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docx(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视察、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详细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让学生经验“平均分”的过程,在详细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驾驭“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3.通过学生详细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实力。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人人同等的思想。教学重点:经验“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驾驭“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教学难点: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驾驭“平均分”的方法。教具、学具打算:多媒体课件、6
2、个圆片、18根小棒、10个小正方体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相识平均分1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春天到了,柳树醒了,各种鲜花盛开,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打算去参观科技园。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打算了哪些物品。(课件出示主题图),你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2这些小挚友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可以吗?(课件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沟通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学生活动老师巡察。活动后全班沟通分的方法。(小组成员上展台前演示本组分的方法)生
3、:1/5 生:2/4 生:3/33我们去看看光明小学二(1)班的小挚友是怎么分的?我们的分法和他们分法一样?(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分糖果图)这三种分法,你喜爱哪种分法?为什么?学生自由说,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4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5完成“做一做”第1题。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汇报时要求学生要说清晰为什么是或不是平均分。6练习:“做一做”第2题。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师:一共有几片枫叶?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1个1个地数,可能3个3个地数,也可能用乘法口诀四四十六得到结果。)是平均分吗?每几个一
4、份?平均分成了几份?(让学生走上讲台指着屏幕说,弄清晰“平均分”“每份”“几份”的概念。)二、自主探究,辨析平均分1谈话引出例2。师:我们刚刚帮助二(1)班的同学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了2块。他们还打算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用小棒代表橘子,小组探讨,分一分。(1)探讨安排方案。突出分橘子时“应当每份同样多”。(2)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察参加活动)(3)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4)老师用课件一一演示三种分橘子的方法。强调三种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2巩固“平均分”的方法。(1)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5、。 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2份”是什么意思?(把10盒酸奶分成份,每份的酸奶盒数同样多) 操作:用10个正方体代替酸奶,动手分一分。老师留意巡察并参加学生活动,激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同桌相互沟通,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盒酸奶平均分,分成2份,每份有5盒酸奶。指定某位学生到展台前汇报分酸奶的方法。老师用课件验证平均分的结果。(2)同学们分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把刚才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吗?老师先说一个例子,然后指定学生说。(如:把18个橘子平均分分成6份,每份有3个;把6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颗 )三、运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完成教材11页练习二第一题 。(1)学
6、生独立完成。(2)同桌沟通做法和想法。(说清晰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3)全班汇报沟通,重点甄别第2和第3种分法,同样是“平均分”,为什么第3种分法不对,引导学生区分“每份”“几份”的概念。(第1种分法,突出是4份,但没有平均分;第3题是平均分,但只是分给2个小挚友份数、每份没分清)。2练习二第2题。(1)明确题目要求。(2)独立画在书上,集体订正。(3)课件演示验证。3练习二第3题。(1) 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动手分一分,填一填。(2) 集体订正时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3) 课件演示验证。4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学问。四、归纳总结,回味平均分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平均分时
7、要留意什么?板书设计:平 均 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把6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2块。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学问来源于生活,消退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生疏感,从而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育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索的实力。1、学习除法的初步相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
8、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简单了。求商时,依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
9、一个数。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相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娴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使学生初步学会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惜大自然的教化。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独立思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重难点、关键: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能正确快速地用2
10、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练习三1、2、题。教材分析:除法的相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相识设计在平均分的后面。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相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殊注意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材能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详细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学情分析:除法的相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
11、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验,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阅历。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供应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相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学问来源于生活,消退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生疏感,从而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去学习。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相识除法,相识除号,
12、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加学习过程。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开心的活动中驾驭学问,促进学生实力的发展。教学重点:相识除法,相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教具学具打算:课件、小棒。教学方法:嬉戏参加法,动手操作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老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
13、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二、探究新知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日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老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当怎样列式?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老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
14、=3老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老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相互说一说。3、出示:153=5老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这一节课学了什么?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2、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1、2题。练
15、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留意采纳“开火车”“接力赛”“抽卡嬉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开心的练习活动中驾驭学问。四、全课总结五、布置作业:课本15页的第3题,先摆一摆。板书设计:除法124=3除号读作:12除以4等于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晰、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使学生相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2、实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培育学生探究学问的实力和自主学习的实力;3、德育目标教化学生要礼貌待
