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454-2021 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40454-2021 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65.020.30 B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0454-2021 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poultry hatching 2021-08-20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Lg.-/;-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叩2022-03-01实施目。吕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274)归口。G/T 40454-2021 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大学、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四川农业大学、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智诚农牧发
2、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跃、杨海明、单吴书、万晓莉、王继文、张康宁、程好良、青营、杨芷。I G/T 40454-2021 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家禽孵化生产的基本要求、设施设备配备与管理、人员配备与管理、种蛋来源及管理、孵化过程管理、雏禽管理、卫生管理、废弃物管理和质量管理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家禽孵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620 种鸡场动物卫生规范NY/T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
3、水质3 基本要求3.1 厂址要求3.1.1 孵化厂应为独立的、可隔离的场所。宜选择利于管理和防疫的地理位置。3.1.2 应建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距离交通主干道、畜禽饲养场、居民聚集区0.5km以上,距离水源地、屠宰加工厂、粉尘较大的工业区1km以上。宜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3.1.3 厂区及周围应无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污染源。3.1.4 应符合消防要求。3.2 布局要求3.2.1 厂区整体布局3.2.1.1 应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废弃物处理区,各区之间应相对隔离。生活管理区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废弃物处理区应建在下风向。3.2.1.2 厂区内应设置净道和污道,且不应
4、交叉。厂内道路宜做硬化处理。3.2.1.3 厂区的布局应有利于通风、采光和排水。3.2.2 生产区内部布局3.2.2.1 厂房内部布局应便于生产控制和生物安全管理。3.2.2.2 生产区应包括种蛋接收区、种蛋处置区(分级、清洗、消毒、装盘)、种蛋贮存区、孵化区、出雏区、雏禽处置区(分级挑选、雌雄鉴别、预防接种等人雏禽存放区、雏禽发放区、用具清洗消毒区和辅助用房等功能区。3.2.2.3 布局应符合从种蛋接收、处置、贮存、孵化、出雏到雏禽处置、存放、发放、用具清洗消毒的单向无交叉作业流程的要求。各功能区之间相对隔离。G/T 40454-2021 3.3 建设要求3.3.1 应根据生产目标确定内部厂
5、房结构。3.3.2 厂房内部固定结构应易于维护、清洁和消毒,宜选用无毒、无味、耐温、耐湿、防潮、防霉、耐腐蚀、易于清洁的浅色材料。3.3.3 地面应平坦防滑、无裂缝、坚实、不渗水、不积水。地面排水有一定的坡度。3.3.4 厂房内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墙壁之间应有适当的通道或操作空间,以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孵化器和出雏器顶端与房顶之间的距离应在150cm以上。3.3.5 孵化区、出雏区宜采用正压通风设计。3.3.6 墙角和其他的转角处应具有适当的坡度或弧度。3.4 制度建设3.4.1 应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相应考勤考核制度。3.4.2 应明确孵化生产工艺流程,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包括种
6、蛋接收、处置(分级、清洗、消毒、装盘)、贮存、孵化、出雏、雏禽处置(分级挑选、雌雄鉴别、预防接种等人雏禽存放、雏禽发放、机器保养、用具清洗消毒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3.4.3 建立种蛋、雏禽等质量标准。3.4.4 建立安全生产制度。4 设施设备配备与管理4.1 生产4.1.1 应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包括种蛋处置、贮存、孵化、出雏、照检以及雏禽处置 等。根据生产目标确定设备型号。4.1.2 生产设备应定期保养、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性能良好。4.2 1:共水4.2.1 应建有供水设施,水压、流量等应能满足正常生产所需。生产用水的水质应符合NY/T 5027的规定。4.2.2 生产区宜建有
7、储水设施,并有防护措施且定期进行清洁。4.2.3 孵化场内应配备单独的消防供水系统。4.3 排水4.3.1 应配备良好的排水系统,应防渗漏、易疏通。4.3.2 应建有雨污分离系统。4.4 供电与照明4.4.1 应配备与生产相适应的供电与照明设施,不应有明线。4.4.2 应预设另一组备用动力线,或配置备用发电机。4.4.3 配电设施应有接地线和漏电断电系统。4.5 环境控制生产区应设有温度、温度控制和通风设施。2 G/T 40454-2021 4.6 卫生消毒4.6.1 应设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消毒设施,生产区宜配备可移动式冲洗、消毒设备。4.6.2 应设有运输工具、蛋盘、出雏盘、雏禽周转筐清洗
