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重庆江北区化学高一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重庆江北区化学高一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B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金属钠C工业上常用焦炭在高温下直接将氧化铁还原炼铁D在海水中
2、加入石灰乳可得氢氧化镁沉淀,这是从海水中富集镁的基本方法2、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贮气瓶,一个装O2气体,另一个装O3气体,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A质量 B密度 C分子数 D原子数3、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SO4=Fe3+SO42 BCa(OH)2=Ca2+2(OH)CH2SO4= 2H+ SO42 DKClO3=K+Cl+O24、下列反应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CNaHSO4溶液和KOH反应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5、现有一定量的气体如下:标准状况下6.72LCH4、3.011023个HCl分子、1
3、3.6gH2S、0.2mol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排列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标况下体积: b同温同压下的密度: c质量: d氢原子个数:AabcBabcdCabdDbcd6、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A装置与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C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D没有全部被还原7、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是纯净物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D胶体属于介稳体系8、下列反
4、应中,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氨水和稀盐酸反应B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D碳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9、下列操作会使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B定容时凹液面最低处低于刻度线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没有干燥就移入所配制溶液D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10、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A2 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 mol水的摩尔质量B32 gN2O4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和32 gNO2氮原子的物质的量C32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D10%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5% NaOH溶液中溶质
5、的物质的量浓度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醋酸溶解水垢(CaCO3):CaCO3+2H+ =Ca2+H2O+CO2B在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 Ba2+ +2OH- +2HCO=BaCO3+2H2O+COC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 H+ +OH =H2OD实验室制氯气:MnO24H +4Cl= Mn2+2Cl2 2H2O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Fe+Cu2+Fe2+Cu Ba2+2OH-+2H+SO42-BaSO4+2H2OCl2+H2OH+Cl-+HClO CO32-+2H+CO2+H2O Ag+Cl-AgClA只有 B C D13、下
6、列给定条件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浓盐酸与铁片反应:2Fe + 6H+ 2Fe3+ + 3H2B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 SO42- + Ba2+ + OH BaSO4+ H2OC小苏打与NaOH溶液混合:HCO3 + OH CO32- + H2OD氧化铜粉末溶于浓盐酸:2H+ + O2- H2O14、含有自由移动Cl-的是( )A溶液B液态HClC固体NaClDKCl溶液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电子的转移D离子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但离子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7、16、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现有失去标签的CaCl2、AgNO3、HCl和Na2CO3四瓶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的成分,将它们编号为A、B、C、D后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实验顺序实验内容实验现象A+B无明显现象B+D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C+B有白色沉淀生成A+D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各小题:(1)A、C、D三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所含溶质):A溶液_,C溶液_,D溶液_。(2)写出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B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8、18、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Cl-、CO32-、SO42-中的某一种。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若向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 _、B_、C _、D_。19、下列是用98%的浓H2SO4(1.8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配制0.5 molL1的稀硫酸500 mL的实验操作,请按要求填空:(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2)如果实验室有10 mL、20 mL、
