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关测量的实习报告模板集合九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783877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有关测量的实习报告模板集合九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3年有关测量的实习报告模板集合九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有关测量的实习报告模板集合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有关测量的实习报告模板集合九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有关测量的实习报告模板集合九篇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1地点:南华大学起讫日期:20xx.x.x-20xx.x.x班级:土木1204班组别:5组姓名:张玳辉目录前言一、实习目的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三、实习时间安排四、测区概况五、图根控制测量六、地形图测绘七、建筑物测量八、结束语附录前言通过学习测量学一书,我们对测量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周末的测量学实验,我们学会了仪器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测量方法。综合所学,这两周的时间,我们进行了实地测量实习,这让我们对测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们的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利用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完成生产实际中的

2、测定和测设工作内容。测量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训练严谨的实践科学态度和过硬工作作风的手段。通过地形图测绘和建筑物或道路曲线的测设,增强测定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为今后解决实践工作中有关测量问题打好基础。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测绘图幅为2020cm2、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1张; 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设计1栋建筑物,计算出测设建筑物外廓轴线交点坐标,将它们测设于实地,并作必要检核; 了解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的构造与使用方法。三、实习时间安排20xx-2014学年第一学期土木1201班

3、测量实习时间及任务安排(10-11周)四、测区概况1、位置:南华大学南华广场喷水池北面到公路 面积:大约7600 m22、主要建筑物:花圃五、图根控制测量(一)导线测量1、踏勘、选点、实地落实,建立坐标(含略图)2、观测、纲要(丈量、瞄准)、限差边长测量水平角测量3、计算整理测量数据,绘略图,再填入数据坐标利用及反算导线计算程序1边长测量,用钢尺的一般丈量方法,导线边往返丈量、计算(资料整理),每尺段均应丈量2次,2次长度之差6mm,边长往返丈量相对较差K1/3000。 2水平角测量,经纬仪安置应使用光学对中法测定闭合导线各内角与导线连接角。采用测回法测2个测回,起始方向:第一测回为0?02x

4、x,第二测回为90?02xx。盘左、盘右所测半测回角值之差24,各测回所测角值之差6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多边形内角和的实测值与理论值之差)的容许值?60?n(n为内角个数)。(二)水准测量1、踏勘、选点、实地落实,建立坐标(含略图)2、观测、纲要、方法(采用两次仪器高法)、限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为?12nmm,n为测站数3、计算,采用水准测量法观测高差时,采用两次变动仪器高法,两次所测高差之差5mm,取其平均值;六、 地形图测绘(一)准备工作1、绘制坐标网格,方法测,图比例尺选择1500。图上标明测图范围,测图为24格10cm10cm方格范围。2、展绘控制点(方法,要求)(二)控制

5、点测量(三)碎步点测量(视距测量)1、测设准备,安置仪器,测仪器高,定向,2、用经纬仪观测碎步点,计算(根据观测数据计算水平距离、高程,检查限差2闭合差4量角器配合经纬仪视距测量法碎部测量在测站安置DJ6级经纬仪、量取仪器高、盘左瞄准后视点定向,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为000。瞄准另一个控制点,将其作为碎部点进行观测并展点,其与图已展绘控制点的水平距离之差应0.3mm,否则应重新观测并检查展点是否有误。每个碎部点的观测与记录数据为上丝读数、下丝读数、水平盘读数与竖盘读数四个3、展绘(四)地形图绘制1、地物绘制2、地貌表示七、建筑物测量(一)图上设计106的建筑并确定各点坐标(二)测设数据计算(含草

6、图)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2一、 实训的目的教学实训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加深对工程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工作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相关测量工作问题打下基础。二、实训的任务1、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集体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爱护仪器、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2、掌握传统测绘仪器(水准仪)的使用方法。3、每组完成小区域控制测量。4、每组完成一条道路的纵横断面测量和土方量的计算。5、完成全站仪、水准仪放样方角点及高程点。三、实训的内容1、每组完成小区域控制测量2、每组完成一条道路的

7、纵横断面测量和土方量的计算3、完成全站仪、水准仪放样房角点及高程点四、测区包括教学区教学楼、道路、花台、操场、实验楼等主要建筑物。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3一、实习的位置、任务与要求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安排此次集中教学实习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组织计划与组织管理的能力;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地消化理论,提高测量在相应专业中的应用能力;3提高学生对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观测速度,重点为操作j6级经纬仪、s3级水准仪和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的能力;4树立执行规范意识,提高地形图测绘和工程测设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及对测量成果、资料的管理

