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氧气、干冰、硫酸、烧碱B碘酒、冰、盐酸、烧碱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纯碱D铜、硫酸钠、醋酸、石灰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和干冰升华均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
2、力BNaF、H2SO4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CHCl气体溶于水和NaOH熔化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相同DI2、Br2、Cl2、F2的熔、沸点逐渐降低3、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的金属氯化物(RClx)溶液20mL,恰好与20mL0.15molL-1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则x为A1 B2 C3 D44、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K+、H+、SO42、CO32B纯碱溶液:K+、OH、SO42、NO3C澄清石灰水:Na+、Fe3+、CO2、ClD稀硫酸溶液:Ba2+、Na+、HCO3、NO35、以下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酸碱 B有机物无机物
3、C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D盐氧化物6、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不同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7、实验室配制100mL1molL-1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固体B在盛有NaCl的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静置至室温再移入容量瓶中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玻璃棒23次,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D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8、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BC
4、D腐蚀品爆炸品有毒气体易燃液体AABBCCDD9、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HClBCO2CCaODKOH10、已知反应: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Se+2H2SO4(浓)=2SO2+SeO2+2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中Se是氧化产物,I2是还原产物B反应中浓H2SO4是氧化剂,SeO2是还原产物C反应中每有1.0mol I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4NADSeO2、H2SO4(浓)、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11、欲配制10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正确的方法是()A称量10.6 g Na2CO
5、3溶于100 mL水中B称量10.6 g Na2CO3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C量取20 mL 5.0 molL-1Na2CO3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D配制8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则只需要称量8.5 g Na2CO312、配制100mL1.0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不会影响溶液浓度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有蒸馏水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称量NaOH固体时使用了称量纸13、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是还原
6、剂,其中氮元素被氧化B生成物中的N2是氧化产物,K2O是还原产物C每转移1 mol电子,可生成N2的体积为35.84 LD若有65 g 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 mol1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所含的原子数为0.5 NAB100 m L 0.1 mol/L的MgCl2 溶液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02 NAC1.7 g的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D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1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而胶体是带电的,因而胶体可以产生电泳现象B通电时,溶液溶质粒子移向
7、两极,而胶体分散质移向同一极C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及土壤保肥等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D纳米碳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因此其属于胶体16、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Cl2可溶于水BNaClO具有强氧化性CNa2CO3受热难分解DNa2O常温下为浅黄色固体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E 是核电荷数均小于 20 的元素。已知:A 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B 原子的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C 元素的原子 M 层比 L 层电子数少 1 个;D 元素的+2 价阳离子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 B 相同。(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B_;
8、C_;D_;E_。(2)写出 D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3)写出 C 形成离子时的电子式_。(4)A 与 B 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 2:1 和 1:1,且这两种化合物中电子总数分别为 10和 18。请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5)A 元素与 C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离方程式:_。18、I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已知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其中A为单质,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1)组成单质A的元素符号为_。(2)写出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IIA、B、C、D为三种常见物质。A是金属单质,且A
9、的合金用量最大。这四种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1)向溶液C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_色。(2)写出图中CAB的离子方程式_。19、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K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取部分固体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向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取少量的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以上各种物质均写化学式)(2)写出上述步骤
10、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反应剧烈,产生黄绿色气体。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的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中反应有 (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
11、程式说明原因 。(2)装置C的作用是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 。(4)实验证明,Na2O2能与干燥的HCl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 (要求答出一个要点即可)。21、某小组研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实验请回答:(1)实验中湿棉花的作用是_。(2)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甲同学观察到实验中持续产生肥皂泡,实验中溶液B呈现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_。(4)乙同学观察到实验中持续产生肥皂泡,但实验中溶液B未呈现红色。
12、溶液B未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碘酒、盐酸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纯碱是盐不是碱,故C错误;硫酸钠是盐、石灰水是混合物,故D错误2、D【解析】A. 氯化铵受热是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属于化学变化,化学键破坏,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B. NaF中含有离子键,H2SO4中含有共价键,所含化学键类型不相同,B错误;C. HCl气体溶于水共价键断键,NaOH熔