9、50 mL的量筒,应选_的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3)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 mL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目的是_。(4)将冷却至室温的上述溶液沿_注入_中,并用50 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要转入到容量瓶中,并振荡。(5)加水至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_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的_正好跟刻度线相平,把容量瓶塞好,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Cl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室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的作用
10、是_。(3)实验过程中,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中(a是干燥的品红试纸,b是潮湿的品红试纸)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上图装置_与_之间添加下图中的_装置(填序号),该装置的作用是_。(5)装置V的目的是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写出装置V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6)将8.7 g MnO2与含HCl 14.6 g的浓盐酸共热制Cl2,甲同学认为可制得Cl2 7.1 g,乙同学认为制得Cl2的质量小于7.1 g,你认为_(填“甲”或“乙”)同学正确,原因是 _。21、阅读
11、数据,回答问题。(1)表-1列出了一些醇的沸点名称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沸点/64.778.397.282.4117.799.5108表-1醇类物质的沸点明显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其原因前者分子间存在_作用。你推测2-甲基-2-丙醇的沸点不会超过_。(2)表-2列出了一些羧酸的沸点结构简式沸点/CH2=CH-COOH141CH2=CH-CH2-COOH163CH3-CH=CH-COOH168185CH2=C(CH3)COOH163表-2表中CH3-CH=CH-COOH的沸点数据有两个,其原因是_。(3)表-3列出了一些醛和羧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名称溶解度/g
12、名称溶解度/g乙醛混溶乙酸混溶丙醛30丙酸混溶丁醛7.1丁酸混溶2-甲基丙醛92-甲基丙酸17戊醛1.4戊酸2.4表-3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影响有机物水溶性的因素有(答出两条即可)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自然界中铜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A错误;B. 电解饱和食盐水发生反应2NaCl + 2H2O2NaOH + Cl2+ H2,不能得到金属钠,应该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钠,故B错误;C、高温下,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反应生成CO,所以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CO在高温下将氧化铁还原成铁,故C错误;D海水中镁离子的浓度较低,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可得氢
13、氧化镁沉淀,实现了镁的富集,故D正确;故选D。2、C【解析】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在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贮气瓶中的氧气和臭氧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两瓶中气体的分子数也相同。故选C。3、C【解析】A、应生成亚铁离子;B、2molOH-表达错误;C、电荷守恒、质量守恒;D、氯酸根离子是原子团,不能拆开。【详解】A、应生成亚铁离子, FeSO4=Fe2+SO42,故A错误;B、2molOH-表达错误,Ca(OH)2=Ca2+2OH,故B错误;C、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故C正确;D、氯酸根离子是原子团,KClO3=K+ClO3,故D错误。故选C。4、C【解析】H+OHH2
14、O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或者是强酸的酸式盐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据此解答。【详解】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方程式为2OH-+CO2CO32-+H2O或OH-+CO2HCO3-,A错误;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方程式为Ba2+2H+2OH+SO42-2H2O+BaSO4,B错误;C、NaHSO4溶液和KOH的反应方程式为H+OHH2O,C正确;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方程式为H+NH3H2ONH4+H2O,D错误。答案选C。5、B【解析】标准状况下6.72LCH4的物质的量是0.3mol、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13.6
15、gH2S的物质的量是0.4mol、0.2molNH3。相同条件下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标况下体积:,故a正确;同温同压下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同温同压下的密度:,故b正确;0.3mol CH4的质量是4.8g;0.5molHCl的质量是18.25g;0.2molNH3的质量是3.4g,质量:,故c正确;0.3mol CH4含氢原子1.2mol;0.5molHCl含氢原子0.5mol;0.4molH2S含氢原子0.8mol;0.2molNH3含氢原子0.6mol;氢原子个数:,故选B。6、D【解析】A装置与之间缺少干燥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中,水蒸气被看作氢气的质量,使实验测得,故不选A;B装
16、置后缺少干燥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中,水蒸气被看作氢气的质量,使实验测得,故不选B;C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偏小,测量氧元素质量偏小,使实验测得,故不选C; D没有全部被还原,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选D。7、D【解析】A. 根据混合物的概念: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分子构成时由多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B. 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是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所在;C. 饱和氯化铁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产氢氧化铁沉淀;D. 胶体是一种均一、介稳定的分散系。【详解】A. 因为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就是胶体,胶体属于混合物,故A项错误;B.