8、能力;5提高技术总结报告或实习报告的基本编写能力;6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后期的专业课程作好铺垫等,测量综合实习报告。本次实习的性质为集中教学实习,类型为综合类实习。(一)测区概况本次实习测区位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测区主要建筑物有篮球场、足球场、跑道、台阶、教学楼、图书馆、铁栅栏、电线杆、井盖等。(二)实习的任务、要求1.实习任务本次集中实习的任务比较繁重,工作量比较大,涉及内容较多,其中以组为单位完成的主要任务有:1两台仪器(j6经纬仪、s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一条图根闭合导线水准路线的数据采集;3方格网的绘制、展点与一副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4

9、一个工程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曲线等)的测设,实习报告测量综合实习报告。每位学生除了完成以组为单位的工作任务外,还必须独立完成以下几项主要任务,即:112测回的水平角观测、12测段的水准观测;2一条图根闭合导线水准路线的计算;312个点或一个工程建筑物的测设;4集中实习技术总结报告或实习报告的编写(含心得体会)等。2.实习要求每组、每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任务,具体要求为:1能对仪器进行常规项目的检验,并能独立、快速、准确的操作实习中的各类测绘仪器;2各类计算数据采集合理、准确,记录格式正确、美观,原始记录无涂改现象;3各类计算准确、无误,一般计算能用fx-4500p

10、或fx-3800p计算器变成或用计算机完成;4地形测绘内容无遗漏,各地物相对于位置关系正确,地形准确,并按地形图图示的相关要求绘制;5工程测设理论严密、方法合适、数据准确;6报告编写规范,内容详实,字迹工整,最好能用计算机打印输出。二、实习体会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三、经验教训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决定

11、了测量的速度;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绘制格网铅笔的粗细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网格对地形图影响很大;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4一、实习目的正确认识和理解RTK定位技术,学会并掌握RTK在工程上的放样过程。 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

12、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RTK 系统正常工作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接收到5颗以上GPS卫星信号;第二,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接收到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第三,基准站和移动站要连续接收 GPS 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即移动站迁站过程中不能关机,不能失锁。否则RTK须重新初始化。二、实习组织及时间安排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三、实习任务1、了解和掌握RTK的基本原理和作业模式。2、利用RTK进行点的放样。3、了解RTK

13、的优点和局限性。1)启动基准站。将基准站架设在上空开阔、没有强电磁干扰、多路径误差影响小的控制点上,正确连接好各仪器电缆,打开各仪器。将基准站设置为动态测量模式。2)建立新工程,定义坐标系统新建一个工程,即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在这个文件夹里设置好测量参数如椭球参数、投影参数等。这个文件夹中包括许多小文件,它们分别是测量的成果文件和各种参数设置文件,如*.dat、*.cot、*.rtk、*.ini等。3)点校正 CPS 测量的为 WCS -84 系坐标,而我们通常需要的是在流动站上实时显示国家坐标系或地力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这需要进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即点校正。点校正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A、在已

14、知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如果有当地坐标系统与 WCS-84 坐标系统的转换七参数,则可以在测量控制器中直接输入,建立坐标转换关系。如果上作是在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下进行,而且知道椭球参数和投影方式以及基准点坐标,则可以直接定义坐标系统,建议在 RTK 测量中最好加入 1-2 个点校正,避免投影变形过大,提高数据可靠性。B、在不知道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如果在局域坐标系统中工作或任何坐标系统进行测量和放样工作,可以直接采用点校正方式建立坐标转换方式,平面至少 3 个点,如果进行高程拟合则至少要有 4 个水准点参与点校正。4)流动站开始测量A、单点测量: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

15、 再选择“测量点”选项,即可进行单点测量。注意要在“固定解”状态下,才开始测量。单点测量观测时间的长短与跟踪的卫星数量、卫星图形精度、观测精度要求等有关。当“存储”功能键出现时,若满足要求则按“存储”键保存观测值,否则按“取消”放弃观测。B、放样测量:在进行放样之前,根据需要“键入”放样的点、直线、曲线、 DTM 道路等各项放样数据。当初始化完成后,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再选择“放样”选项,即可进行放样测量作业。在作业时,在手薄控制器上显示箭头及目前位置到放样点的方位和水平距离,观测值只需根据箭头的指示放样。当流动站距离放样点就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手薄上显示同心

