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资源管理概述.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9第1章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信息资源管理概述1.1 信 息 概 述当我们每天早上一睁眼,眼中看到的、耳边听到的、口中说的都是来自报纸、电视、电台、因特网等形形色色的信息。无怪乎我们称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那么,什么是信息呢? 1.1.1 信息的定义在当今的一切社会活动中,人们首先要学会利用信息。生活中需要信息,科学研究中需要信息,一切金融和工商业活动中更离不开信息。信息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信息、物质与能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其中,物质为社会提供所需的物质基础;能源为社会提供能量和动力;而信息则为社会提供思维、知识和决策。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相辅相成,才使人类社会
2、若江河奔腾,不断地向前发展。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信息仍无统一的定义。1928年,哈特莱(L.R.V.Hartley)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信息传输(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的论文,区分了消息和信息。他认为“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将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算这种信息的大小。1975年,意大利学者郎高(G.Longo)出版了专著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并在序言中指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是在事物本身。”1996年,中国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中详尽阐述信息概念。他指
3、出,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另一个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在此,“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和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等;“运动方式”是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则是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性状与态势。由于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运动,都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因而一切事物都在产生信息。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
4、知或者主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涵盖:语法信息。由于主体具有观察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可称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出于主体只有理解力,能够领悟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可称为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得的信息可称为语用信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三者综合在一起构成认识论层次上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钟义信的信息定义与概念体系为信息研究和信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在掌握信息概念时必须抓住以下三个要点:信息的特性、信息的类型和信息的功能。
5、1.1.2 信息的特性所谓信息的特性,是指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信息的基本特性主要有普遍性、时效性、相对性、与物质不可分割性、可传递和干扰性、可加工性及可共享性等。1普遍性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只要有事物存在,就会有其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就存在着信息。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着的。2时效性客观事物本身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信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因此,信息的存在有着一定的时效性,在获取与利用信息时必须树立时效观念。3相对性客观上信息是无限的,但相对于认知主体来说,人们实际获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由于不同认知主体有着不同的感知能力,对同一事物获得的信息是因人而异的。
6、4与物质不可分割性信息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式(如纸张、声波、电磁波、化学材料、磁性材料等),不可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我们把这些以承载信息为主要任务的物质形式称为信息的载体。信息没有语言、文字、图形图像、符号等记录手段便不能表述,没有物质载体便不能存储和传播,但其内容并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5可传递和干扰性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信息从时间或空间上的某一点向其他点移动的过程称为信息传递。信息传递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必须具备信源(信息发送方)、信宿(信息接收方)、信道(信息媒介,实现信息传递功能的载体)和信
7、息四个基本要素。信道对信息传递有干扰和阻碍作用。我们把任何不属于信源原意而加之于其信号上的附加物都称为信息干扰。例如,噪声就是一种典型的干扰。产生噪声的因素很多,有传输设备发热引起的热噪声、不同频率的信号相干扰产生的调制间噪声等。6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分析或综合,扩充或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所谓信息加工,是把信息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如果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信息量的增加或损失,并且信息内容保持不变,那么意味着这个信息加工过程是可逆的,反之则是不可逆的。实际上,由于人的因素,信息加工鲜有内容保持不变的,因此都是不可逆的过程。7可共享性信息区别于物质、能源的一个重要特
8、征是它可以被共同占有、共同享用,也就是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但可以被信源和信宿共同拥有,而且还可以被众多的信宿同时接收利用。根据物能转化定理和物与物交换原则,得到一物或一种形式的能源,必失去另一物或另一种形式的能源;信息交换的双方不仅不会失去原有信息,而且还会增加新的信息;信息还可以广泛地传播扩散,供全体接收者共享。1.1.3 信息的类型信息存在的范围及其广泛,内容非常丰富。为了科学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往往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信息进行不同的划分。 1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自然信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信息以及人类生产的物质所产生的信息,包括生命信息、非生命