17、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是有丁达尔效应,故B项错误;C.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沉淀,故C项错误;D. 胶体较稳定,静置不容易产生沉淀,属于介稳体系,故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胶体的介稳性是学生难理解的地方。做题时需要注意,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作用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互相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此外,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8、B【解析】A.离子方程式为NH3H2O+H+=NH4+H2O,故A错
18、误;B.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B正确;C.离子方程式为SO42-+2H+Ba2+2OH-=2H2O+BaSO4,故C错误;D.离子方程式为H2CO3+Ca2+2OH-=CaCO3+2H2O,故D错误;答案:B9、B【解析】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符合题意;B.定容时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根据c=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符合题意;C.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由于后面还需要加水定容,所以容量瓶中有蒸馏水不影响配制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D.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小
19、,根据c=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误差分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需要紧扣c=分析,关键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10、C【解析】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与水物质的量的多少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BN2O4的摩尔质量是NO2的2倍,故32 gN2O4与32 g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二者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不符合题意;C32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为,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为0.5mol,含氧原子0.5mol,C符合题意
20、;D物质的量浓度,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同,则溶液的密度不同,且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大,则前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后者的2倍,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1、B【解析】A.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醋酸为弱酸,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 =Ca2+ +2CH3COO-+H2O+CO2,故A错误;B.NaHCO3溶液中与少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2OH- +2HCO=BaCO3+2H2O+CO,故B正确;C.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拆写,
2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 Cu(OH)2 = Cu2+2H2O,故C错误;D.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 +2ClMn2+Cl2 2H2O,故D错误;故选B。12、D【解析】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解答。【详解】反应Fe+Cu2+Fe2+Cu中铁和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Cl2+H2OH+Cl-+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CO32-+2H+CO2+H2O是
22、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Ag+Cl-AgCl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D。【点睛】准确判断出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13、C【解析】A. 浓盐酸与铁片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e+2H+Fe2+H2,A错误;B.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2H+SO42-+Ba2+2OHBaSO4+2H2O,B错误;C. 小苏打与NaOH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HCO
23、3+OHCO32-+H2O,C正确;D. 氧化铜不能拆开,氧化铜粉末溶于浓盐酸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2H+CuOCu2+H2O,D错误。答案选C。14、D【解析】AKClO3在水溶液里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所以没有自由移动的Cl-,故A错误;B液态HCl中只存在HCl分子,不存在自由移动的Cl-,故B错误; CNaCl固体中含有Na+和Cl-,但是离子被静电作用束缚,不能移动,没有自由移动的Cl-,故C错误; DKCl在水溶液里电离出自由移动的K+和Cl-,所以该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故D正确;故答案选D。15、C【解析】A反应中也可能是一种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原,A错误。B化合反应和分
24、解反应都是一部分是氧化还原,一部分不是,B错误。C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的基本特征,C正确。D离子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Fe + Cu2+ = Fe2+ + Cu,D错误。16、C【解析】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据此即可解答。【详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胶粒(1nm-100nm)在光照时产生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该现象是由微粒直径大小决定的,丁达尔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A错误;B.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是由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决定的,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B错误;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
25、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故C正确;D.溶液均一、透明、稳定,胶体较稳定,浊液不稳定,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有关,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D错误;故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aCl2 AgNO3 Na2CO3 CO32-+2H+=CO2+H2O Ag+Cl-=AgCl 【解析】本题是无机物的推断。HCl和Na2CO3反应生成气体,AgNO3与CaCl2、HCl和Na2CO3反应均生成沉淀,且CaCl2、AgNO3、
