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8416821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上海市上海市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能力能力提升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该患者应辨为何证 查看材料A.食伤肠胃B.肝郁脾虚C.脾肾阳虚D.脾胃气虚E.湿热内蕴【答案】C2、挪威杰出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是()。A.在妖王宫中B.安妮特拉之舞C.奥丝之死D.晨景【答案】D3、获得 2016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摇滚、民谣艺术家是()。A.约翰列侬B.大卫鲍威C.鲍勃迪伦D.迈克尔杰克逊【答案】C4、下列哪首曲目不属于广东音乐()A.雨打芭蕉

2、B.赛龙夺锦C.旱天雷D.百鸟归巢【答案】D5、下列选项中,歌曲名称与其音乐风格来源配对错误的是()(易错)A.给你一点颜色华阴老腔B.好汉歌鲁豫民歌C.鸿雁蒙古呼麦D.东方红陕北民歌【答案】C6、阴邪盛而导致的实寒证,其治疗方法是A.阴中求阳B.虚则补之C.寒者热之D.热者寒之E.阴病治阳【答案】C7、下列不属于江南丝竹八大名曲的是()A.欢乐歌B.柳青娘C.三六D.行街【答案】B8、日本综合性的音乐剧能乐包括“能”和“狂言”。“能”的音乐特点是()。A.B.C.D.【答案】B9、在介绍舞蹈千手观音时,陈老师发现后排的一个女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课。当播放千手观音视频时,她却很专注地模仿视频中的

3、舞蹈动作,动作很到位,但是影响了周围同学安心听课。于是陈老师将她叫到前面来,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让她在前排空位处坐下听课直至下课。该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哪一基本理念?()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C.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答案】C10、下列乐曲中,属于交响诗体裁的是()。A.春之祭B.茶花女C.前奏曲D.命运【答案】C11、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幕歌剧茶花女是 19 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的作品。A.罗西尼B.威尔第C.普契尼D.小约翰?施特劳斯【答案】B

4、12、音乐的种类有很多,因此音乐的美也有很多种。下列不属于音乐美的范畴的是()。A.凄美B.喜剧美C.优美D.悲剧美【答案】A13、在音乐学习的入门阶段,提倡运用富有节奏的语言、歌词和打击乐器通过教学的是()A.达尔克罗兹B.奥尔夫C.柯达伊D.铃木镇一【答案】B14、下列选项中,属于 D 大调的关系小调的是()。A.小调B.g 小调C.b 小调D.f 小调【答案】C15、下列哪些疾病禁用含盐酸麻黄碱的中成药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高血压病C.动脉硬化D.心绞痛E.糖尿病【答案】A16、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的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手阳明大肠经D.足太阳膀胱经E.手太阳小肠经【答案】D

5、17、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表达歌唱状态的词语是()A.头腔共鸣B.明亮清晰C.声音统一D.声情并茂【答案】A18、“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与声”。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的音乐理念?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答案】D19、完全进行的和弦序列进行是()。A.TDTB.TSTC.TSDTD.TDST【答案】C20、南朝律学家何承天的()已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A.新法秘律B.新律C.六十律D.三分损益律【答案】B21、1934 年,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一等奖的作品是()。A.晚会B.牧童短笛C.四季歌D.春之旅【答案

6、】B22、传统的音乐教学,尤其是在带有课桌椅座位的课堂形式中,教师往往因为怕动起来影响课堂秩序,而要求学生像其他学科那样正襟危坐,这样学生参与、体验、表现音乐的机会就会受到限制。这限制了学生的哪种体验?()A.内心体验B.行为体验C.音响体验D.情感体验【答案】B23、一位老师在一节市级示范课中准备得很充分,没想到在实际课堂中学生非常拘谨,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一节课结束后,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学会唱这首歌。这位老师自我反思觉得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关键,关注了如何“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没有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这属于教学反思中的()。A.课前反思B.课后反思C.课中反思D.持续反思【答案】B

7、24、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的音乐思想。A.阮籍B.嵇康C.李延年D.京房【答案】B25、评剧的雏形是()。A.乐亭大鼓B.落地唱书C.木板大鼓D.落子戏【答案】D26、下列属于变化音程的有()。A.减七度B.减五度C.增四度D.纯八度【答案】A27、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主要通过看、听、动和接触等行为达成。下列哪一种行为属于感知运动阶段()A.通过教师讲授,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一音乐概念B.通过练习,了解和掌握记谱法的规则C.通过演奏,识别和比较不同速度的同一首旋律D.通过对实际音响的感知,建立声响的存储库【答案】D28、伊朗古典音乐是单旋律的音乐,其旋法体系被称作()