13、化破坏的是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相同,C错误;D. I2、Br2、Cl2、F2形成的均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减小,则熔沸点逐渐降低,D正确。答案选D。3、C【解析】n(Ag+)=0.02L0.15mol/L=0.003mol,根据反应方程式Ag+ + Cl=AgCl得: Ag+ + Cl=AgCl 1 10.003mol n(Cl),解得n(Cl)=0.003mol,因n(RClx)=0.02L0.05mol=0.001mol,则x=3,故答案选C。4、B【解析】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OH-、H会发生反应形成水,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纯碱溶液中K
14、+、OH、SO42、NO3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澄清石灰水中会发生反应CO2+Ca2+2OH-=CaCO3+H2O,Fe3+3OH-=Fe(OH)3,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稀硫酸溶液中H与HCO3会发生反应:H+HCO3=CO2+H2O,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5、A【解析】A. 由于酸和碱易发生中和反应,则酸不能直接转化为碱,A符合;B. 有机物可以直接转化为无机物,例如甲烷燃烧等,B不符合;C. 金属单质可以直接转化为非金属单质,例如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不符合;D. 盐可以直接转化为氧化物,例如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
15、和二氧化碳,D不符合。答案选A。6、A【解析】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根据n=N/NA可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应相等,结合n=m/M=V/Vm进行计算和判断。【详解】A项、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在质量相等时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故A正确;B项、等压下,由于温度不一定相同,等体积的N2和CO2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项、由于压强未知,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不同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质量不相等,CO和N2的摩尔质量相等,物质的量不相等,故分子数目一定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阿
16、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灵活物质的量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A【解析】A托盘天平称量时只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所以只能称量5.9g药品,不能称量5.85gNaCl,故A错误;BNaCl固体要先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再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100mL容量瓶,故B正确;C烧杯、玻璃棒要洗涤,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保证溶质全部转移,故C正确;D定容时,沿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直至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故D正确。答案选A。8、D【解析】A图标为腐蚀品,乙醇不是腐蚀品,属于易燃液体,故A错误; B图标为爆炸品,乙醇不
17、是爆炸品,属于易燃液体,故B错误;C图标为有毒气体,乙醇不是有毒气体,属于易燃液体,故C错误;D乙醇为易燃液体,图标为易燃液体,故D正确;故答案为D。9、C【解析】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A.、HCl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故不选A项;B、CO2是酸性氧化物,故不选B项;C、Ca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选C项;D、KOH属于碱,故不选D项。答案选C。10、D【解析】A、反应中S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eO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所以Se是还原产物,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2是氧化产物,A错误;B、反应中浓H2SO4是氧化剂,Se是还原剂被氧化,则SeO2是氧化产物,B错误;
18、C、反应中每有1.0mol I2生成,则转移电子数目为1mol2NA=2NA,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D正确,答案选D。11、C【解析】A.水的体积为100mL,将10.6gNa2CO3溶于水后,溶液体积大于100mL,故溶液的浓度小于1mol/L,故A错误;B.10.6gNa2CO310H2O物质的量小于0.1mol,由化学式可知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碳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溶液体积为100mL,所配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小于1.0molL-1,故B错误;C.设稀释后碳酸
19、钠溶液浓度为c,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mL5mol/L=100mLc,解得:c=1mol/L,故C正确;D.配制80mL1.0mol/LNa2CO3溶液,实际上配制的是100mL1.0mol/L的碳酸钠溶液,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mol1.0mol/L0.1L=10.6g,故D错误。故选C。【点睛】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水的体积。12、A【解析】A、容量瓶使用前有蒸馏水,由于定容时还需要加入蒸馏水,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故A正确;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知,配制的溶
20、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根据c=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C错误;D、称量NaOH固体时使用了称量纸,导致氢氧化钠吸水或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的误差分析,注意掌握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贴近高考;该题难易适中,注重灵活性,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13、D【解析】A、KNO3中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
21、0价,KNO3是氧化剂。氮元素被还原;NaN3中氮元素化合价由升高为0价,NaN3为还原剂,A错误;B、根据A中分析可知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K2O不是还原产物,也不是氧化产物,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转移10mol电子,产生16mol气体,现若转移1mol电子,产生1.6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 L,其他条件下不一定是35.84L,C错误;D、若有65 g NaN3即1mol氮化钠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 mol,D正确。答案选D。14、C【解析】A. 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B. 在MgCl2
22、溶液中,微粒包括离子、分子和原子等,所以必须指明具体的粒子名称;C. OH中含有10个电子,0.1mol OH含有1 mol电子;D. 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可知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都约为6.021023,多原子分子中,分子数与原子数不同。【详解】A. 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故A项错误;B. 100 mL0.1 mol/L的MgCl2中含有溶质MgCl2 0.01 mol,题中没有告诉具体的粒子名称,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数目,故B项错误;C. 1.7 g 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1 molOH含有1mol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NA,故C项
23、正确;D. 多原子分子中,分子数与原子数不同,如1 mol氢气中含有6.021023个H2分子,但含有26.021023个H原子,故D项错误;答案选C。15、C【解析】A. 胶体不带电,胶体的胶粒带电,因而胶体可以产生电泳现象,故A错误;B. 由于溶液中溶质微粒可能不带电,如乙醇溶液,因此通电时不一定向两极移动,故B错误;C. 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及土壤保肥等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故C正确;D. 纳米碳是纯净物,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易错点是A项和D项,要特别注意胶体自身不带电,是胶体的胶粒带电,同时还要把握胶体的概念,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
