三还增添了一门新课程-化学。我们要坚强勇敢地面对一切。这才仅仅是初三,还有 更严峻的考验在等着我们。“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腿更长的路。”在迈向中考的这条路上,让我们一起携手前
11、 行,以我们的激情和毅力来挥洒这段刺激,充实,开心,幸福的岁月。初三,加油!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美好时光,去勇敢追寻自己的梦。为这三年的学海 之路,画一个完美的句号。二、选择题2 .下面是某位同学查阅有关黄河资料时搜集到的一副有关黄河对联的上联,请你从下 面选项中选出最符合的下联()上联:白日依山腾紫气A.迎面黄河九曲来 B.黄河入海涌春潮 C.万里黄河绕黑山 D.黄河远上白云 间3 .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古代先民上观天象,下察地理,将看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绘,以表达对世界的认7只 O O O O o如有符号画面,包括手印图、鱼尾图等。甘肃黄河岩画内容反映的时间,从旧石器时
12、代晚期直到秦汉时期。可见,岩画是人类认识世界时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象征。据说,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岩画距今约五万年。岩画内容多样,特色鲜明。A.B.C.D.三、填空题4 .在黄河流域文明中甘肃段举足轻重。读古诗,领略古诗中的美丽甘肃。请你写出下 面古诗词里体现的甘肃现在的城市名称。(1)金城关外寺,殿宇枕岩阿,地辟飞沙少,山高怪石多。钟声闻紫塞,塔影漫黄河, 最爱谈禅处,何妨载酒过。李文白塔寺(2)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二)四、语言表达5 .阅读下面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材料的主要信息。材料:作为一名陇
13、原儿女,保护母亲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紧盯“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系列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共青团+青年环保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青年突击队”的“河小青”队伍体系,积极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大力实施“三 减一节”和“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加植绿种草、清 除白色垃圾、治理水土流失等环保公益活动,为治理母亲河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共绘新 画卷。五、句子默写6 .古诗文默写。(1) ,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2)因思杜陵梦, o (商山早行)(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的句子是:(4)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 o
14、(5)醉翁亭记中作者含蓄深沉, , 两句写出“与民同乐”的济 民之情。六、现代文阅读哥哥的妹妹崔立妹妹有一个哥哥。妹妹从来没见过哥哥。妹妹只在母亲的说话中,知道自己有这 么一个哥哥。母亲说,你哥哥,高高的个儿,可帅气了。母亲说,你哥哥,学习成绩特别好,每次考试,都是一百分。母亲说,你哥哥,从小就特别懂事,经常帮我干活,可勤快了!母亲的话儿,说得11岁的妹妹一愣一愣的。中午,坐在饭桌前的妹妹,看着手上的碗儿,还有母亲面前的碗儿。妹妹用响亮 的声音,说,妈妈,今天我来洗碗吧。母亲说,好啊,好啊。你真像你哥哥一样懂事呢! 母亲脸上笑着,笑得额头上都是皱纹。妹妹说,妈妈,那我的哥哥他去哪儿了呢,我怎么
15、从没看见过他呢?母亲说,哦,你哥哥出差去了,他,他很快呀就要回来的,对,早上你记得吗? 电话铃响过,他还给我打电话呢,他在电话里说呀,妈妈,你要好好的,我在外地呀, 我很快就要回来了,帮我也向妹妹问个好妹妹楞了半晌,早上她可一直在客厅呢。电话根本就没有响过啊,妹妹看着母亲, 母亲的脸上都是快乐。妹妹走到了大街上,好多人和妹妹打招呼,比如黄伯。妹妹说,黄伯,你知道我 哥哥吗?黄伯说,当然黄伯说,你哥哥呀,是个好小伙。有一次呀,我搬个液化气罐,从自行车上拿 下来,往房间里搬,但在卸下来的时候,我一个人没办法弄。你哥哥看到了,从老远的 地方跑过来,还喊着,黄伯,等等,我来你哥哥到了后,帮我扶住了自行
16、车,让我 可以把液化气罐拿下来,我和你哥哥说谢谢,你哥哥笑笑说,不用客气的。妹妹说,黄伯,那你知道我哥哥出差去哪里了吗?怎么一直不回来呢?黄伯愣 了愣,说:“呀,这我不知道啊。”妹妹还碰到了周阿姨。妹妹说,阿姨,你知道我哥哥吗?周阿姨说,当然周阿姨说,你哥哥啊,真的挺不错的,有一个大夏天,连空气都是烫的。我有 一份文件忘在了单位,但我又要照顾家里的孩子。我和你哥哥说了。你哥哥说,没问题, 我去拿。过了一会儿,你哥哥回来了,满头大汗。我和你哥哥说谢谢。你哥哥笑笑说, 不用客气的。妹妹说:阿姨,那你知道我哥哥出差去哪里了吗?怎么一直不回来呢?周阿姨 愣了愣,说:“呀,这我不知道啊。”妹妹又碰到了刘
17、阿婆。妹妹说,阿婆,你知道我哥哥吗?刘阿婆说,当然刘阿婆说,你哥哥呀,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你哥哥看我买菜不方便,经常上门 来。说,阿婆,你要买菜吗?我可以帮你去买的。你哥哥帮我买了好多次菜,买的莱呀, 既便宜又好。我还问你哥哥,你是不是往里贴钱了?你哥哥说,哪有呀,阿婆。你哥哥 呀,肯定是往里贴钱了,他还真以为我是老糊涂了呀!妹妹说,阿婆,那你知道我哥哥出差去哪里了吗?怎么一直不回来呢?刘阿婆 犹豫了一下,说:“呀,这我不知道啊。”妹妹回到屋里时,母亲躺在沙发上,正在睡午觉。母亲睡得很香。妹妹蹑手蹑 脚地进了屋,又进了哥哥的房间。房间里,有一个大箱子,母亲说过,这是哥哥的箱子。妹妹一直都很好奇。
18、今 天,妹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箱子。箱子里,妹妹翻到了哥哥的许多东西,也翻到了几张 发黄的报纸。其中一张,是一场大火的报道,有消防兵在大火中不幸遇难,有一张师帅的年轻 的消防兵的脸还有一张,是失去消防兵儿子的母亲,又生下了一个可爱女儿的报道,有一张母亲抱着婴儿的照片妹妹轻轻地合上了箱子,揉了揉湿湿的眼睛。妹妹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叫思思了!(选自劳动时报,有改动)7 .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妹妹”探寻“哥哥”“出差”真相为线索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构思巧妙。8 .第段“母亲”的笑,含有对女儿行为的肯定,也有因女儿像儿子一样懂事的欣慰。C. “妹妹”名叫思思 表现了母亲
19、对英雄儿子的思念,也寄托了作者对英雄的景仰。 D.作者采用冷静的叙述方式,不着个人情感,在刻画“哥哥”时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8.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哥哥”的形象。9 .“呀,这我不知道啊”这句话在小说中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10 .第段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中国人最缺底线文/易中天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 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 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 拆。还有“共和国脊梁”这样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奖多么野鸡,多么山寨