8、。A.甘美兰B.拉格C.马卡姆D.达斯特加赫【答案】D29、立部伎一般用()人演奏。A.64180B.190200C.150200D.100150【答案】A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柯达伊教学法的教学要点的是()A.首调唱名法B.声势活动C.柯尔文手势D.节奏读法【答案】B31、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内部评价、外部评价是以评价的()为依据进行音乐教学评价的分类。A.对象B.主体C.目的D.参照标准【答案】B32、我国对十二律产生的方法最早的记载是()中的“三分损益法”。A.管子.地员篇B.乐记C.梦溪笔谈D.中原音韵【答案】A33、音乐教学过程是由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顺序和课时安排来划分的,具体四个

9、阶段为()。A.起始阶段、展开阶段、提高阶段、结束阶段B.起始阶段、展开阶段、形成阶段、结束阶段C.起始阶段、展示阶段、形成阶段、巩固阶段D.起始阶段、展开阶段、巩固阶段、结束阶段【答案】B34、()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现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音乐教学工作。A.综合性评价B.定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C35、罂粟壳的使用注意A.不宜常服B.孕妇禁用C.儿童禁用D.运动员慎用E.老年人禁用【答案】A36、京剧铡美案中秦香莲的角色行当是()。A.老旦B.青衣C.闺门旦D.刀马旦【答案】B37、作曲家施光南根据鲁

10、迅的文学作品()创作了一部同名歌剧,并于 1981年首演。A.伤逝B.祝福C.孔乙己D.狂人日记【答案】A38、以下哪首不是巴赫的作品?()A.d 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勃兰登堡协奏曲C.创世纪D.马太受难曲【答案】C39、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调节教育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是教师对自身()的调控。A.心境B.教案C.主体D.计划【答案】C40、下列关于学校鼓号队乐曲编配描述错误的是()A.鼓号队以打击乐器为主B.鼓号队乐曲的编配以节奏为主C.小军鼓和小军镲多用于较密集的节奏?D.鼓号队的大军鼓多用于弱拍【答案】D41、“在一节寻找春天的音乐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模仿春天

11、的自然音响。当音乐响起时教室里热闹鼎沸,有的学生用大鼓模仿雷声,有的学生使劲摇串铃模仿雨声,有的学生用铃鼓模仿风声教室里说笑声、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声混成一团。”这种现象说明本堂课存在哪个问题?()A.自娱自乐,缺乏审美B.枯燥听讲,缺乏操作C.乱敲乱奏,缺乏合作D.精心构思,缺乏实践【答案】C42、师将南京当地的白局艺术引入学校并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学唱和编创新曲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当地音乐文化”,这一课程的性质是()。A.基础课程B.专业课程C.校本课程D.国家课程【答案】C43、“有的老师认为,当学生对钢琴学习本身感兴趣时,其学习才是最佳的,父母或者老师等外部强加的教学是没有益处的。”该描述体现的

12、哲学观是()。A.自然主义B.折中主义C.实用主义D.批判主义【答案】A44、我国著名乐曲万马奔腾是()的乐曲,由()主奏。A.哈萨克族冬不拉B.蒙古族马头琴C.羌族笛子D.维吾尔族胡西塔尔【答案】B45、春节歌舞以春节这一传统文化为教学全线,以音乐为切入点,综合了舞蹈、表演、美术、主持与乐编等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年文化”的教学主题,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上述教学观点的是()。A.音乐与姊妹艺术相结合B.音乐与戏剧相结合C.音乐与舞蹈D.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答案】A46、下列()不属于传统音乐教育体系所包含的属性。A.量化分解性B.片面单一性C.动态终结性D.提前预见性【答案】C47、20 世纪

13、 50 年代,根据其鸟类生态观察笔记谱写了鸟鸣集的作曲家是()。A.勋伯格B.布列兹C.蒂皮特D.梅西安【答案】D48、下列哪首曲目不属于广东音乐()A.雨打芭蕉B.赛龙夺锦C.旱天雷D.百鸟归巢【答案】D49、西班牙舞曲是哪部舞剧中的乐曲?()A.吉赛尔B.鱼美人C.天鹅湖D.葛蓓莉娅【答案】C50、高中混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音色B.音量C.音域D.技巧【答案】C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张老师正在进行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一分析布鲁斯音阶。这时候,班上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刘然举起手说:“老师,这个我知道。”全班同学愕然地看着他,张老师说:“那请你来说

14、一下?”只见刘然走上讲台,将布鲁斯音乐的起源与历史、调式的音阶特点说得清清楚楚,并用钢琴弹奏了几小节的布鲁斯和声进行,张老师带头给他鼓起了掌,并宣布下一节课将交由学生授课,自由选择教学内容与同学分享。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张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 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课的授课过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首先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

