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哈尔滨市重点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哈尔滨市重点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气体产生的是()ABCD2、如图所示,纵轴表示导电能力,横轴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曲线B表示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C曲线C表示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曲线D表示Cu(OH)2悬
2、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3、在相同状况下,一个空瓶若装满O2称其质量为36g,若装满CO2称其质量为42g,若装满A气体,称其质量为52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96 D644、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2CH3COOH+Ca(C1O)2=2HC1O+Ca(CH3COO)2 SiO2+2CSi+2CO4HC1(浓)+MnO2MnCl2+Cl2+2H2O SiO2+3CSiC+2COA仅有B仅有C仅有D5、向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和N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当两容器气体密度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B相同温度
3、下,向甲容器中通入一定的N2,使得两容器中氮原子和氧原子数均相同,此时甲、乙两容器的压强之比为2:3C将两气体混合,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4g/molD同温同压下,两容器中气体质量相同6、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AAl、Mg、NaBMg、Al、Na CNa、Mg、AlDNa、Al、Mg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参照课文中的实验装置图做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中放入铁粉与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干燥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该装置受热后提供水蒸气
4、B在圆底烧瓶内加入碎瓷片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点燃酒精喷灯D石棉绒作铁粉的载体,防止铁粉被吹入导管而引起堵塞8、高铁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AlFe2O32FeAl2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是Fe2O3,氧化产物是 Al2O3。B被氧化的元素是铝,被还原的元素是铁。C当转移的电子为0.3mol时,参加反应的铝为2.7gDFe2O3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9、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画线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SO2 + 2NaOH = Na2SO3 + H2O B2CuO + C2Cu
5、 + CO2C2FeCl3 + Fe = 3FeCl2 DZn2HCl = ZnCl2 H210、将绿豆大小的方形金属钠投入足量且含酚酞的水中,根据相应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钠浮于水面游动水的密度大于钠B方形金属钠变成小球方形金属钠反应速率快C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有NaOH生成D钠球游动有吱吱声有气体生成AABBCCDD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常用澄清石灰水与氯气反应制备漂白粉B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Na-K合金可作为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D在医疗上,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
6、布条褪色,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次氯酸B用氯气消毒过的水可用于配制澄清石灰水溶液C氯水、液氯、氯气的成分相同D久置的氯水呈无色,但仍然有较强漂白、杀菌的功能1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Cu2+、Cl-、SO42- BCa2+、Na+、NO3-、CO32-CH+、Na+、Cl-、CO32- DK+、H+、S042-、0H-14、用1molMnO2和含4molHCl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若不考虑挥发,得到氯气的物质的量是A等于2mo1B等于1molC小于1molD大于1mol15、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其密度小于1g/ml,沸点约55,分离
7、水和丙酮最合理的方法是()A蒸发B分液C蒸馏D过滤16、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里(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A左端上翘B右端上翘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17、已知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脱氯剂,其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4Cl2+5H2O=2NaCl+2H2SO4+6HC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S2O3发生还原反应B该反应表明了Cl2的氧化性C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有NaCl、HClD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B生石灰与水混
8、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D冰水混合物属于混合物19、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为澄清石灰水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B若A为浓盐酸,B为锌粒,C中盛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C若A为双氧水,B为MnO2,C中为NaOH溶液,D为防倒吸装置D实验中仪器D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是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C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D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1、为了配制 100 个水分子含有 1 个钠离子的溶液
9、,90.9 g 水中需要投入钠的质量是A4.6 g B2.3 g C1.161 5 g D1.15 g22、牛奶和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这里的“钙”应理解为( )A元素B单质C原子D分子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NH4+OH-NH3+H2O)(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mol气体;(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
