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交大附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北京市交大附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
2、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Mg2+、Cl、SO42B室温下,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Fe3+、NO3、SO42C含有0.1 mol/L Ca2+的溶液中:Na+、K+、CO32、ClD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Cu2+、NO3、SO42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BCD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HCO3-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均忽
3、略不计)B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溶液中CO32-的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忽略)CH2O2、CuS、FeCl2均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得到D将物质的量比为2:1的Na和Na2O样品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则a、b的关系是a=b4、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点燃酒精灯C过滤D移开蒸发皿5、有两种体积相同的某植物的营养液,其配方如下: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KClK2SO4ZnSO4ZnCl210.3mol0.2mol0.1mol20.1mol0.3mol0.1
4、molA只有K+的物质的量相等B只有Cl的物质的量相等C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不同D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液体全部蒸干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做焰色反应实验所用的铂丝应先蘸稀硫酸,再放在火焰上烧至无色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7、下列给定条件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浓盐酸与铁片反应:2Fe + 6H+ 2Fe3+ + 3H2B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 SO42- + Ba2+ + OH BaSO4+ H2OC小苏打与NaOH溶液混合:H
5、CO3 + OH CO32- + H2OD氧化铜粉末溶于浓盐酸:2H+ + O2- H2O8、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面的纸上B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C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D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醋酸溶解水垢:CH3COOH+CaCO3CH3COO+H2O+CO2B在NH4Fe(SO4)2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溶液:2Fe3+ + 3SO42+ 3Ba2+ + 6OH= 3BaSO4+
6、2Fe(OH)3C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HOH=H2OD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SO4溶液: Ba22OHNH4HSO42= BaSO4NH3H2OH2O10、本草纲目记载了民间酿酒的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以上用到的实验方法可应用于分离A酒精和水B氯化钠和沙子的混合溶液CCCl4和硫酸钠溶液D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1、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只有还原性的是( )AH2SBSO2CSO3DNa2S2O312、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BNaCFeDAl13、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
7、产物是ANa2CO3BNa2OCNaOHDNa2O214、对于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影响其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大小B分子间距离大小C分子间引力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1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铜粉(铁粉)稀盐酸过滤BNaCl溶液(CuCl2)NaOH溶液萃取C乙醇(水)_分液DCO(HCl)饱和NaHCO3溶液洗气AABBCCDD16、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H+、SO42-、HCO3-BCu2+、K+、SO42-、NO3-CFe3+、K+、I-、Cl-D
8、Fe3+、K+、SO42-、SCN-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代号相关信息A最外层的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海水中含量第一位的金属元素CL层得1个电子后成为稳定结构D二价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E失去一个电子后就成为一个原子F单质为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填写下列空格:(1)A原子的电子式:_。(2)B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与B离子质子数与电子数均相同的微粒可能是_(写出两种,用微粒符合表示)。(3)C元素的名称:_,C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位于第_层。(4)D的二价阴离子的电子式:_;D元素的某种同位素原子质量数为34,该原
9、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5)A、E、F三种元素能相互形成多种类别的物质,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为_,离子化合物为_(各写出一种物质即可)18、已知A和B两支试管所盛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3-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的上述离子有_。(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_(填“A”或“B”)。(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是_(填化学式)。(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混合
10、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不考虑氢氧化银的存在)(5)若向由试管A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的碳酸氢盐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9、为配制480mL0.1molL-1Na2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硫酸钠(Na2SO410H2O)晶体_g。(2)配制Na2SO4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_、_。(3)实验时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 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D称量的硫酸钠晶体部分失水E加水定容时越过刻度线 F俯视刻度线定容20、掌握
11、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蒸馏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 b_;(2)实验过程中,需要通冷水,图中的进水方向是_进(填图中字母);(3)若利用装置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II现用NaOH固体配制0.1 mol/L NaOH溶液480mL,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5)实验时需要称量氢氧化钠_g;(6)配制0.1 mol/L NaOH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有_(填写字母)。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砝码放反了 B未
12、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21、已知Cl、Br、Fe2、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现向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a线分别代表溶液中_的变化情况;(2)c线分别代表溶液中_的变化情况;(3)原溶液中Br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强碱性溶液中镁离子会沉淀;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Na+、Fe3+
13、、NO3、SO42不反应;C、碳酸钙难溶;D、铜离子呈蓝色;【详解】A、强碱性溶液中镁离子会沉淀,故A错误;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Na+、Fe3+、NO3、SO42不反应,故B正确;C、碳酸钙难溶,故C错误;D、铜离子呈蓝色,故D错误;故选B。2、D【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阴影部分说明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详解】A是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符合题意;C是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属于阴影部分,故符合题意;答案:D。3、D【解析】A.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到不