15、验)入手。另外,高中音乐鉴赏课更强调鉴赏,在学习过程中要更侧重在聆听的基础上思考、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教学是在体验的基础上,更注重比较、探究、合作等方法的有机运用与整合。因此,在分析此题时还要关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符合鉴赏课教学设计要点。二、案例:鉴赏课上,在欣赏莫扎特第 40 交响曲中的g 小调小步舞曲时,金老师要求学生谈谈感受,有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觉得这是一首明快的乐曲。”金老师说:“这可是小调音乐呀,小调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是明亮的?还是暗淡的?”在他的指导下,学生最终说出了让老师满意的答案。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分析金老师教学中的问题(7

16、 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 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课的授课过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因此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进行分析。三、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巴赫)【教学内容】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拓展欣赏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教学目标】

17、1听辨马太受难曲,感受宗教复调音乐的美,使同学们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2教师通过让学生聆听各部分音乐主题、组织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和理解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3分析第 1、72 以及 78 分曲的音乐形象,以及巴赫的其他音乐成就。【教学重点】马太受难曲主题听辨,理解复调音乐的形式【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2介绍巴赫生平和马太受难曲的内容以及历史地位。3聆听乐曲,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感受。(黯然、悲沉)4提问同学们从哪里听出这样的感受?(介绍第 1 分曲展示的内容;第 72 分曲的圣咏旋律,第 78 分曲的长时值、自由演唱记号等)【答案】这个课例存在教学上的闪光点,但更多的是教学设计和授课内容

18、上存在的问题,因此这是一个问题案例。一方面,上述课例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闪光点:(1)教案来看,本课包括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片段,教案写作总框架较为完整:(2)教学内容 1 二关于马太受难乐各片段音乐主题的分析较为透彻,能够具体到音乐本体和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问题设置南表及里、循序渐进:(3)小结部分上升到“理解音乐多元文化”的层面,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重视音乐实践”“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这是本课设计的“亮点”部分。但另一方面,课例中的课程设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三维目标书写不规范,音乐学科的三维目标应当依次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

19、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课例中层次混乱;新课程明确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进行课堂教学,课例中的三维目标频繁出现了“使同学们”“使学生”等词,从语言逻辑上来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因此是不正确的。(2)教学内容的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体现。课例中的教学内容预设了“拓展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一项,但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完全没有体现,反而介绍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区别”,这一项在教学内容的预设中也没有提及。(3)聆听准备不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次聆听乐曲可以有效地把握乐曲,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做好准备;课例中只聆听了一次,不够充分;(4)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

20、容填充,这样就无法引起学生兴趣,使原本生动的音乐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综上所述该课例中的一系列问题违背了新课程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的实施建议,因此,建议教师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围绕新课程的理念展开教学。四、阅读案例,回答问题王老师在教授音乐英雄凯旋歌时先邀请学生欣赏欧洲先后出现的音乐风格流派,接着聆听歌曲感受情绪力度,并一句一句地引导学生进行学唱,但是发现学生在演唱“胜利的歌声到处传扬”这一句时,临时变音记号一直唱不准,于是让学生跟着自己一遍遍反复跟唱但效果甚微,许多学生也出现了不耐烦的情绪。于是她说:“最后听我演唱一遍,这次谁

21、再唱不准,给我站到讲台上唱准为止。”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教学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性改进建议。(15 分)【答案】该案例是一个不合理的案例。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提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欢音乐的必要前提。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置丰富的教学活动。在导入环节老师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出现了唱不准的情况时没有进行针对性地解决而是一遍又一遍机械地重复,耗尽了学生的兴趣,却没有达到理

22、想的效果而王老师此时也出现了厌烦情绪,没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也就没有达到学唱歌曲的目的。(2)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到,歌唱是中小学生最喜欢和最易于接受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因此老师的正确引导就十分必要。同时课标中也提到音乐课程要遵循“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而单调的、机械的、重复的演唱方式没有体现出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建议该教师丰富课堂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分成音乐小组进行演唱,让学生自己成为小老师,不仅能快速地解决难题,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活跃课

23、堂气氛。(3)在演唱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评价方式。太过单一、枯燥,对于唱不准的学生,甚至带有一定“威胁”意味的评价语不应在课堂中出现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理念;因而,要求我们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告诉学生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正,而不是一遍遍无聊乏味地重复。同时也可以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听取不同的意见活跃课堂氛围,使课程更好地进行。五、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演奏教学器乐合奏曲喜洋洋(谱例见第 32 题)?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 分)?(2)确定教学重点。(10 分)?(3)针对教

24、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15 分)【答案】(1)音乐教学目标的表述是每个音乐教师都要面对的具体问题,一般来说,应该包括三方面要素。目标要明确(正确的音乐教学目标表述应明确、具体和简洁,主要涵盖本课时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过程及要达到的程度和水平);目标要涵盖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正确使用目标的行为动词(注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2)音乐教学重点的确定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再根据音乐教学内容确定。在这个题目里我们就可以写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变化,在演奏中得以体现。(3)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创设情境、重视体验、强调探究、关注合作、

