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docx(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
2、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果盘、卡片、小棒。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首先我们先来做一个“你来说我来猜”的小游戏。老师画出红黄蓝三个颜色的气球,并标上数字1、2、3,告诉同学们后面的数字依次轮回红黄蓝颜色,现在你们可以任意说一个数字,我就能猜出它相对应的气球是什么颜色,之后师生进行猜气球颜色游戏,师说,几次我
3、猜对了吧。为什么我会猜的这么准呢,其实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二、动手操作,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一)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二)出示7颗草莓图。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
4、答)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出示算式:72=3(盘)1(个),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4比较归纳。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5练习:圈一圈,填一填。三、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同学们,其实,有余数的除法里边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下面请看1.想一想:用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
5、式?84=22.用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94=2(个)1(根)。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9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余1根小棒,如果是10根、11 根、12、13、14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3.小组合作接着边摆边列出算式。4.观察每道题的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1)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它的数?(2)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生:余数按照1、2、3出现,它们都比除数4小。师:你真善于观察。余数总比除数小,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生:如果余数等于除数,那就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教师板书:余数除数(3)归纳小结:余数既
6、不能比除数大,也不能和除数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怎么样? 余数除数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除数要比余数小的规律。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四、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1、抢答 有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摆三角形呢?2、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3、填一填:( )6=7 里可能会填几。五、课堂总结剩下不能再分的数叫做余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3. 谈收获。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例1、62=3(盘) 84=2(个)72=3(盘)1(个) 94=2(个)1(根)10
7、4=2(个)2(根)114=2(个)3(根)余数小于除数 124=3(个)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教材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本节课不仅是一节有趣实用的活动课,还是一节思维的训练课。例1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根据已知的条件进行简单的判断得出结论,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等游戏,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 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
8、分析与推理的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做游戏,猜一猜。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的手心有一枚1元的硬币,你们猜猜在哪只手心?学生猜测。教师提示:不在左手。学生再猜。师:说说你是怎样猜的?师:对,这就说明我们在猜的时候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条件猜。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通过我们的分析,逐步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2、教师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二、探索新知1、数学乐园同学们,今天我们
9、一起去数学乐园玩一玩吧。咦,打开数学乐园的大门需要密码,小朋友们快来猜一猜吧,你猜对了吗?哇,打开了,小朋友们,你真棒!数学乐园里有好多有趣的题目,我们一起来比比,谁猜的最快吧!(课件出示)小结: 两种情况的推理,只需一个相关的提示,一种情况不是的,那就是另一种情况。2、教学例1,展示课件。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师:请猜一下小刚拿的是( )书小丽拿的是( )书(要求:1.把你的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如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 2.和同桌交流分享你的方法。)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
10、自己是怎么想的。如可以这样想“先根据.可以确定.再.最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推理。可能有学生会说: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可能也有学生会用列表法。师:以上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小结:两种情况的推理,只需一个相关的提示,想“不是什么,就是什么”推出结果。 三种情况的推理,需要两个相关的提示,要先确定一种,再变成两种情况的推理。三、应用提升。完成教材第109页“做一做”1、出示教材小狗图文。宠物店有三只可爱的小狗,欢欢、乐乐、和笑笑。它们今天称了体重,你能根据题中给出的提示猜出下面的小狗分别叫什么名字吗?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组讨论、交流反馈。2、完成“做一做”第2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11、,集体订正。四、律动游戏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呢?板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 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1、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预习新课1、判断: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2、分一分每个同学用自己
