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词两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6812369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6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词两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22《词两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词两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词两首》教学设计.docx(7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词两首教学设计词两首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词两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词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宋词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当堂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握词的文眼,感受词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教学重点:词眼赏析。教学难点: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词人面对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课时安排:一课时。完成

2、凤栖梧自学提纲指导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了解作家作品,理解诗意。3、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4、整体把握诗歌主旨。完成自学目标一、文学常识关于作者二、字词的音形意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2、重点词语的理解3、重点词句理解三、体会主旨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提到柳永,你能想到他的哪些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倦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的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

3、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凤栖梧。二、复习宋词的常识。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别名: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形式:有词牌,有标题,一般都是两段(片),句子长短不一。分类:按字数小令、中调、长调。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派别: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秦观等);豪放(苏轼、辛弃疾等)。三、教师范读两首宋词,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宋词中蕴涵的情感。四、作者介绍。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

4、,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伎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伎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而身价大大提高。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慢词。在他之前,慢词只是个别人试作,还不怎么流行。由于他的提倡,使得慢词广为流行,形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丰富

5、和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铺叙,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遗”(李之仪姑溪词跋)。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五、题解。凤栖梧为蝶恋花之别称。此词系怀人之作。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仄韵。2、重点字词解释。(1)危楼:高楼。(2)黯黯:迷蒙不明。(3)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4)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5)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6)衣带渐

6、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六、讲解。1、词中哪些字、词(意象)或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思和哀愁的感情?“伫倚危楼”“草色”“残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品味意象。草色残照愁、离情别恨;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饮马长城窟行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明月思亲、思故、思乡;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凭阑登高凭吊怀古、思乡怀人;松兰梅竹坚贞高洁的品格;杨柳惜别;杜鹃沦落失意

7、、哀怨凄悲;猿啼羁旅苦况。3、作者为了抒发春愁之情,他描写了哪些景物?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4、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有何特点?伫倚危楼极目远眺。5、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6、面对孤寂无奈,作者想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还无味”)。7、“春愁”令人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不后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考探究一:柳句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句与原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8、?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思考探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的精神。结合现实,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例:对理想、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七、布置作业。欣赏、品味、探究:以“我欣赏(喜欢)因为”为格式赏析。如:我欣赏“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因为“伫倚”意象已为全词定下思念之调,加之写“春愁”从天边长过来,表达脱俗又显得韵味无穷,为全词埋下绵绵愁思之笔。词两首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9、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词的情感。3、鉴赏词的关键词语,体会词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学习鉴赏知人论世和意象、意境的鉴赏方法。2、抓关键词语,体会词作情感。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展示、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醉花阴一、导语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这样一类专门表现女子情感的传统题材,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的少女怀春,或“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妇怀人,或“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宫妇怨情。它们被统称为“闺怨诗”。可惜的是在那样的封建年代中,这些情怀多由男诗人代笔。这一现象终于在宋代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的笔触,借助词作直写自己的闺怨情

10、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目的光芒。她就是李清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卓然不群的女词人的内心世界,来品读她的两首愁情词。(板书)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更得知其为人。大家在下面查阅了不少李清照的资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诗文。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二、知识积累活动1:教师抽查学生讲解1、4,教师补充2、3。1、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2、生活经历与词风变化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

11、;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词中多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那今天我们先来看一首她中期的词作醉花阴。3、醉花阴的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4、字词释义永昼:漫长的白天。玉枕:枕的美称。东篱:种植菊花的园圃。语出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后泛指赏菊之处。把酒:端着酒杯喝酒。暗香:幽香。文中指菊花的香气。语出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黄花:菊花。三、朗读品味,初步感知1

12、、学生自由朗读。2、再找个别同学朗读。3、教师范读并指导。(1)、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答:愁指导:语速要缓慢,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如有暗香放在一起读,不能断开。感情要带出浓浓的愁绪。4、全班集体朗读。(2)、词的上下阙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确:上阕写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下阕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四、研读课文,学习鉴赏活动2: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教师补充完善。(一)意象意境,品读情感:1、词人的情感主要是借助了什么意象表露出来的呢?营造的意境特点是怎样的?明确:诗人将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这些

13、意象聚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清冷萧瑟的画面。薄雾笼罩,浓云密布,室内香气氤氲已尽,天气转凉,而夏天的器物仍在。欲举酒浇愁,怎奈触景又生愁,飒飒西风中,佳人瘦菊孤影相映,只能叹息愁怅。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景为情设,情因景生,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我们来看黄花、西风是经常出现在诗词中的意象,我们同学能不能再说出几句利用这两个意象渲染氛围的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因此,我们要知道西风、黄花这两个意象一般都与凄凉萧索的意境相关。

