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822731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9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2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doc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10.10.12 .14 .15 .15 .16 .17 .19 .20 .23 .23 .24 .27 .28 .28 .32 .34!总则2术语3耗热量3.1 热负荷3.2 年耗热量4供热介质4.1 介质选择4.2 介质参数4.3 水质5管网形式6供热调节7水力计算7.1 一般规定7.2 设计流量7.3 计算参数7.4 压工况7.5 水泵选择8管网布置与敷设8.1管网布置8.2管道敷设8. 3管道材料及连接.8. 4热偿8.5附件与设施9管道应和作用计算.10厂站34353639414142454546464647484848495051535760676810.1 一般规定10.2

2、 中继泵站10.3 热水热站和隔压站10.4 蒸汽热站11保温与防腐11.1 一般规定11.2 保温计算11.3 保温结构11.4 防腐12供配电与照明12.1 一般规定12.2 供配电12.3 3 照明13热监测与控制13.1 一般规定13.2 管网参数监测与控制13.3 中继泵站参数监测与控制13.4 热站和隔压站参数监测与控制13.5 管网监控系统附录A供热管网与建(构)筑物及其他管线的距离 附录B地上敷设或管沟敷设钢质管道应验算.附录C供热管道保温计算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I2 Terms23 Heat Consumpti

3、on *43 . 1 Heating Load * 44 . 2 Annual Heat Consumption84Heating Medium 104. 1 Heating Mediums Selection104. 2 Parameters o HeatingMedium.105 . 3 Water Quality116 Heating Network Types 127 Heat-supply Regulation148 Hydraulical Analysis 157. 1 General Requirements157. 2 Design Flow167. 3 Parameter o

4、f Calculation. 177. 4 Pressure State 197. 5 Pump Selection*208 Network Layout and Bury Method 238. 1 Network Layout238. 2 Bury Method of Pipeline248.3 Materials and Connecting of Pipeline278. 4 Compensation of Thermal Expansion288. 5 Accessories and Components289 Calculation of Stresses and Actions3

5、210 Station.3410. 1General Requirements 3410. 2Booster Pump Station 3510. 3Hot-Water Substationand Pressure Isolation Station . 3610. 4Steam Substation 3911 Insulation and Anticorrosion4111. 1 General Requirements 411.2 2Insulation Calculation 421.3 3Insulation Structure 451.4 4Anticorrosion 4512 Po

6、wer Supply and Lighting4612.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4613. 2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ng 4614. 3Lighting 4713 Therm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4813.1 General Requirements 4813.2 Parameter MonitoringandControl of Heating Sourceand Network4813. 3 Parame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Booster Pump Stat

7、ion 4913. 4 Parame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Substation and Pressure Isolation Station 5013. 5Automation Adjustmentof Heating System51Appendix A Distance Between Heating Pipeline andBuiIding (Structure) or Other Pipelines 53Appendix B Pipe Stress Analysis for Above-ground Installation or In-duct

8、Installation57Appendix C Insulation Calculation of Heating Pipe6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67List of Quoted Standards681总则1.0. 1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我国城镇集中供热事业, 提高集中供热丁.程设计水平,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 用,制定本标准。1.0. 2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小于或等于2 . 5 MPa,热水 介质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 C、蒸汽介质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 C的热源出口至建筑热人口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供热管网的

9、 设计。1.0. 3城镇供热管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乡镇规划的要 求,并应与环境相协调。1.0. 4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等地区进 行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丁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湿 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 5011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的规定。1.0. 5城镇供热管网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 0. 1 供热管网 heating network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道系统。3. 0. 2 输

10、送干线 transmission mains自热源至主要负荷区且长度超过2km无分支管的干线。2. 0. 3 输配干线 distribution pipelines有分支管接出的干线。2. 0. 4 长输管线 long distance pipeline自热源至主要负荷区且长度超过20km的热水管线。2. 0. 5 庭院管网 block hot-water heating network自热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热源出口至建 筑热力人口,设计压不大于1 . 6MPa.设计温度不大于85 C,与热用户室内系统直接连接的热水供热管网。2. 0. 6 动态水力分析 dynamical