8、消毒设施设备。4.6.3 应设有防范外来污染源的设施设备,安装防雨、防尘、防鼠、防蝇、防虫和防鸟装置。4.6.4 应在出雏区、雏禽处置区设有绒毛和粉尘收集处理装置。4.6.5 应配备与工作人员数量相匹配的更衣室、卫生间、浴室、鞋靴消毒池和缓冲间。洗手水龙头应为非于动开关。5 人员配备与管理5.1 人员配备5.1.1 从业人员应身体健康。5.1.2 应 经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培训。5.1.3 应配备助理畜牧(兽医)师及以上职称并具备相应经验的人员1名以上。厂区负责人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孵化生产或管理的经验1年以上,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5.1.4 应配备相应的安全管
9、理、质量管理及检验人员。5.2 人员管理5.2.1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穿戴工作服、鞋帽和口罩,应执行消毒程序。5.2.2 应执行工作规范和工作纪律。5.2.3 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6 种蛋来源及管理6.1 种蛋来源6.1.1 种蛋应来源于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禽场,并附有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购入种蛋应签订相关合同。6.1.2 运输种蛋的车辆和用具应进行消毒,或附有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运输工具消毒证明。6.2 种蛋管理6.2.1 种蛋应符合品种特征,污蛋、破蛋和壳色、蛋重和蛋形不符合孵化要求的种蛋应剔除。6.2.2
10、种蛋人场后或人孵前应进行消毒。消毒方式宜采用熏蒸消毒,水禽蛋可采用清洗消毒。6.2.3 不同品种、不同代次和来自不同种禽场的种蛋应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识。6.2.4 种蛋应贮存于专门的贮存室内。贮存温度宜为15o c 18 oc左右,相对温度宜为75%80%。存放时间不宜超过7d。种蛋贮存室内不应堆放其他杂物。7 孵化过程管理7.1 人孵前应全面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7.2 应实施24h值班制,值班人员应定时巡查,及时排查隐患、处理突发事件。7.3 孵化室和出雏室内温度宜为22o c 26 oc。3 G/T 40454-2021 7.4 不同禽种、品种、代次和大小的种蛋应分开孵化,种蛋装盘时宜大头
11、朝上。7.5 人孵之前应先将种蛋由贮存室转移至预温室内进行一定时间的预温。7.6 人孵时间以孵化器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开始计算。7.7 孵化器和出雏器内的温度、相对湿度、通风、照蛋时间视人孵种蛋的品种、胚龄而定,并随季节变化做适当调整。适时检查受精率、胚胎发育情况,根据发育情况调整孵化条件。不同家禽种蛋孵化适宜条件参见附录A。7.8 应定时检查并记录孵化器内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换气、翻蛋情况,记录照蛋情况。7.9 出雏器内胚蛋或雏禽消毒可参照NY/T 1620的规定执行。7.10 适时落盘,落盘前应先将出雏器升温至设定温度。7.11 宜采用一次性捡雏。部分禽种可根据出雏情况适时捡雏。7.12 孵
12、化结束,及时将死胚蛋、弱胚蛋、变质蛋、次品雏禽和蛋壳送到指定位置。8 雏禽管理8.1 雏禽处置室的温度宜为24oc 26 oc,具备通风控湿条件。8.2 对雏禽进行健弱雏分拣,按需要进行性别鉴定、断趾、剪冠和断朦等处置,按不同品种、代次、雌雄、强弱分开放置。8.3 雏禽应按规定接种疫苗。9 卫生管理9.1 厂区及周边环境应清洁卫生,不应堆放杂物及器材。厂区应进行沙门氏菌的监测,按NY/T 1620 执行。9.2 生产区环境应定期消毒。生产设备、工具、容器等应及时清理、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参照NY/T 1620。9.3 用于清理、清洁和消毒的设备、工具应放置于专用场所内妥善保管,由专人管理。9.
13、4 应建立有毒有害物品的专用储存柜,标识清晰,并建立有毒有害物品清单和储存使用管理程序,保持使用记录。10 废弃物管理10.1 废弃物应集中收集、分类暂存、及时处理,暂存不宜超过2d。10.2 死胚蛋、弱胚蛋、变质蛋等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10.3 蛋壳可进行资源化利用。10.4 废弃的疫苗瓶及免疫用具等废弃材料应送到指定位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10.5 污水应接人污水管网处理或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等,处理达标后妥善处理。11 质量管理11.1 生产记录管理11.1.1 应有种蛋出人库记录、孵化过程记录、孵化器运转记录、消毒记录、免疫接种记录、雏禽质量跟踪记录等。11.1.2 应
14、统计每批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形成分析报告。4 G/T 40454-2021 11.1.3 记录应准确、真实、完整、及时,形成生产周报表、月报表,并归档保存2年以上。11.2 制度管理11.2.1 应执行生产管理制度。11.2.2 应建立管理制度的制定、修订、审查、批准、废止、印制及保管的程序。11.2.3 管理制度文件的制定、审查和批准等应责任明确,并有责任人签名。11.2.4 巳撤销或废止的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应在工作现场出现。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现行有效版本。11.3 考核与优化改进11.3.1 应建立由各级管理层组成的内部考核组,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制定考核程序。11.3.2 应建立生产重大问题的及时追查、纠偏措施,并优化改进。5 G/T 40454-2021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家禽种蛋孵化适宜条件不同家禽种蛋孵化适宜条件见表A.l。表A.1不同家禽种蛋孵化适宜条件适宜温度适宜相对湿度翻蛋(孵化期)。C%家禽种类孵化期孵化期出雏期出雏期时间间隔单侧倾斜角度前期后期鸡37.638.2 36.537.2 5060 4555 5570 450 鸭37.238.2 36.537.2 6070 5560 6575 1 h2 h 二三450鹅37.038.。36.537.。6570 6065 7075 二三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