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858602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政策学(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农业政策学(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政策学(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政策学(考试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1.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2. 早期的资本主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除了维持社会秩序以外,反对政府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采取任何形式的干预行动。3. 政策主要在一定信念、价值观和目标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工作。它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而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背景是起点,是政策作用的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的现状;政策目标是终点,是政策作用于对象后希望其改变成的理想状况;政策手段是起点到终点的桥梁,是政府所采取的如何把其认为不合理的现状改变成理想状况的一系列措施。4. 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

2、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动植物产品。5. 农业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6. 农业的作用 P6l 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l 为经济发展做出要素贡献l 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市场l 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l 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7. 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补救经济生活中这种现实的失灵或可能出现的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失灵是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8. 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9. 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P8l 市场机制本身是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l 市场经

3、济无法提供社会运行所需的公共产品l 自然垄断的存在l 信息不对称l 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10. 政府政策干预的目标及其缺陷(论述)P9(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始终是第一位的,政府干预则是第二位的。(2)政府干预的基本目标,是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增长。(3)政府干预存在的缺陷:首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不可能与市场机制完全相容;其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每个抱有良好愿望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第二章 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1.

4、福利经济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研究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之间的关系。2. 经济福利 最早由庇古(Pigou)、马歇尔(Marshall)等人建立起来的福利经济学是建立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3. 帕累托(Pareto)于1896年提出序数效用论对基数效用论进行非难。4. 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 p18(1)概念: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好到这种程度,以致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得到好处而同时又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2)达到帕累托最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帕累托条件之一:任何两张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都是相同的交换效率条件;帕累托条件之二:任何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

5、边际替代率,对于任何两种产品都是相同的生产效率条件帕累托条件之三:任何两种产品之间边际转换率与它们在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产量效率条件。4. 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理论模型通常作为评价农业政策经济效率的标准。5. 经济剩余:指在市场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商品供给和需求不断变化中实现均衡状态时获得的市场成本节约。消费者剩余:个人为某一物品愿意付出的最大代价与他实际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和市场实际价格之差。经济剩余: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剩余之和6系统模型吧公共政策视为政治系统对外界环境压力所做出的反应。7. 政策的过程模型也被称为政策的生命周期模型,它试图通过阶段性

6、的描述,对政策进行程式化的分析。8 过程模型中社会问题的辨识。社会问题只有在属于政府的政策范围、进入政府议程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政策问题。9. 精英模型的内涵 P26最后两段精英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哪些居统治地位的领袖人物的偏好和价值观的反映。10. 农业政策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1)政治可行性强调政策选择被决策者或当事人接受的可能性(2)经济可行性指获取实施政策所需资源的可能性(3)技术可行性指实现政策目标的科技手段上的可能性12. 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需要简要说明,文字阐述 P29 l 社会调查法l 历史分析法l 结构分析法l 模型分析法l 社会试验法l 群众路线法第三章 农业政策的制定1.

7、农业政策问题概念 所谓农业政策问题是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2. 农业政策问题具有客观性。农业政策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农业问题,是农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并且是已为人们所认识感知的问题。3. 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P36(1)边界分析法(2)层次分析法(3)类比分析法(4)假设分析法4.农业政策目标: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5.农业政策目标主要内容: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产品安全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或稳定农民收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改善农村环境。6.农业政策目标的特点 P38(1

8、)农业政策目标的具体性(2)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3)农民政策目标的规范性(4)农业政策目标的协调性(5)农业政策目标的层次性7.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 P39(1)从实际出发,保证农业政策目标的确有经济和社会效益(2)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切实调动人们的积极性。(3)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政策目标。(4)保持具体农业政策目标的适当的弹性8. 中国的农业政策目标是什么?P419.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目标是什么?P4110. 农业政策手段按照发生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哪些?P42(1)经济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2)行政管制手段,如生产管制、价格管制和信