14、教师补充总结:因此,分析诗词时,只有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意象,通过想像连缀形成完整的意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二)抓关键词句,品读情感:2、请同学们思考,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的具体内容。为什么?明确:“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句可看出。(可能的答案)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表现的是一种孤寂难耐之情。3、上片开篇即用一“愁”字点明心情。除此外,还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明确:“凉”一语双关。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觉

15、孤独凄凉。这个字暗含了词人内心难以言说的情绪。由此我们更加明确了愁的内容,就不仅是空泛的“愁绪”,而具体成相思而成的“寂寞之愁”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中哪句是重点?这句中哪个字是重点?结合全篇来品品这个“瘦”字的妙处。明确: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骨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忧郁跃然纸上。这一“瘦”字恰是全词的“词眼”愁凉瘦三字前后呼应,情感一气贯穿,内容衔接紧密。诗人由愁生凉

16、,满怀寂寞之意;因凉而形瘦,一片忧郁之情,由此,我们知道了,词人的愁是一种闺怨之愁,是因相思而致的寂寞忧郁。通过对这两个字的品读,我们要能明确,在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往往都有那种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或句。这些词句往往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活用字词,多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景物,使得情感表达得更淋漓尽致。它们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我们在鉴赏一首诗歌时,要特别注意从这些词、句入手深入肌里,去理解诗歌情感。五、我的思考问题:活动3:组内筛选出学生问题中的难点,分组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先讲解,学生讲解不了的,教师讲解完成。六、探究提升活

17、动4: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完成清平乐的鉴赏,教师适当点拨。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问:这首词处处跳动这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具体表现词人情感的词语,说明词人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答案: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用一醉字形象生动地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的悠闲与快乐;“赢得满衣清泪”,用一“泪”字写出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表现了词人内心哀婉幽怨;“故应难看梅花”用一“难看“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更深刻地表达出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造成的

18、难言的凄苦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七、课后练习:完成本课三维设计的4、5、6题。第二课时声声慢一、导语李清照在词的艺术方面造诣极高,被称为婉约词宗。她的艺术表现最为集中的,当属我们接下来要品味的这首词声声慢。万树的词律对她这首词评价道: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二、知识积累活动1:教师抽查学生讲解。字词释义:乍暖还寒:天气忽然回暖,一会儿又寒冷起来。降息:休息,调养。憔悴损:枯萎凋谢。有谁堪摘:有谁堪与共摘。怎生得黑:如何能熬到天黑。次第:光景,情形。了得:包含得尽。三、朗读品味,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2、再找个别同学朗读。3、教师范读并指导。指导:语速要缓慢,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

19、断句要注意,感情要带出浓浓的愁绪。4、全班齐读。1、本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声声慢中的愁和醉花阴的愁是否一致?为什么。明确:愁。醉花阴闺怨之愁寂寞之意,忧郁之情声声慢家国之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2、词的上下阙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确:上阕主要描绘了清冷孤寂之景,表达了作者孤独的情感;下阕主要描写了白昼盼天黑时的残花梧桐细雨的深秋景致,表达了作者无穷无尽的悲愁。四、研读课文,学习鉴赏活动2: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教师补充完善。(一)意象意境,品读情感:1、为了抒“情”(愁),词人借助哪些“景物”(意象)呢?明确:淡酒借酒浇愁晚风秋风萧瑟过雁北雁南飞,思乡黄花容颜憔悴梧桐丧偶意

20、象细雨与相思愁思有关(二)知人论世,品读情感:2、声声慢中的愁和醉花阴的愁是否一致?为什么。明确:醉花阴闺怨之愁寂寞之意,忧郁之情声声慢家国之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教师补充:李清照大事记: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