11、hydraulic analysis 分析供热管网由于运行状态突变引起的压瞬态变化。2. 0. 7 多热源供热系统 heating system with multi-heat sources具有多.热源的供热系统。2. 0. 8 分为运行 independently operation of multi-heat sources多热源供热系统,用阀门分隔各热源的供热范围,各热源独 立供热的运行方式。2. 0. 9 解歹!运行 separately operation of multi-heat sources多热源供热系统,基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用 阀门逐步调整基本热源和调峰热源

12、供热范围的运行方式。2. 0. 10 联网运行 pooled operation of multi-heat sources 多热源供热系统,基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调峰 热源与基本热源共同在供热管网中供热的运行方式。2. 0. 11 最低保证率 minimum heating rate事故丁.况下,用户供暖设备防冻所需的最低热负荷与设计热 负荷的比率。2. 0. 12 无补偿敷设 installation without compensator 直埋热水管道,直管段不采取人为设置补偿措施的敷设方式。2. 0. 13 热站 heating substation用于转换供热介质种类、改

13、变供热介质参数、分配、控制及 计量供给用户热量的设施。2. 0. 14 中继栗站 boosting pump station热水供热管网中根据水力丁.况,在输送干线或输配干线上设 置的水泵等设施。2. 0. 15 隔压站 pressure isolation station在供热干线上将管网分成相互独立的压系统的设施。2. 0. 16 组合使用型补偿器 combined type expansion joint 与管道弯头组合成组进行热补偿的补偿器。3耗热量3.1热负荷3.0.1供热管网支线、庭院管网及用户热站设计时,供 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宜采用经核实的建筑设 计热负荷,同时应考

14、虑热网输送热损失。3.0. 2当无建筑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供暖、通 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供暖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Qh=qh XAh XI O-3(3.1. 21)式中:Qh供暖设计热负荷(kW);qh一一供暖热指标(W/喉),可按表3. 1. 2-1取用;Ah供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表3.1. 2-1供暖热指标推荐值/)建筑物类型热指标qh未采取节能措施采取二步节能措施采取三步节能措施居住58 7440 4530居住区综合606745 5540 -50学校、办公60 -8050 7045 60医院、托幼65 5 8055 - 7050 60旅馆60

15、 -7050 6045 55商店65 -8055 67050 65影剧院、展览馆95 511580 5 10570 6 100体育馆1157651005 15090 720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3被动式节能建筑的供暖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确定2通风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Qv=KvXQh(3. 1. 2-2)式中:Qv通风设计热负荷(kW);Kv建筑物通风热负荷系数,可取0. 3-0. 5。3空调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空调冬季设计热负荷:Qa*aXAaX10-3式中:Qa一一空调冬季设计热负荷(kW) ;(3IqA 空调热指标

16、(W/m2);Aa空调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2)空调夏季制冷设计热负荷:“ XAa X10-3Uc_ COP式中:Qc空调夏季制冷设计热负荷(kW) :(3. 1.Qc 一空调冷指标(W/m2);Aa空调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COP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可 取 0. 7sl.2。4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生活热水日平均热负荷:Qw. ave =q,XAw X103(3. 1.式中:Qt. ave一生活热水日平均热负荷(kW);q,生活热水日平均热指标(W/m2),居住区日平均热指标可按表3. 1. 2-2选取:A,.2-3)2_4)2-5)供生活热水建

17、筑的建筑面积(m2)。表3.1.2-2居住区生活热水日平均热指标推荐值(W/砂)供生活热水情况热指标&只对公共建筑供生活热水2s3住宅和公共建筑均供生活热水575注:1冷水温度较高时采用较小值,冷水温度较低时采用较大值;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10%的管网热损失。2)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Q3 =KhXQ-(3. 1. 2-6)式中:Qw._c生活热水最大小时热负荷(kW);g“一生活热水日平均热负荷(kW);Kh小时变化系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 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的有关规定选取。3.1.3 丁.业热负荷应包括生产艺热负荷、生活热负荷和丁. 业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热负荷。生产艺热负荷

18、的最大、 最小、平均热负荷和凝结水回收率应采用生产艺系统的 实际数据,并应收集生产T艺系统不同季节的典型日(周)负 荷曲线图。对热用户提供的热负荷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时,应通过 下列方法对热用户提供的热负荷数据进行平均耗汽量的验算,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热用户燃料耗量验算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年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年燃料耗量:式中:B2供暖、通调及生稱/燃料耗量(kg/a,I)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年耗热量(kj/a);g燃料平均低位发热量(W/kg);?b锅炉年平均运行效率:?s供热系统的热效率,取。.90so. 97。2)生产年燃料耗量:Bi =B B2(3. 1. 3-2)式中:B