9、用管制手段等等;(3)法制手段,即国家依靠法权的强制力量来保障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6. 农业政策手段是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工具11. 发达国家常用的农业政策工具 表3.1背下 P4312. 农业发展政策与结构政策主要侧重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增加农民收入13. 农业政策手段的作用是改善生产要素在农业部门内部和在农业各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效率。14. 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1)渐进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内容 P45背诵(2)延伸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内容 P45背诵(3)创新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15. 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论证(论述题) 展开说明 P46(1))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应遵循的原则

10、科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可控性原则(2)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的基本要素农业政策信息;农业政策主张;立论的理由 ;立论依据;驳论 ;可行性(3)农业政策方案论证的理性标准完整性;一致性;内聚性;简明性16. 农业政策的合法化(1)农业政策的合法化是指制定和执行农业政策的全过程必须符合法律规范或者传统规范。(2)统治的正当性是政策合法性的基础,而政策的合法性是统治正当性的手段。第四章 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1. 农业政策执行的概念 农业政策执行是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宣传、解释、实施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转化为现

11、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2. 农业政策执行的特点 展开说明 P53农业政策执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准备阶段、实际执行阶段和执行结束阶段。 l 农业政策执行影响的广泛性l 农业政策执行目标的具体性l 农业政策执行的灵活性l 执行的阶段性和连续性3. 美国学者 T.B.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提出了“四因素理论”,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涉及的四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4. 浴盆模型认为 政策失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早期失效:人们接受程度;一时失效较大;及时做出修

12、正;切忌轻易改变政策。偶然失效:转入正常时期;较少失效;追踪检查,延长这一时期。耗损失效:相当长时间后,主客观条件变化,失效率大,及时做好政策创新。5. 循环模型中 纲领发展阶段P586. 农业政策方案不仅仅反映了农业政策决策者的想法和决心,而且决定了农业政策执行过程及其最终结果。7. 农业政策执行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资金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权威资源。8. 影响农业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9. 农业政策对象是农业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对象,是农业政策的接受者。10. 农业政策所涉及的人员数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政策执行活动的复杂程度。11.

13、 农业政策执行的主要原则 展开说明 P67l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l 整体性原则l 反馈性原则12. 农业政策执行的方法 展开说明 P68(1)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2)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13. 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 P68l 明确指导思想l 制定执行计划l 进行政策试验l 组织实施l 开展农业政策宣传l 农业政策执行的督查第五章 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1. 农业政策评估的作用 P73l 合理配置农业政策资源的必要前提l 决定农业政策调整和变更的重要依据l 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2. 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 P74l 整体性原则(符合农业政策总体目标);l 动态性原则(农业政策

14、动态积累效应);重点l 时效性原则(农业政策效力递减规律);重点l 区域性原则(不能忽视区域差异);l 定性分析(性质、特点)与定量分析(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相统一的原则。3. 制定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原则 科学性:评估标准应该真实而科学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既考虑到被测系统的整体性,又考虑到系统的特殊性,注意评估标准规范化。4. 农业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 P75:l 生产力标准l 农业政策效率标准l 社会福利标准5. 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 论述题 P76l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事前评估;l 农业政策执行评估;l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农业政策影响评估; 农业政策效率评估:实践中需要把握三条原则

15、:一是效益相等时,成本越小的方案越优;二是成本相等时,效益越大的方案越好;三是效益与成本的比率越大越好。6. 农业政策执行的评估方法 资料分析法:对已有相关农业政策执行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政策执行做出评估。7. 农业政策效果的定量评估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这是一种适用于农业政策效益可以用货币化的评估方法,这种分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8. 农业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如何能把待估农业政策的全部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行科学的量化和货币化9. 农业政策调整的步骤 个别调整局部调整整体调整第六章 农业结构政策1. 农业结构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产品等的构成及其比例,是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的

16、分配比例。2.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94 农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发挥;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制约增值效益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3.农业区域结构政策是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结构的假定下建立的,因此实现全国市场的统一以及建立健全对应的市场运行的法规是实施区域政策的前提条件,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4. 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P955 农业区域结构政策目标 P976. 农业部门结构的概念 农业部门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内农业生产部门及各生产项目的组

