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邱** 文档编号:6851879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决定原子种类的微粒是()A中子B质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2、下列事实及其解释均正确的是A将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先变为蓝色后迅速褪色,说明氯水中有HClO存在B向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浅黄绿色

2、消失,说明氯水中有HClO存在C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 与 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D将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HCO3,原因是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Na2O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烧碱H2SO4BaCO3Na2O2CO2BBa (OH)2HClNaClNa2OCOC纯碱CH3COOHCaCl2Al2O3SO2DKOHHClOCaCO3CaOCO2AABBCCDD4、现有两种硫酸溶液,其中一种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密度为1 g/cm3,另一种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密度为

3、p2 g/cm3 ,当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为3 g/cm3,则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BCD5、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b 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a:b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b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a:b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b: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8 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B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C1 mol O2分子的质量等于1 mol氧原子的质量D24 g O2 和24

4、 g O3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用作引流的是过滤蒸发溶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和B和C和D和8、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OHH2SO4 BaCO3 MgOCO2 BNaOHHClNaClNa2OCOCNaOHCH3COOH CaCl2 COSO2 DKOHHNO3 CaCO3H2OSO3AABBCCDD9、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B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C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D铝制餐具不宜用来盛装酸性、碱性较强的食物10、在某溶液中仅存在Na+、Mg2+、SO4

5、2-三种离子,已知Na+和SO42-的个数比为2:3,则Mg2+和SO42-的个数比为A3:1 B3:2 C1:3 D2:311、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电解质饮料,适合在婴幼儿感冒、发烧时快速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成分。下列物质可用作该饮料中的电解质的是AFeB葡萄糖CMgSO4DCO212、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I2+H2O2HI+H2SO4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BIFe2+H2SO3NOCFe2+IH2SO3NODNOF

6、e2+H2SO3I13、比较1.0mol N2和1.0mol CO的下列物理量:质量 体积 分子数 原子总数 质子总数 电子总数,其中相同的是A B C D14、2Fe3+2I-=2Fe2+I2,2Fe2+Cl2=2Fe3+2Cl-,则有关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AC1-Fe2+I-BFe2+I-Cl-CI-Fe2+Cl-DFe2+Cl-I-15、稀土资源素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已知:金属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注:铈常见的化合价为和,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B溶液与硫

7、酸铁溶液混合,其离子方程式为:C铈元素如果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其位置应靠近元素D金属保存时可以用水封来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16、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都是碱性氧化物D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17、下列各组反应,前后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HClNa2CO3,HClNaHCO3BHClNa2CO3,HNO3K2CO3CH2SO4Ba(OH)2,H2SO4KOHDBaCl2Na2SO4,BaCO3HCl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e(OH)

8、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 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置换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A B C D19、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A氯气 B水 C盐酸 D煤油20、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钻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小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21、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

9、获得的物质是A氯、溴、碘B钠、镁、铝C烧碱、氢气D食盐、淡水22、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 2 L 二氧化硫气体中含有0. 5NA个SO2分子B标准状况下,22. 4 L CCl4中含有NA个分子C1 mol Na与一定量的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的电子数为NA个D将NA个HCl气体分子溶于1 L水中得到1 molL1的盐酸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今有甲、乙两种固体和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已知甲、乙中有一种为氧化铜,A、B、C、D分别是盐酸、氯化钠、氯化铜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这六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乙BA水;

10、AC乙D;甲BA水。(1)写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甲_, 乙_, A_, D_。(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三个变化:_,_,_。24、(12分)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B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D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6个。(1)C与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2)B离子的电子式_,A离子的电子式_。(3)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25、(12分)I.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物质熔点/沸点/密度/ g/cm3溶解性乙二醇(C2H6O2)