10、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由第一份进行的实验推断该混合物是否一定含有Cl-?_(答是或否)(2)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得知混合物中应含有_(填离子符号),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3)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12.54g沉淀的成分为_。(4)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_。A该混合液中一定有K+、NH4+、CO32-、SO42-,可能含Cl-,且n(K)0.04molB该混合液中一定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K+、Cl-C该混合液中一定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Mg2+、K+、Cl-D该混合液中一定有NH4+、SO42-,
11、可能含有Mg2+、K+、Cl-(5)我国政府为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KIO3+KI+H2SO4K2SO4+I2+H2O配平该方程式,并且用单线桥法表示该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如果反应中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_。24、(12分)某淡黄色粉末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常被用作供氧剂。根据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及现象填空:(1)该淡黄色粉末为_;(2)X粉末的名称或化学式为_;(3)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4)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5)反应()的化学方程
12、式为_。25、(12分)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_。(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
13、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mL。26、(10分)氯化钠样品含有少量的Na2SO4和Na2CO3,按下列流程进行净化。(1)步骤加入沉淀剂是_;步骤加入足量盐酸作用是_;步骤操作名称_。(2)写出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步骤_;_。步骤_。(3)在进行、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
14、分别是:步骤_; _。27、(12分)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来配制500mL、0.2mol/L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玻璃棒 烧瓶 烧杯 胶头滴管 量筒 容量瓶 托盘天平 药匙。请完成下列问题:(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_(填代号)。(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_。现有10mL 50mL 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_((填代号) 。(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_,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_(填代号)。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
15、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定容时,俯视标线28、(14分)A、B、C、D、E 5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AgN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与B反应有气体生成 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C与D反应有沉淀生成 D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 在和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请填空:(1)在和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2)A是_,B是_,
16、C是_,D是_,E是_。29、(10分)益源生(药品名叫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是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有硫酸亚铁、叶酸、干酵母、当归、黄芪、白术等,下面是测定益源生中硫酸亚铁质量分数的实验。取10 片复方硫酸亚铁片(每片a 毫克)研成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再将滤液配成100 mL溶液,取出25 mL 与双氧水反应(假设叶酸、干酵母、当归、黄芪、白术均不与双氧水反应)。(1)配制一定浓度的双氧水溶液用质量分数30%、密度1.1g/cm3 的双氧水配制1.0 mol/L的双氧水100mL,则30%双氧水物质的量浓度为_(保留一位小数),需用量筒量取30%的双氧水_mL。(2)配制1.0
17、mol/L 的双氧水100 mL时,以下实验仪器10mL量筒、15 mL量筒、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中不需要用的是_、_,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是_。(3)该实验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则实验设计的反应原理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若上述实验消耗1.0 mol/L的双氧水bmL,则每片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_(用含a、b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光照氯水时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有气体产生,A不符合;B、氯水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不符合;C、氯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
18、和水,实验过程中没有气体产生,C符合;D、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有气体产生,D不符合;答案选C。2、C【解析】A、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导电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应该是曲线B,选项A错误;B、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开始滴加时导电能力增强,应该是曲线A,选项B错误;C、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极弱电解质水,离子浓度降低,当硫酸过量时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先减小再增大,应该是曲线C,选项C正确;D、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沉淀溶解,离子浓度增大,开始滴加时导电能力增强,应该是曲线A,选项D错误;答案选C。3、D【解析】设瓶子的质量