19、i生产年燃料耗量(kg/a);B年总燃料耗量(kg/a);B2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年燃料耗量(kg/a)。3)生产平均耗汽量:(3. 1. 3-3)Bi XQnetjar X%0.(* *) J aX九式中:D生产平均耗汽量(kg/h);hb锅炉供蒸汽焰(kj/kg); h皿锅炉补水熔(kj/kg): Art凝结水焙(kj/kg);么凝结水回收率:Ta一年平均负荷利用小时数(h/a)。2根据产品单耗验算时,可按下式计算:四1sD =叫(H) T. (3.1w-式中:W产品年产量(t/a或件/a);b-单位产品耗标煤量(kgce/t或kgce/件);Qn标准煤发热量(kj/kgce),取 29

20、308kj/kgce03.1.4 当无丁.业建筑供暖、通风、空调、生活及生产丁.艺热 负荷的设计资料时,对现有企业,应采用生产建筑和生产丁艺 的实际耗热数据,并考虑今后可能的变化:对规划建设的业 企业,可按不同行业项目估算指标中典型生产规模进行估算, 也可按同类型、同地区企业的设计资料或实际耗热定额计算。3.1.5 .5最大生产艺热负荷应按热用户典型日负荷曲线 叠加确定。当无法绘制典型日负荷曲线时,最大负荷可取经核实后的热用 户最大热负荷之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同时使用系数可按0. 6so. 9 取值。3. 1. 6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规定取用:1供热干线应采用生活热水日平均热负荷:2供热

21、支线,当热用户有足够容积的储水箱时,应采用生 活热水日平均热负荷;当热用户无足够容积的储水箱时,应采用生 活热水最大小时热负荷,最大小时热负荷叠加时应考虑同时使用系 数。3.1.7以热电厂为热源的供热管网,在技术经济可行时,应发 展非供暖期热负荷,包括制冷热负荷和季节性生产热负荷。3.2年耗热量3. 2.1民用建筑的年耗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 供暖年耗热量:QI =0. 0864N XQh “一 “一(3. 2. 1-1)t t - Uh式中:Qh供暖年耗热量(GJ/a);N供暖期天数(d/a); Qh供暖设计热负荷(kW); Zi室内计算温度( 0;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产Zch供暖室外计算

22、温度(02供暖期通风耗热量:L_,円 urQ: =0. 0036Tv X NXQV7r(3. 2. 1-2)i o. 式中:Q:供暖期通风耗热量(GJ/a);Tv供暖期通风装置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d);Qr通风设计热负荷(kW);心.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空调供暖耗热量:Q: =0. 0036T, X NXQa(3. 2. 1-3)式中:Qa,空调供暖耗热量(GJ/a);Tid供暖期空调装置口平均运行小时数(h/d);Qa空调冬季设计热负荷(kW);*0. 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C0。4空调制冷耗热量:Q: =0. 0036Q, XTcnax(3. 2. 1-4)式中:Qc.空调制冷耗热

23、量(GJ/a);Qc一一空调夏季制冷设计热负荷(kW);TCImx 一一空调夏季设计负荷利用小时数(h/a)。 5生活热水年耗热量:Q*=30. 24Q, ave(3. 21-5) 式中:QX生活热水年耗热量(GJ/a);生活热水日平均热负荷(kW)。 3. 2. 2生产丁.艺热负荷的年耗热量应根据年负荷曲线图计 算。丁.业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的年耗热量 可按本标准第3. 2.1条的规定计算。 21.3蒸汽供热系统的用户热负荷与热源供热量平衡计算时,应计人管网热损失后再进行焙值折算。 9.4当供热管网由多个热源供热,应对各热源的负荷分配进行分析,并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各个热 源的

24、年供热量由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确定。4供热介质4. 1介质选择41 .1仅承担建筑物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的供热管网应采用水作为供热介质。42 .2同时承担生产艺热负荷和供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热负荷的供热管网,宜采用同一种供热介质,供热介质应按下列 原则确定:1当生产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时,应 采用蒸汽作为供热介质;2当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艺需要(包括在 用户处转换为蒸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应采用水作为供热介质;3当供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产丁艺又 必须采用蒸汽介质,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 质。4.2介质参数4. 2.1热水管网设

