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T 075-2021 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厦门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7531872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502∕T 075-2021 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厦门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502∕T 075-2021 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厦门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502∕T 075-2021 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厦门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02∕T 075-2021 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厦门市).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05 3502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0752021 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Pitaya 2021-12-21 发布 2021-12-21 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02/T 07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厦门市翔安区农林水技术推广中心

2、、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安慧珍、张龙春、叶明鑫、杨威、李鹏鹏、施敬恬、林羽立、蔡金镭、陈海云、陈龙杰、陈艺婷、洪炳文。I DB3502/T 0752021 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火龙果生产的园地选择、规划、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厦门地区火龙果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

3、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3601 火龙果等级规格 NY/T 3911 火龙果采收贮运技术规范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建园 4.1 园地选择 4.1.1 选择年均温度 20 28,最冷月最低气温不低于 7,光照充足、交通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的地区建园。4.1.2 园地土壤 pH 5.57.5,且透气性良好,有机质丰富。4.1.3 园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5、NY

4、/T 5010 要求。用水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4.2 园地规划 4.2.1 用地规划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进行栽植区、排灌系统、水土保持工程等规划;一般生产用地占土地总面积80%85%,生态防护林用地占5%10%,道路用地占4%,其它用地占4%左右。4.2.2 道路系统和作业区 机耕道宽 3 m,作业道 1 m1.5 m;作业区依道路系统而规划。1 DB3502/T 0752021 4.2.3 排灌系统 主排水沟深宽(0.6 m0.9 m)0.8 m,支沟深宽 0.5 m0.6 m,也可采用暗沟排水或明暗结合的方法;每行开畦沟宽 0.4 m。灌溉系统可采用喷灌

5、、滴灌相结合的方法。4.2.4 土壤改良 整理园地、清除杂草时宜施用商品有机肥(或发酵好的农家肥)45000 kg/hm2,添加钙镁磷肥 225 kg/hm2、复合肥 225 kg/hm2、石灰 750 kg/hm2,深犁后整细作畦,畦宽 2.3 m,畦间开挖排水沟宽 0.4 m,深 0.3 m。4.3 种植模式 宜采用双排种植。在畦的两边距畦边 0.8 m,相对(间距 0.7 m)各斜立一支长 1.8 m、壁厚 0.0015 m 的镀锌钢管,入土 0.5 m;两根钢管上端间距 0.55 m,以长 0.6 m 的镀锌钢管连接,并用卡扣固定;下一组钢管间距 1.9 m,两组钢管间顶端以镀锌钢管连

6、接。钢管间间隔 0.5 m 插竹竿,并将上端固定在钢管上备用(以绑定火龙果主干),竹竿要求直径 0.02 m,长 1.8 m,插入土中 0.5 m。此模式利于抗台风,不易倒伏。4.4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宜选择大红等红肉品种。4.5 扦插育苗和种苗选择 4.5.1 扦插育苗 宜采用茎段扦插育苗。每年 12 月剪取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成熟茎段,将其剪成 0.3 m0.5 m 的插条,削去茎段下端绿色肉质部位后露出韧皮部 0.01 m,放置阴凉处 7 d10 d;放入杀菌剂和生根粉的混合液中浸泡半小时,晾干后,用河沙等基质扦插,栽植坑里加入少量轻基质以利生根,扦插深度为

7、 0.02 m0.03 m,覆盖薄土,淋透水,拉网固定扶正。育苗期间,基质含水量以 60%左右为宜。4.5.2 种苗选择 生产中也可不经育苗,直接扦插定植。选择品种纯正的种苗,茎肉肥厚,苗高 0.3 m0.5 m,插条新芽萌发,根系发达,无病虫害。5 果园管理 5.1 栽植 5.1.1 在畦上钢架间,靠近竹竿栽植一株火龙果,将苗茎绑缚在竹竿上,栽植密度 15000 株/hm2 左右。5.1.2 火龙果全年均可栽植,每年 3 月5 月或 9 月11 月栽植较好。定植深度为 0.02 m0.03 m,定植后覆盖薄土,淋透定根水。5.1.3 栽植后保持土壤湿润。待新芽抽出后 3 d 7 d,可施一次

8、薄肥水。大雨后应进行培土,覆盖裸露根系,新植园在冬季应培土护苗。可覆盖黑色地膜抑草,盖地膜时应拉紧、铺平,紧贴地面,用土块压实。5.2 水分管理 在枝条快速生长、花朵膨大、开花及果实快速膨大的几个时期,土壤湿度应保持 65%75%,其它2 DB3502/T 0752021 时期土壤湿度保持 45%55%(用手捏成团,松开不散,用力捏不出水)。干旱时应进行灌溉,雨季及时排水。5.3 施肥管理 5.3.1 施肥原则 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并根据火龙果需肥规律平衡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绿色食品火龙果化肥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5.3.2 基肥 第二年后每年 3 月

9、4 月施基肥 1 次,在栽植畦面上植株滴水线下边开浅沟、施肥,并覆土。每次施用商品有机肥(或发酵好的农家肥)15000 kg/hm2 30000 kg/hm2,分别添加钙镁磷肥 225 kg/hm2、复合肥 225 kg/hm2、硫酸锌 15 kg/hm2。5.3.3 追肥 5.3.3.1 土壤追肥 每年 3 月10 月追肥,宜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一般每半个月(或 20 d)追施 300 kg/hm2 硫酸钾复合肥,茎蔓生长期一般施用氮含量高的硫酸钾复合肥,结果期施用钾含量高的硫酸钾复合肥。开花结果期要增补钾、镁肥,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品质。每年 6 月7 月追施商品有机肥(或发酵好的农家