16、圆和十字丝分别表示放样点位置和天线中心位置。当流动站天线整平后,十字丝与同心圆圆心重合时,这时可以按“测量”键对该放样点进行实测,并保存观测值。3、利用RTK进行点放样1)测前准备:获取 23 个控制点的坐标(如果没有已知数据可用静态 GPS 先进行控制测量),解算或用相关软件求出放样点的坐标,检查仪器是否能正常使用。2)站的架设:将基准站架设在较空旷的地方(附近无高大建筑物或高压电线等)架设完后安装电台,连接好仪器后开启基准站主机,打开电台并设置频率。3)建立新工程:开启移动站主机,待卫星信号稳定并达到 5 颗以上卫星时,先连接蓝牙,连接成功后设置相关参数: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

17、、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4)输入放样点:打开坐标库,在此我们可以输入编辑放样点,也可以事先编辑好放样点文件,点击打开放样点文件,软件会提示我们是对坐标库进行覆盖或是追加。5)测量校正:测量校正有两种方法:控制点坐标求校正参数和利用点校正。第一中方法,利用控制点坐标库(即计算校正参数的一个工具)的做法大致是这样的:假设我们利用 A,B 这两个已知点来求校正参数,那么我们必须记录下 A,B 这两个点的原始坐标(即移动站在 Fixed 的状态下记录的这两个点的坐标),先在控制点坐标库中输入 A 点的已知坐标之后软件会提示你输入 A 点的原始坐标,然后再输入 B 点的已

18、知坐标和 B 点的原始坐标,这样就计算出了校正参数。第二种方法,利用校正向导校正,此方法又分为基准站在已知点校正和基准站在未知点的校正。我们这里只说明一下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的校正方法。A、利用一点进行校正:步骤依次为工具-校正向导-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输入当前移动站的已知坐标待移动站对中整平后并出现固定解-校正。B、利用两点校正:步骤依次为工具校正向导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输入当前移动站的已知坐标待移动站对中整平后并出现固定解下一步将移动站移到下一个已知点输入当前移动站的已知坐标待移动站对中整平后并出现固定解-校正。C、利用三点校正:与利用两点校正相同,只是多增加了一个已知点,多重复了一遍。6)

19、放样点:选择测量-点放样,进入放样屏幕,点击打开按钮目,打开坐标管理库,在这里可以打开事先编辑好的放样文件,选择放样点,也可以点击“增加”输入放样点坐标。4、RTK 的技术特点1)工作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 RTK 设站一次即可测完 4km 半径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设站次数,移动站一人操作即可,劳动强度低,作业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2)定位精度高:只要满足 RTK 的基木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一般为 4km )RTK 的平而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3)全天候作业:RTK 测量不要求基准站、移动站间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 “电磁波

20、通视”,因此和传统测量相比,RTK 测量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在传统测量看来难于开展作业的地区,只要满足 RTK 的基木工作条件,它也能进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使测量工作变得史容易史轻松。4)RTK 测量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数据处理能力强:RTK 可进行多种测量内、外业工作。移动站利用软件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减少了辅助测量工作和人为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5)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现在的仪器一般都提供中文菜单,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方便地获得二维坐标。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强,能方便地与计算机、其他测量仪器通信。5

21、、RTK的局限性和精度保障RTK 也有其局限性,会影响到执行上述测量任务的能力。了解其局限性可确保 RTK 测量成功。最主要的局限性其实不在于 RTK 本身,而是源于整个 GPS系统。如前所述,依靠的是接收两万多公里高空的卫星发射来的无线电信号。 GPS相对而言,这些信号频率高、信号弱,不易穿透可能阻挡卫星和 GPS接收机之间视线的障碍物。事实上,存在于 GPS接收机和卫星之间路径上的任何物体都会对系统的操作产生不良影响。有些物体如房屋,会完全屏蔽卫星信号。因此,GPS不能在室内使用。同样原因, GPS也不能在隧道内或水下使用。有些物体如树木会部分阻挡、反射或折射信号。GPS信号的接收在树林茂

22、密的地区会很差。树林中有时会有足够的信号来计算概略位置,但信号清晰度难以达到厘米水平的精确定位。因此,RTK 在林区作业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并不是说,GPS RTK只适用于四周对空开阔的地区。RTK测量在部分障碍的地区也可以是有效而精确的。其奥秘是能观测到足够的卫星来精确可靠地实现定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区,都可能会有 7 到 10 颗 GPS 卫星可用于 RTK 测量。RTK系统的工作并不需要这么多颗卫星。如果天空中有 5 颗适当分布的卫星,就可作精确可靠的定位。有部分障碍的地点只要可以观测到至少5颗卫星,就有可能做 RTK 测量。在树林或大楼四周作测量时,只要该地留有足够的开放空间,使 RT

