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794187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检测与才能提高(二)(本试卷总分值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友谊提示:请认真阅读,细心审题,平复考虑。一、明察秋毫(11分)1依照汉字写拼音或者依照拼音写汉字。(5分)yun( )飞l( )天 容臭( )yn( )袍敝衣 低q( )户2选出以下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 ) (2分)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B蝉则千转不绝,猿则百叫无穷。C既加冠,益暮圣贤之道。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浮,任意东西。3为下面成语中的加点字选择与之语义一样的一项。(4分)赞不绝口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 B.天下独绝 C.哀转久绝。负荆请罪 ( )A.负势竞上 B.负箧曳屣 C.忘恩负义。不约而同 ( )A.冲烟而飞鸣 B.而伯乐不常有 C.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自食其力 ( )A.自云称世避秦时乱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富阳至桐庐二、知识积累及运用(16分)4默写、填空。(4分)沉舟侧畔千帆过,_ _。人生自古谁无死?_ _。山坡羊潼关心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5按要求填空:(6分)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两位家喻户晓、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们是 、 ;他们所在的两部作品分别是 、 。这两部作品都塑造了非常多英雄人物,你最喜爱的一位是: ,请用一句话对这位人物加以评价:6下面是某会议主持人所说

3、的一段话,读后按要求答复以下咨询题。(4分)如今,有请著名青年学者辛哲先生做学术报告。辛哲先生德高望重,有非常深沉的学术涵养。他对人类在宇宙开发方面所做出的理论建树,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他的代表著作新宇宙的梦想被译成英、法、日、意等多国文字,且被许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辛哲先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以来,多年以来,不断不断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杰出成就。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辛哲先生做报告。(1)语言不简明的一处是_(只填序号)(2)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_(只填序号)(3)语义前后不连接的一处是_(只填序号)应改为_(不能改变原意)7仿写句子。(2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

4、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森林; _ , ; , 。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咨询题!(5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答复 8-11题。(10分)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咨询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苏轼,号 。他与父亲_,弟弟_ 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 _。(4分)9这首词中表现作者

5、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妙愿望的句子是_ , 。(2分)10这首词的上阙写_,下阙写_。(2分)11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_ _。(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答复12-16题。(17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一食或尽粟一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3找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4分)才美不外见 _通_ 含义: _食之不能

6、尽其材_通_ 含义:_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安求其能千里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5第二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4分)16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加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不容错过!(三)阅读下面选文,答复17-20题。(12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

7、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7解释以下加点词的意思。(3分)晏如也( ) 造饮辄尽( ) 兹假设人之俦乎( )18翻译以下句子。(4分)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9依照课文内容填写。(2分)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是:全文的中心句是:20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确实是作者的自画像。B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本人)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三大志趣。C文章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认句,突出了其高洁的志趣和人格,使笔调诙谐。D文章最后两句设咨询的话是赞语的本质,

8、与“不慕名利”想照应,表达了先生的特点和优点。(四)阅读下面选文,答复21-24题。(14分)吕蒙正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A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咨询,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咨询之何损? B时皆服其量。注: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参政知事:副宰相。朝士:有资历入朝廷的中央官吏。同列:同在野廷做官的同事。穷咨询:完全追查。穷,穷尽,结束。咨询,追查。量:度量,气量。21解释以

9、下句中加点的词。(3分)不喜记人过 ( )是小子亦参政耶 ( )蒙正遽止之 ( )22以下句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连接起来。(3分)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蒙正遽止之 B朝士姓名不咨询之何损 C吕蒙正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4分)A:B:24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么样的品行?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4分)四、写作(40分)品味下面一首小诗,以“攀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世界,充满七色阳光人生,充满美妙向往在通往理想的攀登上每一步都弹奏着苦与乐的乐章。提示和要求:(1)能够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不要忘了拟一个标题。

10、(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4)不得抄袭。(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参考答案一、1hung mng l qn zh p 2.C 3D4B5D二、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将登太行雪满山铜雀春深锁二乔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7万无一失8用“无力地”不简约,属重复修饰。删去“无力地”,更为简约。“落下地来”与“棉絮一样”的雪花的姿势不非常协调;改为“四处飘落”更为贴切和形象。罗嗦、不简练。改后更为简约。不合常理:下雪天,泥泞路上只能是泥与雪的混合,不可能镶上宽白边。石板路中间部分的雪易化成水

11、,而路两边的积雪不易融化。(每句2分,答案意思对即可。“原作缺乏”或“改后效果” 的分析,只要有一处答对即可给总分值。)三、(一)9B 10D(太守是因不善饮酒而醉,并非因精神不振而喝醉。)11 C (概括要全面、精确。)12背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13.B 14.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二) 15、处 斯 16、B 17、D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B 20、A 21、C C 22、B 23、C(三)24(1)相信(2)间隔。25他的目的没有到达;从结尾“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能够看出来。【留意:“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意思是-后来太子期满回国,(庞葱)果然不再被(魏王)接见】26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能蛊惑人心。27(1)庞葱与太子(要)到赵国(或“赵国国都邯郸”)做人质。(留意:“质”应是名词作动词,做人质)(2)市场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着的了。(留意构造:夫市之无虎|明矣。“明”描述词作谓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