9、物质存在与运动信息、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作用信息等。根据运动主体的特征,自然信息分为生物信息与非生物信息。生物信息是指生命世界的信息。有关实验研究表明,植物能够感知到信息传递给其他植物个体。各类动物都有自己交换信息的“语言”,如肢体语言与动物的叫声。非生物信息是指无生命世界的信息。形形色色的天气变化、地壳运动、天体演化、物质的物理运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等都是物理信息。社会信息是指人类各种活动所产生、传递与利用的信息,包括一切人类运动变化状态的描述。按照人类活动领域的不同,社会信息又可分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政治信息、军事信息、文化艺术信息和生活信息等。社会信息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是社会
10、中构成要素和演化动力的重要部分。因此,社会信息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对象。2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将信息划分为消息、资料和知识消息是关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的最新报道。因此,强调的是事物当前的动态信息,有较强的时间性,主要用于了解情况。资料是客观事物的静态描述与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因此,强调的是客观现实的真实记载,有较强的累积性,主要用作论证的依据。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成果。因此,强调的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普遍认识和科学评价。3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前面已经介绍,全信息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三位一体的总和,它们共同构成认
11、识论层次上的全部信息。4按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一次信息是指未经加工或略微加工的原始信息,如会议记录、论文、专著、统计报表等。二次信息是指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供检索用的信息,如文摘、书目、索引等。三次信息是指根据二次信息提供的线索,查找和使用一次信息以及其他材料,进行浓缩、整合后产生的信息,如研究报告、综述、述评等。5按事物产生、成长直至结束的发展过程进行划分,可将信息分为预测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和反馈信息预测性信息是指事物的酝酿、萌芽等阶段产生的信息,它对管理人员把握事物的发展和及时采取有效决策至关重要。动态性信息一般是指在事物的发展、成长阶段产生的信
12、息,为决策者及时掌握决策实施情况起到及时修正决策的作用。反馈信息是在事物结束阶段或者某一阶段完成后产生的信息。6按动静状态划分为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动态信息是指时间性较强、瞬息万变的新闻和情报(如军事情报、新闻信息、市场信息、股票信息、金融信息等)信息。静态信息是指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等相对稳定、固化的信息。7按传递的范围划分为公开信息、内部信息和机密信息公开信息是指传递和使用的范围没有限制、可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信息。以各种形式公开发表的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都属于公开信息。内部信息是指不能公开传播、只供内部掌握和使用的信息。机密信息是指必须严格限定使用范围的信息。8按信息反映的事物状态划分
13、,则可将信息分为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常规性信息是指反映在正常条件下的常规事件的信息,如统计月报信息、天气预报信息等都属于常规性信息。偶然性信息是指反映偶然的非常规事件的信息,如某地发生地震、飞机失事、火车出轨、大面积森林火灾等都属于偶然性信息。9按信息的稳定程度划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固定信息是指通过对不断变化的大量信息进行长期观察和分析,揭示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趋势所形成的各项原则、制度、标准、定额、系数等内容。流动信息是指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时间变化的信息,如市场价格信息、商品供求信息等都属于流动信息。10按信息发布的渠道划分为正式渠道信息和非正式渠道信息正式渠道信息是指由
14、正式组织发布并通过正式组织向外传播的各类信息,如官方新闻发布会、正式报告、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信息等属于正式渠道的信息。非正式渠道信息是指从正式渠道以外获取的各类信息。11按信息的范围划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是指反映事物内部状态的信息。外部信息是指与特定系统有关联的信息。正如对其他事物的认识一样,对信息的认识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标准、按不同方式来进行分类,是符合辩证法原理的。在不同研究领域,人们可以对信息做出更恰当、更具体、更详细的分类。1.1.4 信息的功能根据信息在社会经济中的利用过程和发挥作用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信息的主要功能归纳如下。1经济功能信息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本身就具有经
15、济功能。信息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功能。现代理论认为,除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要素外,信息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信息的生产力功能是在信息要素和信息技术要素有机结合的条件下实现的。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信息可以有效改善其对生产力各个要素施加影响的条件。因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现代国家信息化和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一个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越高,生产力水平就越高;反之 亦然。信息还具有直接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放大的功能。信息不但本身就是财富的象征,而且可以通过流通和利用直接创造财富。其主要途径可以归纳为:运用信
16、息可以使非资源转化为资源创造财富;使用信息取代劳动力、资金、材料等资源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倍增;直接让信息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中创造财富;通过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减少失误,创造财富。2管理与协调功能在人类社会中,物质和能源不断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这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流和能源流的运动表现为相应的信息的运动,即信息流的运动。信息流反映物质和能源的运动,社会正是借助信息流来控制和管理物质能源流的运动,左右其运动方向,进行合理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益。具体到一个企业,信息的管理与协调功能主要表现为协调和控制企业的五种基本资源,以实现企业的目标。这五种资源包括人、财、物、设备和管理方法(即所谓的“5M”),
17、它们都是通过有关这些资源的信息(如记录在图纸、账单、订货单、统计表等上的数据)来协调和控制的。例如,在企业活动中,伴随着物质和能源的输入,反映上述“5M”资源的信息流就会以相互联系的方式扩散和活动,并最终作用于物质流和能源流的协调并控制其活动,从而导致优质、高产的产品或服务输出。由此可见,信息的管理与协调功能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传递整个企业系统的运行目的,有效管理“5M”资源;调节和控制物质流和能源流的数量、方向和速度;传递外界对系统的作用,保持企业系统的内部环境稳定。3选择与决策功能选择与决策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信息的这种功能广泛作用于人类选择与决策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优化其