12、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出示预习单:预习第10页例3:1:每2个一份,你是怎样理解的?在分时还有不同的分法吗?2:圈,表示什么意思?每个圈里的数量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 在平均分时,分别用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的方式来解决。3: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出这道题目的题意。把课本上的空白处填充完整。可以在练习本上画一画,也可用小棒、圆片摆一摆,还可以同桌互相交流。二、自我检测学生预习完后,多媒体出示检测题,学生在练习本上自我检测。(一)分一分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每4个一份。,能分成几份
13、?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二)连一连、圈一圈10条鱼,每个鱼缸放2条,需要几个鱼缸?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说说分的结果。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每几个一份,求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也是平均分。(板书课题)学生预习和检测的过程教师不断巡视,发现问题以待解决。三、交流问题1、学生说一说在预习和自我检测中遇到的困惑及不会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切忌教师接过来又详细讲解一遍)2、如学生未
14、有问题,教师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问:在平均分时,给定的每份数能改变吗?怎样能很快的求出结果(用乘法口诀得出)四、教师讲评 明确知识针对交流进行引导:1、8个果冻,每2个一份,实际上是从8里连续减去2,直到分完(没有剩余,0为止。)2、在平均分时,你怎样理解平均分、每份、几份?3、在平均分时,明确每一题的总数、每份数、份数之间的关系:总数不变,每份数越多,分的份数越少。4:第10页“做一做”。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平均分我们学习了两种类型,课下要好好总结。六、针对性作业1、课本第12页第59题.2、把12瓶矿泉水,每3瓶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说说你怎样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
15、学设计4教科书第7375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1、能运用两三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多种方法。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体会数学的价值。根据已知信息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情景引入(1)教师:我们班的彭远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他今天来到书店,准备买一本字典和一套书。(出示例1图)提问:一本字典和一套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可能会提出:买1套书比1本字典贵多少元?买1套书和1本字典共
16、要多少元?提问: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学生口头列式解决问题,从而复习加减法的一步计算问题。(2)彭远手里拿出100元递给售货员。教师:看到彭远买书的情况,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揭示课题:说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彭远解决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小组探究:小朋友帮彭远算一算,要买1套书和1本字典,售货员应找给他多少元呢?试着把你们讨论的每一步算式写出来。学生汇报交流,并在投影仪上展示算法,可能得到以下3种:方法1:100-27-43=30(元)方法2:100-43-27=30(元)方法3:27+43=70(元)100-70=30(元)(2)理清思路
17、,明确方法。提问:能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算吗?指名让学生解说每一种方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3)小结。要求应该找回多少元,我们可以从100元里依次减去1本字典和1套书的价钱,用连减法计算;也可以从100元里减去1本字典和1套书的价钱之和,先算加后算减。无论用哪种方法,这道题都需要计算两步。2、教学例2(1)教师:彭远不仅爱学习,而且还是家里的账房先生呢!你瞧,他把爸爸妈妈的收入、支出都记在账本上了。出示表格:4月1日到15日的收支记载。4月1日 爸爸工资收入920元4月1日14日 支出680元4月15日 妈妈工资收入970元4月15日30日 支出550元结余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彭远家收支的哪些
18、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怎样求出4月1日至15日彭远家结余了多少元呢?独立尝试解决,全班交流得出以下方法:920-680+970920+970-680970-680+920(2)在表中补充4月15日30日的支出记载。提问:现在又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当学生提出“到30日还有多少元”时,教师说明:“到30日支出后剩下的钱就叫做结余。”(3)小组探究:现在已知15日30日支出550元,你能帮彭远算出4月份的最后结余吗?小组代表汇报,展示各种方法:小结: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帮彭远同学解决了4月份他家的收支结余问题,真能干!提问:你们看,彭远家4月份的收入和开支
19、合理吗?为什么?教师:彭远家一个月的工资除了安排生活开支外,还有一部分结余,说明他们家的生活安排合理,也许这也有彭远这个小账房先生的功劳哟。我们学好了数学,也可以当好家里的小助手呢!三、课堂活动(1)第74页第1题。先让学生发现信息:小明从家乡到重庆,坐汽车行了120千米,坐火车行了270千米。学生提出问题,再独立解决后交流。(2)第75页第2题。学生先观察图,明确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再独立解决。(3)第77页练习十一第4、5题。四、独立练习第7677页练习十一的第13题。五、全课总结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你觉得解决加减法的两三步计算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
20、的地方吗?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页至第35 页的内容。本课的任务是让学生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通过实际测量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教材中创设了“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估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测量、比较、找实物等活动体验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估测、操作、分析、判断等能力。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并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多动、多
21、说、多想,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认识毫米、分米的学习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厘米、米不够用时,自然引出毫米和分米的新的长度单位。整个教学活动完全是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从而建立新的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团结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2、。2.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提高估测能力。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提高估测能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估测活动中反复体验,加深认识。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教具:米尺、1分硬币、铅笔、电话卡、光盘、课件。学具:学生用尺、学具。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一)上课之前,老师要考一考你们的眼力,请你估一估老师的