11、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17.92901.26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序号):(1)从含少量NaCl的Na2CO3中提纯Na2CO3的操作为溶解、_、_、过滤、洗涤、干燥(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A蒸馏法B萃取法 C结晶法 D分液法II.青蒿素是最好的抵抗疟疾的药物,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它是无色针状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常见的提取方法如下操作I、II中,不会用到的装置是_(填序号)。.实验室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0.2mol/L的H2SO4溶液470mL.(1)需要使用的主

12、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A用量筒量取_mL浓硫酸,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B用适量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移入容量瓶里。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D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请据此填写: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成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填写):_( D )( A ) ( F )。(3)下列操作会使所配稀硫酸浓度偏高的是_。A、取

13、用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用1.2mol/L的硫酸润洗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E、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且进行后面的实验操作F、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正放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充几滴 蒸馏水至刻度线26、(10分)为配制480mL0.1molL-1Na2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硫酸钠(Na2SO410H2O)晶体_g。(2)配制Na2SO4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_、_。(3)实验时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 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C

14、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D称量的硫酸钠晶体部分失水E加水定容时越过刻度线 F俯视刻度线定容27、(12分)在某次实验中,要用 420 mL 0.52 molL-1的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实际配制时,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_g;(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上,1 g以下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实际称得的NaOH固体质量是_g;(3)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出NaOH固体的质量,其正确的操作顺序的序号为_;A调整零点B添加所需砝码,并将游码移至所需刻度处 C小心将NaOH固体逐渐加入小烧杯中至天平平衡 D称量空的小烧杯质量 E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并

15、将游码移至0刻度处(4)欲配制该0.52 molL1的NaOH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镊子)、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_和_;(5)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_;偏小的有_。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假设:溶液的热胀冷缩程度大于容器)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28、(14分)现有下列十种物质:0.1mol/L硫酸、小苏打、纯碱、二氧化碳、葡萄糖、0.

16、1mol/LNaOH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氨水、Al2O3、硫酸铁溶液(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填序号)。(2)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这两种物质的序号是_(填序号)。(3)现有100mL溶液中含Fe3+5.6g,则溶液中c(SO42-)=_(4)标准状况下,_L 中含有0.4 mol氧原子。29、(10分)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一个方面。.(1)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_;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步骤1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

17、(3)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为:a.盐酸;b.BaCl2溶液;c.NaOH溶液;d.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II.实验室利用精盐配制480mL 2.0molL1NaCl溶液。(4)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5)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NaCl_g;(6)配制时,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计算 称量 溶解 冷却 转移 定容 摇匀 装瓶。操作中还缺少一个重要步骤是_;(7)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氯化钠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a容量瓶洗净后残留了部分的水 b转移时溶液溅到容量瓶外面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参考答

18、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当质子数相同时,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单独中子数不能决定核素种类,故A错误;B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故B错误;C决定原子种类的微粒是质子和中子,故C正确;D原子核外电子数可以发生变化,但原子种类不变,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答案选C。2、C【解析】A氯水中含有盐酸(酸性)和次氯酸(漂白性),则将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氯水中,溶液先变红,后又褪色,故A错误;B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是由于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次氯酸无关,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且反应为

19、放热反应,所以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故C正确;D钠放置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而变暗,反应方程式为4Na+O22Na2O,生成的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O+H2O=2NaOH,生成的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再形成碳酸钠晶体,最后风化得到Na2CO3,故D错误;答案为C。3、D【解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能

20、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是酸性氧化物,据此判断。【详解】A、Na2O2是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B、C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Al2O3是两性氧化物,C错误;D、各物质都符合分类,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考生容易在常见物质分类中出现判断的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将常出现的物质类别分清楚,如纯碱不是碱,过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等氧化物的分类,酸的多种分类情况整理清楚,突破易错点。4、D【解析】假设两份溶液的体积均为VL。根据c=,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有n1=c1V,同理n2= c1V,则总的物质的量n=

21、 c1V +c2V;混合溶液的体积;则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5、D【解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b 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1,所以甲和乙的物质的量相同,根据n=,物质的量相同时,质量和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甲和乙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b。【详解】A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和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a:b,正确;B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和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所以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b,正确;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甲和乙的物质的量相同,根据n

