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融统计分析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金融统计分析重点.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金融统计分析重点 金融统计分析重点 第一章 金融统计分析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金融活动与金融统计分析 一、货币、信用、金融 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地从一个商品所有者转给另一个商品所有者就构成了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货币的运动形式。信用是商品买卖的延期付款或货币的借贷。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金融。 二、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金融制度:涉及金融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体现为有关的国家成文法和非成文法,政府法规、规章、条例,以及行业公约和惯例的制度系统,具体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等。 2.金融机构:是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的
2、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类。 3.金融工具:一般解释为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常被称为金融产品或金融商品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在统计中,常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来具体体现。 4.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发行和流转的场所。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大量无形市场的出现,人们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金融商品供求关系或交易活动的总和。 5.金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对市场体系所进行的政策性调节的机制,一般包括决策执行机构、金融法令法规和货币政策三部分内容。 三、金融统计分析 金融统计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金融活动进行分类、量化、数据收
3、集和整理及进行描述和分析,反映金融活动规律,揭示其基本的数量关系,为金融制度的设计和理论研究以及金融调控机制的实施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金融统计工作是金融统计分析的基础。做好金融统计分析工作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扎实的金融统计工作;二是捕捉重要的现实金融问题;三是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一般可将实际统计工作分为两类,即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和专题性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金融统计分析基础 一、金融统计指标和金融账户 金融统计指标是连接金融理论和统计工作的最基本的内容,前者是理论基础,又是后者的工作起点。具体的金融统计工作都要求对金融统计指标有明确的统计口径范围说明。 金融账户即金融统计账户,其设计
4、原理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经济账户是一致的,形式上采用会计上的丁字帐户,各帐户项目都是统计指标。帐户左方反映金融活动的资产使用,右方反映金融活动的负债来源,帐户的使用和来源是平衡的,即资产使用总计和金融负债来源总计相等。 二、我国金融统计体系的内容 我国金融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货币供应量统计;(2)信贷收支统计;(3)现金收支统计;(4)对外金融统计;(5)金融市场统计;(6)中央银行专项统计调查;(7)保险统计;(8)资金流量统计。 第三节 金融统计分析方法 一、经济分析方法 该方法在描述性金融统计分析中使用较多,主要是根据分析目的对于金融活动分析的理论层次的把握。宏观经济
5、分析中的静态经济分析、比较静态经济分析、动态经济分析和比较动态分析这几个基本概念反映了经济分析方法的思想。 二、经济统计分析方法 它是指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于经济分析的总称。依据其在分析中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2.应用回归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3.常用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指数分析、因素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弹性分析方法等。 通常是几种分析方法组合使用。 4.利用现代统计思想开发专门使用的综合评价指标的方法。 三、数量经济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计量经济模型、投入产出分析和经济周期分析方法等。 四、金融统计分析的工作方法 它是实际分析应用过程中一般工作方法的归纳,
6、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分析对象和主要目的,即选题阶段。 2.初步调研,即统计分析工作的准备阶段。 3.设计分析体系,包括分析的框架和分析因素及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并设计有关分析指标。 4.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计算。 5.研究分析报告,一般包括:(1)分析背景和主要目的;(2)主要问题及其影响;(3)问题形成的原因;(4)对策研究;(5)附录:分析方法的介绍。 第二章 货币与银行统计分析 第一节 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 一、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二、货币的定义 由于金融工具在流动性上的差异,各国在具体的统计操作过程中,一般都定义了反映不同流动性层次的、若干口径的货币。目前,我国使用的货
7、币供应量口径有:M0、M1和M2。 三、货币与银行统计的一般结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荐的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框架是: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创造)、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存款货币的创造)和非货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该类机构对货币创造的影响并为统计广义流动性货币提供了基础)。 在这三个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为了更综合地反映货币创造,并得到M0、M1和M2三个总量指标,还要生成两个合并账户:货币概览和金融概览。货币概览由中央银行与存款货币银行二者的资产负债表合并得到,反映M0、M1的规模。将货币概览与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8、合并得到金融概览,进一步得到M2的规模。 四、我国货币与银行的统计结构 我国的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结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荐的标准结构基本类似,由三个基本账户和两个合并账户组成。三个基本账户是: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两个合并账户是: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以上账户都是金融机构的人民币信贷收支活动,不包括外币账户。 五、货币与银行统计的特点 第一,货币与银行统计是总量核算; 第二,利用资产负债表的形式进行核算; 第三,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与国内其他宏观经济统计体系相互协调; 第四,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具有国际可比性; 第五,货币与银行统计工作要求较强的时效性
