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含详解.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8018836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2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含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含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含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育才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每题2分,共50分)1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 的是()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C.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2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3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实证我国六七千年前()A.远古人类的产生B.原始

2、农业的兴起C.盘古传说的真实D.早期国家的建立4 .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A.干栏式房屋B.半地穴式房屋C.出土的稻谷D.铜鼎5 .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 是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6 .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中记载“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 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训讲理是也。”这反映出华夏族的形成A.是建立在盘古开天的基础上B.是山西陶寺

3、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C.建立了分封制这一先进制度D.具备兼容并蓄、融合发展的特点7 .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行省制名称齐文化博物馆晋国博物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省份山东山西北京8 .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的启,排除;郡县制逐渐推行是在秦朝时期,D排除。故选择C。13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他”是()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内整顿朝政,对外尊

4、王攘夷的春秋五霸之首指的是齐国齐桓公,B项正确;周 武王是西周建立者,春秋争霸出现在东周,且是诸侯国,排除A项;晋文公、楚庄王均是齐桓公之后的霸 主,排除CD项。故选B项。14 .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是()A.秦国B.魏国C.齐国D.楚国【答案】A【解析】【详解】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记其具体方位的口诀为东南西北到中央。所以 位于最西端的是秦国,A项正确;魏国位于中央的位置,排除B项;齐国位于最东端,排除C项;楚国位 于最南端,排除D项。故选A项。15 .在公元前356年后的秦国,一个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这得

5、益 于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盘庚迁殷D.农民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 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16 .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A.诸侯争霸B.私学兴起C.商鞅变法D.百家争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是指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研讨学术。他们提出 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各学派在思想上,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同时又相互影响,形成思想文化 的繁荣局面,D项正确;诸侯争霸、

6、私学兴起和商鞅变法与“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无关,排除 ABC项。故选D项。17.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A.孟子B.孔子C.墨子D.韩非【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以法治国”,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符合题意;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A不符合题意;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孔子的教育成就有:

7、创办 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B不符合题意;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C不符合 题意;故选D。18 .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 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夏朝”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所以反映了早期国家的产生;“春秋战国” 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

8、体现了社会变革,百家争鸣说明思想层面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由此可知探究的主题应该是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 族国家建立的内容,排除BC项;春秋战国时期不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排除D项。故选A项。19 .公元前221年,我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一一秦朝。公元前221年属于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3世纪D.公元2世纪【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每百年为一个世纪,大于99年,小于1000年的时间属于多少世纪的算法, 是用百位上的数字加一,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9、。故 选Ao20 .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D.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巩固统治,例 如统一货币,实行圆形方孔钱,统一文字,在全国推行小篆,这些都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统一,c项符合题 意;春秋时期的货币不是圆形方孔钱,A项不符合题意;百家争鸣是一次思想大繁荣的事件,B项不符合题 意;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货币是五铢钱,不是圆形方孔钱,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 项的内容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选C。21 .“公元前221年,

10、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行政体制,从此等级君主制正式 被军事封建君主制所取代,成为封建政治制度最初形成时的政治形态。”材料主要叙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A.产生原因B.确立标志C.具体内容D.确立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 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因此,题干材料主要叙述的是中央 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故选D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确立的标志和具体内容, 排除ABC项。22 .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

11、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A.都江堰B.灵渠C.通济渠D.永济渠【答案】A【解析】【详解】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 枢纽是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由渠首和 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在 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 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 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洪,

12、并减少泥沙淤积。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 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 我国人民的智慧。A项正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通济渠、永济渠是大运河的一部分,BCD项不符合 题意,排除。故选A项。【点评】23 .秦法规定: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死刑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这说明了秦朝 ( )A.徭役繁重B.刑罚残酷C.兵役繁重D.赋税沉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法规定: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死刑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刑法残酷,人们动不动就要受

13、到刑法的处治。秦的暴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选B符合题意;徭役繁重、兵役繁重、赋税沉重都不符合材料中“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死 刑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的酷刑,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根据题干中的各种酷刑,可知秦朝刑罚残酷。24.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农民战争 建立了张楚政权 打击了秦朝黑暗统治 消灭了秦军的主力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准确识记,可用排除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 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

