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395.4-2021 设施香菇生产 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陕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7530395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T 1395.4-2021 设施香菇生产 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61∕T 1395.4-2021 设施香菇生产 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61∕T 1395.4-2021 设施香菇生产 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陕西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T 1395.4-2021 设施香菇生产 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陕西省).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DB61/T 1395.4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主要防治对象.2 5 防治原则.2 6 防治措施.2 附录 A(资料性)常见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5 附录 B(资料性)食用菌已登记农药产品.6 DB61/T 1395.4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设施香菇生产的第4部分,设施香菇生产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9米跨度钢架棚建造技术规程;第2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2、;第5部分:保鲜技术规程;第6部分:烘干技术规程;本文件由陕西省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汉中康田生物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盈科、孙利萍、王永朝、孙晓珍、吴建海、王楠、赵银平、张阳。本文件由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电话:0913-2020035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农业大厦A座4楼 邮编:714000 DB61/T 1395.42021 1 设施香菇生产 第 4 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香菇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

3、术语定义、主要防治对象、防治原则及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设施香菇生产的病虫害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9170 香菇菌种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284 食用菌

4、菌种中杂菌及害虫的检验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农业防治 agricultural control 为防治香菇病虫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香菇生长环境,以增强香菇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和害虫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的危害。3.2 物理防治 physical control 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来干扰、减轻、抑制或杀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3.3 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 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DB61/T 1395.42021 2 3

5、.4 化学防治 chemical control 应用化学药物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3.5 安全间隔期 preharvestinterval 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的时间,即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至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要的时间。4 主要防治对象 4.1 主要病害 主要有木霉、毛霉、青霉、曲霉、链孢霉等竞争性杂菌以及褐腐病、褐斑病等细菌性病害。4.2 主要虫害 主要有螨类、菇蚊、菇蝇、线虫、跳虫、蛞蝓等。5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必要时辅以化学防治,形成安全、健康的综合防控体系,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6 防治措施 6.1 农业防治 6.1.1

6、场地环境 6.1.1.1 场地选择 香菇栽培场地应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平整高燥、清洁无污染、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块。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6.1.1.2 场地消毒 冷却室、接种室、养菌棚、出菇棚使用前后都应彻底清洁并严格消毒,可使用烟雾剂熏蒸消毒,用量6 g/m38 g/m3。养菌棚、出菇棚在每个生产季节结束后,揭取遮阳网、农膜等棚体覆盖物,日光暴晒大棚,菌棒生产前在地面撒石灰,用量200 g/m3,翻耕后盖上农膜备用。6.1.2 菌种要求 选用适合本区域栽培、种性纯正、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菌种质量符合GB 19170的规定。菌种杂菌及病虫害检验应严格按照NY/T 128

7、4的规定执行。DB61/T 1395.42021 3 6.1.3 培养料及灭菌要求 培养料的选择符合NY/T 1935的规定,无病虫和杂菌,新鲜无霉变,使用前暴晒2 d3 d。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配置好的培养料调整PH值至5.56.5,100 常压灭菌保持24 h36 h,或0.1 kpa、121 高压灭菌3 h,有效防止木霉、黄曲霉、青霉等杂菌发生。6.1.4 环境调控 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保持通风、干燥、阴凉、适度的散射光,避免高温高湿,促进香菇健壮生长发育,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蔓延。菌丝体阶段,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宁低勿高”,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黑暗或微弱散射光,忌高

8、温、高湿、通气差;子实体阶段,每天通风换气2 次3 次,每次30 min,补水按照“宁少勿多”的原则,每次补水后注意通风、降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菇棚内一旦发生菌棒污染,及时清除,并结合药剂防治,加大通风换气,减少喷水,降低培养温度,并防止通过喷水、通风或其他人工操作传播杂菌,控制杂菌污染蔓延。6.1.5 污染菌株处理 污染菌株处理要求如下:a)定期检查,菌种被污染,直接淘汰;b)链孢霉污染菌棒,可采取用黑色农膜覆盖密闭与空气隔离,在缺氧环境中保持 15 d,直至链孢霉萎缩死亡,再掀开农膜常规培养可使香菇菌丝恢复生长;c)其他杂菌污染菌棒,污染较轻的,可用 75%的酒精或 5%1

9、0%的石灰水溶液注射感染部位;污染严重的,应封装移出棚外集中处理,可采用 100 以上高温灭菌 36 h,脱去外袋暴晒至干燥,再次利用或作基质化利用。严禁将污染袋任意放置造成环境交叉感染;d)进出过污染菇棚的管理人员再进健康菇棚,应更换衣鞋;接触过污染物的双手及用具要进行彻底消毒。6.2 物理防治 6.2.1 灭菌 用紫外线、臭氧和干热空气对冷却室、接种室、养菌棚、出菇棚进行杀菌。接种室臭氧消毒应在1.5h以上。6.2.2 阻隔 阻隔要求如下:a)冷却室和接种室的进风口设空气过滤装置或风帘;b)养菌棚和出菇棚的门窗及通风口设置 60 目80 目防虫网;c)养菌棚和出菇棚入口处地面撒生石灰粉,对

