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24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配制:需要使用天平、250 mL容量瓶等仪器B向FeCl3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煮沸,可制备Fe(OH)3胶体C不慎将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D用苯萃取碘水
2、中的碘时,萃取后的油层不能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2、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e2O3+3Cu。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中含有FeCl3;甲中不含FeCl3;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
3、乙中可能含有ZnCl2、FeCl2,一定不含有CuCl2。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则CO2属于电解质B电离需要通电才能进行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DNaCl晶体不能导电,所以NaCl是非电解质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N2的质量为28 g/molB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CCl2的摩尔质量为71 gD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盐卤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高压直流电除烟尘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做氢氧化
4、铁胶体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1mol FeCl3完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约为NA个A1个 B2个 C3个 D4个6、0.1 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与足量氯气反应,质量增加7.1 g,这种元素可能是()A钠 B铝 C铁 D铜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过氧化钠可在防毒面具中做供氧剂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FeCl3ABCD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摩尔质量是36.5 g/ molB5 molCO2中所含的CO2分子数为3
5、.011024C将 0.1molNaOH加入1L水中溶解,即配制得到0.1mol/L的NaOH溶液D49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0.5 mol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蒸发结晶时,应将蒸发皿中的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C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平齐D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烧杯里的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0、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 B铝片插入Hg(NO3)2溶液CNaNO3溶液与KCl溶液 DNa2CO3溶液与稀盐酸11、ClO2是新一代饮用
6、水的消毒剂,许多发达国家的自来水厂采用ClO2代替Cl2来进行自来水消毒。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C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ClO2和ClO2中Cl的化合价相同12、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A制新农药B制半导体材料C制新医用药物D制高温合金13、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H2SO4=2H+SO42- BNaHSO4 = Na+ HSO4-CNa2CO3=2Na+C
7、O32- DBa(OH)2= Ba2+2OH-14、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 、K+、SO42、CO32 BAl3+、K+、SO42、OH-CNa+、 K+、Cl-、 NO3- DK+、Fe3+、MnO4-、I-15、实验室配制100mL1molL-1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固体B在盛有NaCl的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静置至室温再移入容量瓶中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玻璃棒23次,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D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16、11.
8、2g Fe加入一定量的HNO3充分反应后,生成Fe2+、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将生成的气体NXOY与一定量的O2混合后通入水中,反应后无气体剩余(NXOY+O2+H2O-HNO3 ),则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A0.12molB0.14molC0.2molD0.13mo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溶液可能存在下列阴离子Cl-、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1)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_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2)当溶液中存在大量Ag+时,_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3)当向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为进一步确定溶液
9、中存在哪种离子,可继续向沉淀中加入_,通过观察沉淀是否溶解再作出进一步的判断。18、某溶液中含有X、Y2、Z2三种常见的无机离子。如下图所示,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第步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含Y2.(1)判断X、Y2、Z2分别为_、_、_(写离子符号)。(2)写出、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19、下图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的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 _ ,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 ,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2)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Na2O2与CO2的反
10、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该实验可以得出许多结论,请你写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结论。结论1:_结论2:_20、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第步实验操作需要烧杯、_、_等玻璃仪器。(2)第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 ;_。(3)步聚2中,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_。(4)除杂试剂除了流程中的顺序外,加入的顺序还可以是BaCl2、Na2CO3、NaOH或者_21、将海水晒制后过滤可得到粗制食盐和母液,氯碱厂以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在电解过程中,Cl2在与电源
