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肥东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安徽省肥东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用FeCl3溶液腐
2、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1)I、ClO、NO3、H+(2)K+、NH4+、HCO3、OH-(3)SO32、SO42、Cl-、OH(4)Fe3+、Cu2+、SO42、Cl-(5)H+、K+、AlO2、HSO3+(6)Ca2+、Na+、SO42、CO32A(1)和(6)B(3)和(4)C(2)和(5)D(1)和(4)3、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
3、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氯、溴、碘B钠、镁、铝C烧碱、氢气D食盐、淡水4、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先加入 BaCl2 溶液,再加入足量的 HNO3 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SO42-B加入足量的 CaCl2 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O32-C加入足量浓 NaOH 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 AgNO3 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l5、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4、( )AFe2+、K+、Cl、MnO4BAg+、Na+、NO3、ClCZn2+、Al3+、SO42、ClDBa2+、NH4+、Cl、HCO36、实验室向 0.783g MnO1 中加入 10mL36.5%(=1.18g/cm3 )浓盐酸后,共热制取 Cl1反应方程式为:MnO1+4HClMnCl1+Cl1+1H1O,若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 10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消耗 HCl 物质的量为 0.136molB反应生成 Cl1 气体的体积为 101.6mLC若取 1mL 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 AgNO3,可产生沉淀 1.87gD若取 1mL 反应后的溶液,加入 1.0mol/L 的
5、NaOH,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为10.9mL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都属于非电解质B稀HCI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 H+和Cl-而导电C液态硫酸,固体NaCI不导电,但属于电解质D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氨水的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中含有的氢原子子数约为B NaCl溶液中含的物质的量为0.5molC8g S在足量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约为D标准状况下,22.4 L和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约为9、能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A静置,有沉淀现象的是胶体B能透过滤纸的是溶液C有丁达尔现象的是胶体D用肉眼观察,均匀透明的是溶液10、
6、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B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一定是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D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1、50g密度为gcm-3的CaCl2溶液里含2gCa2+,从中取出一半的溶液中Cl-的浓度是A molL-1B2molL-1C molL-1DmolL-11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立即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
7、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与水不互溶,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的本质是有机物分子中失去氢原子或增加氧原子B苯及其同系物的分子组成通式为CnH2n-6(n6)C不饱和有机物一定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乙醇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14、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B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D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15、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A12 molL NaCl溶液 B1.15 molL MgCl2溶液C12 molL BaCl2溶液 D1.25 molL HCl溶液
8、16、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烧碱固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能引起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ACO32BClCOHDCu2+17、下列诗句描述的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B爆竹声中一岁除C人面桃花相印红D群山倒影山浮水18、下列有关物质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B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则所处条件一定为标准状况C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D同质量、不同密度的CO和N2它们所占的体积不相等,所含分子数也不相等19、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
9、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底部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0、下列关于萃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加入酒精作萃取剂B萃取操作完成后,静置分液,上、下层液体均从下口放出C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静置分液后,“水层”应在上层D萃取时,所加入的溶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原溶剂、溶质相互间不反应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B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C1 mol OH的质量是17gD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2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10、正确的是A醋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CH3COOHCH3COO+H2O+CO2B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2Ag+Cu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如图,反应为常温下的反应,A、C、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之间,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是淡黄色固体,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G、A的化学式分别为_、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已知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
11、原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将A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请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A可以制漂白粉,漂白粉在空气时间长了会失效,失效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4、(12分)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只含Cl-、CO32-、SO42-、Na+、K+、Mg2+、Cu2+离子中的某几种经实验: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取少量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取少量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可能含有
12、的离子是_(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_,说明理由_(3)写出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5、(12分)实验室需配制480mL 2.0mol/L的KOH溶液。(1)若用固体KOH配置,则需选用_mL容量瓶。(2)用托盘天平称取KOH的质量_。(3)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4)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_G (用字母表示)。A冷却 B称量C洗涤 D定容E.溶解 F.转移 G.摇匀(5)现实验室需要量取稀盐酸24.5mL,宜选用的量筒最大体积应为_。A50mL B10mL C25mL D20mL26、(10分)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