19、为x,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y,同一瓶子的体积相等,因此,O2、CO2与气体A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则有=,解得x=20g;因此=,解得y=64g/mol,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所以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故选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4、C【解析】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中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iO2为氧化剂,C为还原剂,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符合题意;HCl为还原剂,MnO2为氧化剂,且4molHCl反应时只有2mol作还原剂,根据反应过程中原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符合题意;只有C元素的化合
20、价变化,C为还原剂、氧化剂,根据反应过程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是;故正确选项为C。5、B【解析】A.标准状况下,当两容器气体密度相同,根据m=V,二者的质量相同,而二者摩尔质量相同,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故A正确;B.向甲容器中通入一定的N2,使得两容器中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均相同,说明原来两容器中CO2和N2O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才能保证氧原子数相同,则需往甲容器中通入与乙容器中物质的量相同的N2,使得两容器中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均相同,此时甲、乙两容器在同温下的压强之比为3:2,故B错误;C.CO2和N2O的摩尔质量都是44g/mo
21、l,两气体混合,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也为44g/mol,故C正确;D.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二者摩尔质量相同,故气体的质量相同,故D正确;故选B。6、A【解析】试题分析:2Na + 2HCl = 2NaCl + H2;Mg + 2HCl = MgCl2 + H2;2Al +6 HCl = 2AlCl 3+ 3H2。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l、Mg、Na。考点: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点评:这道题目是常规考题,做了一道之后,要总结出此类题目的规律,以后再遇到就容易解答了。本题的计算是常规计算,难度不大。7、
22、B【解析】A. 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用酒精灯加热把水变成水蒸气,故A正确;B. 在圆底烧瓶内加入碎瓷片防止液体爆沸,故B错误;C. 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点燃酒精喷灯,使铁与水蒸气反应,故C正确;D. 石棉绒作铁粉的载体,防止铁粉被吹入导管而引起堵塞,故D正确;故选:B。8、D【解析】A、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B、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C、该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由此计算参加反应的铝;D、Fe2O3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详解】
23、A、铝是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生成的氧化产物是Al2O3,Fe2O3是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故A正确;B、该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所以Al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产物,故B正确;C、该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所以每1molAl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3mol,当转移的电子为0.3mol时,参加反应的铝为0.1mol,质量为2.7g,故C正确;D、Fe2O3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还原剂是Al,故D错误;故选D。9、C【解析】氧化反应的标志是元素化合价升高。由此分析。【详解】A.氧化反应的标志是元素化合价升高
24、。SO2Na2SO3,硫元素、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CuOCu,铜元素化合价由+2价降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C.FeFeCl2,铁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发生氧化反应,C项正确;D.HClH2,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10、B【解析】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能使本身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熔点低,浮在水面,说明密度比水小,加入酚酞的液体变红,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使小球四处游动【详解】A、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小于水,故A正确;B、钠和水反应变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不能说明反应速率,故
25、B错误;C、酚酞遇碱变红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生成,故C正确;D、钠球游动说明钠和水反应生成气体而使钠受力不均,故D正确;故选B。11、A【解析】A、氯气与石灰乳制备漂白粉,而石灰水中含溶质较少,不能制备漂白粉,A错误;B、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所以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正确;C、钠钾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作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C正确;D、碳酸氢钠能与胃酸盐酸反应,碳酸氢钠碱性较弱,因此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
26、2、A【解析】A、氯气、盐酸均不具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含有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和漂白粉的水溶液均能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能使有色布条褪色,选项A正确;B氯气消毒过的水含有HCl、氯气等,用氯气消毒过的水,可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选项B错误;C氯气的水溶液是氯水,属于混合物,氯气和液氯的成分相同,属于纯净物,选项C错误;D、久置氯水中无氯气分子所以呈现无色,不含有次氯酸,不具有漂白、杀菌的功能,选项D错误。答案选A。13、A【解析】A. Na+、Cu2+、Cl-、SO42-四种离子互不反应,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A正确;B. Ca2+与CO32-生成CaCO3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27、C. H+与CO32-反应生成CO2气体,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 H+与0H-生成H2O,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A.14、C【解析】由MnO2 +4HCl(浓) MnCl2 +Cl2 +2H2O知,1 mol MnO2 和4 mol HCl恰好反应生成1 mol Cl2 ,而随着反应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降低,稀盐酸跟二氧化锰不反应,故生成的氯气小于1 mol;答案选C。15、C【解析】水与丙酮互溶,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实现两者的分离,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互溶的两种液体,其沸点不同,则可利用蒸馏来分离。以此来解答。1
