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模拟预测卷三 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模拟预测卷三 原卷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备枇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模拟预费卷第三模拟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今年年初,根据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引发收视热潮。也视剧 再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走
2、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以及在时代变迁下普通人平凡朴素、充满着人间烟 火的生活。也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 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翻开当代文艺发展史,严肃文学和其他文艺形式融汇而成的风景,可谓是璀琛夺目,蔚为大观。从 改编自茅盾、鲁迅小说的电影林家精子伤逝,到改编自路遥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严 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中,构成了人们对中国文艺的美好记忆。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的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样,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爽点”,瞬间成 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而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另一边,严肃文学遭受冷遇,改
3、编数量和传播热度急剧下降。 近几年,只有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等少数几部作品激起了收视和口碑的浪花。究其原因, 一方面,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时代、环境的铺陈渲染,注重语言文字的韵致 美感,而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比如,小说长恨歌第一章就没有任何情节,全部在用散 文化的语言,描写上海的人情世故和地域风情,这是小说成功很重要的特色。影视改编主要汲取小说中的 人物和事件,重视叙事和情节,而语言本身很难被改编,甚至很难被转译。正如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柳德米 拉乌里兹卡娅所说,文学作品越出色,就越难找到相一致的电影语言来表达。另一方面,视觉时代更偏 重快节奏、浅阅读,情节快速
4、推进、故事线条清晰成为影视剧刚需,在视频平台,倍速观看已成为人们观 剧标配,这是严肃文学无法满足的。网络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影视剧所需的各种故事和情节,或是惊险离 奇,或是甜蜜美好,或是神话玄幻,或是权谋争斗,精彩纷呈,取之不尽,所以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也 是“你情我愿”,正成磅礴之势。如果把影视剧比作一道美食大裕的话,我们既需要清凉可口、沁人心脾的开胃小菜,也需要精心选 材、用心烹饪的主菜大餐,尤其后者更能满足我们对食物的口腹之欲,以及对美食的品位追求。严肃文学 是贴着大地和人民创作的,更接近生活的真实,并且经过作家的观察、思考、萃取、艺术加工,最能体现 历史的经络、民族的命运和心灵的蝶变。经
5、由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由此有了精神的宽度、灵魂的底色 和史诗的纵深。在白鹿原中,我们通过两大家族的兴衰沉浮,洞察民族的历史命运,感悟中华传统文 化的核心精神;在平凡的世界中,通过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抉择,体味时代变迁下人的命运 的起伏变动;在装台中,通过小人物的生活镜头,捕捉日常烟火中的人性之光。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曾指出,我们的影视剧“最缺的倒不是技术,也不是教人在现场傻乐,也不是 好莱坞式的大场景,更不是堕落又光彩夺目,野蛮又魅力非常的娱乐至死,而是人性的深度和哲思的 力量”。当今,从电彩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史诗性的影视剧,而文质兼美、炽烈凝重的 严肃文学作品,可以为影
6、视剧创作注入史诗气质。我们期待有更多像人世间这样的史诗剧目不断涌现!(摘编自刘江伟严肃文学为影视剧创作注入史诗气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作品的语言很难被改编、转译是导致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遭受冷遇的主要原因。B.白鹿原等经由严肃文学改编的优秀影视剧,具有史诗的纵深、精神的宽度等特质。C.作家要有正确的创作观,不能无视人民的真实生活,要把他们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D.作者指出,我们的影视剧不缺少好莱坞式的大场景,而是缺少人性的深度和哲思的力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段从同名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这一现象入手,
7、并略作分析,顺势提出中心论点。B.文章使用比喻论证,将影视剧比作美食大餐,把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比作其中的主菜大餐。C.文章第段列举多部改编自名家名作的影视剧,阐明严肃文学改编数量、传播热度急剧下降。D.第段列举了网络文学的特点,意在证明在文学影视化改编上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严肃文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环境的铺陈渲染等,因而无法对故事、情节进 行强势快速的推进。B.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其作为影视改编的母本 文学比网络文学有优势。C.在当代文艺发展史上,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
8、式双向赋能、双向驱动,成就卓著;当今,我们仍 然需要史诗性的影视剧。D.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既得益看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等特点,也与视觉时代人们 观剧习惯的改变有关。(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凯道,飞行乘组 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 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