17、成情况与所占比重。7 农业部门结构,通常以农业生产总产值构成、农业用地构成、播种面积构成、劳动力及资金占用构成等经济指标来反映,一般以农业总产值构成的相对数来表示。8.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不仅能够促进粮食转化,环节粮食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矛盾,而且能够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食品、粮食、毛纺和皮革及饲料等相关工业的发展。9.经营规模 经营规模归根到底是一个投入一产出的问题,因此,农业经营规模可分为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两个层次。 详细说明 P10310. 农业经营的规模可理解为: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环境下未获得最佳的产出规模而尽可能投入适量的生产要素,并使诸生产要素之间保持协调,以

18、获取经济效益,国家应在兼顾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进行调控,以实现宏观综合效益。11. 实现农业经营规模的政策建议 论述题P104n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n 加强和鼓励农业科技教育、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n 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n 在资金上给农业以扶持;n 加强和规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n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七章 农业土地政策1. 对土地的利用 沿着公平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的。2. 我国农业土地所有权结构一直是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体。3. 农业土地使用政策概念、政策含义 P111 第一段(1)双层经营体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集体为家庭经营提供服务的一整套

19、制度安排。(2)农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内涵农业土地承包经营农户所享有权利的性质:权利义务的法定性;权利义务确定的民主议定性;权利义务关系的非对称性。农业土地承包经营农户所享有权利的内容:自益权、共益权。(3)农业土地集体统一经营的内涵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作为农户集合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4. 农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内涵 权利义务确定的民主议定性。土地发包方案要以成员的合意为基础,经本集体经济组织2/3以上成员同意才产生法律效力。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户,其权利义务不是通过与包方的谈判确立的,本质上是自己行使决策权的结果。5. 农业土地流转包括农业土地所有权流转和

20、农业土地使用权流转。6. 简述中国农业土地流转政策要点 P122 中国农业土地流转政策实质上是规范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其要点如下:(1)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是农户而不是集体经济组织(2)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要遵循流转规范(3)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健康进行7 基本农田的概念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P124(1)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的不得占用的耕地。(2)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n 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n 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

21、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n 蔬菜生产基地。n 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n 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8 对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制度 P124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上收征地审批权;限制开发区占用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非农业建设批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矿、采石、取土等,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9. 耕地占用补偿制度: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用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应当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或者按照有

22、关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由有关部门组织开垦新的耕地的制度。第八章农村人力资源政策1. 人力资源的含义(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力的能力,即已经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和尚未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人口的能力。(2)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在宏观意义上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单位来进行计量的,在微观意义上则以一个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来进行计量。(3)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不断地发展变化。(4)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自然因素包括: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这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达到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劳动力的自然减员。2. 人力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的

23、生物性;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力资源的动态性;人力资源的智力性;人力资源的再生性;人力资源的社会性。3.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总特征可以概括为:数量大,质量低,地区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足。4. 从农村人力资源的地区分布来看,我过东部地区的农村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数量均超中西部地区;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高。5. 大中城市吸纳农民就业的能力下降 理解 P1346. 农村就业的特点: 与城市就业相比,中国农村就业具有分散性、自给性、季节性和兼业性的特点7. 扩大农村就业的政策及措施 P138l 引导农民从事开发性生产和扩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l 选择合适的

24、农业技术类型;l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l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8. 人力资源流动的一般规律 P140 l 人力资源流动数量与流动距离有关l 人力资源流动具有梯度推进的趋势l 人力资源流动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l 技术进步促进人力资源流动l 经济动机是人力资源流动的主要动力9. 人力资源流动的“推拉”理论 P141唐纳德.柏格提出来人力资源流动的推拉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流动式其原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10. 逐步实施“绿色证书”制度。我国在1990年开展了农业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的试点工作。1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P148