25、计供回水温度,应结合具体丁.程条件,考虑热 源、供热管线、热用户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4. 2. 2当不具备条件进行供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时,热水管网供回水温度可按下列原则确定:1当热源为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时,设计供水温度宜 取110 C-150 C,回水温度不应高于60 Co2当热源为小型锅炉房时,设计供回水温度可采用室内 供暖系统的设计温度。3多热源联网运行的供热系统,各热源的设计供回水温 度应一致。当区域锅炉房与热电厂联网运行时,应采用热电厂的供回 水温度。4. 2. 3长输管线设计回水温度不应高于40 C4.3水质4. 3. 1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热水管网,

26、补水水质 应符合表4. 3. 1的规定。表4.3.1热水管网补水水质项目要求浊度(FTU)5,0硬度(mmol/L)0. 60溶解氧(mg/L)0. 10pH 值(25X:)7. 0-11.0铁(mg/L)0. 304. 3.2庭院管网补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锅炉房等热源的庭院管网补水水质,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业锅炉水质GB/T 1576的规定:2热站间接连接的庭院管网补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采暖空调系统水质GB/T 29044的规定;3生活热水系统给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4.3.3 蒸汽管网由热用户返回热源的凝结水水质 应符合表4.

27、3. 3的规定。表4.3.3蒸汽管网凝结水水质项目要求硬度(mmol/L). 06铁(mg/L)0. 60油(mg/L)2.0铜(mg/L)104020.0. 一1055ah2655. 0.8热源向同一方向引出的干线之间宜设连通管线,连通管线应 结合分段阀门设置,连通管线可作为输配干线使用。连通管线应使 故障段切除后其余热用户的最低保证率符合本标准表5. 0. 7的规定。5. 0.9对供热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热源 供热。6供热调节6Q. 1热水供热系统应采用热源处集中调节、热站及建 筑热力入口处的局部调节和用热设备单独调节三者相结合的 联合调节方式,并应采用自动调节。6Q

28、.2单一供暖热负荷且只有单热源,或调峰热源与基本热 源分别运行的热水供热系统,在热源处应根据室外气温的变化进行 集中质调节或集中“质量”调节。6Q. 3单供暖热负荷,且调峰热源与基本热源联网运行或解 列运行的热水供热系统,调节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基本热源未满负荷阶段,应由基本热源供应全部热 负荷,并应采用集中质调节或“质量”调节;2在基本热源满负荷与调峰热源共同供热阶段,联网运 行应采用集中量调节或“质量”调节;解列运行可采用集中质调节 或“质量”调节;3基本热源在运行期间应接近满负荷,调峰热源承担随 室外气温变化而增减的负荷。6. 0.4当热水供热系统有供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等多种 热负

29、荷时,应根据供暖热负荷采用本标准第6. 0. 2条和第6. 0.3条的规定在热源处进行集中调节,运行水温应能满足不同热 负荷的需要,并应根据各种热负荷的用热要求在用户处进行局部 调节。6.0.5有生产丁艺热负荷的供热系统,应在用户处进行局部 调节,并可根据用户的反馈在热源处进行集中调节。6Q6多热源联网运行的热水供热系统,各热源应采用统的 集中调节,并应执行统的温度调节曲线。6Q.7非供暖期运行的热水供热系统,在非供暖期宜恒定供水 温度,并应在热站或热用户处进行局部调节。7水力计算7.1 一般规定7.1. 1水力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计算管网主干线、支干线和各支线的阻力损失:2确定供热管网的管

30、径及循环水泵、中继泵的流量和扬程;3分析供热系统运行的压丁.况,热用户应有足够的资 用压头且系统不超压、不汽化、不倒空;4进行事故丁.况计算与分析;5必要时进行动态水力计算与分析。7.1.2水力计算应满足连续性方程和压降方程。7.1.3热水管网应在水力计算的基础上绘制各运行方案的主 干线水压图。对于地形复杂的地区,还应绘制必要的支干线 水压图。7.1.4 .4热水管网应在水力计算和管网水压图分析的基 础上确定中继泵站和隔压站的位置、数量及参数。7.2 .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热水管网,应进行多丁况水力计算:1多热源供热系统,应按热源投运顺序对每个热源满负 荷运行的丁.况进行水力计算并绘制水压图。