28、6、A【解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根据铁球的质量变化分析。【详解】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铁球质量减小,溶液密度增大,浮力增大,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球表面,铁球质量增大,溶液密度减小,浮力减小,因此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左端上翘;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明确反应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溶液密度的变化。17、A【解析】A.反应中硫代硫酸钠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氯气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C.氯气作氧化剂,还
29、原产物为氯化钠和氯化氢,故C正确;D.水中的元素没有变价,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故选A。18、C【解析】A项,1个O3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O3属于单质,A项错误;B项,生石灰与水混合发生反应:CaO+H2O=Ca(OH)2,有新物质生成,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B项错误;C项,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C项正确;D项,冰水混合物中只有1种分子,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D项错误;答案选C。19、C【解析】A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则B中发生醋酸与碳酸钙的反应,C中发生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C中变浑浊,故A正确; B浓盐
30、酸易挥发,则产生的氢气中含有HCl杂质,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从而使溶液褪色,故B正确; C若A为双氧水,B为MnO2,会反应产生氧气,氧气难溶于水和NaOH溶液,不会发生倒吸,故C错误; DD为球形结构,可使倒吸的液体受重力作用流下,具有防倒吸作用,故D正确;故选C。20、A【解析】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故A正确;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和水反应得到对应的酸,如难溶于水的二氧化硅和水之间不反应,故B错误;C.只有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有些化合物在溶液中能电离出H+,但并不是酸,如NaHSO4,故C错误;D.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
31、混合物只有碳元素组成,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注意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Al2O3等。21、D【解析】设钠的质量为m,利用n计算Na的物质的量,由Na原子守恒可知,n(Na)n(Na + ),再利用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结合90.9g水求算出钠的质量即可。【详解】设钠的质量为m ,则物质的量为,n(Na)n(Na+),根据方程式2Na+2H2O2NaOH+H2可知参加反应的水的物质的量是,90.9
32、 g 水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后水的物质的量是(5.05-,由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可知,:(5.05- =1:100,解得m=1.15 g。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钠与水原理以及物质的量计算的了解掌握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明确质量、物质的量的关系及信息中水分子与钠离子的关系即可解答。22、A【解析】牛奶和豆腐都是混合物,里面的成分较复杂,通常用元素描述其化学组成,这里的“钙”应理解为元素,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否 NH4+ 0.8mol/L BaSO4、BaCO3 A 1:5 0.3mol 【解析】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
33、产生,则一定含有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8mol,气体为氨气,则一定含NH4+;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则沉淀为碳酸钡、硫酸钡,SO42-的物质的量为4.66g233g/mol=0.02mol,CO32-的物质的量为(12.544.66)g197g/mol=0.04mol,结合离子之间的反应及电荷守恒来解答。【详解】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则一定含有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
34、08mol,气体为氨气,则一定含NH4+;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则一定含硫酸钡,SO42-的物质的量为4.66g233g/mol=0.02mol,CO32-的物质的量为(12.544.66)g197g/mol=0.04mol,含CO32-、SO42-,则一定不含Mg2+、Ba2+,阳离子电荷总量为0.08mol,CO32-、SO42-的电荷总量为0.02mol2+0.04mol2=0.12mol,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阳离子K+,综上所述,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则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0.12mol-0.0
35、8mol=0.04mol。(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第一份进行的实验推断该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Cl-;(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得知混合物中应含有NH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08mol0.1L0.8mol/L;(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12.54g沉淀的成分为BaSO4、BaCO3;(4)综合上述实验,该混合液中一定有K+、NH4+、CO32-、SO42-,可能含Cl-,且n(K)0.04mol,答案选A。(5)反应物KIO3中I元素化合价为+5价,KI中I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中I元素化合价分别由+5价、-1价变化为0价,可知(KIO3):n(KI)=1:5,
36、结合质量生成配平方程式为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用单线桥法表示该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KIO3为氧化剂,KI为还原剂,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在上述反应中,转移5mol电子生成碘单质的量是3mol,所以如果反应中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0.3moL。【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及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把握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反应及电荷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及离子检验和计算能力的考查。24、Na2O2或过氧化钠 铜或Cu 2Na2O2 + 2CO2 =2Na2CO3 + O