13、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A有气体生成B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C烧杯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D溶液变浑浊(3)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在反应过程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mL的H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27、(12分)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1)A中试剂为_。(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
14、其目的是_。(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记录C的液面位置;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平视外,还应_。(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7)实验中需要用480 mL 1 m
15、ol/L的盐酸,配制过程中用于定容的玻璃仪器的规格和名称是_。28、(14分)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含铁元素2g,这2g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A .Fe BFe2+ CFe3+(2)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此过程中_是氧化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_性。(3)己知下列反应: 2I+2Fe3+2Fe2+ +I2 2Fe2+H2
16、O2+2H+2Fe3+2H2O, 则Fe3+、I2 、H2O2三者的氧化性由强到弱为_。 (4)在Fe+4HNO3Fe(NO3)3+NO+2H2O的反应中, HNO3表现的性质为_ ,毎有1 mol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_mol。(5)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29、(10分)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一个方面。.(1)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_;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步骤1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3)粗盐中含有Ca2、Mg
17、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为:a.盐酸;b.BaCl2溶液;c.NaOH溶液;d.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II.实验室利用精盐配制480mL 2.0molL1NaCl溶液。(4)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5)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NaCl_g;(6)配制时,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计算 称量 溶解 冷却 转移 定容 摇匀 装瓶。操作中还缺少一个重要步骤是_;(7)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氯化钠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a容量瓶洗净后残留了部分的水 b转移时溶液溅到容量瓶外面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
18、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氧化性是Fe3Cu2Fe2,还原性是FeCu,则A、若无固体剩余,这说明铁粉完全被氧化,但此时溶液中不一定还有Fe3,A不正确;B、若有固体存在,则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还有铁,因此溶液中一定有Fe2,B正确;C、若溶液中有Cu2,则也可能有部分铜已经被置换出来,因此不一定没有固体析出,C不正确;D、若溶液中有Fe2,但如果溶液铁离子过量,则不一定有Cu析出,D不正确;答案选B。2、B【解析】根据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以及离子之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等角度分析【详解】(1)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的ClO
19、和NO3离子与具有还原性的I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1)错误;(2)OH与NH4和HCO3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2)错误;(3)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3)正确;(4)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4)正确;(5)H与AlO2和HSO3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5)错误;(6)Ca2与CO3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6)错误。故选B。3、D【解析】A项,海水中氯、溴、碘元素都是以离子的性质存在,要获得氯、溴、碘单质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属于化学变化,故A项错误;B项,海水中钠、镁、铝元素都是以离子的性质存在,要获得钠、镁、铝单质需要通
20、过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属于化学变化,故B项错误;C项,通过电解海水可以得到烧碱和氢气,电解属于化学变化,故C项错误。D项,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和水,通过蒸发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食盐和淡水,故D项正确;故答案选D。4、C【解析】A、可以和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可以是硫酸钡或者是氯化银,所以该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Ag+、SO32-或HSO3-等,A错误;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CO32-、SO42-或Ag+或SO32-等,B错误;C、加入足量浓 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1、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C正确;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溶液中引入了氯离子,再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说明氯离子的来源,D错误;答案选C。5、C【解析】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与H+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进一步判断离子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据此答题。【详解】A.在酸性条件下,因Fe2+、MnO4-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在酸性条件下,Ag+与Cl生成AgCl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在酸性条件下该组离子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在酸性条件下,HCO3-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大量存在,故D
22、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离子共存,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离子不能大量共存。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6、D【解析】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10001.1836.5%/36.5 )molL-1=11.8mol/L,10mL36.5%(=1.18g/cm3)浓盐酸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为11.8mol/L0.01mol=0.136mol,0.783gMnO1的物质的量为=0.009mol,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
23、应MnO1+4HClMnCl1+Cl1+1H1O,在反应中MnO1完全溶解,盐酸不全部被氧化,部分表现为酸性,当盐酸浓度变稀后,MnO1不溶于稀盐酸,反应会停止,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详解】A0.783gMnO1的物质的量为=0.009mol,根据反应方程式MnO1+4HCl(浓)=MnCl1+Cl1+1H1O,反应消耗 HCl 物质的量为0.009mol4=0.036mol,故A错误;B反应中生成Cl1 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0.009mol11.4L/mol=0.1016L=101.6mL,故B错误;C根据原子守恒,反应后溶液中含有Cl的物质的量为0.136mol0.009mol1