20、。于是冲突迭起,于是舆论哗然。不是“当惊世界殊”,是“世界当惊殊”怎 么会有这种事?怎么会这样?奇怪并不奇怪,不奇怪才怪,因为突破的都是底线,比如“恻隐之心”,比如“敬 畏之心”,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杀人偿命,借债还钱”。这些原本都 是常识,却被丢到九霄云外。被严令禁止的“毒奶粉”,自然会重现江湖。可见,底线是最重要的。没有了底线,企业就会弄虚作假,学者就会指鹿为马, 裁判就会大吹黑哨,官员就会贪赃枉法,警察就会刑讯逼供,法院就会草菅人命。从这 个角度说,底线就是生命线。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 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自
21、己才能生存;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 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 妨碍别人的生存,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其中,通过 立法程序明文规定下来的,是“法律底线”;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大家都共同遵守 的,是“道德底线”;各行各业必须坚守的原则,比如商家不卖假货,会计不做假账,医生不开假药,是“行业底线”和“职业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底线却 不能旦夕缺失。因为底线是基础,是根本,是不能再退的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 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中国人从来就有底线。做生意,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做学问,言之有据
22、,持之 有故;做官,不夺民财,不伤无辜; , 2 o正是靠着底线的坚守,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要想守住底线,必须不唱高调。因为那些“道德高标”,比如毫不利己,专门 利人”,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甚至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做不到,又必须做,就只好 做假。道德做假一开头,其他的造假就挡不住。假烟、假酒、假合同、假学历,就都来 了。当下中国缺底线,这是重要原因。或者说,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对未来中国的希望,就是八个字守住底线,不唱高调。(选自杂文选刊有改动)1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2 .作者在论述“底线”的话题时,为什么要提到“境界”?13 .请参照文中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
23、充一个事例。14 .结合文章的观点,联系下面的链接材料,你如何看待这群“跪族篮孩”的做法?【链接材料】近日,美国NBA某官员对中国内政发表不当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给予严正 的斥责,央视、人民网、腾讯网等多家媒体纷纷表态:维护国家尊严,抵制NBA,停止 转NBA所有的季前赛。然而,在上海和深圳举行的两场NBA中国站季前赛座无虚席。不 少球迷在球馆内为某些NBA球员助威呐喊,甚至有球迷拿着中国国旗让NBA球员签名。 这些球迷心中只有篮球,全然忘记祖国,忘记了尊严。有人戏称这些球迷是“跪族篮孩”。七、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24、,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才啬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试卷第6页,共9页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若夫
2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春和景明()*(2)四时之景不同()(3)沙鸥翔集()(4)把酒临风()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7 .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文段写景抒情【甲】第1段淫雨霏霏(1)第2段(2)喜【乙】先写山间之朝暮乐再写(3)18 .【乙】文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
26、甲】文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19 .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八、诗歌鉴赏阅读下列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20 .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21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 的一句是:O22 .下面是对两首诗
27、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23 .阅读礁石,回答问题。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羊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岸(1)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2)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九、作文24 .按要求作文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亲人 的思念;可以是
28、对友人的情怀请以“牵挂”为话题,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体裁,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25 .按要求作文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 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 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 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同学们以初三,我多了一分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 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