22、=,质量和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a:b,正确;D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根据n=,甲和乙的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成反比,即甲和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a,根据,分子数之比一定是b:a,但甲和乙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未知,所以原子数之比不一定为b:a,错误;故选D。6、D【解析】A、28 g氮气的物质的量是28g28g/mol1mol,则含2NA个氮原子,A错误;B、4 g金属钙的物质的量为4g40g/mol0.1 mol,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错误;C、1 mol O2分子的质量是32 g,1 mol氧原子的质量是16 g,C错误;D、氧气和臭氧均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则24 g

23、 O2和24 g O3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D正确;答案选D。7、D【解析】玻璃棒的作用有:过滤时,起引流作用;蒸发过程中,起搅拌作用(加快蒸发),蒸发结束时,起转移结晶物的作用;溶解时,起搅拌作用(加快溶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起引流作用。和的作用相同,故选D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8、A【解析】A.NaOH属于碱、H2SO4属于酸、BaCO3属于盐、MgO属于碱性氧化物、C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B. CO不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 CO不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D.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所以D错误;本题答案为A。

24、9、D【解析】A.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因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而氧化铝在铝的表面,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不会剧烈燃烧,故A错误;B.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黄色,生成过氧化钠固体,固体为淡黄色,故B错误;C.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产生氢气和四氧化三铁:3Fe+4H2O(g)4H2+Fe3O4,Fe3O4为黑色固体,故C错误;D.铝制餐具表面的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易与强酸、强碱反应,表面腐蚀后金属铝会继续和酸、强碱反应,所以不宜用来盛装酸性、碱性较强的食物,故D正确,答案选D。10、D【解析】某溶液中仅存在Na+、Mg2+、SO42-三种离子,溶液不显电性,利用电荷守恒来计算解答。【详解】

25、某溶液中仅存在Na+、Mg2+、SO42-三种离子,溶液不显电性,已知Na+和SO42-个数比为2:3,设物质的量分别为2x、3x,Mg2+的物质的量为y,由电荷守恒可知,2x1+y2=3x2,解得y=2x,所以Na+、Mg2+和SO42-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2x:2x:3x=2:2:3,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明确电荷守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1、C【解析】A、铁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B、葡萄糖是非电解质,B错误;C、硫酸镁是电解质,C正确;D、CO2是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C。12、A【解析】H2SO3+I2+H2O=2HI+H2SO

26、4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SO3为还原剂,还原性H2SO3I-,2FeCl3+2HI=2FeCl2+2HCl+I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I为还原剂,还原性I-Fe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Cl2为还原剂,还原性Fe2+NO,显然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SO3I-Fe2+NO,故选:A。【点睛】利用化合价变化来判断还原剂,并利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比较还原性的强弱。13、C【解析】氮气和一氧化碳都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

27、相同,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未明确条件是否是相同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已知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详解】氮气和一氧化碳都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所以相同物质的量的氮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分子数、原子数、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但未明确条件是否是相同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和比较已知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故选C。【点睛】本题是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题,了解质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和明确计算气体体积的条件是解本题的关键。14、C【解析】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有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从反应2Fe3+2I-=2Fe2+I2可知I-的还原性强于Fe2+,从反应2Fe2+Cl2

28、=2Fe3+2Cl-可知Fe2+的还原性强于Cl-,故还原性:I-Fe2+Cl-,故答案为:C。15、C【解析】A. 氧化性:Ce4+Fe3+,结合2Fe3+2I-=2Fe2+I2,Ce4+、I-不能共存,Ce与HI的反应为2Ce+6HI=2CeI3+3H2,故A错误;B. 氧化性是Ce4+Fe3+,所以Fe3+无法氧化Ce3+得到Ce4+,故B错误;C. 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与钠的活泼性相似,所以Ce元素如果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其位置应靠近元素,故C正确;D. 根据题中信息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则不能用水封保存Ce,故D