24、=0.118mol,则取 1mL 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 AgNO3,可产生AgCl沉淀质量为 143.5g/mol=3.1183g,故C错误;D取 1mL 反应后的溶液,加入 1.0mol/L 的 NaOH,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则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为/1.0molL-1 =0.0109L=10.9mL,故D正确;故选D。7、C【解析】电解质的概念是熔融或水溶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而且电解质不能与水反应;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电解质电离过程与电流无关;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电解质的概念是熔融或水溶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而且
25、电解质不能与水反应,A. 氯化氢在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导电,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氯化氢属于电解质,A错误;B. 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与电流无关,B错误;C. 液态硫酸以分子形式存在,固体NaCl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二者均不导电,但是二者溶于水,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二者均属于电解质,C正确;D. 溶液导电能力主要看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氨水的强,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8、D【解析】A由的分子式可知,1mol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约为,故A错误;
26、B未说明溶液体积,故无法计算含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S在足量中完全燃烧生成SO2,1molS失去4mol电子,8g S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故失电子的数目约为,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3mol原子,个数为:1.8061024,故D正确。答案选D。9、C【解析】A胶体有介稳性,静置,不产生沉淀,故A错误;B溶液和胶体都能通过滤纸,故B错误;C丁达尔现象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故C正确;D溶液和胶体都可以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均匀透明的可以是溶液或胶体,故D错误;故选:C。10、D【解析】A酸式盐和碱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如;故A不选;
27、B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如A为NaOH、B为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B不选;C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若A为氢氧化钡溶液B为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故C不选;D根据置换反应的特征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发硬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为置换反应,故选D。答案选选D11、B【解析】50g密度为 gcm-3的CaCl2溶液里含2gCa2+,Ca2+的质量分数为,c(Ca2+)= molL-1=molL-1,所以c(Cl-)=2molL-1,从中再取出一半的溶液,Cl-的浓度还是2molL-1,B正确,选B。 点睛:知道溶液的密度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时,要注意使用质量分数转化为物质
28、的量浓度的转换公式,这样步骤简单且不易出错。从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持不变。12、D【解析】A. 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立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正确;B. 蒸馏操作时,应测定出来的气体的温度,所以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正确;C. 分液操作时,为了使上下层的液体完全分离,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正确;D. 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与水不互溶,萃取剂和溶质不反应,对萃取剂的密度没有要求,故错误。故选D。13、B【解析】A、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的本质是发生了
29、电子的转移,故A错误;B、苯的分子式为C6H6,其同系物分子式与苯相差若干个个CH2,则通式可表示为C6+mH6+2m,令6+m=n,则有CnH2n-6,故苯及其同系物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6(n6),故B正确;C、苯也属于不饱和有机物,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有机物能与溴水发生加成,故C错误;D、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分子式为C2H6O,乙醚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分子式为C4H10O,乙醇和乙醚的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B。14、C【解析】A摩尔不是物理量,它是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
30、位,故B错误;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C正确;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质的数量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C。15、C【解析】溶液的导电能力需要考虑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浓度越大,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详解】A. 1.2 molL NaCl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都为1.2 molL;B. 1.15 molL MgCl2溶液中镁离子浓度为1.15 molL,氯离子浓度为1.3 molL;C. 1.2 molL BaCl2溶液钡离子浓度为1.2 molL,氯离子浓度为1.4 molL;D. 1.25 molL HCl溶液中氢离子和氯离子浓度都为1.25 molL HCl。所以氯
31、化钡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故选C。【点睛】溶液的导电能力需要考虑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浓度越大,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所给溶液都为强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完全电离,所以可以根据浓度和化学式计算离子浓度。16、D【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根水解,溶液显碱性,加入氢氧化钠抑制碳酸根水解,浓度增加,A错误;B、氯离子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浓度不变,B错误;C、加入氢氧化钠,氢氧根浓度增加,C错误;D、铜离子结合氢氧根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铜离子浓度减小,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离子反应17、B【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详解】A. 零落成泥碾作尘,
32、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B. 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爆炸过程中生成新物质为化学变化,故B正确;C. 人面桃花相印红,是一种颜色的映衬和对比,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C错误;D. 群山倒影山浮水是光的反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18、C【解析】A、在某状态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据的体积为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和温度、压强有关,不一定是22.4L/mol,故A错误;B、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减小,所以不是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有可能为22.4
33、Lmol-1,故B错误;C、因为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不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都是大概相同的,分子很小,此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分子数,故C正确;D、同质量的CO和N2的物质的量相等、不同密度时所占的体积不相等,但所含分子数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因素。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根据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分析判断。19、D【解析】A.蒸发操作时,当出现大量晶体时即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A错误;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故B错误;C.萃取的基本原则是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密度也可