11、_(填“正”或“负”)极相连的电极上生成;(2)精制过程为除去溶液中的少量Ca2+、Mg2+、SO42-,加入试剂顺序合理的是_;a先加NaOH,再加Na2CO3,再加BaCl2b先加NaOH,后加Ba(OH)2,再加Na2CO3c先加BaCl2,后加NaOH,再加Na2CO3(3)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和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_,然后趁热过滤分离NaCl晶体,并得到50%的NaOH溶液(填写设计方案,无需计算具体数据);(4)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方程式_;如果在实验室中电解200ml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极处收集到2
12、24ml气体(已换算成标况),此时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不考虑生成气体的溶解与反应,以及溶液体积的变化);(5)分离出NaCl后的母液经过下列流程可以制取溴:若物质X是SO2,那么在这一环节中体现SO2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若物质X是Na2CO3,则需要把氯气换成硫酸,此时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Br2+Na2CO3=NaBrO3+CO2+NaBr,配平该反应_。若有48 g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 mol;在吹出塔中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填序号)_;a氧化性b还原性c挥发性d腐蚀性设备Y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酒精灯、温度计、_等玻璃仪器组
13、成的装置实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该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即可,因此选项B不正确,气体都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B。2、B【解析】由信息提供的方程式中物质反应时的关系分析氯化铁是否含有,根据甲的成分以及盐溶液与金属反应的规律分析滤液的成分。【详解】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e2O3+3Cu;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以及Fe2O3+6HCl2FeCl3+3H2O可以建立以下关系式:Fe2O32FeCl3Cu。根据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
14、e2O3+3Cu可知生成物质氧化铁和铜的个数比是1:3,因此氯化铁一定能完全被铜反应,所以甲中不含FeCl3,溶液中存在FeCl2和CuCl2,由于相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所以放入锌粒后锌首先置换出铜,所以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固体不是铁和锌,所以滤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可能是锌(过量)或铁和锌(过量),因此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Cl2,一定含有ZnCl2,可能含有FeCl2,综上所述正确;答案选B。【点睛】此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充分利用题干信息以及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规律,其中根据提示的反应判断甲的成分是本题的
15、难点。3、C【解析】试题分析:A.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阴阳离子,得到的溶液能导电,CO2属于非电解质,错误;B.电解是指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不需要通电,错误;C.氯化氢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它的水溶液能导电,液态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不能导电,正确;NaCl晶体不能导电,溶于水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错误;选C。考点: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溶液的导电性等知识。4、D【解析】A、质量的单位是g,1molN2的质量为28g,N2的摩尔质量为28g/mol,故A错误;B、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是22.4L,不是气体则不一定,故B错误;C、摩
16、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C错误;D、n(SO2)=0.5mol,m(SO2)=nM=0.5mol64g/mol=32g,故D正确。故选D。点睛:B选项为易错点,注意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而固体、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5、A【解析】豆浆、河水和烟尘均为胶体;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电;胶体不带电;向FeCl3溶液中滴加稀的NaOH溶液,可制得Fe(OH)3沉淀;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豆浆、河水和烟尘均为胶体,盐卤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三
17、角洲”的形成是发生了胶体的聚沉,用高压直流电除烟尘是胶体的电泳,均和胶体的性质有关,故正确;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电,且带同种电荷,故胶粒之间相互排斥,导致胶体比较稳定,故错误;胶体不带电,带电的是胶粒,故做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故错误;向 FeCl3溶液中滴加稀的NaOH溶液,可制得Fe(OH)3沉淀,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将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煮沸所得的分散系,故错误;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1mol氯化铁所形成的胶粒的个数小于NA个,故错误。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A正确;综上所述
18、,本题选A。【点睛】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发生电泳现象,可以发生聚沉。6、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确定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从而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某元素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进而确定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为B。考点:关于方程式的计算。7、C【解析】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颜色为淡黄色,故错误;钠和水先反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气,故错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供氧剂,故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颜色为红棕色,故正确答案选C。8、C【解析】A. 氯化氢
19、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5,则其摩尔质量是36.5 g/mol,A正确;B. 5 molCO2中所含的CO2分子数为5mol6.021023/mol3.011024,B正确;C. 将0.1molNaOH加入1L水中溶解,所得溶液不是1L,因此不能配制得到0.1mol/L的NaOH溶液,C错误;D. 49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49g98g/mol0.5 mol,D正确。答案选C。【点睛】选项C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cn/V中的“V”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9、A【解析】A.蒸发时应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分解,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可停止加热,