29、错误;故选C。16、C【解析】A钠的还原性很强,与钛、锆、铌熔融的氯化物反应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选项A正确;B钠性质活泼,与空气中氧气、水等反应,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钠,选项B正确;C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粉末。氧化钠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和氧气,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选项C错误;D、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切口开始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风化),选项D正确。答案选C。17、B【解析】A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阴

30、离子不同,则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A错误;B二者反应实质相同,都是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反应:CO32-+2H+H2O+CO2,B正确;C前者除了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外,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C错误;D碳酸钡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且产物中水、气体应保留化学式,BaCl2+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而BaCO3+HCl反应生成氯化钡、水、二氧化碳,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D错误;答案选B。【点晴】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守恒定律,注意化学式的拆分。18、C【解析】胶

31、体和溶液都属于混合物,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正确;BaSO4难溶于水,溶于水的BaSO4完全电离成Ba2+和SO42-,BaSO4属于强电解质,正确;置换反应不一定是离子反应,如C+2CuO2Cu+CO2属于置换反应,但不属于离子反应,错误;纯碱是Na2CO3,纯碱电离产生Na+和CO32-,纯碱属于盐,纯碱不属于碱,错误;正确的有,答案选C。19、D【解析】A.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一定条件下可与除Pt、Au外所有金属反应,故A不选;B.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B不选;C.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故C不选;D.钠与煤油不反应,常保存在煤油中,故D选;故选

32、D。20、A【解析】分散系的分类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为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为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为浊液,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钴酞菁”分子的直径为,分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其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钴酞菁”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胶体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C根据分散系的分类依据,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该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大,故C错误;D由A项分析,其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故D错误;答案选A。21、D【解析】A项,海水中氯、溴、碘元素都是以离子的性质存在,要获

33、得氯、溴、碘单质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属于化学变化,故A项错误;B项,海水中钠、镁、铝元素都是以离子的性质存在,要获得钠、镁、铝单质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属于化学变化,故B项错误;C项,通过电解海水可以得到烧碱和氢气,电解属于化学变化,故C项错误。D项,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和水,通过蒸发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食盐和淡水,故D项正确;故答案选D。22、C【解析】A常温常压,Vm22.4L/mol,Vm不知,无法计算11. 2 L 二氧化硫气体中含有的SO2分子数目,选项A错误;B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选项B错误;C、由于反应后钠元素变为+1价,故1mol钠

34、失去1mol电子,即NA个电子,选项C正确;D、将NA个HCl气体分子溶于1 L水中得到的溶液体积不是1L,得到的盐酸浓度就不是1 molL1,选项D错误;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uO Cu(OH)2 CuCl2 NaCl Cu(OH)2+2H+=Cu2+2H2O Cu2+ +2OH-=Cu(OH)2 CuO+2H+=Cu2+ +H2O 【解析】甲、乙两种固体均与B反应,生成A和水,再分析给出的四种物质可知B为盐酸、A为氯化铜;所以甲乙中均含有铜元素,又A+C=乙+D,能与氯化铜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钠,所以C为氢氧化钠,D为氯化钠,乙为氢氧化铜,则甲为氧化铜【详解】(1)根据以上

35、分析可知,甲为CuO;乙为Cu(OH)2;A为CuCl2;D 为NaCl;(2)氢氧化铜为难溶物所以不能拆,故乙与B的离子反应为:Cu(OH)2+2H+=Cu2+2H2O;A与C的离子反应为:Cu2+ +2OH-=Cu(OH)2;氧化铜为难溶物不能拆,故甲与B的离子反应为:CuO+2H+=Cu2+ +H2O。24、HCl HCl=H+Cl- Na+ 【解析】由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可知A为Na元素;由B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可知B为S元素;由C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可知C为H元素;由D原子核外电子数比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6个可知D为Cl元素。【详解】(1)