37、2 Na2CO3+Ca(OH)2 =CaCO3 + 2NaOH 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 【解析】淡黄色粉末为Na2O2 ,生成气体为氧气,固体为碳酸钠,由氧气和X反应的产物以及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的颜色可以知道X为Cu,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为碳酸钙,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淡黄色粉末为Na2O2 ,生成气体为氧气,固体为碳酸钠,由氧气和X反应的产物以及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的颜色可以知道X为Cu,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为碳酸钙,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38、,(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淡黄色粉末为Na2O2 或过氧化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Na2O2 或过氧化钠。(2)据以上分析可知,X粉末为铜或Cu;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铜或Cu。(3) 反应(I)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 =2Na2CO3 +O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2O2 +2CO2 =2Na2CO3 +O2。(4)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 + 2NaOH;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Na2CO3+Ca(OH)2 =CaCO3 +
39、2NaOH。(5)反应()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酮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25、AC 烧杯、玻璃棒 BCD 2.0 小于 13.6 【解析】(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上述溶液需要的仪器有: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等,则肯定不需要的是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故答案为:AC;烧杯、玻璃棒;(2). A. 容量瓶有瓶塞,配制过程中需要反复颠倒摇匀,为了避免漏液,使用容量瓶前要
40、检验是否漏水,故A正确;B. 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C. 容量瓶为定量仪器,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溶解或者稀释溶质,故C错误;D. 容量瓶为定量仪器,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溶解或者稀释溶质,故D错误;E. 定容结束后,需要进行摇匀,操作方法为: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故E正确,答案为:BCD;(3). 配制NaOH溶液时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实验室无450mL规格的容量瓶,需选用500mL规格的容量瓶进行配制
4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5L=0.05mol,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mol0.05mol=2.0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超过容量瓶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即小于0.1mol/L,故答案为:2.0;小于;(4).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溶液的体积,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2SO4)=18.4mol/L,设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a mL,则a103L18.4mol/L=0.5L0.5mol/L,解得a=13.6mL,故答案为:13.6。26、
42、Na2CO3溶液 除去过量Na2CO3 蒸发结晶或蒸发 SO42-Ba2+=BaSO4 CO32-Ba2+=BaCO3 CO32-2H+=H2OCO2 引流,防止液体流到滤纸外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发生液体飞溅【解析】因为要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含有少量的Na2SO4和 Na2CO3两种杂质,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和硫酸根。根据实验流程,首先要溶于水配制成溶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物质,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把溶液中的碳酸根和硫酸根都转化成沉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把第二步中过量的氯化钡除去,这样得到的混合液中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沉淀还有碳酸钠和氯化钠溶液,是过滤操作除去生成的碳
43、酸钡、硫酸钡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再通过蒸发结晶操作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1)根据上述分析,步骤加入沉淀剂是Na2CO3溶液,步骤加入足量盐酸可以除去过量Na2CO3,步骤为蒸发,故答案为:Na2CO3溶液;除去过量Na2CO3;蒸发;(2)步骤加入氯化钡溶液,分别与硫酸钠、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碳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BaSO4、CO32-Ba2+=BaCO3,故答案为:SO42-Ba2+=BaSO4;CO32-Ba2+=BaCO3;步骤加入适量盐酸,除去溶液中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
44、=H2OCO2,故答案为:CO32-2H+=H2OCO2;(3)在进行、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步骤中是引流,防止液体流到滤纸外;步骤中是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发生液体飞溅,故答案为:引流,防止液体流到滤纸外;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发生液体飞溅。27、 5.4mL 【解析】(1)根据配制500mL、0.2mol/L的稀H2SO4的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然后判断不需要的仪器;(2)根据c=计算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出浓硫酸的体积,结合选择仪器的标准“大而近”选择量筒的规格;(3)根据c= 分析实验误差。【详解】(1)配制500mL、0.2mol/L的稀H2SO4的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选用的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不需要的仪器为:烧瓶、托盘天平、药匙;(2)该浓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