23、K系统可观测到至少5颗卫星, RTK测量就有成功的条件。在论述 RTK技术的原理时,我们知道,RTK测量的关键是确定整周未知数,能否连续地、可靠地接收基准站播发的信号,是RTK 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实际应用中,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降低了RTK 的可靠性和精度。 研究表明,为了保证地物点的测量精度,我们在选点时要采取以下措施: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机设备、视野开阔、视场内周围障碍物高度角应小于 15(如可以选在最高建筑物的顶楼)。2、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微波通道等),其距离不小于200 m;远离高压电线,距离不小于50m。3、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强烈干扰卫

24、星信号接收的物体。4、点位选择要充分考虑到与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5、点位要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以提高工作效率。6、点位要选在地面地基坚硬的地方,易于点的保存。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地物点的测量精度,我们还要对接收机天线进行校验,选择有削弱多路径误差的各种技术的天线。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利用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以削弱各种误差带来的影响。四、实习收获和体会鉴于这次的实习,对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实习过程中有各种困难。对仪器操作的不熟悉,对3.0工程之星的运用操作。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及时向别人请教才能顺利完成此次实习。RTK技术是GPS技术发展到目前阶段的最新技术,由十它有着精度高、速度

25、快、不需要通视等优点,己经迅速进入测量中的众多领域。应用RTK进行地籍测量,有着其它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抛开对RTK测量的干扰因素,RTK测量的速度将比全站仪的方法要快许多。研究证明,对于大范围的地籍测量,GPS方法比常规方法更廉价和可行,生产效率将成倍提高。与采取全站仪相比,采用RTK技术在地籍界址点测量中也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1、采点速度快,由于RTK无须通视不受光学通视的限制,减少做控制和换站的工作量,所以采点速度快。2、实现单人操作,节省劳动力。在保证基准站安全的前提下,每台流动站只需要一人。但是,RTK对与紧靠墙壁或建筑物的界址点,移动站是无法完全立于界址点上的,这

26、样就会存在对中误差,影响测量精度。对于这样的界址点往往需要使用其他测量手段。应用RTK技术,使得工程放样和地籍测绘的精度、作业效率和实时性达到最佳的融合。随着数据传输能力的增强,数据的稳健性,抗干扰性水平和软件水平的提高,传输距离的增加,RTK 技术将在和工程放样和地籍测量及其他领域得到更广阔的应用。GPS RTK 技术己经在测量和工程界产生了重大变革,带来了空前的高效率。随着RTK价格的降低,它将会被测量部门所普及,随着RTK的广泛使用,它将使GPS的应用领域获得极大地扩展,从根本上提高测量的质量和作业效率。但是,对于RTK的不足之处还有待于改进。对于双星RTK和单星RTK的定位比较是一个很

27、有突破的实践研究课题,希望能有时间和仪器设备的前提下再一次挑战自己,仔实习成产实践中能学到更多更有利于自己的知识。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5目录前言 . 1实习目的 . 2实习任务 . 3实习要求 . 3实习组织 . 3内容 . 4配备仪器和工具 . 5实习项目 . 5测区概况 . 6实习程序 . 5方法 . 6技术要求(精度要求) . 5相关示意图(导线略图) . 6记录手簿 . 5计算成果及示意图 . 6实习成果及评价 . 5实习总结 . 1所遇技术问题 . 6问题解决方法 . 5心得体会 . 6意见和建议 . 5所做工作 . 6收获 . 6前言一、实习目的教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组成部分,控制测量

28、实习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而且可以培养综合能力。通过对某一构筑物进行测量与测绘,可以增强测定和测绘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使用各类测量设备及测量计算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测量工作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实习任务1、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闭合导线内、外业工作内容:一级闭合导线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的观测、记录和验算; 四等水准测量,并进行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取得合格的外业成果; 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并进行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取得合格的外业成果。2、完成对某一构筑物的布设点位及其测量工作,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掌握其全过程。3、

29、实习报告的编写三、实习要求全队以小组为单位踏勘测区,了解测区情况及任务,进行实地选点并建立标志(每组点数为6个)。1、 水准测量(1)控制点的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并取得合格的观测成果。(2)水准路线全线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和成果表的编算。2、钢尺量距:测三组取平均值。3、用测回法测角测两个测回,取平均值。四、实习组织实习期间的组织工作由任课教师全面负责,实习工作按小组进行,本班分为3组,每组7人,相互协调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内容一、配备的仪器和工具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水准尺1根,尺垫1个,钢尺1盘,计算器1台,钉子6个,有关记录本、橡皮及铅笔等。二、实习项目1、在正式操作前先进行仪