14、,在巨鹿大败秦军主 力,所以可以排除,其他选项都符合陈胜、吴广起义的特征。故选A。25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夏 商 .1,1 秦汉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朝至汉朝这一段时期我国朝代更替的顺序。先后为夏、商、西周、东 周、秦、汉,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选项A少了一个战国,选项B少了一个西周,选项D 少了一个春秋。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每题3分,共40分)2

15、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就是侮慢 王朝。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材料三: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1)根据材料图-图二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诸侯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又从周天子那里得到什么权力?(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3)根据材料三,说出图1到图2的主要变化。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价这一变化。【答案】(1)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周天子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

16、建立诸侯国, 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2)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3)诸侯争霸兼并,诸侯国逐步减少;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有利于民族 交融和国家统一。【详解】1 .据材料一 “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就是侮慢王朝。”可知,服从周王调兵;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2 .根据材料二可知,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是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3 .根据材料三可知,图1到图2的主要变化是主要诸侯国数量的变化是逐步减少,大国兼并小国,但是诸侯 国不断减少,促进了民族交融,也有助于国家统一。27 .制度创新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四如图所示:大军 |卬| |火(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军 (4t O )碑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3)材料四表明秦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答案】(1)禅让制。(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分封制。(3)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丞相。【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之后的尧、舜、禹

18、时期,他们根据才德采用推举的办法选出部 落联盟的首领,这种方法在历史上称作“禅让:因此“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的禅让制。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夏朝开始世袭制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因此材料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是由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根据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意思就是说用同姓诸侯构筑一道屏障,来捍卫周天子的中央权威,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 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确立分封制。

19、因此材料描述的是西周实 行的分封制。【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 和监察事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因此材料表明秦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 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图中空缺处应该填丞相。【点睛】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公孙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 派官吏治理

20、,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 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期年之后,道不拾遗,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摘自战国策(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涉及到的改革措施?(2)依据材料二,概括商鞅的主张。商鞅的主张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思想?(3)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对“商君治秦” 评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措施: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

21、吏治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主张:轻罪重刑;学派:法家。(3)同意;理由:经过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公孙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 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涉及到的改革措施是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井田 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小问2详解】第一问,依据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 办法,主张轻罪重刑”可知,商鞅的主张是轻罪重刑。第二问,根据商鞅的主张和所学可知,他的主张与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的

22、思想一致,所以属于法家思想。【小问3详解】材料三中对商鞅变法持肯定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以选择同意或不同意,再对应说明理由即可。例如:同 意材料三中对“商君治秦”的评价,经过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9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 的历史?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0 .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历史。以下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A.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殷复原图B.

23、黄帝陵遗址与远古炎黄传说C.殷墟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D.秦陵兵马俑与电视剧大秦帝国11 .图1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 佐证:图1球嵌绿松石铜牌饰A.中华文明多图2牙理元一体B.远古传说真实可信C.中国文字发展成熟D.皇帝制度已经确立12 .公元前704年,第17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A.禅让制渐成风尚B.世袭制开始确立C分封制遭到破坏D.郡县制逐渐推行13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

24、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14 .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是()A.秦国B.魏国C.齐国D.楚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这得益15 .在公元前356年后的秦国,一个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兵,于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盘庚迁殷D.农民起义16.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A.诸侯争霸 B.私学兴起C.商鞅变法D.百家争鸣17.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

25、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A.孟子B.孔子C.墨子D.韩非18 .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9 .公元前221年,我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一一秦朝。公元前221年属于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3世纪D.公元2世纪20 .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3 * A C f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D汉武帝加强中央

26、集权21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行政体制,从此等级君主制正式被军事封建君主制所取代,成为封建政治制度最初形成时的政治形态。”材料主要叙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A.产生原因B.确立标志C.具体内容D.确立影响A.都江堰22 .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B.灵渠C.通济渠 D.永济渠23.秦法规定: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死刑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这说明了秦朝()A.徭役繁重B.刑罚残酷C.兵役繁重D.赋税沉重24 .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27、的农民战争 建立了张楚政权 打击了秦朝黑暗统治消灭了秦军的主力A.B.C.D.25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每题3分,共40分)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就是侮慢王朝。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材料三: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图-图二(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诸侯对周天子承担

28、哪些义务?又从周天子那里得到什么权力?(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3)根据材料三,说出图1到图2的主要变化。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价这一变化。27 .制度创新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如图所示:I . r 太军 I 卬|大人 川有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 是史前时期哪种 碑条钏政法制府乐条国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29、?(3)材料四表明秦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怎样 政治制度?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 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公孙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 派官吏治理,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 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期年之后,道不拾遗,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摘自战国策(1)结合所

