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ppt(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任森春一、从金融风险是可以交易的谈起1、风险在金融市场上是可交易的 2、银行既要回避过大的风险,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并去买卖风险 3、并不是简单地说风险越小越好,而是要准确度量风险及确定定价与收益间的关系 4、银行应学会从适量承担风险中获利 5、不同类型的机构其风险偏好有很大差异6、银行是在与风险的赛跑中成熟发展的 二、商业银行应关注的主要风险(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二)流动性风险1、流动性的含义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应付客户提存和满足客户贷款需求的能力。它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1)资产的流动性它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
2、(2)负债的流动性它是指银行以合理成本及时举借债务的能力。2、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基本构成(1)客户提存(2)归还到期中央银行贷款(3)支付金融债券(4)经营费用支出(5)贷款需求(6)税款支出(7)支付股利3、银行流动性供给的主要来源(1)客户存款(2)客户归还到期贷款(3)向中央银行借款(4)发行金融债券(5)同业借款(6)出售证券资产(7)经营收入(8)发行新股4、流动性供求的均衡供大于求,流动性过剩供小于求,流动性不足供求基本相等,流动性均衡(合理)前两种情况产生流动性风险(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3、市场风险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利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动、行业产能过剩、国际上原材料价格的变化等都是银行面临的重要的市场风险。2005年至今,货币市场收益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倒挂成为银行业的重要市场风险,而汇率体制改革同样让银行的外汇资产承受损失。中国银行2005年仅汇兑损失就有13多亿元。(四)操作风险1、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与操作风险密切相关的四大因素:人、流程、系统、外部事件
4、。其中,“人”是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2、操作风险的基本现状(1)巴塞尔委员会 的调查巴塞尔委员会于2002年6月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次关于操作风险问题的调查,调查对象分布于欧洲、南北美洲、亚洲、大洋洲的19个家国的89家银行。调查给出了2001年发生的所有损失金额超过1万欧元以上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47269件,损失资金779551万欧元。调查的结果和结论有:从业务线看,发生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最多的业务线是零售银行业务、交易和销售、商业银行业务和零售经纪业务,分别为占总体损失的61.10%、10.86%、7.22%、6.91%。;在总损失额中占比例最高的前两位业务线是零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损失
5、金额为22.89亿欧元和22.56亿欧元。与零售银行业务相比,发生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操作风险,虽然只发生3414件,但是却造成了22.5亿欧元的损失,单笔损失金额是最高的。从操作风险的类型看,发生次数较多的是外部欺诈、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所占比例分别为42.39%、35.07%、8.52%和7.17%;在总的损失额最高的类型是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金额为22.92亿欧元,所占比例韦.41%。其次是实体资产的损失,金额为18.93亿欧元,占比为24.29%。从业务线和损失类型看交叉看,全部损失事件中占比最高的是零售银行中发生的外部欺诈,发生次数为1
6、7107次,占全部次数的36.19%,其次是零售银行中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在损失金额中,商业银行中发生的实体资产损失是最高的,金额为10.72亿欧元,所占比例为13.76%,其次是零售银行中发生的外部欺诈。可以看出国外零售银行是操作风险高发的领域,同时发生损失也相对较高。(2)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基本现状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当中操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当中操作风险因素的比例作风险因素的比例年份原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当中有操作风险因素的比例(%)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当中有操作风险因素的比例(%)200034.1816.363014.362
7、00125.3712.943015.30200226.109.503010.92200320.367.923011.67200415.604.93309.48200510.504.203012.0020069.222.81309.14最近银行业出现了一些丑闻和重大案件,刘明康认为,这暴露出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总结起来有“三个80%”现象和“三个一”现象。即职务犯罪80%,尤其是一把手犯罪问题严重;案发在基层的80%;内外勾结作案的80%。一把手纷纷落马,内部环节一路打通,犯罪分子一跑了之。(五)合规风险1、合规风险的含义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合规风险的界定,银行的合规特