25、加强综合。除此之外,我们要从学生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要以鼓励为主,因为教师只是音乐学习的促进者。音乐教学过程应有的环节是运行前准备阶段,运行中展开阶段,运行后总结阶段。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六、案例:齐老师在准备班级音乐会期间,注意到班上的小伟同学性格内向,从不参与其他同学的排练活动。经过与小伟的交流后得知,他自认为五音不全,唱歌不好听,所以不想参加这次音乐会。但是齐老师发现小伟律动感很好,于是借来卡通形象的服,建议他穿上为部分节目伴舞。小伟套上了卡通服教后发现其他同学认不出自己来,于是信心倍増,刻苦练习。最

26、终,他的伴舞在音乐会上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基本理念,对齐老师教学中的优点进行分析。(15 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音乐教学活动以及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七、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瑶族舞曲【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教学目标:1聆听瑶族舞曲,体验乐曲

27、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2能用乐器演奏部分音乐主题并能自选主题填词演唱。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教学工具:磁带、录音机、竖笛、钢琴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乐曲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演奏),学生听音乐进教室。二、导入新课刚才播放的是由民族管弦乐演奏的乐曲瑶族舞曲,旋律优美动听。说到瑶族,你能否说一说你对它的认识呢?学生讨论并回答。【答案】(1)优点:本教学课例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非常充实,逻辑严谨。在导入环节通过营造气氛。稳定学生的情绪。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播放由民族管弦乐器演奏的乐曲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欣赏

28、乐曲。通过演唱及演奏熟悉音乐主题,进行音乐形象的联想,进一步了解乐曲。最后,通过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填词、排演,将欣赏、体验、创作融为一体,在实践中理解、表现音乐。(2)缺点:教学目标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且教学目标不完整,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过程过于“平铺直叙”,教师应善用音乐教学策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关注相互合作探究,加强学科综合实践,强调比较鉴别;教师要善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四、总结”环节中,播放阿里西里的意义不明确。八、案例:音乐课上,李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在聆听和分析全曲后李老师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小春回答

29、:“我觉得是欢乐的。”老师说:“要是这么简单,还要你来回答吗?”小春赶紧改口说:“轻快的。”老师说:“刚才已经分析了,这首作品表现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团结胜利主题,所以它的情绪应该是庄严和辉煌的,请所有同学牢记下来!”全班同学点头表示赞同。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7 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 分)【答案】本案例中的教师对于教学问题的处理不恰当。案例中,学生对于作品欣赏后的回答是个性而主观的,教师因不符合常规答案而直接否定学生并言语犀利,对学生造成了消极的评价和影响,新课标理念指出,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

30、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因此不符合理念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就是对于音乐的二次创造,音乐是非语义性的,也不存在唯一的答案,因此该教师的行为也不符合“鼓励音乐创造”;后续教师直接宣布答案,并没有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的分析中思考,也不符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我认为,对于学生有不同的听后感受,首先应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实在偏离作品中心主题的情况,可以再次聆听或借用明显的音乐要素来进行问题引导,配合作品或作者背景的趣味介绍,突出审美和人文的重要性;此外每个学生的见解总会不同,小组讨论给出建议也是不错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良好习惯,肯定的评

31、价对于学生的音乐兴趣的保持也是有利的。九、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题名称】音乐主题的写作【教学对象】高二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创作一段音乐主题【主要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 A 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A.歌词内容 B.旋律特点 C.节奏特点【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鉴赏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分析。我们要求教学设计首先要完整;随后教学过程的设置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再次教学过程中要体

32、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能力;最后教学的内容要注意适度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兴趣。一十、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片段进行评析(7 分),并说明理由(8 分)。【课题名称】昆曲牡丹亭游园【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牡丹亭游园之【皂罗袍】片段【主要目标】体验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皂罗袍】片段的唱词、唱腔、身段及意境,总结昆曲的主要特点和审美特征;了解昆曲的发展状况,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其他目标略)【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片段】(一)回顾寻梦春秋六百年(前略)3.介绍牡丹亭的剧情。【答案】此教学设计总体上来说比较好,在设置上存在一些闪光点,同时

33、也有不足之处。闪光点:(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比较充实,教师能够由浅入深进行安排,使学生体验到昆曲的美妙之处,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教学过程符合“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教师让学生朗诵歌词、感知旋律特点、唱腔特色,总结昆曲的表演特征等,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3)教学过程符合“重视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学唱、模仿、体验昆曲“歌舞一体”的表演,不仅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更加强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不足之处:该课例在课堂一开始采用回顾的方式进入课堂,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但是回顾并介绍牡丹亭剧情用时较长,无法直接快速地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改进建议: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采用播放视频、音频或直接讲解背景故事的方式,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事业单位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