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苏教版(共4页DOC).doc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6863730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苏教版(共4页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苏教版(共4页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苏教版(共4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苏教版(共4页DOC).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方法。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打下坚实基础。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2.本课教材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过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好表格,让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初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例2通

2、过测量面积及试一试,探索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三部分从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四部分练一练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新知,让学生能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3.由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把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再演示宽不变,逐次缩短,最后演变成长与宽同样长。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3、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发现、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利用知识的迁移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

4、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里我安排了3道题,第1题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面积。 第2题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求面积。第3题出是一道既难数有难量面积单位的情景下引入新课,这样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导入,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 (二)实践探究

5、,发现方法 1.动手操作。 先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在纸上摆一摆,摆出3个你们最喜欢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 2反馈交流。 填完表后,老师带领学一起观察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初步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发现:长与宽的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这里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思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抓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这个发现进入第三个环节。 (三)动手实验、验证方法 师:这位同学的发现对不对

6、呢?下面我们再来做第二实验。 请各小组测量例2的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 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面积是多少? 学生操作完后小组交流 1、交流测量结果 长4厘米,宽3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 2、交流测量方法。你是怎样去测量的? (每排摆4个,摆3排,共有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可以沿着长摆一排,共可以摆4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3行.说明每行4个面积单位,可以摆3行,一共有12个面积单位,面积是12平方厘米),如果没有第二种测量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出第二种测量方法。 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这里通过比较培养学生从多种方法中学会选择最佳方法。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不同策略的能力

7、。) 在出示例2的第二个长方形,要求学生量出长和宽后用简便的测量方法测量它的面积,并说出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用这两个长方形的长乘宽是不是也等于它的面积 第四个环节 (四)归纳评价,总结方法 (1)通过刚才的验证,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随后老师介绍用字母表示公式。 (在验证归纳过程中,做到了学生人人参与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接下来老师出示两道题,用刚刚学到的新知来解决。 1、第82页的试一试 2、解

8、决一开始出现的求游泳池的面积题目。经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办法求出面积吗? 练习完毕后就进入第五个环节. (五)灵活应用,迁移方法 在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把一个长7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3分米、宽3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紧接着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 (六)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出示书第83的第1题。 2、出示书第83的第2题。 本节课采用了“实验发现验证-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去实验发现,自己去求证,自己去总结,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二十四日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07:21: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