8、指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则或标准。合规风险主要是指银行未能遵循各项相关法律、条例、行为准则和良好的执业标准而可能受到的法律或监管惩罚风险、金融风险或信誉风险。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中指出,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至于银行的行为是否符合银行自己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这不属于合规及合规风险的范畴,而是需要通过银行内部审计监督去解决的问题。合规风险与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的概念有相近性,但在内涵上有着不同。首先,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它既包括操作交易风险,也
9、包括技术风险、内部失控风险,还包括外部欺诈,盗抢等风险;而合规风险只是集中于银行违法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这两种风险虽有区别,但某个具体的操作风险可以导致合规风险,合规风险的背后也必然有操作风险。其次,根据银行对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的不同管理模式,银行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一般是指因合约不能执行或合约一方超越权限的行为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在某些情况下是重合的,当银行因某项业务违反监管法规受到处罚时,就同时面临着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经营理念与合规理念应结合,在合规和盈利两方面作出平衡 经营理念中应渗透合规文化,对经营理念的理解和贯彻是应当以合规为前提的。如全球著名的花旗集团屡屡违规的原因
10、之一就是忽视了这一点。“花旗讨厌说不(Citibank hate to say no)”,“服务每一个人(TO serve everyone)”等理念强调了要满足每个客户的各种需求,但是在国际反洗钱法律框架的约束下,银行应拒绝为犯罪分子开立账户及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并有义务报告相关的可疑交易。花旗在日本的私人银行业务由于涉嫌洗钱等不法交易遭到了停业,即是因为在利润的驱使下忽视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监管准则。2、合规管理的作用合规管理则是指通过一个独立的机制来识别、评估、提供咨询、监控和报告银行的合规风险。合规管理主要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是避免违规操作最终导致的直接损失:包括涉及刑事诉讼的成本、对客户
11、的赔偿、监管部门的处罚、商誉的损失等;二是有效协调各类利益冲突:包括不同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银行自身利益与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员工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银行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三是价值提升:包括客户地位的提升、客户需求与产品提供的匹配、竞争性的提升、客户信心的提升。中资银行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合规风险的必要性 其一,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文件、国际会计准则。反洗钱等法律法规成为国际银行业合规经营的通用准则的大背景下,遵守游戏规则。切实履行合规义务是中资银行走向国际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其二,中资银行逐步向综合经营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的业务类别交叉经营会使内部交易带来的合规风险增大,因此合规
12、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其三,我国银行业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其中包括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在业务管理垂直化和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再造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合规机制建设和合规文化的渗透,可能会加剧银行内控各环节上的失控,使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失效。明确对合规部门的定位首先,确保合规部门的独立性是合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将合规职能从业务部门独立出来,一方面可以将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的合规职能加以整合,从而有助于控制系统风险和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是可以避免业务部门的价值取向影响合规目标的实现。第二,界定合规部门和法律部门、内审部门的关系。一方面,应密切合规部门与法律部门的合作。一般来说,法律部门
13、负责向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对银行业务方案及交易合同的法律风险进行审查;合规部门负责监控银行内部政策、制度和流程的合规性,并就合规风险向管理层提出报告和建议。另一方面,应避免内审部门与合规部门交叉重合。从职能上来说,合规部门主要是就银行在经营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事前介入、事中防范和事后处理,而内审部门主要是就应避免内审部门与合规部门交叉重合。从职能上来说,合规部门主要是就银行在经营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事前介入、事中防范和事后处理,而内审部门主要是就银行操作层面的违规行为进行事后监督,合规部门的履职情况也应受到内审部门的监督。合规与内审相互分离可以保证各自的独立