10、进出人员鞋底进行消毒。6.2.3 诱杀 诱杀要求如下:a)菇房内每 100 设置 1 盏 3 W 黑光灯或食用菌专用杀虫灯,灯下放置诱集液,诱杀菇蚊、菇蝇等多种害虫的成虫,减少着卵量,悬挂高度为距顶层床架 30 cm。b)棚内悬挂 25 cm30 cm 粘虫板 10 张/100 20 张/100,板上涂 40%聚丙烯粘胶,诱杀菇蚊、菇蝇成虫,粘虫板距地面高度为 50 cm70 cm,待其粘满黄板后应及时进行更换。DB61/T 1395.42021 4 c)棚内放置菜籽饼、糖醋液(糖:醋:酒:水=1:4:1:16)、烟叶等诱杀螨类害虫,4 处/100 5 处/100。6.2.4 人工捕捉 蛞蝓等

11、个体较大害虫,可在其活动盛期(夜间10时左右),进行人工捕捉。6.3 生物防治 在无菇期利用生物制剂杀死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可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农抗120防治绿霉、青霉等真菌性病害;浏阳霉素、阿维菌素、印楝素乳油防治螨类害虫,阿维菌素防治跳虫,苏云金杆菌防治菇蚊和菇蝇幼虫。6.4 化学防治 子实体生长期禁止喷洒农药。养菌期使用化学农药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要求,常见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法参照附录A,已登记农药产品名录见附录B。药物防治应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留足安全间隔期再行催蕾、出菇、采收,商品菇的食品安全标准应符合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DB61/T

12、1395.42021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常见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 表A.1 常见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 序号 药剂名称 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防治对象 1 二氯异氰尿酸钠烟剂 6 g/m38 g/m3,密闭熏蒸4 h接种室、培养室、菇棚 真菌、细菌、病毒 2 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粉 40%可溶性粉剂800 倍1000 倍液,喷雾 床架、喷洒环境 真菌、细菌、病毒 3 乙醇 75%,擦拭或浸泡 皮肤、接种器具、接种台、子实体、菌种外包装 真菌、细菌 4 高锰酸钾 0.1%0.2%,擦拭、浸泡,随配随用 皮肤、接种器具、接种台、子实体、栽培袋 细菌、真菌 1%2%,擦拭 皮肤 5 甲酚皂溶液(

13、来苏水)3%5%,浸泡、喷雾 浸泡接种器具、喷洒环境 细菌、真菌 6 过氧乙酸0.2%0.5%喷雾、擦拭、浸泡 喷洒床架、环境、料面及处理菌袋 细菌、真菌、病毒 0.1%0.2%,擦拭、浸泡 皮肤、接种器具 7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0.25%0.5%,喷雾 喷洒环境、床架等材料 细菌 2%5%,擦洗、喷雾,现配现用 擦洗器具 8 漂白粉(次氯酸钠)0.5%1%,喷雾,现配现用 消毒覆土、喷洒环境 杂菌、线虫 9 石灰粉(水、乳液)1%5%,喷雾、注射、涂抹 拌料、喷(撒)地面环境、擦洗器具、注射杂菌污染斑、涂刷床架 细菌、真菌 10 波尔多液 0.5%(0.5:0.5:100)喷洒,随配随用

14、处理床架、喷洒环境 细菌、真菌 注:表中所用的化学药剂仅适用于菌棒和生产环境,不得在出菇期间向菇体喷洒任何药剂。DB61/T 1395.42021 6 B B 附 录 B(资料性)食用菌已登记农药产品 表B.1 食用菌已登记农药产品统计表 登记名称 登记证号 含量 剂型 农药类别 毒性 作物 防治对象 二氯异氰尿酸钠 PD20160913 50%可溶粉剂 杀菌剂 低毒 平菇 木霉菌 二氯异氰尿酸钠 PD20160008 40%可溶粉剂 杀菌剂 低毒 平菇 木霉菌 二氯异氰尿酸钠 PD20120711 PD20120236 66%烟剂 杀菌剂 低毒 菇房 霉菌 氯氟甲维盐 PD20120886 4.30%乳油 杀虫剂 低毒 食用菌 菌蛆、螨 咪鲜胺锰盐 PD20070522 50%可湿性粉剂 杀菌剂 低毒 蘑菇 湿泡病 咪鲜胺锰盐 PD386-2003 50%可湿性粉剂 杀菌剂 低毒 蘑菇 褐腐病、白腐病咪鲜胺锰盐 PD20070614 PD20151437 50%可湿性粉剂 杀菌剂 低毒 蘑菇 褐腐病 噻菌灵 PD20070316 500 g/L 悬浮剂 杀菌剂 低毒 蘑菇 褐腐病 噻菌灵 PD20050096 40%可湿性粉剂 杀菌剂 低毒 蘑菇 褐腐病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