16、人。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三、教具、学具教具:课件、纸条、磁铁学具:数字卡片、小棒四、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激趣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事,好吗?动手实践一:老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意分成2份,也就是2堆;学生操作,老师视察、指导;学生汇报提问:谁情愿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老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留意激励有创新的)8 8 8 81 7 2 6 3 5 4 4老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殊,你们发觉了没有?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老师归纳指出:最终一种分
17、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老师板书:同样多)2、引入动手实践二:、老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学生动手操作,老师检查、指导;、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学生分完,老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老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老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2、探究新知1、学习例2(1)、创设情境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特别热忱的款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18、(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望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特别清晰,要是分的不公允,这三个小鬼肯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挚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老师出示3只盘子)、该怎样分?(2)、动手实践三:老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3)、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老师: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吗?接着分。(课件演示其次次分的过程)提问: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其次次每盘又放
19、几个?(4)、动手实践四:现在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5)、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老师:谁情愿上台分给大家看?(用磁铁演示)(6)、老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除号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老师边讲解边板书)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84=2”进行巩固
20、。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84=2”的意义。3、形成练习(1)、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小题、读题,理解题意请一名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动手实践五:学生依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填出算式。、观看动画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分小棒的过程。提问:总共分几此?第一次每堆放几根?、指导列式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几根该用12除以几?等于几?为什么除以3?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号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做“做一做”第一题的其次小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根该如何列式?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比
21、较一、二两题为什么第一小题是除以3,而其次小题除以4?(3)、做补充练习老师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4、归纳小结今日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学问?(板书:除法的初步相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5、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二的第一题6、板书设计(略)五、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相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起先,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学问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学问,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
22、爱好将干脆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悟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晰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支配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学生相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
23、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际操作,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实力和初步语言表达实力;、培育学生探究学问的实力和对除法的深厚爱好;、教化学生热忱待人。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从生活实际动身,体现学问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课堂上注意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实力;、教学过程中,留意创设情境和氛围。、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在此支配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随意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
24、过其次次动手操作和老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用平均分指导操作在老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平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如何平均分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平均分,并没有告知学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仿照老马的分法进行分,最终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平均分。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分辨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更精确的、更详细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2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实力和动手操作的实力。3培育学生擅长视察、从生活中发觉数学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以才智爷爷送礼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好,通过分一分、
25、比一比的方法相识锐角和钝角以及他们的推断方法,然后通过做角、找角、分角、画角、拼角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的相识。教学具打算:每组一盒画有大小不同的角的卡片、三角板、尺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才智爷爷托老师带给大家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现在就在你们桌上的盒子里,赶快打开来看一看。不过在看之前才智爷爷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看过之后各组要把盒子里的东西按肯定的标准分一分,行吗?好,起先行动。1各小组倒出来后发觉是相同的卡片上画着大小不同的角,然后以组试分。2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的结果。(一般会分成两类:直角和其他的角)3这些是直角,那么,那些是什么角,又有什么特点呢?这
26、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皇宫,来探讨有关角的问题。二、相识锐角和钝角1引导学生用刚才分出的其次类角与直角比较,看哪些大一些,哪些小一点?2小组合作比较大小,然后沟通比较方法和结果。3依据比较结果再次对盒子中的角进行分类,并且展示分的结果。4老师依据学生的分类结果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即锐角与钝角)以及推断标准。5激励学生说说教室里或生活中哪里还有锐角或钝角。三、组织活动,巩固认角1做角:激励学生采纳多种活动方式做出不同的角巩固对三种角的相识。(如:采纳折角、拼角或做活动角的方式进行练习。)2找角: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并分类放入相应的房子里。师:直角、锐角、钝角都玩累想回家了,可找不到路,于是便找了
27、一些地方藏起来休息,同学们,你情愿帮他们吗?(多媒体课件出示事物图P39 1题图以及标有三种角的三所房子。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然后利用动态效果从实物中抽取出学生说的角,分类把角送回家。)四、画角1大家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这些角为了感谢大家想为自己画一些像送给大家,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画像呢?能试着把你希望得到的画像画出来吗?2学生独立尝试画出自己喜爱的角,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推断是哪一类角。3展示自己画的角并沟通画角的方法。(老师对学生想出的多种合理方法要予以确定和激励。)五、拓展活动同学们在探讨角的过程中,三角板帮了我们的大忙,为了感谢三角板,我们来一起陪它做个嬉戏,轻松一下,好吗?1
28、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做拼摆图形的嬉戏。2各组沟通拼出的是什么图形,在此图形中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是由三角板上的哪些角组成?六、总结。其次课时平移和旋转(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洁图形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具的打算:录像、P133的学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村正在为咱们学校修建一所新校内,你兴奋吗?想不想去看看?播放录像: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乘着升降机在上楼,楼房里有几位工人正在安装推拉窗,并时常的推一推、拉一拉。二、初步感知平移现象1引导学生说说
29、片中的工人在干什么?升降机和推拉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2告知学生像这样的现象就是平移现象。3激励学生小组探讨推断平移现象的标准,并在全班沟通,老师要刚好点拨。4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1组织学生做嬉戏:小组合作利用P133的学具“拉一拉”开展嬉戏,体会平移现象,同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2引导沟通,对找出多种搭配方案的小组要予以确定和激励。四、利用方格纸巩固相识动态课件呈现:方格纸上的小船行使图。1引导学生说说小船是在平移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感知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所表示的含义:(1)小组探讨:小船正在向哪边平移?(右边)移了几格?(八格)(2)各组派代