14、再生成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碳酸根离子先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然后碳酸氢根离子再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在此过程中,溶液中HCO3的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故A正确;B. 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二者先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钠和水,此时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增加,再滴加B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所以CO32的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故B正确;C. H2与O2反应生成水、Cu与S反应生成Cu2S、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三者均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得到,故C正确;D. 设Na的物质的量为2mol、Na2O为
15、1mol,则2Na 2H2O = 2NaOH H2 m2mol 2mol 44gNa2O H2O = 2NaOH m1mol 2mol 62g由方程式可知,生成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溶质的质量相等,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变化值不同,所以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即ab,故D错误,答案选D。4、A【解析】A、闻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扇动瓶口,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A正确;B、酒精灯用火柴点燃,B错误;C、过滤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D、坩埚要用坩埚前夹持,D错误;答案选A。5、D【解析】KCl、K2SO4、ZnSO4、ZnCl2均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根据各电解质的物质的量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确定离
16、子关系。【详解】中n(K)=0.3mol+0.2mol2=0.7mol,n(SO42)=0.2 mol+0.1mol=0.3mol,n (Zn2)=0.1 mol,(Cl)=0.3 mol,中n(K)=0.1mol+0.3mol2=0.7mol,n(SO42 )=0.3mol,n (Zn2)=0.1 mol,(Cl)=0.1mol+0.1mol2=0.3 mol,和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K)=0.7 mol,n(SO42)=0.3 mol,n (Zn2)=0.1 mol,n(Cl)=0.3 mol,所以成分相同,故选D。6、B【解析】A蒸发时,出现较多量固体时用余热蒸干,不能全部蒸干,故A
17、错误;B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C做焰色反应实验结束后铂丝要用稀盐酸洗涤,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再使用,故C错误;D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只要符合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且萃取剂与水的密度有差别即可,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基础实验操作,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7、C【解析】A. 浓盐酸与铁片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e+2H+Fe2+H2,A错误;B.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
18、子方程式应该是:2H+SO42-+Ba2+2OHBaSO4+2H2O,B错误;C. 小苏打与NaOH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HCO3+OHCO32-+H2O,C正确;D. 氧化铜不能拆开,氧化铜粉末溶于浓盐酸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2H+CuOCu2+H2O,D错误。答案选C。8、D【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选项A错误;B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溶解或稀释药品,选项B错误;C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没有冷却至室温,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定容,溶液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冷却后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选项C错误;D转移溶
19、液时未干燥容量瓶,不影响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不影响配制溶液浓度,选项D正确;答案选D。9、B【解析】A.醋酸溶解水垢: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故A错误;B.NH4Fe(SO4)2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2Fe3+3SO42-+3Ba2+6OH-=2Fe(OH)3+3BaSO4,故B正确;C.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Mg(OH)2+2H+=Mg2+2H2O,故C错误;D.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SO4溶液:Ba2+ + 2OH- + 2H+ + SO42- = 2H2O + BaSO4,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B。10、A【解析】
20、由“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可知乙醇、乙酸分离,为蒸馏原理,则互为液体混合物,沸点不同,均可选择蒸馏法;A酒精和水相互混溶,分离时应选择蒸馏操作,故A正确;B氯化钠和沙子的混合溶液分离时应选择过滤操作,故B错误;CCCl4和硫酸钠溶液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分离,故C错误;D二者均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选择结晶法分离,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 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分液,萃取,蒸馏;分离提纯
21、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11、A【解析】A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为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故A符合题意;BS元素的化合价为+4,为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故B不符合题意;CS元素的化合价为+6,为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故C不符合题意;DS元素的化合价为+2,为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12、D【解析】K、Na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表面不能形成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的氧化膜,Fe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起不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金属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答案选D。13、A【解析】将一
22、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转化为氧化钠,然后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生成氢氧化钠,接着氢氧化钠潮解在表面形成溶液,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晶体,碳酸钠晶体风化转化为碳酸钠粉末。综上所述,A正确。本题选A。14、D【解析】影响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分子直径的大小、分子间距离的大小、分子数目的多少,分子间引力大小和分子间距离有关,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等,因分子间距离远大于气体分子大小,则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分子数目的多少。答案选D。15、A【解析】A. 铁粉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金属铜粉则不能,将金属铜粉和溶液分离可
23、以采用过滤法,故A 正确;B. 氢氧化钠可以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将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溶液的分离采用过滤法,故B错误;C. 乙醇和水是互溶的,对互相溶解物质的分离采用蒸馏法,故C错误;D.HCl溶于水后,与NaHCO3反应生成了CO2,相当于除杂过程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故选A。【点睛】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消耗主体物质,不引入新的杂质,恢复原来状态。16、C【解析】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详解】A. H与HCO3反应生成水和CO2,在溶液中因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 四种离子之间互不反应,在溶液中可以