24、混合物,而D项中纳米碳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因纳米碳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因此其不属于胶体。16、D【解析】ACl2是一种黄绿色,可溶于水的有毒气体,故A正确; BNaClO中含有次氯酸根离子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也是因为次氯酸根,次氯酸根离子中Cl的化合价为+1价,而Cl的常见化合价是-1,Cl很容易从+1价降到-1价,即得电子能力强,所以ClO-具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CNa2CO3的热稳定性较好,受热难分解,故C正确; DNa2O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故D错误;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H O Cl Mg S H2O H2O2 HCl=H+Cl-
25、 【解析】A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H;B原子的L层(第二层)电子数是K层(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即第二层6个电子,则B为O;C元素的原子M层(第三层)比L层电子数少1个,即第三层7个电子,C为Cl;氖原子电子数为10,即D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2,D为Mg;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且E原子序数小于20,E为S。【详解】A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H;B原子的L层(第二层)电子数是K层(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即第二层6个电子,则B为O;C元素的原子M层(第三层)比L层电子数少1个,即第三层7个电子,C为Cl;氖原子电子数为10,即D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2,D为Mg;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
26、相同且E原子序数小于20,E为S。(1)A:H B:O C:Cl D:Mg E:S(2)镁离子;(3)氯离子,电子式加中括号。;(4)A 与 B 可形成H2O和H2O2(5)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氢,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HCl=H+Cl- 。18、Na Na2CO3H2OCO22NaHCO3 血红 2Fe3+Fe3Fe2+ 【解析】I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均含有Na元素,其中A为单质,则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氢气,可推知E为H2,B为NaOH,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与NaOH连续反应,可知X为CO2。II 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用量最大,则A为铁。铁与氯气反应
27、生成氯化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可以相互转化,据此分析解答。【详解】I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均含有Na元素,其中A为单质,则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氢气,可推知E为H2,B为NaOH,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与NaOH连续反应,可知X为CO2,C为Na2CO3,D为NaHCO3。(1)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答案为Na; (2)由C转化为D是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Na2CO3+H2O=2NaHCO3,故答案为CO2+Na2CO3+H2O=2NaHCO3;IIA、B、C、D为三种常见物质。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
28、用量最大,则A为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C为FeCl3,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为FeCl2,D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则D可能为铁的某种氧化物。(1)向FeCl3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红;(2)CAB为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19、Ba(NO3)2、Na2CO3 K2SO4 NaCl、NaNO3 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2+H2O Ag+Cl-=AgCl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题干中的现象,通过确定存在的物质排除不能共存的物质;依据一定有
29、Ba(NO3)2,可能存在碳酸钠或硫酸钾或两者都有;依据判肯定有碳酸钠,肯定没有硫酸钾;依据因为第步加入了盐酸,所以证明不了原来混合粉末中有NaCl。【详解】(1)根据上面分析可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Ba(NO3)2、Na2CO3,一定不含的物质是K2SO4,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NaNO3;答案:Ba(NO3)2、Na2CO3 K2SO4 NaCl、NaNO3(2)硝酸钡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Ba2+CO32-=BaCO3;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Ag+C
30、l-=AgCl;答案: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2+H2O Ag+Cl-=AgCl【点睛】依据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利用存在的物质排除不存在的物质。20、 (1)Cl24H4IO2=2I22H2O(或2H2O4IO2=2I24OH(2)吸收HCl和过量的Cl2,防止污染空气,使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3)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O2O2有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所得(4)1 4 1 2 2H2O 不能 Na2O2与生成的H2O反应有O2生成;HCl混在Cl2中;H2O混在Cl2中;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l气体
31、;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答出任何两点即可)【解析】(1)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退色,说明A中反应有Cl2生成;若B中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不能说明一定有Cl2生成,因为O2也可把I氧化成I2:4H4IO2=2I22H2O,从而使试纸变蓝。(2)装置C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HCl和Cl2,防止污染空气并使D中收集到较纯净的O2。(3)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能得到O2;O2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得到的。(4)由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物中所缺物质为H2O,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一是因
32、为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l气体,且气体与固体反应较慢;二是因为HCl易混入Cl2中,生成的H2O及H2O与Na2O2反应生成的O2也易混入Cl2中,使Cl2不纯。21、提供水蒸气 3Fe4H2O(g)Fe3O44H2 Fe3 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Fe,实验中Fe3全部被Fe还原为Fe2 【解析】分析:铁与水蒸气反应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KSCN溶液与该溶液变红色,说明有三价铁离子,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KSCN溶液未变红色,说明无三价铁离子,一定有Fe3O4和Fe;铁单质能将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以此解答。详解:(1)由于反应物有水蒸气,则实验I中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2)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g)Fe3O44H2 ; (3)甲同学观察到实验中持续产生肥皂泡,实验中溶液B呈现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Fe3。(4)乙同学观察到实验中持续产生肥皂泡,但实验中溶液B未呈现红色,说明不存在铁离子,因此溶液A中含有单质铁,把铁离子还原为Fe2+,因此,溶液B未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Fe,实验中Fe3全部被Fe还原为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