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及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及思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及思考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将面临的基本国情。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2%,远超老龄化社会标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持续加深,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这对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巨大挑战。正因如此,我国着力推进建设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逐步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其中,企业年金是在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由企业和员工
2、根据自身经济能力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一、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概况(一)发展历程回顾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萌芽,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1.政策萌芽与初创阶段(1991年-1999年)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最初被称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国家提倡并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为本企业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首次正式在国家层面被提及。1995年,劳动部印发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作了初步规范,并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
3、度建立的基本条件与实施范围予以明确说明。此阶段,伴随市场化改革进程,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是极不完善的,以至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尚不能形成规模化、制度化发展趋势,加之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与经济负担过重等诸多因素,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处于一种政策徘徊状态。2.试点探索与发展阶段(2000年-2006年)2000年,国务院颁行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倡议运营条件较好的企业先行为职工构建企业年金制度,并采取市场化运营的管理方式。至此,国家正式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更名为企业年金制度。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接连颁发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在组织管理及基
4、金运营等诸多方面实现了制度保障,标志着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正式由探索阶段转向全面推行时期。2006年,以联想集团公司为标志的首个企业年金计划正式得以建立,意味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开始步入规范化、市场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企业年金制度取得诸多突破,相关政策与体制空间的搭建基本成型,为后续制度的演进与完善奠定了基础。3.政策调整与完善阶段(2007年至今)2011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对企业年金的运作主体及职责、基金管理、收益分配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2013年,财政部、人社部和税务总局联合颁发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促成了我国实施企业年金
5、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政策的出台,促使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税收体系更加完善,为制度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2017年,基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健全及资本市场的持续完善,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企业年金办法,对2004年推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的部分内容予以修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企业年金制度体系。此阶段,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政策较之前也得到了更好的完善,但依然需要根据运行状况不断修正,与时俱进。(二)发展现状分析1.企业年金市场发展速度我国企业年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强。2007年至2021年,全国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从3.2万个增加到11.75万个,增幅达267%;参
6、与职工人数从929万人增加到2875万人,增幅为209%;2021年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26406亿元,这一数字在2007年仅有155亿元,显示出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良好的发展势头。2.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结构从行业属性来看,企业年金制度实行较好的大都集中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垄断行业,如电信、石油、石化、电力等。而对于数量高达99%的小型企业,其企业年金占比不足1%。从发展地区来看,东部沿海城市和发达省份的推广速度和成效要优于中西部地区。例如,2021年上海市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账户数为10757个,职工账户数近149万人,全年基金金额达到1122.86亿元;西藏自治区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账户数为40个
7、,职工账户数为16778人,全年基金金额仅有12.70亿元,不同地区之间企业年金规模及覆盖率差异显著。3.企业年金管理人市场格局在企业年金市场上,各方管理人均呈现出显著的马太效应。其中,以受托人为例,2021年人社部公布的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中,一共有13家受托机构,其中保险公司6家,银行系5家,信托公司2家。保险公司规模占比达到总规模的73.8%(详情见表1),占据市场绝对主导地位。2021年10月,人社部公布了对部分机构年金企业年金资质的延续及处罚决定,管理人的资质调整将带来市场格局新机会。表1 2021年企业年金市场受托管理情况(数据来源: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二、我国企业年金市
8、场发展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当前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具备较好的基础,但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的第二支柱和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的第三支柱,仍然表现为发展不均衡的局面。1.基金规模增量显著,但覆盖率依旧很低截至2021年末,全国有11.75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875万人,积累基金2.64万亿;截至2021年末,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区、市)、新疆兵团和中央单位职业年金基金累计投资运营规模约1.79万亿,覆盖全国约4000余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总体而言,
9、我国企业年金覆盖率很低,第二支柱整体覆盖人群不足7000万人,约占全国职工总人数的6.8%,远远达不到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压力的作用。放眼于国际社会,其他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国家中,有1/3的国家覆盖率超过30%,其中,丹麦、法国、瑞士的年金覆盖率几乎达到100%,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在50%左右。相比之下,我国的企业年金覆盖率差距显著。2.基金规模增速放缓,市场进入增长瓶颈期(1)经济周期影响企业经营企业年金由企业集体协商自主建立,故企业是否建立企业年金受企业经营效益影响较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叠加近年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以上因素导致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
10、金的意愿降低,故造成参与企业年金职工人数增速降低,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表2 2007年-2021年企业年金发展情况(数据来源: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2)税收优惠有待提高,激励力度不足企业年金的推广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收优惠政策。国际上,企业年金资金积累重点依靠税收优惠,在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下,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补充养老保险覆盖面相对较高。尽管我国也出台了有关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优惠力度小,企业缴费部分在5%以内可税前列支,而欧美国家这一比例基本都在15%左右。税收优惠政策给予的优惠力度不足,很难吸引企业和员工。3.制度运行时间较短,长期投资优势尚不明显要发挥企业年金相较于
