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语文检测试卷(原卷版)(无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语文检测试卷(原卷版)(无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语文检测试卷(原卷版)(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闻道龙标过五溪。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东临碣石,_。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3)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苍茫暮色中,烘托出一个远离家乡、羁 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_,_。 2.下列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一霎(ch)瘫痪(tnhun)翻来覆去(f) B.匿笑(n)心绪(x)捶打(chu)喜出望外(wng) C.诀别(ju)荫蔽(yn)徘徊(pihui)
2、各得其所(d) D.侍弄(ch)祷告(do)憔悴(qiocu)絮絮叨叨(x) 3.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修改意见:_ (2)善良是火种,只有不停止传递,就能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修改意见:_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我校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魅力汉字】真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_) (2)【传
3、统文化】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示例及对联的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松间鸣好鸟鸟鸣山更幽泉和万籁声风定花犹落窗外见南山 示例:上联:松间鸣好鸟下联:窗外见南山 上联:_下联:_ (3)【众说纷纭】最近,我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_)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展开想象,用生动
4、形象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6.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中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与友期行期:_ (2)相委而去去:_ (3)下车引之引:_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11.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温暖的劈柴 肖复兴 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
6、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可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
7、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
8、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烧壶开水。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那天的晚上
9、,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文苑.经典美文2016年第2期) 12.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温暖的劈柴”中“温暖”的含义。 13.选文第段中的画线句属于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 1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老,不远游”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
10、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6.文段选自_(书名),作者是_。 17.文中的“他”指的是_,他是一个_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
11、恒。 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彻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一位外国科学
12、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会减少21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21克。守着母亲的灵魂,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母亲是个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五十余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不得不的
13、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地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 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
14、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不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帮衬,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地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18.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9.结合第段文字,解释画线句子中
15、加着重号的字的含义。 (1)守着母亲的灵魂,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_) (2)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_) 20.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从内容和手法上进行分析) (1)内容上:_ (2)手法上:_ 21.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结合全文内容,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两句话。 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彩。 _,_,_; _,_,_。 22.作文。 莫怀戚先生的散步给我们描绘了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的温馨场景,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 (4)文章中不要出现地名、校名和人名。(113.2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