9、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 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 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险、技术试验。(摘编自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材料二:建造中国空间站,是几代航天人的梦,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问天实 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先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三舱三船组 合体,全面完成空间站的在就建造。其中,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脸平台, 将组建成为国家太空实险室。国家太空实险室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脸,
10、预期将 有力推动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更好地引领和带动多领域先进技术发展。在轨期间,乘组将面临构型 多、状态新、任务密等挑战,对乘组执行任务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航天探索是勇敢者的事业,但中国航 天人从来不惧挑战,越是艰险越向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嫦娥”找月到“羲和” 逐日,从“天和”遨游星辰到“悟空” “慧眼”探索宇宙奥秘,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见证着我国从航天 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铿锵步伐,谱写着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崭新篇章。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 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创新发
11、展不 断加速,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持续提升,航天梦引领着中国航天人奋力奔跑、勇敢逐梦。对无止境的宇宙探 索来说,建成空间站不是终点,而是未来征程中的一个起点。中国航天人将继续探索,打开更多星空的奥 秘。(摘编自神十四出征,飞天梦伸向更远天际)材料三:路透社5日报道称,曾担任空军飞行员的陈冬、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以及首次执行太 空任务的蔡旭哲,将见证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结合。此外,他们还将在 空间站内外安装设备,并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报道称,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可容纳多达25个科学实验机柜,每个都是一个微型实验室,可用于科 学实验。其中,问天实验舱将配备支持空间
12、生命科学研究的设备,而梦天实验舱将专注于微重力科学研究。联合早报援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的话说,三 名航天员将与地面配合,完成天和核心舱及问天、梦天实脸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实现中国空间站在轨组 装建造,进驻两个实脸舱建立载人环境并安装10余个科学实验机柜。此外,还将为两舱组合体、三舱组 合体等进行功能测试,并利用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实施两至三次出舱活动,以及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 课等公益活动。(摘编自外媒聚焦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任务)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进入预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3、)()A.材料一在报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距离发射的时间时,用“秒”来计算,非常醒 目,体现了数据运用的精确性。8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执行的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飞行任务,意义非常重大,它将独立、全 面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任务。C.有力推动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更好地引领和带动多领域先进技术发展,是将要组建完成的 国家太空实验室预期发挥的巨大作用。D.材料二第二段既有对我国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概括描述,又有对我国 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9 .根据外媒报道,“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除了完成天和核心舱及问天、梦天实验舱的交会对接 和转位外,还要完成哪些
14、任务?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舞者与花椒木手杖肖复兴一进天坛北门,东侧高台上,几排白杨树下,有一片开阔的空地。这是老北京人健身的专属之地。每 天下午两点以后,有个人会提着录音机来到这里,放响悠扬的舞曲,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随着舞曲翩翩 起舞,都是三步或四步的交际舞。一般到三点左右,人最多,是高潮时分。这有些像乡间舞会,在晒麦场 或打谷场上,踢踏着欢快的舞步,漾起脚下的灰尘,音乐声袅袅地飞进云间和炊烟里。这里的交际舞,和豪华舞厅里的不同。舞者如同山间流淌的溪水中的鱼不是舞厅里那些衣着华美 的俊男靓女,那是精致鱼缸里的龙暗
15、金鱼。这里的舞者水平参差不齐。跳得差的,穿着一般都不讲究,他 们把跳舞当作锻炼。跳得好的,可不这么想,他们的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样,把它当作艺术对待。他们都会 特意穿着漂亮的衣服,手搭肩、斜歪头的笔挺姿势,更让人感到有几分专业舞者的范儿。来这里跳舞的,大多是老年人。满脸的皱纹和满头的白发,是任何漂亮的服装都遮掩不住的,映衬之 下反而更加醒目。但是,在这里跳舞带给人以快乐,由此蔓延出的交流更是驱散了老年人的孤独寂寞,这 是年轻人的舞会、豪华舞厅中的舞会所不能及的。那天下午天色阴沉,但依然挡不住这些人如约而至,舞曲依旧悠悠荡漾在白杨树下,人们款款动情而 有些忘我。我看到其中有一对舞者,年龄六十多,在这