21、,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教师总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务必要注重知人论世。(三)抓关键词句,品读情感: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是表现词人内心的愁苦,但各有侧重,您认为三句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明确:第一句从神态入笔,写内心之空虚;第二句从环境上着笔,写环境之冷清;第三句从心境落笔,写内心之凄怆。教师补充分析:后人评价,“首句连下十四个叠词,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22、那我们也来品一下这首句十四字的妙处。就三句本身含义看,一写举动,“寻寻觅觅”,作者飘泊异地,前途渺茫,孤立无援。一写环境,“冷冷清清”,丈夫离世,生活无助,度日如年。一写心情,人已黄昏,身体衰弱,内心凄苦。由外而内,由浅入深,三者互为因果,层层推进,为全词奠定了凄凉、悲惨的情感基调。由此可见,开头三句是全词的总纲。从叠字本身的作用看,同字重叠,回环往复,感情由弱到强不断加剧。冷、清、凄、惨、戚都是形容悲凉心理的,反复叠加,大大强化了词人心情痛苦的程度。总之,叠字能有层次、有深度地增加了感情的表现力。从音律角度看,十四个字平起仄落,节奏由徐而促,由疏而密,大大加强了词的韵律感。教师总结:叠字运用

23、的表达效果,一是加强诗词内容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二是加强诗词音韵效果。加强节奏感。五、我的思考问题:活动3:组内筛选出学生问题中的难点,分组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先讲解,学生讲解不了的,教师讲解完成。六、探究提升活动4: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完成清平乐的鉴赏,教师适当点拨。我们共同学习了李清照的两首词作。它们如同清泉,涤荡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如许澄澈清明,为此,我们为她赋得一首诗或词表达我对这位卓然千古的才女的敬意。自是花中第一流,怎奈愁情恨悠悠。漱玉飘香天地间,独领风骚万古流。小结:“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

24、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七、课后练习:完成本课三维设计和学案全部习题。词两首教学设计3教材简析万水千山总是情。多少诗人画家为水挥毫泼墨诉衷情。李清照的如梦令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我们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用“常记”回忆,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才女“沉

25、醉”到了“不知归路”的地步,内心的欢愉却跃然纸上,酒不醉人人自醉,词人留连忘返。兴尽方才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与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移动着的风景和词人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点击)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词写的山

26、水画。”,“西塞山前”,“白鹭”自在地飞翔,渔父的悠闲自得。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又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让我们读到了词人高远、悠然脱俗的意趣。一山一水相映成趣,词中山水皆有情,怎一个“乐”字了得。如梦令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教学难点: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27、。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词”的知识和学过的词。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1.揭示课题,学生说说曾经学过的“词”。2.介绍“词”的常识。3.本节课学习的词如梦令,学生介绍作者李清照。二、抓住词语,感知词义。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要求读正确。正音,熟读这首词。2.适当解释词中的字或词的意思。常记:经常记起溪亭:小溪边的凉亭。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沉醉:形容醉的程度很深。归路:回家的路。兴尽:兴致很尽心3.初步理顺词义。4.学生朗读,抓住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感知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美妙的画卷。三、美读全词,想象画面。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读得很美很美,古诗词有时候

28、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咱们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一)画面1:“溪亭日暮”“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了?师:“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候,词人和她的朋友们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大声地、七嘴八舌地说出来吧!看景、吟诗、作对,然后是聊天、下棋,眼睛里看的是美景,嘴里品的是美酒和佳肴,鼻子里还可能会闻到阵阵的是的

29、荷花的香味、酒香味,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咱们再读这两句,让我们也深深地陶醉一次。二)画面2:藕花深处除了这个溪亭日暮让你想起了这么美丽的画面之外,还有哪个词也让你想起了美丽的画面了?再读一读,品一品。你想起怎样的句子来了?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句到两句给大伙听听。1.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2.你们仿佛看到了那满池荷花的美景了是吧。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4.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读第三句、第四句:兴尽晚回舟,误

30、入藕花深处。三)画面3:一滩鸥鹭你还从哪些词语中联想起画面来了?自己读下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她们叫哇,笑哇,声音那么响,那么喧哗,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扑棱棱”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蓝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这样的情景她平时能看到吗?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这个“惊”字,既是指鸥鹭给惊飞起来了,又向我们传递了词人惊喜的心情,写得多好啊。再来读一读。读最后两句。四、完成练习,巩固提高。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和同学交流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渔歌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依据重点词语,

31、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说出来。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家还记不记得以前学习过的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描写的是借寒江独钓的渔翁,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关于描写渔翁的词渔歌子。2.作者是张志和。3.请生简介张志和,并作相应的评价。4.这里的词牌名是渔歌子,名是西塞山。5.西塞山指的是哪里吗?(今浙江吴兴县西南)二、新授。1.请生朗读,注意停顿之处。如梦令押的是u韵,那看看这首词押的是什么韵?2.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用横线表示。这些词语给我们勾勒了一幅什么季节的景物?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想想我们以前也学过描写春雨、春风的句子是什