25、n 继续实行优生优育的人口政策,降低农村人力资源供给数量;n 贯彻科教兴国的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n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心理素质,促使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n 改善农村人口的医疗保健状况。第九章农业科学技术政策1.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转变将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其发展成功与否影响着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2. 农业科学技术的内涵及特点(1)内涵:农业科学技术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再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它产生于农业生产,又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每一阶段的进步都以科学技术发展作为前提。(2)特点:科学技术的区域性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周期长;农业科学技术的综

26、合性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分散性;农业技术的保密性差3. 农业科技自身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P161(1)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努力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3)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4)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造就一只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4.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意义 P164l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l 加速农业推广是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l 农业推广是改善农民地位、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5. 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展开说明 P165(1)资产保障 国家投入保障;集体资金保障;自筹资金

27、保障(2)人力保障 (3)物质保障 第十章农产品流通政策1. 农产品流通政策分为两类:价格政策和市场结构政策2. 农产品流通政策目标 P170l 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l 维持生产者的价格水平,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l 稳定或降低消费者的食品支出价格,保护消费者的利益;l 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l 增加农产品出口,获取更多的外汇收入;l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促进工业化进程等。3. 对外贸易政策手段 P171(1)出口鼓励措施,包括出口补贴、生产补贴等(2)进口限制措施,包括进口关税、进口配额和外汇许可证等(3)限制出口和鼓励进口措施,包括出口关税、进口补贴、征收产业税、复汇率和

28、高汇率等(4)其他措施,包括苛刻的技术标准、进出口的垄断经营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5. 国家实行限制价格政策的后果是供不应求。P1736. 支持价格政策 P174 支持价格政策又称为保证价格政策,其政策原理是:政府对实行这种措施的农产品规定一个政策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这个政策价格,则政府对市场活动不进行干预;如果市场价格降低到这个价格水平之下,则政府就出面以最终消费者的身份按保证价格实行敞开收购,从而使得市场价格不会降低到这个价格水平之下。这个价格就称为保证价格或支持价格,而这种收购农产品的行为被称之为干预性收购。7. 支持价格政策的有效实施通常取决于以下几个前提

29、条件或配套措施:P176l 必须实施贸易保护措施l 国内市场价格与出口价格之差不大l 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较小8. 农产品对外贸易:是一国对别国(包括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农产品交易活动,他是农产品国内贸易的延伸和扩展。9. 生产补贴是根据产量而不是根据销售市场的不同所进行的补贴,因此,生产补贴不会影响国内价格,再出口增加的同时消费者的利益将不会受到损害。10. 进口关税是一国政府通过海关向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赋。按计征方式不同,关税可以分为从量税和计价税。 本段需要全部掌握 P18711. 征收产业税的结果是国内生产减少,消费不变,出口减少,政府税收增加,而社会福利净损失。12. 进出口的垄断经营的

30、结果是减少进口,刺激国内生产。13. 进出口垄断的保护作用不是通过政府贸易政策而是通过垄断组织的行为实现的。14. WTO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的成员。14. 农产品市场结构政策 详细内容掌握 P195(1)农产品市场的竞争结构 背诵(2)农产品市场的品种结构 背诵15. 市场透明度(1)概念 市场透明度是指市场活动参加者对市场行情,即对供需数量、质量和价格的了解程度,也可理解为市场行情对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明了程度。(2)市场透明度包括数量透明度、质量透明度和价格透明度三个方面的内容。(3)提高市场透明度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

31、方面:n 质量分等分级标准化n 产品标记与广告规范化n 举办有组织的市场活动n 市场行情通报n 市场研究与预测第十一章 农业财政与金融政策1. 农业财政政策的作用(1)导向作用:即由于农业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财政收支及其平衡关系,而这种关系触及人的物质利益,从而左右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因此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及农业的发展方向起着引导作用。分为直接导向与间接导向。(2)协调作用(3)控制作用2. 农业财政政策:为了实现农业的发展目标而调整农业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措施。广义的农业财政政策包括农业税收政策和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拨款和投资政策,狭义的农业财政政策即指财政对农业的拨款和