20、用余热蒸干,A错误;B.蒸馏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B正确;C.因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支管口附近,C正确。D.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浮于硫酸上,热量不易散失,水沸腾,造成酸液飞溅,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10、C【解析】试题分析:A、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发生反应:Ba2+ SO42-=BaSO4,属于离子反应,错误; B、铝片插入Hg(NO3)2溶液发生反应:2Al + 3Hg2+=2Al3+ 3Hg,属于离子反应,错误;C、NaNO3溶液与KCl溶液混合不发生离子反应,正确;DNa2CO3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21、发生反应:CO32-+ 2H+=CO2+ H2O,属于离子反应,错误。考点:考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1、B【解析】A由不同的小球代表的原子可知,反应物为氯气和NaClO2,氯气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A错误;B由三种小球表示的原子及微观过程可知,反应物为氯气和NaClO2,生成物为ClO2和NaCl,则反应为Cl2+2NaClO22ClO2+2NaCl,B正确;CCl2+2NaClO22ClO2+2NaCl,反应中氯气中的氯元素化合价0价变化为-1价,Na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3价升高到+4价,所以氯气做氧化剂,C错误;D根据化合价规则,NaClO2和ClO2中Cl的化合价分别
22、是+3价和+4价,化合价不一样,D错误;答案选B。12、B【解析】A新制农药元素可以从周期表的右上角中的非金属元素中找到,故A错误;B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接区域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故B正确;C新医用药物大多为有机物,故C错误;D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通常可以在过渡元素中寻找,故D错误;故选B。13、B【解析】A、硫酸是二元强酸,完全电离:H2SO42H+SO42,A正确;B、NaHSO4属于强电解质且是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NaHSO4Na+H+SO42,B错误;C、碳酸钠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Na2CO32NaCO32,C正确;D
23、、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完全电离:Ba(OH)2Ba2+2OH,D正确;答案选B。14、C【解析】A. 溶液呈酸性,CO32与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 OH与Al3+反应生成Al(OH)3沉淀,溶液呈酸性,OH也会与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四种离子均无颜色,且在酸性溶液中互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 Fe3+、MnO4有颜色,且二者具有氧化性,能和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问题,解题时要把握题目中溶液无色、酸性的要求,注意常见离子的颜色(如 Fe3+、MnO4等)、性质(如与酸反应的
24、离子)及反应类型的判断,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不能大量共存,题目难度不大。15、A【解析】A托盘天平称量时只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所以只能称量5.9g药品,不能称量5.85gNaCl,故A错误;BNaCl固体要先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再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100mL容量瓶,故B正确;C烧杯、玻璃棒要洗涤,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保证溶质全部转移,故C正确;D定容时,沿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直至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故D正确。答案选A。16、B【解析】11.2gFe的物质的量为
25、0.2mol,Fe全部溶解,生成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所以Fe2+的物质的量为0.04mol,Fe3+的物质的量为0.16mol,共失去电子为0.04mol2+0.16mol3=0.56mol;由得失电子守恒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6mol,所以O2的物质的量为0.56mol/4=0.14mol。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O32- Cl-、SO42-、CO32- SO42-、CO32- 稀HCl 【解析】(1)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气体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2)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3)利用硫酸钡为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26、来分析,碳酸钡可与盐酸反应【详解】(1)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因H与CO32反应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答案为CO32; (2)当溶液中存在大量Ag时,能分别与Cl、SO42、CO32反应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答案为Cl、SO42、CO32; (3)当向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可能生成硫酸钡或碳酸钡沉淀,则可能纯在的离子为SO42、CO32,因碳酸钡可溶于盐酸,可向沉淀中加入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如不溶解,说明不含CO32,存在SO42,若沉淀完全溶解,沉淀只有BaCO3,加入盐酸发生BaCO3+2H=Ba2+CO2+H2O。故答案为SO42、CO32;稀盐酸18
27、、Cl SO42 CO32 BaCO3 + 2H+ = Ba2+ + CO2 + H2O CO2 + 2OH + Ca2+ = CaCO3 + H2O 【解析】根据实验中沉淀的颜色和是否溶于酸分析沉淀的成分,进而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详解】(1)溶液中加入硝酸钡后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含有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说溶液中有氯离子,故答案为 Cl , SO42 , CO32;(2)反应为碳酸钡与盐
28、酸的反应,离子方式为: BaCO3 + 2H+ = Ba2+ + CO2 + H2O;反应 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O2 + 2OH + Ca2+ = CaCO3 + H2O。【点睛】1.氯离子: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2.硫酸根离子: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3.碳酸根离子:加入氯化钙或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溶解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9、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烧杯I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烧杯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Na2CO3H2OCO2 2Na2O22CO2=2Na2CO3O2