24、大量共存,故B不选;C. 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I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选;D. Fe3与SCN反应生成Fe(SCN)3,在溶液中因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 NH4+、H3O+ 氟 略 18 HNO3 NH4NO3 【解析】A最外层的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A为O元素;海水中含量第一位的金属元素是钠,则B为Na元素;L层得1个电子后成为稳定结构,说明该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为F元素;二价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D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D为S元素;E失去一个电子后就成为一个质子,则E为H元素;F的单质为大气中
25、含量最多的气体,则F为N元素。【详解】(1)A为O元素,原子的电子式:,答案为:。(2)B为Na元素,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钠离子质子数与电子数均相同的微粒可能是NH4+、H3O+,答案为:;NH4+、H3O+。(3)C为F元素,名称为氟,氟原子有两个电子层,能量最高的电子位于第L层。答案为:L。(4)D为S元素,S的二价阴离子是S2-,电子式为;S元素的某种同位素原子质量数为34,S的质子数为16,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34-16=18。答案为:.;18。(5)A、E、F三种元素分别为O、H、N,能相互形成多种类别的物质,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为HNO3,离子化合物为NH4NO3;答案为:HNO3
26、 ;NH4NO3。18、OH-、K+、Cl- B Mg Mg2+2OH-= Mg(OH)2 Ag+Cl-=AgCl 2HCO3-+Ba2+2OH-=BaCO3+CO32-+2H2O 【解析】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一定含有OH-,则A一定没有与OH-发生反应的Ag+、Mg2+, Ag+、Mg2+在试管B中,由于Cl-与Ag+会反应产生AgCl沉淀,则试管B中一定没有Cl-,Cl-在试管A中,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试管中含有K+;试管B中应含有NO3-,结合对应离子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试管A中含有OH-、K+、Cl-,试管B中含有Ag+、Mg2+
27、、NO3-。(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发生反应为Ag+Cl-=AgCl,则该试管中含有Ag+,为试管B;(3)试管B中含有Ag+、Mg2+、NO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应该发生置换反应,且不能引入其它杂质离子,则加入的药品是Mg,发生的反应为Mg+2Ag+=Mg2+2Ag;(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Mg2+和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OH)2沉淀,Ag+与Cl-恰好完全反应产生AgCl沉淀,剩余K+和NO3-存在于溶液中,溶质为KNO3,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
28、子方程式为:Mg2+2OH-= Mg(OH)2、Ag+Cl-=AgCl;(5)试管A中金属阳离子为K+,其碳酸氢盐是KHCO3,向K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发生反应产生K2CO3、BaCO3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Ba2+2OH-=BaCO3+CO32-+2H2O。【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充分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19、16.1 胶头滴管 500mL容量瓶 BE 【解析】(1)为配制480mL0.1molL-1Na2SO4溶液,需要选择500mL容量瓶,
29、则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硫酸钠(Na2SO410H2O)晶体的质量是0.5L0.1mol/L322g/mol16.1g。(2)配制Na2SO4溶液时的基本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等,则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3)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不影响溶质的质量和溶液体积,浓度不变;D称量的硫酸钠晶体部分失水导致溶质的质量增加,浓度偏高;E加水定容时越过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F俯视刻度线定容
30、,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答案选BE。20、蒸馏烧瓶 冷凝管 g 温度计 500mL 容量瓶 2.0 g CE 【解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分析名称;(2)冷水下进上出,在冷凝管中停留时间长,冷却效果好;(3)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的混合物,采取蒸馏法,需要温度计测定温度;II(4)配制0.1 mol/L NaOH溶液480mL,选择500mL容量瓶,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5)结合m=cVM计算;(6)结合c=n/V可知,不当操作导致n偏大或V偏小,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以此来解答。【详解】(1)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蒸馏烧瓶、冷凝管;(2)实验过
31、程中,需要通冷水,图中的进水方向是g进,f出;(3)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互溶,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分离二者的混合物,采取蒸馏法,需要温度计测定温度,图中缺少的仪器为温度计;II(4)配制0.1molL-1NaOH溶液480mL,选择500mL容量瓶,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则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故还缺少500mL容量瓶;(5)实验时需要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5L0.1mol/L40g/mol=2.0g;(6)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砝码放反了,如果不使用游码,则固体质量不变,浓度不变,如果使用游码,则质量减少,浓
32、度偏小;B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n偏小,浓度偏小;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冷却后V偏小,则浓度偏大;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实验无影响;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V偏小,则浓度偏大;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V偏大,则浓度偏小;故答案为CE。【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及溶液配制实验,把握仪器的使用、混合物分离提纯、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操作及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结合浓度公式分析误差。21、I Fe3 32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
33、物的还原性,根据还原性强弱为:I-Fe2+Br-Cl-规律可知,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再氧化还原性弱的离子;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0,即得到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铁离子共4mol;在通入氯气的量为3-6mol的过程中,溴离子从6mol降到0,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据以上分析回答。【详解】(1) Cl、Br、Fe2、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再氧化还原性弱的离子;通入氯气
34、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0,所以a线代表溶液中的I的变化情况;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I。(2)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c线代表溶液中的Fe3的变化情况;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Fe3。(3) 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 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铁离子共4mol;在通入氯气的量为3-6mol的过程中,溴离子从6mol降到0,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所以原溶液中Br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32。【点睛】对于含有几种还原性不同的离子的溶液来说,加入同一种氧化剂,该氧化剂先与还原性强的离子反应,直至该离子全部被氧化,才能接着进行下一个离子的氧化反应,也就是体现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先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