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 2 页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目标: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的各种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今天我们课
2、堂上来了许多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数学风采?好,我们先来进行口算比赛。1、我会算。(出示课件)-第 3 页3+2=2+7=6-3=7-2=5+1=9-8=5+3=8-5=7-4=2+5=8-2=5+4=2、我会做。(出示课件)(1)、80 里面有()个十(2)、50 里面有 5 个()(3)、()里面有 7 个十(4)、()里面有 4 个十(5)、3 个十是(30)(6)、10 个十是(100)(7)、4 个十和 3 个十合起来是(70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图 1)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瞧,接我们春游的客车开来了,带上数学的小眼睛,你观察到了
3、哪些数学信息?2、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1、要求一共有几个座位怎么想?你会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汇报,师板书。2、怎么算出得数的?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听一听。3、生交流,归纳计算方法。(师逐一课件展示)-第 4 页a十个十个地数。b4 个十加 3 个十得 7 个十,是 70。c.由 4+3=7 想到 40+30=70。(同意这种算法吗?怎么理解呢?请计数器来帮忙,40 怎么拨?这里的 4 表示?30 怎么拨?这里的 3表示?合起来 7 粒珠子,这个 7 表示?所以 40+30=70)4、小结算法。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数数的,有计算
4、的,有用数的组成,计算出 40+30=70,单位名称是?(板书)5、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再在书上填出得数。(二)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1、这次春游安排了 70 个同学参加,已经上车 30 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出示图 2)你会用算式表示出来吗?2、70-30=40 怎么想的?说给同桌听一听。3、指名说说,集体交流算法。(预设 a:数的组成,b:7-3=4,c:想加算减法)4、读算式,说单位名称。四、练习运用,内化巩固。-第 5 页1、“想想做做”第 1 题(1)我们乘着客车来到欢乐岛,看到了很多五花八门的商品,瞧,这是什么?(是小珠子串成的手链),让我们来数数每串手链上有
5、几颗珠子(每串有 10 颗珠子)。(2)、左边一共有多少颗珠子?右边呢?你能根据珠子图写出 4个有联系的算式吗?(完成想想做做 1)交流:两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50+40=90 怎么算的?90-40怎么算的?(复习一图四式)2、“想想做做”第 2 题(1)说说每组题目有什么联系,独立完成,指 4 名学生黑板上写。(2)集体订正。(3)观察每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4)指名说说,讲解算法。3、玩了一圈,同学们都累了吧,现在让我们动动手,做手指操吧!(全班一起做)4、猜数游戏(出示口算卡)5、开火车游戏(“想想做做”第 3 题,平台展示)-第 6 页(1)动物园里还有旅游列车呢,咦?司机呢?
6、如果你是司机,你能又快又准地送大家去游玩吗?(快速在书上完成)把每次的结果填在哪里?(2)指定 2 名学生当司机,上黑板板演。(3)集体校对,评出“优秀司机奖励小红花”。6、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 5 题)(1)分角色扮演,读读对话。(2)指名说说上面两位同学扮演得如何?并说说小兔的话是什么意思?(3)思考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列式计算。(4)交流,说说算法。7、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 4 题。五、全课总结这次春游玩得开心吗?我们在游玩中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收获,教师点评并作适当补充)小结:只要爱观察,爱动脑,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你每天都能学得开心,玩得快乐!整十数
7、加、减整十数 教学反思:-第 7 页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使情境具有“数学性”。数学一开始以“春游”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在探索“30+40”、“70-30”的方法时,给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集体交流,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一、在例题算法优化上做得不够,没有明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二、同桌交流不够激烈,跟平时训练不够有关,以后要多让学生讨论交流,并且要做到收放自如!三、在一个问题出来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仍有点少,也没有多让学生充分说,对学困生的提问过少。四、对学生的语言评价不够丰富,学生积极性调动得不够好。今后努力完善自己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