29、 该反应放热 该反应有氧气生成 【解析】(1)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稳定性较强,加热时难以分解,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可根据是否产生气体判断稳定性强弱;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比较稳定,对应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据此得出结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有氧气生成,以此来解答。【详解】(1)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稳定性较强,加热时难以分解,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故实验一的目的是比较Na2CO3和NaHC
30、O3的热稳定性;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难分解,则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烧杯I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烧杯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Na2CO3H2OCO2;(1)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即温度升高棉花燃烧,有氧气助燃,由此说明:该反应放热,该反应有氧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由该实验得出
31、的结论有结论1: 该反应放热;结论2: 该反应有氧气生成。【点睛】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侧重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注意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结论的归纳,有利于实验能力的培养,题目难度不大。20、漏斗 玻璃棒 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 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没有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 NaOH 、BaCl2、Na2CO3 【解析】(1)粗盐要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第步操作的名称是溶解,第步滴加BaCl2的目的是除去溶液里的SO42-;第步滴加NaOH的目的是除去溶液里的Mg2+ 、F
32、e3+;第步滴加Na2CO3的目的是除去溶液里的Ca2+。(2)第步过滤操作所需玻璃仪器的名称是漏斗、烧杯、玻璃棒;(3)第步实验的目的是滴加稀盐酸除去溶液里过量的OH-和CO32-。【详解】(1)过滤装置是分离难溶性物质和溶液的分离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玻璃棒;漏斗;(2)碳酸钠可以将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沉淀下来,反应原理是Ca2+CO32-=CaCO3、Ba2+CO32-=BaCO3,故答案为Ca2+CO32-=CaCO3、Ba2+CO32-=BaCO3;(3)过量的氯化钡会将全部的硫酸根离子沉淀完毕,只要是硫酸根剩余,则氯化钡会与其反应出现白色沉淀,所以判
33、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向第步后的上层清液(或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入适量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故答案为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没有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4)除杂试剂为了根本除去杂质离子,一般是过量的,碳酸钠可以将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沉淀下来,BaCl2、NaOH、Na2CO3加入的顺序必须满足最后加入碳酸钠,过滤后再加盐酸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即可,故答案为NaOH 、BaCl2、Na2CO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粗盐的提纯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题目难度不大。粗盐中的CaCl2、MgCl2、FeC
34、l3、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的除杂方法:先将混合物溶解,后过滤除泥沙,再加入试剂分别将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以及钙离子除去,但是碳酸钠一定放在氯化钡的后面,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顺序无要求。为了将杂质去除彻底,所加的除杂试剂都是过量的,还要考虑将过量的除杂试剂除去。21、正 bc 加热蒸发,使NaCl结晶 2NaCl+2H2O H2+2NaOH+Cl2 0.1 还原性 3 3 1 3 5 0.5 c 蒸馏烧瓶 【解析】(1) 在电解过程中, Cl2发生氧化反应;(2)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SO42用氯化钡除去,最后加入盐酸酸化,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
35、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3)根据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性质分析;(4)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氢氧化钠;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极生成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0.01mol氢气时,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5)若物质X是SO2,则吸收塔中发生反应;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溴加热易挥发;根据流程图,设备Y为蒸馏装置。【详解】(1) 在电解过程中, Cl2发生氧化反应,Cl2在与电源极正极相连的电极(阳极)上生成;(2)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SO42用氯化钡除去,最后加入盐酸酸化,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
36、所以选bc;(3)因为NaOH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通过加热蒸发,使NaCl结晶,然后趁热过滤分离NaCl晶体,并得到50%的NaOH溶液。(4)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 H2+2NaOH+Cl2 ;设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2NaCl+2H2O H2+2NaOH+Cl2 1mol 2mol 0.01mol c0.2L C=0.1cmol/L;(5)若物质X是SO2,则吸收塔中发生反应,SO2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体现SO2的还原性;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Br2+3Na2CO3=NaBrO3+3CO2+5NaBr;根据方程式,3mol Br2参加反应转移5mol电子,48 g溴的物质的量是0.3mol,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在吹出塔中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挥发性,选c;根据流程图,设备Y为蒸馏装置,所以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酒精灯、温度计、蒸馏烧瓶等玻璃仪器组成的装置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