36、氢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氢,化学式为HCl,氯化氢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氯离子和氢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Cl=H+Cl-;(2)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电子式为;钠离子为阳离子,其电子式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则钠离子的电子式为Na+;(3)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 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 最外层有8个电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点睛】阴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由B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确定B为钠元素是解答关键,也是解答的突破口。

37、25、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降温结晶) A C 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5.4ml CBEG ABE 【解析】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分析,应采用结晶法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利用沸点差异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A为蒸馏装置,B为过滤装置,C为加热固体的装置。根据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变化和溶液的体积的变化进行误差分析。【详解】I. (1)碳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加大,所以用结晶法分离,实验操作为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2)乙二醇和丙三醇互溶,二者沸点不同,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II.提取过程中有过滤和蒸馏等实验过程,不

38、涉及加热固体,所以选C;. (1)根据溶液的体积选择 500ml容量瓶,另外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2) 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5.4ml; 实验前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进行稀释,然后将稀释后的硫酸引流到容量瓶中,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加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故操作顺序为:CBEG;(3) A、取用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则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大,故正确;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用1.2mol/L的硫酸润洗,造成硫酸增多,浓度偏大;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有

39、损失,浓度偏小;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E、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且进行后面的实验操作,没有冷却,当冷却后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F、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正放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充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选ABE。【点睛】掌握仪器读数时的误差分析,如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仰视则体积偏大,若为容量瓶定容时仰视,溶液的体积偏大,但溶液的浓度偏小。26、16.1 胶头滴管 500mL容量瓶 BE 【解析】(1)为配制480mL0.1molL-1Na2SO4溶液,需要选择500mL容量瓶,则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硫酸钠(Na

40、2SO410H2O)晶体的质量是0.5L0.1mol/L322g/mol16.1g。(2)配制Na2SO4溶液时的基本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等,则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3)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不影响溶质的质量和溶液体积,浓度不变;D称量的硫酸钠晶体部分失水导致溶质的质量增加,浓度偏高;E加水定容时越过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F俯视刻度线定容,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答案选B

41、E。27、10.4 9.6 ADBCE 玻璃棒 500 mL的容量瓶 偏大的有A、C、E 偏小的有B、D、G 【解析】(1)选择仪器的标准是“大而近”分析;(2)天平称量物质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3)根据天平使用原则判断操作顺序;(4)根据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确定使用的仪器;(5)利用c=判断实验误差。【详解】(1)准确配制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要使用容量瓶,在实验室中没有规格是420 mL的容量瓶,根据选择仪器的标准是“大而近”的原则,要选择使用500 mL的容量瓶,则配制500 mL0.52 mol/L的NaOH溶液,需称量NaOH的质量为m(NaOH)= 0.52 m

42、ol/L0.5 L40 g/mol=10.4 g;(2)称量物质应该左物右码,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上,1 g以下移动游码,则用天平实际称得的NaOH固体质量是m(MaOH)=10 g-0.4 g=9.6 g;(3)托盘天平在使用前首先应该调零;NaOH具有腐蚀性,不能在天平上直接称量,应该在烧杯中进行称量,因此要先称量空的小烧杯质量,然后添加所需砝码,并将游码移至所需刻度处,再小心将NaOH固体逐渐加入小烧杯中至天平平衡,最后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并将游码移至0刻度处,故操作正确顺序为ADBCE;(4)用NaOH固体准确配制0.52 molL1的NaOH溶液时,

43、要使用托盘天平(附砝码、镊子)准确称量NaOH的质量,用药匙从试剂瓶中取出NaOH固体,并将具有腐蚀性的NaOH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然后用量筒量取水,向烧杯中加水溶解NaOH固体,为使NaOH固体快速溶解,使热量迅速扩散,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待溶液恢复至室温后,通过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已经查漏的500 mL的容量瓶中,然后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当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上瓶塞,上下颠倒,反复摇匀,就得到0.52 molL1的NaOH溶液。故使用的仪器,除题干给出的,还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和500 mL的容量瓶;(5)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则称量的NaOH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化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