26、HCl都能与Na2CO3反应,结合实验中B+D反应生成气体,A+D反应生成沉淀,A+B无现象,则B为HCl,D为Na2CO3,所以A为CaCl2,C为AgNO3,再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来解答。【详解】HCl和Na2CO3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AgNO3分别与CaCl2、HCl和Na2CO3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且CaCl2、AgNO3、HCl都能与Na2CO3反应,结合实验中B+D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A+D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B无明显现象,则B为HCl,D为Na2CO3,所以A为CaCl2,C为Ag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aCl2,C为AgNO3,D为Na2CO3,故答案
27、为CaCl2;AgNO3;Na2CO3。(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离子反应为:Ag+Cl-=AgCl。18、A.BaCl2 B. AgNO3 C. CuSO4 D. Na2CO3【解析】试题分析:C盐的溶液呈蓝色,所以C盐中一定含有铜离子,但是一定不含油碳酸根离子;向四种盐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生成,所以B盐中含有银离子,不含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说明D含有碳酸根离子,所以D必须为Na2CO3,B为AgNO3,C为CuSO4,A为BaCl2。
28、考点:物质的鉴别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鉴别,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即每种离子只能用一次,本题比较容易。19、 13.6 mL 20 mL 偏低 使稀释时产生的热尽快散失,防止因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 玻璃棒 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凹液面最低处【解析】(1)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8.4mol/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所以xmL18.4mol/L=500mL0.5mol/L,解得:x13.6,所以应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13.6mL,故答案为:13.6mL;(2)由于需要量取13.6mL
29、的浓硫酸,故应选择20mL的量筒;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中还原的硫酸偏少,所配溶液浓度将偏低,故答案为:20mL,偏低;(3)浓硫酸的稀释所用的仪器为烧杯;搅拌的目的是使稀释时产生的热尽快散失,防止因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故答案为:使稀释时产生的热尽快散失,防止因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4)移液时,要将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要转入到容量瓶中,并振荡,故答案为:玻璃棒,500mL容量瓶;(5)定容时,开始直接往容量瓶中加水,待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该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即
30、可,故答案为:胶头滴管;凹液面最低处。20、MnO2+4HCl(浓)MnCl2+Cl2+2H2O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无色溶液变蓝色 Cl22KI=I22KCl 干燥Cl2 Cl22NaOH=NaClNaClOH2O 乙 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浓度会降低,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 【解析】本题是实验室制备Cl2和验证Cl2某些性质的实验。装置I是实验室制Cl2的装置,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装置III是检验氯水的漂白性,同时验证Cl2无漂白性,IV装置验证Cl2的氧化性,最后装置V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详解】(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
31、其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浓盐酸能挥发出HCl气体,制得的氯气中会混有HCl气体,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最小,HCl气体又极易溶于水,所以装置II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3)因为Cl2的氧化性大于I2,Cl2通入无色的KI溶液中发生反应:2KI+Cl2=I2+2KCl,I2能使淀粉变蓝,所以装置IV中的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I+Cl2=I2+2KCl。(4)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时会带出水蒸气,潮湿的Cl2中会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所以a处干燥的品红试纸褪色。若使“a无明显变化”,则必须在氯气
32、进入装置III前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故需要在装置II和装置III之间连接一干燥装置,且所选干燥剂不能与Cl2反应,NaHCO3溶液、碱石灰、NaOH溶液均可与Cl2反应,所以只能选择装置,放在装置II与装置III之间。(5)Cl2有毒,且易与NaOH反应,因NaOH溶液浓度较大,能充分吸收多余的Cl2,防止Cl2污染空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6)8.7gMnO2的物质的量=0.1mol,14.6gHCl的物质的量=0.4mol,根据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只有0.1molMnO2和0.4molH
33、Cl恰好完全反应才能产生0.1molCl2(即7.1gCl2);但是,反应过程中随着HCl逐渐消耗以及反应生成水,使得浓盐酸逐渐变稀,而稀盐酸不能跟MnO2反应,因此0.1molMnO2和0.4molHCl不能完全反应,所以产生的Cl2小于0.1mol(即产生的Cl2质量小于7.1g),乙同学正确。【点睛】常见的干燥剂有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硅胶、P2O5固体等;碱性干燥剂有碱石灰、生石灰、固体NaOH等;中性干燥剂如CaCl2固体。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SO2、Cl2等;CaCl2不能干燥NH3。液体干燥剂一般放在洗气瓶中(气体“长进短出”),固体干燥
34、剂一般放在干燥管或U形管中。21、氢键99.5存在顺反异构碳原子数(相对分子质量)碳链的形状(有无支链),及是否含有亲水基团及亲水基团的种类。【解析】(1)醇类物质的沸点明显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其原因前者分子间存在氢键的作用。根据表-1数据可知,碳原子越多,饱和一元醇的沸点越高;碳原子相同时,结构越对称或带有支链,醇沸点越低。根据上述分析,可推测2-甲基-2-丙醇的沸点应低于2-丁醇。故答案为氢键;99.5。(2)CH3-CH=CH-COOH存在顺反异构,即有两种结构,所以有两种沸点。故答案为存在顺反异构。(3)根据表-3中数据可知,在水中的溶解性:乙醛丙醛丁醛戊醛;丙酸丁酸戊酸,可知,一元醛或一元羧酸在水中的溶解性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减小,所以碳原子数或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有机物水溶性的因素之一。根据溶解性丁醛2-甲基丙醛,丁酸2-甲基丙酸,可知碳链的形状或有无支链也是影响有机物水溶性的因素之一。碳原子数相同时,醛的水溶性小于酸,可知亲水基团的种类是影响水溶性的因素之一。故答案为碳原子数(相对分子质量);碳链的形状(有无支链),及是否含有亲水基团及亲水基团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