9、。 六、货币与银行统计的基本要求 (一)基础数据 第一,基础数据要完整; 第二,各金融机构单位报送基础数据要及时; 第三,基础数据以提供存量数据为主,以提供流量数据为辅; 第四,金融机构单位应提供详细科目的基础数据,尽量在基础数据报表中不使用合并项或轧差项。 我国中央银行建立了一套“全科目”的上报体系,较为有效地使基础数据满足了以上要求。 (二)估价方法 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对金融交易按照市场价格估价,即按照市场上交易发生时的成交价格估价 (三)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的核算工具 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利用复式记账原理,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使用账户形式进行核算。 (四)项目合并和轧差 对不重要的交易科目,
10、往往采取合并和轧差的方式处理。 第二节 交易主体分类 一、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 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按照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将国民经济基本单位分别归入各机构部门,它们是住户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部门和国外部门。通常把住户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合并称之为非金融部门。 二、金融机构部门的构成 1.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它担负有重要的职责。 2.存款货币银行: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及类似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以经营存、放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赢利为主要经营目标。其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 3.非货币金融机构:它向
11、其他部门提供除可用于作为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以外的金融服务,它们不具有创造派生存款的机制。 第三节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一、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的表式 二、货币当局的资产业务 1.国外资产(净):主要包括货币当局持有的外汇、货币黄金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头寸。 2.对政府的债权: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债,以及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借款、垫款和透支。 3.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主要包括对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贴现、回购等等。 4.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非货币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5.对非金融部门的债权: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对这些地区的企业和住户发
12、放的专项贷款。 三、货币当局的负债 1.储备货币: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含存款货币银行的库存现金)、各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储备,以及邮政储蓄存款和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存款。 2.债券:具体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中央银行债券。 3.政府存款:是指各级政府在人民银行账户上的预算收入与支出的余额。 4.自有资金:指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 5.其他(净)。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一、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表式 二、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 1.国外资产:主要包括存款货币银行持有的国外有价证券、与国外的同业往来以及外币库 存现金,它是存款货币银行以人民币记值的对非居民的债权
13、。 2.储备资产:包括存款货币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库存现金。 3.中央银行债券和对政府债权:主要指它持有的中央银行的债券和政府的债券。 4.对非金融机构债权:是指存款货币银行向各类非金融机构单位发放的贷款和投资。 5.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是指存款货币银行在非货币金融机构存放的款项,以及存款货 币银行拆出给非货币金融机构的款项。 三、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 1.国外负债:是存款货币银行以人民币记值的对非居民的负债。 2.对非金融部门负债: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所吸收的各项存款,统计上按存款的性质分,可以将存款分为三类: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3.对中央银行负债:是指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借
14、入的款项。 4.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负债:是指非货币金融机构在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以及存款货 币银行从非货币金融机构拆入的款项。 5.债券:这是指存款货币银行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6.所有者权益:这是指存款货币银行的资本金。 7.其他(净)。 第五节 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一、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表式 二、非货币金融机构的资产 1.国外资产 2.储备资产 3.国内信贷 4.对政府债权 5.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三、非货币金融机构的负债 1.国外负债 2.对非金融部门的负债 3.债券 4.对中央银行负债 5.对存款货币银行负债 6.所有者权益 7.其他(净) 第六节 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