11、基本养老保险的优势作用,市场化运作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各方管理人也一直在寻求如何实现低风险、高收益的企业年金投资运行,并与此同时保持基金投资收益的稳定性。从市场化运作的投资收益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年金在投资组合数和资产金额方面均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投资收益率却并不稳定。自2007年开始,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组合数由212个增加到4965个,资产金额由154.63亿元增加到26077.44亿元,增长较为迅速,说明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化进展较为顺利。但是从加权平均收益率来看,则呈现出不稳定态势。从表3和图1中可以看出,2007年企业年金投资收益高达41%,但2008年企业年金收益率降到-1.83%,企业年
12、金基金收益出现投资亏损问题,并且2011年再次出现亏损现象。整体来看,企业年金收益率较不稳定,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期收益水平,且最低值(-1.83%)和平均收益率(7.17%)皆与历史最高收益率(41%)差距悬殊。对于增强制度信心以及保持稳定增值方面会产生负面影响。表3 历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情况(数据来源: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图1 2007年-2021年历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率(数据来源: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二)影响因素分析改革开放发展40多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发展阶段上,我国已经开始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
13、阶段,在新的发展时期,企业年金市场的客观环境和基础条件已发生显著的变化,影响企业年金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宏观经济环境从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动因分析,长期稳健经营是企业和职工愿意建立和参与企业年金的前提条件,企业年金只有长期稳定运营才能为员工真正起到补充养老的作用。而从全社会来看,只有长期稳健经营的企业足够多,才能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大力发展。截至到2021年末,我国GDP已达到114.37万亿元,其中企业数量达到4842万户,城镇就业人员为4.6亿人。同时,我国还在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中小企业打造了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发展道路,进一步
14、激发了企业活力,为市场主体投资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是,在看到宏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企业主体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从业人数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比例达到80%。如何增加中小企业的存活率、延长中小企业的生存年限,是吸引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推动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不得不跨过的难关。2.政策支持力度从制度结构来看,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根本,截至2021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达10.2亿人,除了未成年人以及大学生群体,基本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的同时,人口老龄化以及新生人口下降则势必带来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和替代率下降,缓解基本
15、养老保险压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十四五”时期“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企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与此同时,自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写进“十三五”规划纲要以来,许多地方已经实质性地降低了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面临较大压力的同时,一方面降低缴费比例,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可
16、见通过发展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实现“基本养老保基本,二三支柱来补充”已经成为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必然之路。而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税优制度以及其他激励安排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也是影响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3.资本市场发展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养老金DC模式(缴费确定型)的具体体现,投资环境和资本市场发展对企业年金制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金为主要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力量,一方面养老金的长期性可作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剂,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保障了养老金的增值,实现养老金增值和资本市场稳定的良性循环。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尚未完全集中投资运营,企业年金
17、和职业年金基金规模较小;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的高波动性以及投资者散户化的特征也使养老资金不敢放心入市,整体保持高储蓄率,进而无法实现资本市场发展与养老金投资的良性循环。所以,在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鼓励个人通过投资积累养老资金的同时,也需要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市场参与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做到养老金持续稳定增值并吸引更多养老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三、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策略及设想过去的十几年中,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都非常迅猛,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也不言而喻。但是与欧美国家的第二支柱相比,我们仍有较大差距,并且我国现行的养老压力依旧刻不容缓,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具备高度的战
18、略意义,未来企业年金将会成为我国养老金市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最具发展前景的业务之一。关于企业年金市场未来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一)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准入门槛,提升企业年金覆盖率政府作为企业年金制度的主导者和推行者,应该降低并放宽对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建设的约束条件,如可以废弃原来的必须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规定,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管理服务机构来讲,应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解除企业规模限制,建立集合年金计划或是为中小企业客户量身打造企业年金产品,让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参与到企业年金计划中来,获得年金产品服务。通过政策端、产品端和服务端的一系列举措,使得中小企业将成为未来年金
19、增量市场上的重要力量,有效提高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二)制定统一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年金法规制度建设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监管部门的扶持尤为重要。尤其是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税收优惠比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作为企业年金制度建设的主导者,应积极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对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实行政策福利。不仅仅是在税收层面,未来企业年金法规的顶层设计将逐步完善,制度覆盖面更广,更加具有操作性,诸如保险模式、税收制度形式、管理年金办法和投资运作规则等内容都将逐渐规范化和体系化。(三)建立专业多元化的投资管理体系,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企业年金的投资运作应有其自己的特色,而非同于其他的基金模式。我国企业年金目前的投资渠道较为狭窄,投资工具相对匮乏,尤其是对金融避险工具的选择更是稀少,大部分的资产配比依旧是固定收益类资产。因此,要对资本市场加强其建设和完善的力度,逐步放开对企业年金的投资限制,增加投资工具选择,为各企业营造一个良好且多元化的投资环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