31、2常年运行的热水管网,应分别进行供暖期和非供暖期 水力丁况分析;当有夏季制冷热负荷时,应分别进行供暖期、 供冷期和过渡期水力丁.况分析。3当热用户分期建设时,应按规划期设计流量选择管径, 并应分期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分期确定循环泵参数。4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庭院管网,应分别进行供暖期和 供冷期水力计算,分别确定循环泵参数。7.1. 6当供热最低保证率不满足本标准第5. 0. 7条的规定时,应加大不利段管网干线的管径。7.1.7分布循环泵式供热管网应绘制主干线及各支干线的 水压图;当分期建设时,应按建设分期分别进行水力T况计算分析。7. 1.8蒸汽管网水力计算时,应保证在任何可能的丁.况下最 不利用

32、户的压和温度满足要求,应按设计流量进行设计计算, 并按最小流量进行校核计算。7.1. 9蒸汽管网应根据管线确定的允许压降选择管径。7. 1. 10蒸汽管网宜按设计凝结水量绘制凝结水管网的水压图。7. 1. 11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热水管网应进行动态水力分析:1长距离输送管线和长输管线。2地形高差大。3系统丁作压高。4系统丁.作温度高。5系统可靠性要求高。7. 1. 12动态水力分析应对循环泵或中继泵突然断电、输送干线 主阀门非正常关闭、热源换热器停止加热等非正常操作发生时 的压瞬变进行分析。7.1 . 13动态水力分析后,应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下列安全保护 措施:1设置氮气定压罐;2设置静压分区阀;

33、3设置紧急泄水阀:4延长主阀关闭时间;5循环泵、中继泵与输送干线的分段阀连锁控制:6提高管道和设备的承压等级;7适当提高定压水平;8增加事故补水能力。7.2 设计流量7. 2. 1热水管网各种热负荷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3.6 Q(7.2. 1)cp(t 1 z2)式中:G管网设计流量(t/h);Q设计热负荷(kW);cp水的比热容Ekj/ (kg- C); M管网供水温度( !t2各种热负荷相应的管网回水温度(C)。7. 2.2生活热水庭院管网设计流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 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的规定。8. 2.3当热水管网有夏季制冷热负荷时,应分别计算供暖期和 供冷期管

34、网流量,并取较大值作为管网设计流量。9. 2.4热水管网设计流量应根据供热调节方式,取各种热负荷在不 同室外温度下的流量叠加得出最大流量值作为管网设计流量。10. 2. 5当生活热水换热器与其他系统换热器并联或两级混合连 接时,生活热水管网设计流量应取并联换热器的热水管网流量;当 生活热水换热器与其他系统换热器两级串联连接时,管网设计流量 取值应与两级混合连接时相同。11. 2. 6计算热水管网干线设计流量时,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应取生 活热水日平均热负荷;计算支线设计流量时,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 应根据生活热水用户有无储水箱按本标准第3. 1. 6条的规定取生活 热水日平均热负荷或生活热水最大小

35、时热负荷。12. 2. 7蒸汽管网的设计流量,应按生产工艺最大热负荷确定。当供 热介质为饱和蒸汽时,设计流量应考虑补偿管道散热损失产生凝结 水的蒸汽量。13. 2. 8凝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蒸汽管道的设计流量乘以用户的 凝结水回收率加沿途疏水流量确定。7.3计算参数7.3.1 供热管道内壁当量粗糙度应按表7. 3.1选取。当既有供热管道内壁存在腐蚀现象或管道内壁采取减阻措施时,应采用经过 测定的当量粗糙度值。表7. 3.1管道内壁当量粗糙度供热介质管道材质当量粗糙度(mm)蒸汽钢管0.2热水钢管0.5凝结水、主活热水钢管1.0热水、凝造水、生活热水塑料管0.037.3.2 . 2 経济比摩确

36、定执水管网主干线管径时曲平用经济比摩阻”阻值宜根据丁.岸具体条件计,中确定。a/ 14 一L u 1 hj au不具备技术经济比较条件7.3.:术经济比7.3.4热 供 热介质 300 Pa/时,主干线比摩 主干线30Pa/m料可接下列经马H百确定:70Pa/m:总院管网主干线63 长输管线比OPa/m 100 Pa/0摩阻可采用20Fa/m50Fa/m,管径应经技选确定。水管网支干线、成速不应大于 师庭院管网支续支线应按允许压RE确定管径,但 5 m/ So j干线H;摩阻不应大于比摩阻不宜大一400Pa/r)表7. 3. 5蒸汽管道最大允许设计流速供热介质管道工程直径(mm)最大允许设计流