15、一、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的表式 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的核心任务是反映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货币概览是由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和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合并生成的,主要目的是统计M0和M1;银行概览是由货币概览与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合并生成的,目的是进一步全面统计M2。 二、M0 M0: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它来源于中央银行发行的纸钞和辅币,要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发行货币扣除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库存现金才能得到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M0。 三、M1 M1:由流通中的现金M0和活期存款两部分组成。 四、M 2M2:由货币供应量M1和准货币组成。准货币的流动性低于货币,它主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
16、及信托存款、委托存款等其他类存款。 第七节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统计分析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统计分析的理论依据 1.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总额,它是一个存量概念,反映了该时点上的全社会总的购买力。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政策选择的出发点是货币需求。经济学史上曾产生了许多重要的货币需求理论,由于中国的特殊性,它们都很难较好地解释中国的货币需求,许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的货币需求作了大量研究。 二、货币供给分析实例 1.货币当
17、局的资产操作与基础货币的创造 2.存款货币银行与派生货币 三、货币需求的实例分析 1.利用简单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2.对回归模型和参数的评价; 3.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结论。 第八节 对货币与银行统计中其他重要指标的统计分析 一、基础货币统计分析 基础货币的定义;对应到货币银行统计中具体包括的内容。基础货币统计分析主要是对货币当局基础货币的数量和结构及其变动的分析。 二、货币乘数统计分析 货币乘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中央银行实现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的两条途径;货币乘数受影响的四个因素;货币乘数的统计分析就是对货币乘数的变动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三、信贷总量统计分析 信贷总量的定义;货币
18、与银行统计上对应的部分;信贷总量统计分析主要是分析信贷总量的变动及其原因,并可以进行结构分析。 四、储蓄存款统计分析 储蓄存款指标的重要性;分析储蓄存款的变动及其影响。 五、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关系分析 主要通过通货膨胀形成因素模型来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通货膨胀形成与货币供应量等因素的主要数量关系。 第三章 证券市场统计分析 第一节 证券市场的基本概念 一、证券 证券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一般意义上的证券是指用来证明或设定一定权利的书面凭证,它表明证券持有人或第三者有权取得该证券拥有的特定权益;按照性质的不同,证券可以分为凭证证券和有价证券;有价证券按照经济性质可以分为股票、
19、债券和其他证券(如基金)三大类。 二、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它通过证券信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支持和推动经济发展,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和基础,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证券市场按照市场的职能可以分为证券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后者一般包括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两个子市场。 证券市场按照证券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等 第二节 股票市场统计分析 从狭义上讲股票市场统计分析是根据金融学理论,特别是现代金融学理论,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整个股市、个别股票和股票组合的现有风险与收益水平的评价,通过进
20、一步分析,估计股票本身的特有风险与收益水平两者的关系,从而合理地给股票定价。 从广义上讲,股票市场统计分析还包括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 一、基本分析 (一)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主要方向: 1.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分析;2.通货膨胀分析;3.利率水平分析;4.汇率水平分析;5.货币政策分析;6.财政政策分析。 (二)产业分析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2.产业的业绩状况分析;3.产业的市场表现分析;4.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三)公司分析 公司分析包括公司基本素质分析和公司财务分析。 基本素质分析主要是一个定性分析过程,分析的重点放在公司潜在竞争力分析上,
21、包括公司在所处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主要是财务业绩的比较分析,包括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和标准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法按其包括的财务数据范围可分为个别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个别分析法是根据财务报表的要素信息或个别财务比率,进行个别指标的分析和判断的方法。综合分析法是将财务报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一般大量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因素分析法、指数法和雷达图法。 二、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对市场的未来价格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研究活动。它有三个理论假设: 假设1: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假设2:价格沿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假设3:历史会重复。 技术分析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22、技术指标法、切线法、形态法、K线波、波浪法、周期法。 与统计分析最为密切的是技术指标法。技术指标是按一定的统计方法对行情数据处理,用以反映市场某一方面的深层内涵的统计量,常见的技术指标有以下几种: 1.趋向指数(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简称DMI); 2.异同移动平均数(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简称MACD); 3.相对强弱指数(Relative Strength Index,简称RSI); 4.威廉指标WMS%; 5.随机指标KD; 6.平衡成交量(On Balance Volume,简称OBV); 7