32、么?地点在哪里?3.看第一句话,哪些字你理解了,哪些字还不理解?请生译这一句话。4.在这幅如此美丽的画面中,肯定少不了那作者有没有写到人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你知道“箬笠”“蓑衣”是什么吗?可以对照书中的图片。作者这里描写的人物指的是谁?“青箬笠、绿蓑衣”描写的是人物的(衣着)对照图片仔细想一想,此时此刻这位渔夫在干什么?(驾着一叶扁舟)5.渔夫驾着一叶扁舟在斜风细雨中“不须归”。请生解释“不须归”。 其实,“不须归”除了指不想回家外,还指什么?联系张志和的生平。补充:张志和不仅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

33、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哥哥这首词写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弟弟啊,为何不归?(因为这里景色太美了。我不想去做官了,这里生活那么舒服,不用跟那些官场上的人争斗了)兄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钓到了什么哪?(钓的是自己悠闲的生活、钓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三、展开想象。把词中描写的这一幅美丽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34、可以对照图片。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词两首教学设计41.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去品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3.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3.多媒体辅助法:感知、品读、印证。诵读、讨论、展示、评价。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

35、乐朗诵6、范读。课件MP3朗读文件纸质学案2课时第一课时学案(学习活动)一、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熟读背诵、配乐朗诵、范读课文辛弃疾词两首,以体味语言特色,体会作家的创作风格。(早读或课外)二、自由朗读“参考译文”。(早读或课外)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译文: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无际。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了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

36、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义隆北伐失败至今已四十三年,我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

37、嗓,社鼓喧闹!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三、知识积累(12分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遥岑()远目玉簪()螺髻()鲈鱼堪脍()倩()何人揾()英雄泪舞榭()巷陌()金戈()元嘉()狼居胥()可堪()佛()狸祠拓跋焘()张浚()王玄谟()2、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3、解释下列词语,领会在词中的意思:“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中“玉簪螺髻”是形容,运用了修辞。“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二字,比喻。“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一句。“把吴钩看

38、了”,借吴钩闲置身旁,烘托出词人的苦闷,“阑干拍遍”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态。气吞万里:草草:北顾:可堪:风流:四、研读语文必修4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8-91和语文必修4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22-24,并自主完成“整体感知”1-2题。(8分钟)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答:2辛弃疾这两首词的在主旨和风格上有哪些异同点?答:五、选择式板演展示、表演展示(6分钟)教案(教学过程)一、分发辛弃疾词两首纸质学案。二、作者简介(内容参见幻灯片2-3)(3分钟)三、指名朗读、齐声朗读、MP3范读课文辛弃疾词两首。(早读或课外)四、精讲并点拨“知识积累”1-3题、“整体感知”1-2

39、题(答案见幻灯片4-8)(10分钟)教后反思第二课时学案(学习活动)一、齐声朗读、自由背诵课文辛弃疾词两首。二、研读语文必修4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8-91和语文必修4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22-24,并自主完成“问题探究”1-6题。(18分钟)1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2在水龙吟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答:3试以水龙吟这首词为例,谈谈你对辛弃疾词作刚健雄放这一独特风格的体会。答:4永遇乐一词的主旨归在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试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答:5辛词长于用典。在这

40、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答:6“英雄”一词在南宋时期的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在辛弃疾的这两首词都提到了“英雄”,它们分别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你从其他诗词中再找出几例。答:三、小组讨论(3分钟)四、选择式板演展示、表演展示(5分钟)五、自我创新展示(质疑问难)题目(要求就课文提问):答案(字数在50-100个之间):教案(教学过程)一、指名背诵课文辛弃疾词两首。(2分钟)二、指导研读语文必修4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8-91和语文必修4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22-24,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问题探究”1-6题。(18

41、分钟)三、点拨精讲“问题探究”1-6题(10分钟)(答案见幻灯片9-14)练案(自主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断鸿hng水龙吟yn遥岑远目cn玉簪螺髻znB拍遍pin倩何人qin鲈鱼堪脍gu季鹰归未wiC元嘉ji永遇乐l舞榭歌台xi寻常巷陌mD仓皇hung佛狸祠c神鸦社鼓g尚能饭否fu2下面对词作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鹰-作者拿张翰(季鹰)和自己作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B寄奴-刘裕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南朝刘宋王朝。作者借英雄人物,表达自己虽年事已老仍然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C

42、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在那里封山志庆。作者借以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像霍去病那样的英雄业绩。D廉颇-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3.对下面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眺望远处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B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如果不能买田置屋,建立功业,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天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4具体赏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写法。答:(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