16、里不算是岁数大的。引我注意的是,男的步子有些 呆滞,几乎是一小步一小步蹭着地皮,小心翼翼地在挪。女的是随梆唱影就合着他的步子,一点点蹭着向 前。说是向前,因为步子实在太小,其实是原地转磨一样打着转转。我看清了,男的洁白的衬衫塞进裤腰里,外套一件砖红色西式马甲,颇为鲜艳;女的黑色高领束腰毛 衣,黑色阔腿曳地长裤,黑精灵一般一身黑。两人的头发都是新染的,黑亮如漆,一丝不苟。别看动作迟衣着却笔挺讲究。我还看到,他们手的姿势很是特别,女的右手在胸前紧紧握住男的一只手,左手则 拐向自己的身后,紧紧地握着男的伸到她后背的另一只手。这样的姿势,在所有的舞姿中绝无仅有,对于 女的来说难度很大。男的像是中风后有
17、些偏瘫,她是担心他跌倒。显然,她希望舞蹈有助于他恢复身体, 更可能是帮助他回忆曾经美好的年月。他们紧紧地贴在一起,女的手更是紧紧地抓住男的手,仿佛只要一 松手,男的就会像一片叶子被风吹走。刚准备过去询问他们几句,一位老人拉着手杖,颤巍巍地向我走过来,我赶紧折过身子迎向老人。其 实是我的错觉,老人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他只是独自一人随着舞曲在慢慢地踱步。他没有任何的舞姿, 只是让手杖帮助他敲打着节奏,自己跟着手杖,踩着舞步的步点儿。手杖,成了他的舞伴。我走到老人的身边,发现他的手杖非常特别,是用一根粗粗的树枝或树干做成的。手杖上布满一个个 突出的疤节,如同密密麻麻的老年斑和突兀的骨节。老人告诉我,
18、这是花椒木。我知道花椒木质地坚硬, 而且有药用价值,特别适合老人用。手杖上涂抹了一层绿漆,只不过年头久,漆色脱落很多。老人告诉我, 花椒木是自家院子里种的,板下一节粗细适合做手杖的,然后抹上油,涂上漆,为的是不让它开裂。他又 告诉我,这些活儿都是他自己干的,自己给自己找伴儿!老人八十四了,我赞他耳不聋,眼不花,还能跳舞,身子骨儿这么硬朗。他大笑:“跳什么舞呀,就 是每天到这里来瞎扭扭!”回家的路上,我的眼前总晃动着那根花椒木手杖和那对男女原地打转的舞步。忽然想起匈牙利的音乐 家巴托克。巴托克晚年患有白血病,到美国的佛蒙特养病,他的妻子给他买了一根酸苹果木手杖,可以帮 助他支撑病歪歪的身子,他的
19、身子已经瘦骨嶙峋,如枯枝上的残叶,在风中瑟您发抖,不知哪一阵风吹过 就会从枝头飘落。有一天,巴托克拄着这根酸苹果木手杖到住所前的林中散步,看到一排白桦树倒卧在地,已经枯死多 年。他忽然发现,一棵枯树桩的侧面,布满了一个个半圆形的小孔,每个小孔之间的间距像是用尺子量出 来似的,每个小孔里面都有一株淡绿色的嫩芽探出头来,摇曳着,在一片昏暗与枯萎中,是那样的清新明 快。这个发现让巴托克暂时忘却了病痛。他扔下手杖,蹲下身来,用双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株株嫩芽,喊 妻子来看。他用手指敲打着那些小孔,嘴里发出“笃笃笃笃笃一笃一笃笃笃”的节奏来。他兴奋 地告诉妻子,是啄木鸟呀,那些小孔是啄木鸟啄出来的,才会这样
20、的整齐,树倒下了,死了,但那些小孔 还在,嫩芽就长出来了,死树就又有了生机,生命有了新的轮回。巴托克在晚年谱写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第三钢基协奏曲,第二乐章那天籁一般的“虔诚的柔板” 中,就运用了 “笃笃一笃笃笃一笃一笃笃笃”的节奏。那是啄木鸟啄木的节奏,是木管吹出的节奏,也是酸苹果木手杖和花椒木手杖敲打在地上的节奏、年 迈的舞者脚下的节奏,那是生命的节奏。(有删节)10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把天坛北门舞会与乡间舞会、豪华舞厅里的舞会作比较,又将舞者比作山间溪水中的鱼,表 明文章定位为写一般人。11 文章写参加天坛北门舞会的舞者,有穿着不讲究的
21、,跳得差,有穿着讲窕的,跳得好,以此表明 他们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C.文章写偏瘫老人这一对舞者时,逼真细致地描写了他们的服饰、动作等,这不仅再现了他们的舞 蹈,还表现了人物的精神世界。D.文章结尾段,和上文内容紧密呼应,强调了 “笃笃一一笃笃笃一一笃一一笃笃笃“这一节奏,点 明这是“生命的节奏”,突出主旨。12 文章开篇为什么写天坛北门平时跳舞的情况?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13 文章颇有意蕴,请结合文中写匈牙利音乐家巴托克的内容对这一特点作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
22、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大圣之操也。诗云:“我 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理席,不可卷也。”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君子之所以越 众也。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日:“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 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 ”孔子日:“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 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曾子衣并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日:“请 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人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
23、受.孔子闻之曰:“参之 言,足以全其节也。”左儒友于杜伯,皆臣周宣王,宣王将杀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 王弗许也,王曰:“别君而学友,斯汝也。”左儒对曰:“臣闻之,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 则率友以违君。王怒曰:“易而言则生,不易而言则死。”左儒对日:“臣闻古之士不枉义以从死,不 易言以求生,故臣能明君之过,以死杜伯之无罪。”王杀杜伯,左儒死之。莒穆公有臣日朱历时事穆公不 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未厉时将往死之其友曰:“子事君而不见识焉,今 君难吾子死之,意者其不可乎!”朱厉附日:“始我以为君不吾知也,今君死而我不死,?果不知我也; 吾将死之,以
24、激天下不知其臣者。”遂往死之。(节选自说苑立节)1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 附将往死之/B.莒穆公有臣以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C.莒穆公有臣日/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耦/穆公以难死/朱厉 附将往死之/D.莒穆公有臣日/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 /将往死之/15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5、(3分)()A. “我心匪石”与“所守或匪亲”(蜀道难)两句中的“匪”字含义相同。B. ”曾子衣弊衣以耕”与“率疲弊之卒”(过秦论)两句中的“弊”字含义不同。C. “别君而异友”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异”字含义相同。D. “是果不知我也”与“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两句中的“是”字含义不同。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过陈西门而“不轼”修城的“降民”,面对学生子路的质疑,孔子以他们“不智”“不忠” “不廉”解释自己“不为轼”的原因。B.曾参无求于鲁君,鲁君却赐给他土地,曾参最终没有接受,此举得到孔子的肯定,因为在孔子看 来,曾子