34、以比水小,故C错误;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故D正确;答案:D20、D【解析】A、酒精与水混溶,而萃取剂不溶于水;B、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有机溶剂的密度可能小于水;D萃取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且不相溶,出现分层。【详解】A项、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应用苯或四氯化碳,故A错误;B项、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B错误;C项、有机溶剂的密度可能小于水,也可能大于水,可能在上层或下层,故C错误;D项、萃取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且不相溶,出现分层,则萃取剂要和原溶剂互不相溶
35、,且不能与溶质和溶剂反应即可,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萃取操作,侧重于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21、C【解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故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错误;C、OH的摩尔质量为17gmol1,则1molOH的质量为17g,故正确;D、没有说明标准状况,故错误。22、D【解析】石灰石属于难溶性物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A错误;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即Fe2+,故B错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中除了生成硫酸钡,还生成水,答案C中漏离子反应,故C错误;铜可以置换出银,离子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6、常见错误有:离子符号书写是否正确,质量和电荷是否守恒,产物是否书写正确。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O2 Cl2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紫色试液先变红色,后又褪色 Cl2 + H2O HCl + HClO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2HClO2HCl + O2 【解析】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应为H2O,F为淡黄色粉末,应为Na2O2,则G为O2,B为NaOH,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应为Cl2和NaOH的反应
37、,生成NaCl和NaClO,结合物质的性质作答即可。【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l2,G为O2,故答案为: O2、Cl2;(2)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l2,B为NaOH,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故答案为: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反应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故答案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4)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发生Cl2 + H2O HCl + HClO,盐酸具有酸性,
38、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溶液褪色,故答案为:紫色试液先变红色,后又褪色;Cl2 + H2O HCl + HClO;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涉及反应为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2HClO2HCl + O2,故答案为: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2HClO2HCl + O2。【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本题的突破口在于物
39、质的颜色和状态,注意常温下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24、Mg2+、Cl- CO32- 、SO42-、Cu2+ Na+、K+ 是 溶液呈电中性,必须同时含有阴、阳离子 Mg2+2OH-=Mg(OH)2 【解析】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没有Cu2,Cl、CO32、SO42、Na、K、Mg2 六种离子中只有Mg2 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说明一定含有Mg2;Mg2和CO32反应生成沉淀,二者不能共存,则无CO32;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不含SO42;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Cl;【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l
40、、Mg2,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32、SO42、Cu2,可能含有Na、K;(2)实验可以省略,因溶液显电中性,故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CO32、SO42不存在,则必须含有Cl;(3)反应中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2+2OH=Mg(OH)2。25、500 56 g 搅拌 引流 C E A F D C 【解析】(1)实验室选用容量瓶要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所以需选用500mL容量瓶;(2)用托盘天平称取KOH的质量为m=Mn=McV=56 g/mol2 mol/L0.5 L=56 g;(3)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溶解时用来搅拌加速溶解,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41、时用来引流;(4)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5)量取稀盐酸24.5mL,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宜选用的量筒最大体积应为25 mL。26、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4NaO2=2Na2O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C2Na2H2O=2Na2OHH20.02 mol【解析】(1)钠放置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而变暗灰色,反应方程式为: 4NaO2=2Na2O;(2)钠熔成小球,说明钠和水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同时说明钠的熔点较低;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能观察到,故A不符合题意;B.钠的熔点较低且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钠熔成小球,所以能观察到,故B不符合题意;C.钠
42、易和水反应生,所以钠不可能置换出钙,则看不到有金属钙生成,故C符合题意;D. 钠易和水反应生生成氢氧化钠,有部分氢氧化钙析出而导致溶液成悬浊液,所以看到溶液变浑浊,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3)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2OHH2; 224 mL的H2的物质的量为:0.224L22.4L/mol=0.0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01mol2(1-0)=0.02mol。27、NaOH溶液 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使D和C的液面相平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3600(a-c)/b 偏小 500 mL容量瓶
43、 【解析】(1)根据铝镁的化学性质,铝镁都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铝还能与碱(如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而镁不能,铝和氨水不反应,要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应选择NaOH溶液,即A中试剂为NaOH溶液;(2)铝镁为活泼金属,其表面都容易形成一层氧化膜,在实验前必须除去,即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的目的是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3)实验时首先要检查气密性,记下量气管中C的液面位置,此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使D和C的液面相平,使里面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再加入NaOH溶液开始反应,待反应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记录量气管中C的液面位置,最后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所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4)B管中发生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5)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g,B中还有固体剩余,其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