30、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涉及到的改革措施?(2)依据材料二,概括商鞅 主张。商鞅的主张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思想?(3)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对“商君治秦”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育才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每题2分,共50分)1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 的是()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C.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

31、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会使用天然 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这是可以验证的历 史遗存,属于第一手资料。最能支持这一结论,故A符合题意;BCD均是第二手资料,故均不符合题意。故 选Ao2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答案】D【解析】【详解】历史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第一手 资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考古发掘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属于第一手资料,D项正确; 神话

32、传说属于没有可靠的来源,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A项;史书记载也是属于第二手资料,与题干不 符,排除B项;学者推断,毕竟是一种推断而已,不能算是一手资料,排除C项。故选D项。3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实证我国六七千年前()A.远古人类的产生B.原始农业的兴起C.盘古传说的真实D.早期国家的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知,以上材料证明在 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原始农业遗存,证实我国六七千年前原始农业的兴起。B项正确;我国远古人类最早出现于170万年前,排除A项;盘古的故事属于传说,迄今为止

33、无法证实其真 实性,排除C项;材料内容和早期国家的建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 .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A.干栏式房屋B.半地穴式房屋C.出土的稻谷D.铜鼎【答案】B【解析】【详解】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 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等,故选B; A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的房屋,排除;河姆渡原始居民 种植水稻,C错误;铜鼎是奴隶社会的冶炼技术,半坡居民是原始社会,D错误。5 .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 是A.

34、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答案】C【解析】【详解】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 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项正确;黄帝炎帝时期没有创造了使用至今的 汉字,排除A项;黄帝炎帝时期没有治理水患,排除B项;炎帝黄帝时期没有建立国家,排除D项。故 选C项。6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中记载“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

35、异 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训讲理是也。”这反映出华夏族的形成 A,是建立在盘古开天的基础上B.是山西陶寺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C.建立了分封制这一先进制度D.具备兼容并蓄、融合发展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 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训讲理是也。”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华夏族的形成具备兼容并蓄、融合发展的特点, 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ABC内容,故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7 .以下博物馆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名称齐文化博物馆晋国博物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省份山东山西北京A.禅让制B.世袭

36、制C.分封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中的“齐、晋、燕”,可知与西周的分封制相关,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政治形势, 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 力,建立诸侯国,确立分封制。c项正确;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制度,排除A 项;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后,将君王的位置转给自己子孙的传承制度,排除B项;元朝时期在地方实行 行省制,表格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8 .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 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

37、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出土于殷墟,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对研究 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A项正确;BCD项不是在商朝出现,排除 BCD项。故选A项。【点睛】9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 的历史?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甲骨文都是商朝时期出现的,故B正确;夏朝时期没 有发现甲骨文,故排除A项;西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甲骨

38、文,故排除CD项。故选B。10 .“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历史。以下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 是()A.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殷复原图B.黄帝陵遗址与远古炎黄传说C.殷墟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D.秦陵兵马俑与电视剧大秦帝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可知,殷墟甲骨文是考古发现,史记,殷本纪是文献记载,符合“二重证据法”,c项正确;二里头宫殷复原图、远古炎黄传说均属于 二手史料,不属于文献记载,排除AB项;电视剧大秦帝国经过艺术加工,掺杂了过多的个人观点, 属于二手资料,不属于文献记载,排除D项。故选C项。11 .图1

39、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 佐证:图1球嵌绿松石铜牌饰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中国文字发展成熟B.远古传说真实可信D.皇帝制度已经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据图片信息可知,四川三星堆遗址和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所出土的文物虽然各具特点,但具有高 度的相似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故A项正确;远古传说不一定真实可信,有很多虚构夸 张的成分,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文字的相关描述,无法推断出文字发展的程度,排除C项;皇帝制度是 在秦朝的时候确立的,与材料的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 .公元前704年,第17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尊 耳。”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A.禅让制渐成风尚B.世袭制开始确立C.分封制遭到破坏D.郡县制逐渐推行【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楚君熊通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并结合所学可知,楚国称“王”,与周天子称号一致,打破了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出现了地方诸侯不听命于周王室的现象,表明 分封制遭到破坏,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与传说时代的尧舜禹有关,排除;B项世袭制开始确立于夏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