23、身高是多少呢?(学生试着以米或厘米作单位估计)(二)你知道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兄弟,用什么字母怎样表示?你能用手比画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长度单位家庭中还有很多兄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设计意图:创设估计老师身高的情景,复习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实践操作,引导探究(一)认识毫米1.我们已经学习了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下面的三条线段请你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在测量一下,看你的估计和实际测量是否接近。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交流。2.学生以四人为一组测量作业纸上的线段。学生汇报,你发
24、现了什么?3.引导学生说出第三条线段比3厘米多,又不够4厘米。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量得更精确,我们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4.毫米的认识(1)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毫米的知识。直尺上1厘米中每小格的长就是1毫米,我还知道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2)拿出手中的直尺看看、数数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直观感受1厘米中有10个这样的小格。(3)课件演示:我们把尺子中的1厘米放大,细细地数一下,一起来。演示边数出1厘米=10毫米。用字母表示就是1cm=10mm(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5)请组长组织你们小组的同学拿出准备的学具,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把结果填在作业纸上。物
25、品我的估计我的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电话卡的厚度我的铅笔的长度(设计意图:通过测量线段的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是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二)认识分米1.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直尺量一量课桌的高度。2.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用厘米和毫米都不方便,而且课桌的高度又不够一米,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3.教师指出:测量稍长的物体时,我们用分米做单位会比较方便。(板书:分米dm)1d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mm4.现在你再量一量课桌有多高?5.估计一下你的小臂的长度,再测量一下,小组内比一比
26、。(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测量课桌高度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体验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估测、操作、分析、判断等能力。)三、全班练习,巩固提高(一)说说我们一共认识了单位家庭中的几个兄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游戏:变一变。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毫米、厘米、分米、米的长度。听老师的口令用手指比划一下,看谁的准确?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比划几个单位的长度。再睁开眼对比一下。(三)修改日记:课件出示。下面是淘气在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写的一篇日记,同学们看看日记里的长度单位用得合适不合适?怎样修改呢?4月10日 星期天 晴今天,我和妈妈去秦岭野生动物园参观,玩得可
27、开心呢。我们穿过4厘米高的门就来到了动物园里,哇,里面有好多动物呀!我看见左边是3分米高的大象,右边的犀牛个子也不小,大概有2分米高吧,再往前走就是蟒蛇馆,里面的蟒蛇好吓人呀,最长的一条估计有30毫米长。我觉得最好玩的是溜滑滑梯,滑滑梯一定有4厘米高。在滑梯的旁边我还发现了一群蚂蚁在搬家,别看它们个子不大,每只蚂蚁只有2米长左右,但是即勤劳又很团结,我想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呀!(四)拓展训练:有一把断尺,零刻度已经没有了,怎样用它来测量铅笔的长度呢?(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提高估测能力。)四、课外延伸,结束全课这节课你有什么
28、收获?在长度单位的大家族里,还有它们的老大哥,你们想知道吗?那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新单位千米。板书设计铅笔有多长1厘米=10毫米 1cm=10mm1分米=10厘米 1dm=10mm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三、
29、教具、学具教具:课件、纸条、磁铁学具:数字卡片、小棒四、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激趣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动手实践一: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学生汇报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8 8 8 81 7 2 6 3 5 4 4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教师板书:同样多)2、引入动手实践二:
30、、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教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2、探索新知1、学习例2(1)、创设情境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
31、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朋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该怎样分?(2)、动手实践三: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3)、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教师: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吗?继续分。(课件演示第二次分的过程)提问: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4)、动手实践四:现在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5)、学生上台演示
32、分的过程教师:谁愿意上台分给大家看?(用磁铁演示)(6)、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除号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边讲解边板书)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84=2”进行巩固。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84=2”的意义
33、。3、形成练习(1)、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小题、读题,理解题意请一名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动手实践五: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填出算式。、观看动画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分小棒的过程。提问:总共分几此?第一次每堆放几根?、指导列式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几根该用12除以几?等于几?为什么除以3?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号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二小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根该如何列式?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比较一、二两题为什么第一小题是除以3,而第二小题除以4?(3)、做补充练习教师把
