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寻隐者不遇》教材理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寻隐者不遇》教材理解.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寻隐者不遇教材理解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咨询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1.寻:寻访。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4.处:地点。简析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首句“松下咨询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质量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答复。首先答复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答复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答复,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来个转机,“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委婉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找。本诗以咨询答的方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明晰地展现出来了。作者简介贾岛(79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唐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