18、选择与决策行为,实现预期目标。信息的选择与决策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没有信息就无任何选择和决策可言;没有信息的反馈,选择和决策就无优化可言。一个典型的选择(或决策)遵循这样的程序:针对某一目标,考虑所受的条件限制和其他约束,从几种可能的方案中做出一种选择。选择单元中的目标、限制条件、多种方案都必须依赖信息的支持。而当一次选择成功之后,还必须依赖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才能达到选择和决策结果的优化。4研究与开发功能信息的这种功能实际上是信息的科学功能的具体体现,即在人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具有激活知识、生产知识的功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人类从事科学
19、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掌握方向,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生产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发挥这一功能的信息基本上是科学技术信息。以上我们只是在一般意义上讨论了信息的基本功能。在不同的场合,这些功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并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信息给人的印象是其功能千差万别、变化无常。其实,它们都是信息的基本功能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是人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了不同的提法而已。1.2 信 息 资 源目前的研究表明,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从资源的角度来认识,严格地讲,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资源。只有经过人类开发、组织与利用的信息才能称为信息资源。1.2.1
20、 信息资源的概念学术界迄今尚未就信息资源的定义达成一致。这里挑选几位国内学者观点以供 参考。乌家培教授认为:“对信息资源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仅指信息内容本身。另种是广义的理解,指的是除信息内容本身外,还包括与其紧密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等”。武汉大学马大川教授认为:“广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和它的生产者及信息技术的集合;即广义的信息资源由三部分组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类有用信息;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技术。狭义的信息资源则仅仅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它包括科学技术信息、政策
21、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多方面内容”。湖北农学院杨绍武教授认为:“信息资源是将信息通过在生产、流通、加工、储存、转换、分配等过程中,作用于信宿(用户)进行开发利用,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一定财富而成的一种社会资源”。从以上几个观点来看,大体上信息资源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对信息资源的狭义理解和对信息资源的广义理解。对信息资源的狭义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市场信息、财经信息、科技信息、气象信息、地理信息、社会发展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对信息资源的广义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及其信
22、息生产者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这里,我们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开发、组织与利用并大量积累起来的信息及其信息工作者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1.2.2 信息资源的特征1信息资源的一般特征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样,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离不开必要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传统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依赖于物质原料、劳动工具、劳动力等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投入。在信息时代,信息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种重要的非信息生产要素的“促进剂”,可以通过与这些非信息生产要素的互相作用,使其价
23、值倍增。例如,人们可以根据有关的信息使荒漠变为“绿洲”;不太熟练的劳动力通过接受教育,可以变成熟练的、工作效率较高的社会劳动者;闲置的资本加上信息变成有用的投资等。(2)稀缺性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都是有限和不能自有可取的,某人利用多了,其他人就只能少利用甚至不利用。信息资源同样具有稀缺性,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之一,信息资源的开发需要相应的成本(包括各种稀缺性的经济资源)投入,经济活动行为者要拥有信息资源,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在既定的时间、空间及其他条件约束下,某一特定的经济活动行为者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其信息资源
24、拥有量总是有限的。原因之二,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任何信息资源都有一固定不变的总效用,但它每次被投入经济活动中去时,资源使用者总可以得到总效用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全部)并获得一定的利益,随着被使用次数的增多,这个总效用会减少。当减少到零时,该信息资源就会被“磨损”掉,不再具有经济意义。这一点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因资源总量随着利用次数的增多而减少所表现出来的资源稀缺性相比,虽然在表现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确实非常相似。(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信息资源与经济活动相结合,使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它可以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同一信息资源可以作用与不同的对象上,并产生多种不同的作用效果。
25、经济活动行为者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作用对象所产生的不同作用效果在信息资源的使用方面做出选择。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就是由此特征导致的。2信息资源的特殊性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又有诸多的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性,使信息资源具有许多其他经济资源无法替代的经济功能。这些特殊性包括以下几点。(1)共享性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利用表现为占有和消耗。当物质资源或能源资源量一定时,在资源利用上总是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即“你多我就少”;或者说,在对某一数量的物质资源或能源资源加以利用时,一部分人利用多了,其他人就只得少利用或不利用。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存在上述的竞争关系。(2)时效性信息资源比其他任何资源都更具有时效性。一条及时的信息可能价值连城,使濒临倒闭的企业扭亏为盈,成为行业巨头;一条过时的信息则可能分文不值,甚至使企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酿成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