32、投资政策。农业财政政策对农业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农业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农政策。3. 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 P204l 促进农业发展;l 调节农业产业结构;l 调节农业收入分配;l 调节农产品流通;l 调节农民消费;l 调节工农关系、城乡关系 4. 农业金融 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它是以资金为实体、信用为手段、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农村资金运动、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三者的统一。5. 农业金融政策 农业金融政策是指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控制、调节农业经济活动所遵守的准则和方略。农业金融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资金的回笼与投放,调节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的供给。在正常情况下,农业金融政策目标与农业财政政策目标

33、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农业金融政策的目标相对侧重于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发展目标。6. 农业金融政策的作用 P205l 融通农村货币资金,对优化配置农村社会资金起调控作用;l 对稳定农村货币流通、保证农村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其起调控作用;l 对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起调控作用7. 农业金融政策目标l 支持农业发展;l 农副产品收购;l 扶贫开发;l 发展农用工业;l 支持乡镇企业;l 化解农村金融风险8. 农业投入政策农业投入政策是为一定的农业发展目标而确定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农业投入政策的目标在于对各种农业投入主体的投资行为加以引导和调控。9. 农业投资概念指投资主体为取得

34、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一定的运作形式,形成农业资产或资本的经济活动过程。10. 农业资金的投入机制(1)中国农业资金的投入分别是以国家、农村集体和农户为主体而实现的。(2)农户投资存在的弱点: P209l 农户经营规模较小,积累能力有限,资金个体规模小,难以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一般多用于当年生产费用的补偿性投入l 由于农户受益不稳定,丰年受益多多投资,歉年受益少少投资,导致投资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11. 农业的投入政策 P210(1)政府对农业投资比例低(2)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可能由分散的农户独立进行

35、12. 发挥农村集体和农民作为农业投资主体的作用(1)发挥农村集体的投资主体作用(2)确立农户作为投资主体的低温13. 农业税(1)农业税的计算标准:参照种植粮食作物的常年产量计算(2)农业税的税率:平均税率规定为常年产量的15.5%(3)农业税的减征或免征(2)纳税人的农作物,按歉收程度,减征或者免征农业税。减征和免征的方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14. 农林特产税(1)所谓农林特产税,又称为农业特产税、农林特产农业税,是指对从事农林特产品生产并取得农林特产的收入征收的一种税。(2)农林特产税的征收范围是:(1)园艺收入,包括水果、茶、桑、花卉、苗木、药材等产品的收入(2)林木收入,

36、包括竹、木、天然橡胶、柞树、木本油料、生漆及其他林产品的收入(3)水产收入,包括水生植物、淡水养殖,滩涂养殖产品的收入(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征收税款的其他农林特产收入。15.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按照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不重复征收的原则,对在非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继续征收农业特产税。16. 我国农业金融政策的完善 P229l 重新定位中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角色l 完善产权制度l 放宽对农村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加强对民间金融的政策引导l 以农业险、人寿险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事业 第十二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1. 可持续发展(1)人口、资源、

37、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2) 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P233l 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l 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l 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4)可持续发展观包括三个要素:生态、经济与社会,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与社会,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生态与社会复合系

38、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 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P233l 世界农业蓬勃发展,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l 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种危机的挑战 3.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P235l 经济的可持续性l 社会的可持续性l 生态的可持续性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定目标 整体理解 P235 2段l 主要农产品持续增长、达到保障供给,满足全国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需要l 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地提高,消灭贫穷l 建立起农村经济系统有效运转,良性发展的生产经营机制l 资源得到保护,永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实现生产、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9、5.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P236l 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l 建立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入体系l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持续农业的发展l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提高产出率的后劲l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6. 我国面临的环境危机 P237l 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l 乡镇工业污染趋严重l 庞大的人口对环境及资源形成的压力l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人口膨胀是首要的,可以说是其他问题的根源。l 合理的人口承载力为9.5亿人7. 农业环境政策 P238l 制定实施环境标准l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l “谁污染,谁治理”政策l 强化环

