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 上海五四制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 上海五四制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本文在写作上与王安石的伤仲永异曲同工,都以时间为序,逐层交待人物的重要事件。王安石突出一个“伤 宇,白居易则扣住一个“苦”字。所不同的是方仲永在“不使学”中日渐平庸,而白居易则在苦读中卓然成才,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个“学”字。而“苦节”一词是本文的关键。为表现“苦节读书 之义,作者用“昼”、“夜”、“间”、“不遑”写出“苦读”的过程,用“课赋”、“课书”、“课诗 写出“苦读”的内容,最后用“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特写,形象地表现苦读的程度。文章只短短一百一十九字,却尺水波澜,令人回味。其实课文所选的只是与元九书这封长信中的一段,因为信中所写的内容及作者写
2、信的背景都很复杂,学习时可不做深究,只要对白居易年少时,“家贫多故”,而他又“常痛诗道崩坏”,所以“忽忽愤发,或食辍哺,夜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所以拼命读书的背景有一大致了解即可。选文最后省略掉一部分,现在此补出,以便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补文是:“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致,自悲矣。”4拓展探究:三篇古文写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人,他们各有自己的少年生活,今天的少年人与三位古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差异。那么,有没有共同之处呢?方仲永、周处、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5参考译文我出生才六七个月时,乳母就抱着我在屏风旁玩耍。她指着屏风上刻着的“无”字或“之”字给我看,我当时虽然嘴里不能说出来,心里却已经默默记住了。后来再问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即使试上十遍百遍,我都能指它们出来,不会有什么差错。而我一向有的读书的缘份已注定在识文断字之中了。等到我五六岁时便学习写诗,九岁时已熟识声韵之学了。十五六岁时,我才知有考取进士可登仕途的事情,更加严束自身,刻苦读书。二十岁后,在白天学习赋文,在夜里学习书法,间或着学习诗歌,没有空闲时间睡眠和休息。以致到了口舌磨出疮,手肘磨出老茧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