14、性,防止角色错位和利益冲突。银行操作层面的违规行为进行事后监督,合规部门的履职情况也应受到内审部门的监督。合规与内审相互分离可以保证各自的独立性,防止角色错位和利益冲突。第三,界定好合规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商业银行应明确合规部门在本行的枢纽地位,将合规部门作为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规则连接的主要渠道。(六)授信风险1、授信的含义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保证,包括贷款、拆借、票据融资、证券回购、贸易融资、保理、透支、融资租赁、保函垫款、信用证垫款、承兑垫款、担保垫款、承兑、保函、担保、信用证、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
15、撤销承诺等表内外业务。2、当前授信风险的基本状况(1)存在授信过度和集中度过高的风险通过对北京地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面调查,共获得11家行5000万元以上的授信客户总计1374户。调查的法人客户共获得约4045亿元授信,授信额度使用率为46%。其中,有125家法人客户得到了3家(含)以上银行的授信(占调查的法人客户户数的9%),共获得的授信额度总计2018亿元(占调查的法人客户授信额度的49.9%),实际使用的授信余额971亿元(占11家行各项贷款总余额的20%多),授信额度使用率为48%。(2)授信存在向大户集中的变化趋势调查表明,商业银行对大客户多头授信出于以下原因:一是商业银行为满足这些
16、客户大量的资金需求,纷纷授信,以解决单独一家银行难以提供足够资金的问题。二是有些银行授信时忽视客户在其他银行授信的情况。三是部分银行利用扩大授信额度的手段来挤占他行市场份额。这样,很可能出现多头授信额度总和超过该客户正常经营情况下的实际资金需要和风险承受能力,鼓动客户进行过度扩张而由银行承担主要风险,由此埋下信用风险集中的隐患。商业银行自身还可能因为“过载”(风险资本不足或流动性紧张)而陷入不安全或信誉受损的境地。受信人授信行数(家)授信额度(亿元)授信余额(亿元)授信额度使用率(%)某工业集团公司9150112.575某进出口总公司8127.57055某进出口总公司8174.558.634某
17、设备股份有限公司8159.563某运输公司64823.148某工贸集团公司628.715.654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561323某进出口总公司617.712.168某工贸股份有限公司69.64.547某建筑集团公司617.96.838某房地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21.613.663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61512.583某旅游集团有限公司62212.456平均6.754.128.054北京地区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额多头授信典型事例北京地区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额多头授信典型事例(3)银行对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测算值为负值的客户仍给予授信(4)银行在授信业务操作上缺乏规范,对相关制度执行不力 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银
18、行在测算和审批授信额度的过程中存在根据审批权限倒挤授信额度等行为,以此逃避上级行审批;二是贷款档案材料不全,如授信审批表中未附风险额度测算的材料,给事后稽核监督造成了困难;三是在经营管理观念上存在偏差,一些银行受短期利益驱动,重营销开发,轻风险控制,对风险管理与内部审查的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四是授信后检查制度未落实,对客户动态跟踪监测严重滞后,导致授信有效期内出现重大事件(如兼并收购、大额诉讼)或客户资质发生变化后增大了银行的风险暴露;五是部分银行为寻找资金出路,互相压价、放松授信条件(如利率下浮、担保条件放松、保证金减少、对信用等级的要求降低等),信贷资金投放向部分大客户集中,造成收益与风险的
19、不对称变化。3、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在西方商业银行,除了部分亚洲银行,大多数银行将授信审批权限授予个人,而不是向部门或分支机构授权,有权审批人的权限大小依据其资格、能力、经验而定,与授信品种、授信风险评级和授信期限挂钩,并根据信贷检查和审计结果动态调整权限。有权审批人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但独立于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一定金额以上的大额授信以及关系人贷款则提交总行信贷委员会或董事会集体审批。(七)宏观政策风险宏观政策风险是指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资产特别是贷款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如国民经济减速、房地产泡沫破裂、外汇汇率和本币利率的突然调整、主要出口产品价格和进口产品(如石油)的大幅
20、波动通常会使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上升。主要原因我国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国家,90以上的企业融资都来自于银行贷款,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银行贷款的质量。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我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与GDP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在长期内,如果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我国GDP上升一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就下降0155个百分点 实践中的表现几乎每次紧缩性宏观调控都会带来过热行业的贷款资产就恶化,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与某些商业银行缺乏宏观意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商业银行对宏观形势判断的水平有关。商业银行需要对宏观调控的影响独立承担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提高宏观经济的判断能力,行长要懂宏观经济,要聚