10、肥)1 次,施用方法和施用量与 5.3.2 相同。5.3.3.2 叶面追肥 花芽分化期、果实膨大期叶面追肥,喷施亚磷酸钾或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 15 d 喷一次,也可结合防治缺素症,加入镁、钙、钼等元素。叶面肥施用以少量多次,浓度低为原则。一般在傍晚喷施,勿在强烈阳光或有露水、下雨时施。5.4 花果管理 5.4.1 疏花 现蕾 3 d7 d 进行疏花,建议每个枝条保留 1 个花蕾为宜。5.4.2 疏果 对坐果偏多的茎蔓进行人工疏果,摘除病虫果、畸形果等。5.4.3 套袋 幼果发育约 10 d,开始转色时进行套袋,套袋时要保持果面干燥。套袋前 7 d10 d,喷施一次杀菌杀虫剂,杀菌杀虫剂宜选择

11、颗粒细、悬浮率好、安全的粉剂或水剂。5.5 草生栽培 可在果园套种绿肥,提倡果园生草,以草治草。果园生草采用草有白三叶、苜蓿等多年生豆科植物、叶用甘薯、马齿苋、百喜草、垂盆草等。5.6 整形修剪 5.6.1 苗期 3 DB3502/T 0752021 当栽植苗木长出芽点时,抹除所有侧芽,每株苗木只保留 1 个向上生长的健壮芽。新芽每隔 0.3 m用线将苗茎绑缚在竹竿上,让茎蔓沿着竹竿向上攀援生长,当茎蔓延伸至钢管顶端并超出 0.05 m 时,摘除顶芽,促其分枝。让其生成 3 个以上的自然下垂枝,并培育结果枝。5.6.2 结果期 每个植株一般留 8 个10 个枝条,可以安排 1/2 2/3 的分

12、枝作为结果枝,其它 1/3 1/2 的分枝可抹除花蕾或花,缩小分枝的生长角度,促进营养生长,将其培养为强壮的后备结果枝;每年产季结束后,剪去产果后衰老枝条及垂地遮荫的枝条,促发新茎生长。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种类 6.1.1 主要病害:溃疡病、炭疽病、软腐病、茎枯病等。6.1.2 主要虫害:蜗牛、蚂蚁、蚜虫、斜纹夜蛾、蚧壳虫等。6.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开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绿色食品火龙果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6.3 农业防治 6.3.1 选用高抗或耐病虫害优良品种,做好品种布局。6.3.2 加强肥水管理,增施

13、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虫害能力。6.3.3 利用生草覆盖等绿色技术,创造有利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化。6.3.4 加强果园清洁生产管理,做好病虫枝、花、果的无害化处理,减少病虫害发生。6.4 物理防治 6.4.1 使用诱虫灯、黄蓝板等,诱杀害虫。6.4.2 采用果实套袋技术,防止病虫危害果实。6.5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繁殖、释放和保护害虫天敌,如淡紫拟青霉菌、捕食性二星瓢虫、七星瓢虫等。6.6 化学防治 应符合 NY/T 1276 的规定,并不得使用国家明令规定禁止使用的农药,选择不同类型、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7 采收 7.1 适时采收 当火龙果顶盖口出现皱缩,果实上的鳞片转红

14、色时即可适时采收。7.2 采收要求 4 DB3502/T 0752021 采收过程应避免碰撞和挤压造成机械损伤。使用圆头的果剪,以免刺伤果实。留果柄,果柄长度不超过果肩,切口要平整。采摘框内应垫麻布、纸、草等物,避免划伤果实。8 采后处理 8.1 果实分级 8.1.1 剔除受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果实。8.1.2 可使用火龙果自动分选机进行分选,或采用人工分选。8.1.3 分级标准参考 NY/T 3601 的要求。8.2 包装与贮藏 参考NY/T 3911要求执行。9 采后管理 9.1 12 月中下旬及时去除两年以上老枝,修除病枝、弱枝、无有效芽点的老枝、新断枝等,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培养良好的

15、树势,提高抗性。9.2 修剪后及时清洁果园,喷施杀菌剂等进行果园消毒,消除潜在病虫危害。10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对农业投入品、生产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生产档案记录表可参照附录A中A.1、A.2、A.3、A.4。生产档案记录应保存5年以上。5 DB3502/T 0752021 附录A (资料性)火龙果生产管理记录表 A.1 种苗购买记录表 见表 A.1。表 A.1 种苗购买记录表 记录人:购买日期 种苗品种 来源单位名称 移苗(剪枝)日期 购买量 现有库存 购买人员 存放时间(天)种苗管理人员 A.2 肥料使用记录表 见表A.2。表 A.2 肥料使用记录表 基地名称:地址:记录人:品种名称 用肥时间 肥料名称 每亩用量 本地块总用量 使用方法 肥料规 格剂型 执 行 人 备 注 A.3 农药使用记录表 见表 A.3。1 DB3502/T 0752021 表 A.3 农药使用记录表 基地名称:地块:记录人:品种名称 用药时间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生产商 使用方法 每亩用量 或使用浓度 防治效果 安全间隔期 执行人 备注 A.4 农事生产记录表 见表 A.4。表 A.4 农事生产记录表 基地名称:地块:记录人:品种名称 日期 作 业 内 容 农业投入品使用 天气 记录人 商品名称/规格 用量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