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的变化规律说课.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积的变化规律说课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它属于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数的运算部分。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规律,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情况: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已有了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学生能够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形成较统一的意见。针对以上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将这一规律准确的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
2、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情感态度:学生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重点:发现掌握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点:初步体会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我设计的教学流程是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对此我想:数学问题和数学规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对生活环境有一定的经验。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我创设了一个身边的生活情境。(每天第二节课下课我们
3、都要排着整齐的队伍,伴着欢快的音乐作着有节奏的广播体操,这里就蕴含着一些数学问题和数学规律。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个队伍每行 16 名同学,5 行有多少名?学生列式解答并板书:165=40(为了说明“积”的概念,在这里复习提问:乘法中 8、5、40,的名称是什么?)10 行、20 行有多少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板书:1610=160、1620=320.我校同学大约排了 40 行请同学算一算我校大约有多少人?(这里也可以让同学们感受一下我校的人数和这样的队伍有多少人?)二观察式子自主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和猜测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这几个式子探索其中的规律,(学生能够说出
4、都有因数 16 和其它。)适时指导:都有因数 16,从上到下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那另一个因数呢?(变)变怎样了?(变大了)积呢?(也变大了)(连起来说一说)那从下到上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也变小。)那积与因数之间存在哪些内在的变化规律呢?这里我揭示本节课的主题:积的变化规律。三合作分析揭示规律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这里我
5、将这四道式子标上号码(1)(2)(3)(4)式。并指出以(1)为标准,用(2)(3)(4)式与之比较来理清学生的思路。为此,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对比并猜想,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之间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如果能够发现并表达出来就顺着学生的发现以学生为主适时指导,揭示出积的变化规律之一。如果不能直接得出,教师就进一步引导。一个因数不变,如果另一个因数乘 2,积就;另一个因数乘 4,积就学生揭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就乘几)接着以(4)是为标准分别用(3)(2)(1)式与之比较。通过上一个规律,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得出另一个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在学生得出
6、这两条规律后,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合起来说一说。(这里我肯定学生的发现,并表扬学生们可以成为一名数学家)四 列举式子 验证规律数学思维是一个缜密的逻辑过程,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个缜密的逻辑过程,有一个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后,自己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总结出来的规律。五 加深印象解决问题在发现这一规律后,为了巩固运用这一规律 我出了两道练习题1、508400写出 5016=(说说思路)258=(说说思路)5032=2、758600写出 7516=1508=7532=数学规律的发现用于服务实际生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接着解决生活中的两个问题。1 一天张明出去散步,平均每分钟走 50 米,四分钟
7、走多少米?他觉得有些慢,改跑步,速度是原来的三倍,同样的时间能跑多少米?长方形地的面积是 400 平方米,长由 8 米增加到 24 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最后小结:以学生为主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何收获?为了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探索的欲望,我又将 248192,(242)(82)()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作为课下探究。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是:1 将数学问题数学规律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有服务与生活,我将书上的数学推导融于生活,并将得到的数学规律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 数学规律由学生自主生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生成并运用于生活。3 为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和学习积极性,安排一个课外延伸。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400 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