30、表沟通探讨结果,然后老师利用动态课件慢速展示平移过程,学生一起跟着数小格,真实的体会平移的距离。3设疑,对学生初步渗透两次平移的思想。假如小船向左平移三格将会在什么位置?(小组探讨,然后派代表沟通,最终动态演示验证);再向下平移三格呢?(小组再次探讨沟通。)五、扩展活动课件出示P44 4题图,配上淡色方格。1引导学生小组探讨:哪些小鱼平移后可以与红色小鱼重合?2沟通探讨结果,并说说白色小鱼怎样平移后,可以到达红色小鱼的位置?3独立给可以经平移后重合的白色小鱼涂上红色。4引导视察这些红色小鱼有什么共同特点?六、总结。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相识物体
31、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推断简洁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改变的表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运用数学学问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洁数学问题。教学重点:能推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洁图形。教学打算:微视频、微练习。课前打算:1、将平移与旋转微视屏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2、依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视频练习题。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导入。1、依据微练习1、2
32、、3小题的讲评复习图形的运动平移。2、导入语:图形的运动除了前面学的平移,还有一种图形的运动旋转3、出示课题:旋转二、新课学习。1、在观看微视频,视察图中的物体运动。2、小组探究:和昨天的学问对比,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3、小组探讨。三、提升训练1、找寻身边的平移和旋转。孩子们,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生说。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2、孩子们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精确地推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课件展示)3、孩子们推断得可真精确,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小汽车的卡片。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假如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
33、,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指任1名同学发口令,1名同学平移卡片。小结:细心的学生细致视察,我们每次平移后,物体的什么有改变吗?什么没变?想一想旋转时呢?4、课间小活动。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拿出打算的学具,线和纽扣。小组合作,设计纽扣的运动方式。二、 课堂作业。通过学习,谈谈收获。三、课后作业。找寻身边的平移与旋转事例,讲给同学们听。板书设计:平移与旋转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变更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旋转:物体或图形围着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2
34、、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洁的分析。依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相识简洁的统计过程,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洁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学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验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老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爱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师:有的同学喜爱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爱,假如我们
35、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老师引导:张三喜爱红色,学校就确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看法?二、互动新授1、探讨收集数据的方法。(1)老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当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探讨收集数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爱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爱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
36、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老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便利?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爱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老师说颜色,学生举手,老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觉。)(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爱的人数加起来,假如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师:喜爱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
37、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表格,老师依据分析的状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爱去哪里春游。(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打算怎么办?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人数(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简单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2)采纳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精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3)小组内探讨完成“表格的分析”。最喜爱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爱去( )的人数最少。最喜爱去植物园的右( )人。你最喜爱去( ),喜爱去这里的同学
38、有( )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爱参与哪个课外小组。(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2)依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参与(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与( )小组的人数最少。我们班参与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我喜爱( )小组,喜爱这个小组的有( )人。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小结: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红、黄、蓝、白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中的
39、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的探究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2理解并驾驭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并能正确运用运算依次进行计算。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4培育学生独立思索、独立解决问题和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实力。目标解析: 在算式的比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让学生经验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的探究过程,并在计算、比较中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驾驭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教学打算:课件等。教学过程:一
40、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 753624 25205 6851指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沟通,明确每题的运算依次。(二)说出各题的运算依次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 (1)1053 (2)7(76) 10(53) 7761学生独立计算,把先算的一步画上横线。2比较算式,全班沟通。(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依次不一样呢? 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依次: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三)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尝试练习,引
41、出规定。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例3) 7(75) (7742)7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老师巡察进行个别指导。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775 774272指生说说各题的运算依次,然后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老师巡察进行个别指导。3比较算式。 7(75) (7742)7 775 77427 (1)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进行脱式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3)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变更运算依次)三、巩固深化,综合应用 。(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
42、页“做一做”第1题)1、76(1225)(125)3 48(82) 34(2813) 6(72) (8856)8 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2有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依次进行计算?3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老师巡察指导,最终全班沟通。(二)说出各题的运算依次并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独立完成,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三)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书综合算式,老师巡察指导。2全班沟通:什么时候须
43、要加“小括号”?(四)看图列式计算(出示教材第52页第13题)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钱?假如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老师巡察指导。3全班沟通,重点说明:要求可以买几个笔袋,必需要求出剩下的钱。4拓展提高:有实力的学生也可引导他们干脆求其次问。四、课堂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与前面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留意什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验分橘子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驾驭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3。在操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