30、器的校验2、进行水准测量工作并完成相应高程的计算3、用测回法完成水平角的观测4、用检定过的钢尺进行边长测量5、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平面坐标的计算三、测区概况我们的测区就位于北京科技大学内,测区范围主要包括文法学院院楼附近地区。测区地势比较平坦,没有较大的起伏,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围绕该测区布设了6个控制点,大多选在院楼的拐角位置,以便进行后续测量。现正值夏季,天气状况良好,阴雨天较少有利于控制测量。四、实习程序1、准备工作:(1) 仪器校验:水准仪: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校正、十字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校正、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

31、验校正等。 经纬仪:照准部水准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校正、十字丝垂直于仪器横轴的检验校正、光学对中器的检验校正、竖盘指标差的检验校正等。(2) 踏堪测区:在指定测区进行踏勘,了解测区地形条件,根据测区范围及测量要求,确定布网方案并进行选点(便于安置仪器,考虑地面湿滑、来往车辆等对人身和仪器安全的影响。 点位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导线点选好后须做好标记,便于寻找) 。点的密度,应均匀地覆盖整个测区(应至少多于6个点),便于碎部测量。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每边的长度应小于50m,以便于用一盘钢尺直接量边。点位选定后,应立即钉钉子,并做好标志。2、水准测量用DZS3水准仪沿路线设

32、单程施测,采用双面尺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小于40m,同测站两次高差不大于6mm,路线容许高差闭合差为Lmm(或nmm),式中L为路线长度的公里数,n为测站数。3、高程计算对路线闭合差进行配赋后,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各图根点高程。观测与计算取至mm,最后成果取至cm。4、水平角观测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测回,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不得大于4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40n,n为导线观测角数。先将经纬仪安置好,进行对中、整平,并在A、B两点树立标杆或测钎作为照准标志,然后即可进行测角。一测回的操作程序如下:(1)盘左位置,照准左边目标A,对水平度盘置数,略大于0 ,将读数a左记入手簿;(2)顺时针方

33、向旋转照准部,照准右边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左,记入手簿。由此算得上半测回的角值:左b左-a左(3)盘右位置,先照准右边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右,记入手簿;(4)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照准左边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右,记入手簿。由此算得下半测回的角值:右b右-a右。 对于DJ6经纬仪,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的水平角之差不应超过36。如需要观测多个测回,则各测回起始方向的置数应按180/n递增。但应注意,不论观测多少个测回,第一测回的置数均应当为0。各测回观测角值互差不应超过24。5、边长测量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导线各边边长共三次,并取平均值,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xx。导线全长相对

34、误差不得大于1:20xx。6、平面坐标计算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6实习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没有经历过实习,这是第一次实习,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潜力:学习、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中。由于时光短暂,在那几个礼拜里就接触到这些东西,但是我很知足。不实践很多问题都思考不到,实践后才明白什么状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光的实习,才体会到并

35、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实习的资料:一开始到这工地了解施工图纸,自我慢慢一边走一边看。还是看不出什么问题出来。只看见框架柱和基础面。木工棚。钢筋棚等&。隔几天,李师傅叫我小李跟他一齐去放线,放线是建筑的基础,对于我们初学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间,我对水准仪?经纬仪有了更好的了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测量仪器,更让我在工地上实践了仪器的观测,使我适应了在不一样条件下操作仪器。这个工地我主要负责放线和打标高。有时候还帮别人在搞土方测量,测标高,是一种让我们在更恶劣的条件下适应实地操作的技能,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锻炼自我,让我们学到更多更坚实。在土方

36、工地是最累人的事,每一天带着水准仪跑上跑下的。还要完成测量任务,这是一个对于我刚实习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体现我适应潜力的考验。伴随测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实我们的实习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砖是锻炼我的意志。虽然我对于这些锻炼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时也磨练了我,让我明白工作的辛苦的,我要慢慢适应工地生活。二个月的时光过去了,二个月的生活总算是充实的,该做的也做过了,该经历的也在慢慢经历,相信今后还有更精彩的生活,我会更努力去奋斗。实习的经验及收获:本此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透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虽说以后不必须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光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明白了一些与学校不一样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明白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就应怎样去和工人交流等。透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建筑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就应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潜力都有必须的帮忙,识图时明白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思考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在放线时哪些地方该思考实际施工中的问题。到达能施工又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