21、集优秀人才来建立相应的团队来研究宏观经济,要多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沟通,及时了解宏观经济动向。应密切关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提前采取相应的贷款策略,确立价值最大化理念和构建核心竞争力。比如在当前环境下,应尽量减少对某些制造业、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的贷款总量,调整贷款结构,减少中长期贷款比例;加强对客户信息的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水平。比如,如果破产法最终通过时是劳动债权先于担保债权,所有银行的经营者就应该意识到资产保全所带来的风险,一个企业是不是拖欠职工工资,是不是拖欠了社会保障费用,这些都应该纳入到企业的负债中去。而且这些债权是要优先偿付的,在风险拨备的时候,应该把这些放在风险拨备之内。一个司法
22、解释出去以后,银行应该看到这个司法解释对银行的债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那么就应该有这方面的防范。再比如,房地产价格不正常的上升,除了当前宏观经济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制度性的问题。比如土地供给制度、地方政策税收制度,还有住房问题上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应该怎样合理搭配。在这些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果不注意这些制度的改进,那么银行今后的风险也难以很好地控制。关注宏观经济调控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后,经营不够审慎的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可能成为宏观调控下贷款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其传导途径为: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经济降温企业收入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压力上升大银行在对宏观信息的敏感度和预防措
23、施上优于中小银行大银行优化信贷业务结构挤出较差贷款项目不够审慎的中小银行扩张信贷并承接挤出贷款风险中小银行危机出现。(八)行业风险银行信贷需要关注行业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在信贷实践中,需要关注的是究竟在何种阶段进入为好。对行业形势认识不准,造成信贷损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思想上并不认识到行业风险的存在,或者只静态地看行业风险的大小即以当期的收益来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二是水平问题,即对行业发展现状及规律缺乏了解,在行内缺乏行业专家。三是机制问题。现在银行的任期都比较短,考核比较短期化。如何避免行业风险一是要引进专门人才,丰富银行员工的人员结构,提高行业分析能力
24、。二是在绩效评价上,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避免短期化。三是建立银行员工的业务档案,对其经手的项目情况记录在案,及时更新。(九)地方政府风险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中,一直把地方政府支持或主办的项目作为重要的贷款对象。然而,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本身不是没有风险的。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许多项目都不能幸免。从政府支持的项目来说,可能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不一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在更大的范围内来看并不具有发展潜力,并不一定能够成长为优势企业。不要高估地方政府领导人的判断力。商业银行当然需要与地方政府保持良好关系,但是必须坚持商业银行经营的底线,不要因为是政府主办或支持的项目就放松标准或灵活处理
25、。地方政府的参与并不能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如介入过度,还会给银行经营埋下隐患,如“银政合作”。所谓“银政合作”,就是银行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允诺向地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贷款和资金支持,而地方政府则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实质上,这可以看做是地方政府出面揽下的信贷批发业务,而其中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财政担保。近几年,银政合作的模式在国内迅速“走红”,其中以中国建设银行的势头最猛。据安邦分析师对公开资料的统计,自2005年8月以来,建行先后与内蒙古、四川、湖北、浙江、海南、山西6省(区)签订银政合作协议,建行累计承诺信贷额近7000亿元人民币。此外,建行还与广东、江苏、江西、广西、北京、深圳以及其他地方政府进行了银政合作,授信额度从1800亿(广东)、1500亿(江苏)到数百亿元不等。银政合作是国内银政关系的一个典型。在目前银行的市场经营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与银行业的这种相互需求关系,仍将在相当时间内持续下去,并会成为满足银行业务需求与地方资金需求的重要方式。因此,银政关系将长期成为未来国内银行业面临的焦点问题。甚至可以说,银政关系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金融界将难有大作为,不良资产比率依旧将会是个大问题。(十)关联企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