23、.AR、BR指标;8.CR指标; 9.成交量比率(Volume Ratio,简称VR); 10.乖离率BIAS;11.心理线(Psychological Line,简称PSY)。 三、股票市场风险和收益的统计分析 股票市场风险和收益统计分析是股票市场统计分析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股票组合的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的应用研究。 (一)股票组合的统计分析 它是在已知个体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征的情况下,以资产组合的整体为对象,以资产组合整体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分析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组合整体的风险、收益特征以及寻求最优组合。具体包括 1.股票收益与风险的度量; 2.股票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的度量;3
24、.股票有效组合马柯维茨有效组合; 4.市场模型;5.风险的分散化。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1.模型的基本假设; 2.资本市场线;3.证券市场线。 (三)套利定价模型(APT) 1.因素模型; 2.套利组合; 3.套利模型假设及模型; 4.因素个数确立;5.套利定价理论的作用。 第三节 债券市场统计分析 一、债券的内在价值的统计分析 (一)债券的定价原理 (二)债券的基本价值评估 1.按单利计算且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价格决定公式;2.一年付息一次债券的估价公式;3.一年多次付息债券的估价公式。 二、债券的违约风险的统计测度Z指标 第四节 基金市场统计分析 一、基金资产净值统计 1.基
25、金资产净值总额=基金资产总额-基金负债总额 2.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基金资产净值总额?基金发行总量 二、基金的业绩评价 1.资产的净增长率分析 2.风险分析 第四章 外汇市场与汇率统计分析 第一节 外汇市场和外汇收支统计 一、外汇的概念 通常所指的外汇是静态意义下的狭义的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 二、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指进行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网络,是外汇供给者、外汇需求者以及买卖外汇的中介机构所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系统的整体。 外汇市场按组织形式可划分为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按经营范围可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按外汇买卖双
26、方的性质可分为外汇批发市场和外汇零售市场。 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外汇交易商、外汇投机者、进出口商及其他外汇供求者和贴现公司等。 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国际清算、套期保值和投机上。 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发生了重大改革,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建立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运行机构的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 三、外汇收支统计 外汇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用对方可接受的货币,必须同其他国家立即结清的各种到期支付的款项,是狭义的国际收支。外汇收支统计是一国为了了解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平衡状况而设立的一种统计制度。 全国银行结售汇业务统计及所有境内机构及
27、个人在境内金融机构的外汇账户的余额统计构成了我国现行的外汇收支统计体系。而银行结售汇统计是我国外汇收支统计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结汇收入和售汇支出两项,其中结汇收入包括贸易收入、非贸易收入、资本收入和其他收入,售汇支出包括贸易支出、非贸易支出、资本支出和其他支出。 第二节 外汇市场的交易价格:汇率 一、汇率概念、标价方法和种类 汇率是指不同货币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汇率标价的两种方法分别是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前者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折算折合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后者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来折算折合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这种方法只在英美实行,其余国家大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汇
28、率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按汇率制定的不同方法划分,可分为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可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按外汇交易中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按成交后交割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按汇率制度不同可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按是否通过通货膨胀调整可分为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 二、汇率变动计算 法定升值幅度=(升值后的含金量/升值前的含金量-1)100% 法定贬值幅度=(1-贬值后的含金量/贬值前的含金量)100% 在直接标价法下 本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 外汇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1)100% 在间