40、境管理政策第十三章 农村社会发展政策1. 农村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P247l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政府制定的关于本国人口问题的行为准则l 人口运动具有周期长、惯性大、影响范围广、不易调整的特点l 农村人口政策是国家制定关于农村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职业结构变动、地区迁移、人口素质提高以及扶幼养老等方面的准则。l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5%以上。2. 当前我国农村的人口问题 论述题 P248l 总人口继续增长,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严峻l 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l 农村人口质量低l 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迅速,过剩劳动力的安置成为改革和发展的难题l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挑战3. 我国农

41、村人口政策内容l 控制人口数量政策 l 提高人口质量政策 l 调整人口结构政策4. 绿色证书在我国是指农民技术资格证书,是农民达到从事某项工作岗位规范要求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经当地政府认可的从业资格凭证,也就是农村劳动者的岗位合格证书。5. 贫困的含义 P255贫困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生存状态,贫困是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这里所说的资源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文化的和社会的。其二是发展状态,贫困是制约人们摆脱贫困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等诸种因素的动态过程,是缺乏发展的手段、能力和机会。相对贫困:指与同一社会内其他成员相比而言生活水平的低下,相对于贫困线的确

42、定也就可可以从社会其他成员生活水平的测量中获得的。6. 我国扶贫进展以及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论述题 P258(1)我国扶贫的进展经过20多年的不懈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上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左右;解决了一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沂蒙山区、井冈山区、大别山区、闽西南地区等革命老区群中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名族地区,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历史上“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地区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条件

43、明显改善,贫困状况大为缓解。(2)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对贫困地区优惠政策已经弱化 扶贫信贷资金使用和管理亟须加强 反贫困投入力度与反贫困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称 以工代赈规模不足,管理需要改进(3)最有效的扶贫方式就是直接扶持贫困农户。7.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P264l 社会保险 l 社会福利 l 社会救助l 社会优抚8.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P265l 稳定功能l 调节功能l 补偿功能l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9.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与政策选择 论述题 P268(1)总体思路从农村实际出发,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与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建设相配套。社

44、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或企业补充保障相结合,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建设步伐,逐步建立起项目(内容)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标准适当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不断提高其社会化程度,并争取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实现与城市的接轨,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l 坚持现代社会保障与传统家庭保障结合l 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l 坚持商业性保险与社会性保险相结合(3)建设的重点l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l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l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4)具体对策l 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开征和完善社会保障税收l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组织和

45、制度效率l 农村社会保障应该依据社会群体分类逐步推进l 充分发挥家庭保障在近期农村居民生活中的主体保障作用第十四章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农业政策1. WTO (1)成立于1995年1月1日。(2)在农产品贸易谈判中,主要矛盾始终是美国和欧共体之间的利益冲突。2. 关税化 关税化是指将非关税壁垒转化为同等保护程度的关税的过程。3. 表14.2 乌拉圭回合有关农业补贴和保护的削减比例。熟练掌握背诵 P2764. 国内支持规则l “绿箱”政策。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l “黄箱”政策。指与生产直接有关、对贸易产生扭曲作用、造成不平等竞争的支持措施。l “蓝箱”政策。“蓝箱”政策措施是价格

46、支持的特例,是指在实行价格补贴时,以农民控制生产面积、牲畜头数和产品产量为前提。5. 农产品关税 中国农产品算术平均税率为21.2%6.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论述题 P288(1)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l 加入WTO将改善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环境l 加入WTO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的对外服务l 加入WTO将促进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l 加入WTO将使中国能够参与制定国际农产品贸易新规则(2)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l 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会产生较大影响l 增加了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l 政府对农业特别是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7. 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论述题 P290(1)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加强农业国内支持政策(3)调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管理措施(4)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第十五章 农业政策案例分析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成功之处(国际经验)l 共同的农业政策作为欧共体农业一体化的机制,在所有成员国之间建立了一种共同的但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