26、能够坚守气节与人格。C.面对周宣王发出的“不易而言则死”的死亡威肋,左儒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最后死去,固然是 为“明君之过”,更是看重友情。D.朱厉附的朋友大为不解,认为朱厉附的举动没有必要。对此,朱厉附直言自己的举动是为了唤醒 天下那些不了解大臣的国君。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君子之所以越众也。(2)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小题。度浮桥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庞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就徐行怒涛上,千般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
27、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格阴。【注】浮桥:宋时由船只连成浮桥。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言浮桥桥面宽广。1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说诗人客中多病久未登临山水,闻南台之名试作一次探访,点明出游缘起。B.颔联“九轨”、“千艘”是虚指、夸张之词,写出浮桥的雄伟气象,以虚见实。c.颈联一 “白”字,在冷静的叙述中透露感慨:人世与自然都在不断缓缓变迁着。D.中间两联语言质朴、笔墨简淡,描绘出远近相宜、层次丰富的画面,意趣悠远。15 .同为病中登高,本诗与杜甫登高相比,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I)曹刿论战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他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的原因的两句是(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宫车隆隆驰过而不知所往,同时隐约再现了宫女们的倾听之态与推测 之思的两句是“,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了词人对时人安于繁华、不思收复故土的担忧的 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梁晓声散文新作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既记载着作者的经历、思索与感悟,也记录着 的苦辣酸甜、欢乐与哀愁、执着与无奈。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最能触动我们的心弦。 毕竟,世界
29、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平凡的。弥漫在字里行间的他深情回忆的自己父母、兄长、友人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格外令人动容。 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他的悲悯情怀,使他对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同胞一往情深。他笔,下的小人物撑起屋檐之 下一方烟火,作为叙事主体始终在场的“我”,总是充满善意的力量, 的情怀和无可 奈何的惆怅相交织,形成一种充沛的情感直抵人心。他与这些善良而温顺的“小人物”们,同呼吸、共命运,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 阔。他以一个文人的敏锐,于同频共振中,用心捕捉着他们的一颦一笑,用情关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 以一个哲人的深刻,于见微知著中,洞悉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叙说着心中永远不变
30、的家国故事。这种 的叙写,正是梁晓声“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初心的有力彰显。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8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宋词的举眼绚丽,并不逊于唐诗的灿烂辉煌。遗憾的是,闪橇于文坛的女性作 者寥若晨星。除了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朱淑真几位外,天资聪颖、文辞造诣不输须眉的女词人当大有人 在,只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风里,她们的芳名连同其杰作都被遗忘和湮没了,。词到南宋,日臻成热,拓宽了视野,洗尽了铅华,更加自由
31、地观照社会人生的多侧多。到了宋末,面 对元蒙的入侵,诗词自然要担当起“记录时代”的使命,这时的宋词急速“变身”,记录兵连祸结、颠沛 流离之状,抒发国恨家仇、生死别离之痛,弘扬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就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朝野上 下,在拯救民族危亡同仇敌怪的呐喊声中,O宋代文坛上的女词人,其人其事,感天 地,泣鬼神。19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6分)20 .文中用“变身”来形容宋词在内容上的变化,与之类似,“主旋律” 一词的使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简述后者的表达效果。(4分)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
32、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 分)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一位著名经济学者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请人帮忙推陷在土坑里的小汽车。他随机向路过的行人求助,发现半数以上的人都乐于出手相助。后来他改变了求助策略他告诉行 人,如果有谁帮忙推车,他将给予对方10美元作为报酬。这次竟然只有很少几个人愿意帮他,他甚至遭 到一些人的白眼:“我没有时间,你用10美元去展佣别人吧!”第三次,他改变了答谢策略车被推 出土坑后,他赠予每个施助者价值1美元的小礼物。这次他发现,施助者不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小礼物, 还反过来对他表示感谢。以上材料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