29、接标价法下 本币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1)100% 外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 综合汇率变动率是根据一国货币和其他各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幅度,用各国在该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作为权数,加权计算出的汇率变动率。 三、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经过了七个阶段的演化,我国目前现行的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统计分析 一、汇率决定模型 汇率决定有两种模型,实物决定模型和货币决定模型。如果一国仅是经常项目可兑换,则实物汇率模型比较合理,购买力平价模型和利率评价模型是其代表;如果货币实现完全可兑换,则货币汇率模型
30、要相对合理些。 1.购买力平价模型 绝对购买力平价模型:e=Pa/Pb,e为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Pa为A国的一般物价水平,Pb为B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相对购买力平价模型:e1/e0=(Pa1/Pa0)/(Pb1/Pb0),e1,e0分别表示当期和基期的汇率,Pa 1、Pa0分别表示A国当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Pb 1、Pb0分别表示B国当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 2.利率平价模型 其基本的表达式是:r-r*=Ee,r代表以本币计价的资产收益率,r*代表以外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收益率,Ee表示一段时间内本国货币贬值或外国货币升值的比率。它表明本国利率高于(或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本国货币的预期贬值(
31、或升值)的幅度。 3.货币主义的汇率模型 模型表达式是:e=(Ms/Ms*)f(Y*,r*+*)/f(Y,r+),Ms、Ms*分别为国内、国外的名义货币存量,Y、Y*表示国内、国外实际收入,r、r*分别表示本国、外国的实际利率,、*分别是本国、外国的通货膨胀率。 二、人民币汇率决定的综合模型 E1=e0(Rb/Ra)(Db/Da)/(Pb/Pa)2 , 其中,E1是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当年人民币理论均衡汇率,e0是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上一期人民币实际汇率,Rb、Ra分别为当年美国和中国的利率水平,Db、Da分别为当年美国和中国国际收支的与上期的比值,Pa、Pb 分别为当年美国和中国的环比价格指数。
32、 第四节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一)外贸进出口的影响及货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本币贬值会促进出口抑制进口,从而有利于国际收支的改善,但是这一改善过程存在“时滞”,这一过程表现在图上像一“J”字形,称为J曲线效应。 马歇尔勒纳条件描述了货币贬值在长期上是否会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的条件,以Ex表示出口需求弹性,Em表示进口需求弹性,当Ex+Em1时,本币贬值可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当Ex+Em=1时,本币贬值对本国的国际收支没有影响,Ex+Em1时,本币贬值使得本国的国际收支恶化。 (二)汇率变动对于国内物价的影响 一般而言,本币贬值会使国内物价上涨,使外币购买力相对提高。
33、 第五章 国际收支统计分析 第一节 国际收支统计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一个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与其他经济体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发生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综合记录。与国际收支有关的主要有三方面内容:(1)交易;(2)经济体;(3)常住居民和非常住居民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统计的重要工具。 2.国际遐以平衡表的主要项目内容:(1)经常项目,包括商品和服务、收益及经常性转移;(2)资本与金融项目,主要指资本转移、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获得和出让以及金融性的资产和负债;(3)储备资产,指由中央当局掌握的能够直接用来平衡国际收支,直接用于市场干预以影响货币汇率或达到
34、其他目的的国外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和其他债权;(4)误差与遗漏,是为了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保持借贷双方平衡而设置的项目。 三、国际收支统计 1.记录方法 。(1)计价。采用统一的计价原则,即以市场价格为依据的计价原则。(2)时间。记录时间应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3)不同币种的转换问题。 2.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来源。各国在统计目的划分及采集数据汇总编制渠道上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下面主要介绍国际收支统计中几个大项目数据的收集渠道和方法。(1)国际贸易统计。对一国出境全部商品情况的统计,包括其数量、金额,主要通过进出口商或代理商向海关或国际贸易统计当局报告。用于
35、编制商品项目,也可用于对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进行调整。(2)国际交易报告体系。记录每一笔国际收支现金交易(通过国内银行账户和国外银行账户)和非现金交易以及存量的情况,由编制者向银行布置报表和由企业直接填报来完成。(3)企业调查。指由企业对其本身的国际收支交易进行报告,强调汇总后的数据而非单个逐笔交易的数据。(4)其他数据来源,包括官方数据源、家庭单位的数据采集和伙伴国统计。 四、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 (一)历史沿革 我国的国际收支工作到目前为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试编阶段。是在外汇收支统计制度的基础上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2)建立统计制度正式编表。(3)建立申报制度。 (二)我国现行的国际收
36、支统计申报体系 1.申报范围。中国居民与非中国居民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了解中国居民的含义。 2.实行交易主体申报制。采取以通过银行申报为主,单位和个人直接申报为辅,定期申报和逐年申报相结合的办法。国际收支申报体系是一套内在的、完整的、系统的数据收集体系。从内容上看,它包括:(1)通过金融机构的逐笔申报;(2)直接投资企业的直接申报统计(季报);(3)金融机构对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统计(季报);(4)对有境外账户的单位的外汇收支统计(月报);(5)证券投资统计(月报)。从指标框架来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是一套开放的制度体系。从产品框架来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不仅能生成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