34、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4、归纳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5、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二的第一题6、板书设计(略)五、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
35、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36、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教育学生热情待人。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在此安排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用平均分指导操作在教师讲完故事后,让
37、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平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如何平均分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平均分,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模仿老马的分法进行分,最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平均分。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培养会学习、乐学习、敢于表达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教学过程:
38、第一步:准备练习(情境导入)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请看大屏幕讲述游戏规则:请出每组4号回答问题,答对加2分,答错本组同学补充,只加1分。请出参赛选手。答题。1号加分。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是啊,小熊猫很高兴地把竹笋平均分给了4位小伙伴,可是它又遇到新的难题了,需要好朋友来帮助,谁愿意做它的好朋友?(我)大家真有爱心,可是要想帮助它解决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要学吗?(要)请看大屏幕小熊猫就是被这6道题难住的,不过,你先别急,答案就藏在书里,如果你找到了它,请把它圈起来,就可以帮助小熊猫了,开始吧!读一读数
39、学书13页例4,并思考问题:1、请你用自己的学具代替竹笋试着分一分,到底每盘应放( )个?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平均分的过程。3、你能用算式表示吗?4、想一想,12、4、3分别表示什么?5、你觉得除号怎么写最好看?它表示什么意思?6、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试着再读一读其它算式,如15页第1题。第三步: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活动规则:1、与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收获,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弄明白后别忘了说声“谢谢”。小组每人都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小组同学都发言的加合作学习分5分。老师巡视。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哪道题有问题?准备几号发言。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抽签决定选题,推荐
40、几号答题加几分,答错扣相应的分数,本组同学补充加1分。谢谢可爱的孩子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帮助小熊猫解决了问题,不过,常老师想把这道题难度提高,你敢接受挑战吗?(敢)请看大屏幕抢答开始。第四步:教师点拨讲解你们太棒了!从这些题中我们发现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 “”,它就表示平均分,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第五步:第二次尝试练习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自我挑战本领强比赛规则:老师摇号选答题人,为了我们小组的荣誉,你们可要好好准备呀!自选题目,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加1分。悄悄告诉你,老师的考题就藏在13页做一做1、2题和15页2、3
41、题,自己先在书上答题,好好准备一下!答题巡视摇号选题加分我们看看各个小组都得了多少分?虽然各组获得的分数不同,但大家都付出了努力,老师为你们骄傲,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争做小组中最受欢迎的人!有信心吗?我期待着你的进步!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教材分析本课以数的组成为基础,借助计数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通过教学,可为万以内的写数、比大小、四则计算和万以上的读数打下基础。本节课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这是因为:(1)学会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不仅能巩固加深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而且能为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和读写算盘上万以内数打下基础。(2)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不仅能满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而且能为以
42、后学习多位数的读法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数和百以内读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二年级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读数经验,但是还处于浅薄的阶段。能够比较准确读出没有0的数,对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情况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学目标1、借助计数器,学会理解万以内的读法。2、掌握万以内数的正确读法,培养学生探究、归纳的能力。3、会读生活中的数,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正确读出万以内的数。难点:掌握中间有零和末位有零数的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啊,朵拉是一个留着棕褐色短发、有着健康深色皮肤、性格开朗阳光的小女孩,她虽然
43、只有7岁,可是却是一个十分爱冒险的小家伙,今天我们和他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好吗?1、出示数位顺序表,填空。你们还认得它吗?对,是数位顺序表。谁来说说,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第三位呢?第四位呢?第五位呢?(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位的9表示?(9个十)个位的9表示?(9个一)这个数是?(九十九)百位是9表示?(9个百)这个数怎么读呢?(九百九十九)如果十位是0又该怎么读?(九百零九)个位也是0就是(九百)2、快速读数。接下来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和反应力,快速读出你看到的数。那这些数都是怎么读的,有什么规律或顺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更大的数,万以内数的读法。(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自主学习,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