37、速(m/s)过热蒸汽20080饱和蒸汽200607.3.6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蒸汽管网,主干线起点压和温度应 通过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技术分析确定。7.3.7 .7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蒸汽管网,主干线起点压和 温度宜取锅炉出口的最大丁.作压和温度。7. 3. 8凝结水管道设计比摩阻可取100Pa/m。7. 3. 9管道局部阻与沿程阻的比值,可按表7. 3. 9取值表7.3.9管道局部阻与沿程阻比值管线类型补偿类型管道公称直径 (mm)局部阻与沿程阻力的比值蒸汽管道热水及凝结水管道输送干线轴向型补偿器0. 20. 2组合使用型补偿器0.60.5方形补偿器0.90.7无补偿直埋敷设0. 1输配管线轴向

38、型补偿器4000. 10.3450 sl 2000.50.4组合使用型补偿器6000.60.5700 sl 2000. 70.6方形补偿器150 s 2500.80.6303501.00.8400 s 5001.00.9600 sl 2001.21.0无补偿直埋敷设0. 157.4压工况7. 4. 1热水管网循环泵运行时管网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供水管道任何点的压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 并应留有30kPas50kPa的富裕压;2系统中任何点的压不应超过设备、管道、附件及直 接连接系统的允许压;3系统中任何点的压不应低于50kPa;4分布循环泵的吸人口压不应低于设计供水温度的饱和 蒸汽压力加5

39、0kPa;5循环水泵与中继水泵吸入侧的压,不应低于吸入口 可能达到的最高水温下的饱和蒸汽压力加50kPa。7. 4. 2热水管网循环泵停止运行时,应保持必要的静态压,静态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中任何一点不应汽化,当设计供水温度大于或等于 100 C时应有30kPa50kPa的富裕压;当设计供水温度小于100C 时,应有不低于5kPa的富裕压。2与热水管网直接连接的系统应充满水。3系统中任何点的压不应超过允许压。7. 4. 3热水管网最不利点的资用压头,应满足该点用户系统所需作 用压头的要求,并应考虑系统安装过滤器、计量装置、调节装置的 压损失。8. 4.4热水管网的定压方式,应根据技术经济比

40、较确定。定压 点应设在便于管理并有利于管网压稳定的位置,宜设在 热源处。当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全系统应仅有一个定 压点起作用,但可多点补水。分布循环泵式热水管网定压点宜 设在压差控制点处。9. 4. 5管道的设计压不应低于下列各项之和:1各种运行丁.况的最高丁.作压;2地形高差形成的静水压:3事故丁.况分析和动态水力分析要求的安全裕量。7. 5水泵选择7. 5.1热水管网循环泵、中继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泵的总流量不应小于管网总设计流量;当热水锅炉 出口至循环泵吸入口装有旁通管时,热源循环泵总流量应计人 旁通管的流量。2水泵的总扬程不应小于设计流量下热源、管线、最不 利用户等压损失

41、之和。3水泵应具有丁.作点附近较平缓的流量一扬程特性曲线,并联运行水泵的特性曲线宜相同。4水泵的承压和耐温能力应与供热管网设计参数相适应。5应减少并联水泵的台数;设置3台或3台以下水泵 并联运行时,应设备用泵;当4台或4台以上水泵并联运行 时,可不设备用泵。6水泵应配置节能型调速装置。7. 5. 2热水管网循环水泵可采用两级串联设置,第一级循环泵应设 置在热水锅炉(热网加热器)前,第二级循环泵应设置在热水锅炉(热网加热器)后。水泵扬程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一级循环泵的出口压应保证在各种运行丁况下 不超过热水锅炉(热网加热器)的承压能力;2当补水定压点设置于两级循环泵中间时,第一级循环 水泵出口压应为供热系统的静态压值;3两级循环泵的扬程之和不应小于按本标准第7. 5 . 1 条第2款计算值。7.5. 3当在用户人口设加压水泵、分布循环泵或混水泵时, 水泵应采用调速泵。7.Q. 4分布循环泵式供热管网系统的主循环泵的流量应为管 网全部循环流量,扬程不应小于热源至压差控制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