37、头寸表及各类补充表格,而且能为现有的结售汇统计、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外债统计、货币银行统计以及国民账户体系提供重要的数据。 五、国际收支统计与其他统计的关系 (一)国际收支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关系 国际收支和国民账户体系的密切关系表现为,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先编制好国际收支和反映国际投资状况的数据,然后再汇入国民账户。国际收支在居民的概念、计价、记载时间、折算方法等方面都与国民账户体系的要求一致。国民经济账户的数据与国际收支流量之间的数据联系。 (二)国际收支与外汇收支统计 1.统计范围。国际收支记录一国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情况,包括了所有外汇收支的交易和不发生外汇
38、收支的交易。外汇收支以外汇收支行为为记录主体,并不区分这种行为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还是居民与居民之间的。 2.统计时间。国际收支统计以所有权转移为记录的时间,而外汇收支统计则是在这种收支行为发生之后才记录。 3.统计方法。国际收支采用复式记账法,而外汇收支是一种实际记录方法。 4.国际收支与外汇收支统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国际收支统计与国际投资头寸统计及外债统计 1.国际投资头寸的定义。 2.国际投资头寸与外债统计的关系。净国际投资头寸可用来衡量一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经济状况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趋势;而外债头寸仅指非股本性的头寸,即不包括股本证券和直接投资股本金(含收益再投资
39、)。 3.国际投资头寸统计与国际收支统计的关系。 第二节 国际收支综合统计分析 一、国际收支统计分析的内容 国际收支统计分析的中心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判断国际收支平衡的四个标准。国际收支统计分析还应将收支差额与一国对外经济活动规模、国际货币储备状况等结合起来对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作出判断。还应利用其他国内国际经济统计资料,围绕国际收支及其与国内经济的关系展开多方面分析。 二、国际收支统计描述 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情况分析有:(1)经常项目分析;(2) 资本项目分析;(3)国际收支综合分析。 三、我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 1.出口结构偏低。(1)工业制成品以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为主,纺
40、织品及服装出口比重太高;(2)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偏低。 2.过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打击民族工业,抑制新兴朝阳工业的发展。 3.因大量利用外资导致的投资收益巨额逆差。 第三节 进出口贸易统计分析 一、竞争优势与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1)微观竞争机制。可以通过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积聚三个基本战略获得。(2)中观竞争机制。企业经营过程的升级有赖于企业向前、向后与旁侧关联产业的辅助与支持。(3)宏观竞争机制。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撑产业状况、企业的竞争条件)和两个辅助因素(政府和机遇)。 我国的宏观竞争机制状况分析。 二、进出口贸易多元
41、统计分析 1.对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把其归纳为三个因子。2.计算各因子得分,并建立进口额、出口额与各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3.根据回归方程进行分析。 三、进出口外贸活动聚类统计分析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统计分析 一、国际资本流动和利用外资 1.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1)直接投资;(2)证券资本流动。 2.利用外资是从输入角度来看国际资本流动。 一、利用外资的统计分析 (一)利用外资规模和结构的统计分析。 80年代,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并以借外债为主;90年代后转变为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港、澳、台地区;从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 二、利用外资效果的统
42、计分析 1.利用外资对GDP的影响。 2.利用外资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3.利用外资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4.利用外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5.利用外资对货币供给量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资本市场统计分析 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较低,证券、股票等资产比重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结构不相适应,境内B股和境外H股、N股仍然缺乏足够的市场吸引力。 第五节 外债统计分析 一、外债统计 外债统计的定义 二、外债统计的分类 1.对外债种类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债务期限、债务形式、债务人或其使用情况、债权人或其来源情况、优惠情况、贷款的利率。我国在进行外债管理时,一般将外债归结为五种:(1)国际金融组织贷款;(2)
43、外国政府贷款;(3)国际商业贷款;(4)对外发行债券;(5)国际金融租赁。其中,国际商业贷款又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短期融资;(2)普通中长期贷款(3)买方信贷;(4)循环贷款。 三、外债统计分析 1.外债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借外债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增加投资能力。(2)技术和设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有助于提高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3)就业:借外债不但提高了本国的就业率,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4)贸易:借外债不仅促进了本国的生产结构变化,而且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变化。(5)银行或金融机构:可以改善一个国家作为潜在金融市场的形象,从而给债务国带来许多好处。 2.借外债的成本。主要有:(1)债务偿还。首先,为了还本付息,债务国就要放弃一定数量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购买力;另外,可能形成偿债高峰期,使债务国容易形成清偿危机,损害债务国的信誉。(2)附带条件的外债,主要是指附加其他条件的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3)外债供应的不确定。(4)对外债的依赖性。 3.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 外债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重要影响,并影响着一国国际收支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反之,国际收支状况也影响债务活动的周期。世界银行用五个阶段划分债务周期。 4.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