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模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模板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2、能力目标:一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二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四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是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六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语
2、感及其它语文能力。2、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2、搞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教法方法:讨论交流、活动体验等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本剧等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6课将相和,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中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和”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了将相从不和到和,上课时有同学质疑“将相为什么不和,为什么又要和好,又是怎样和好的”。下面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二、交流自学“小小辩论会”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并说明为
3、什么?1、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深谋远虑。板书:机智勇敢不畏强暴2、喜欢廉颇。他知错就改勇于认错教师总结: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就“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先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三、学习“完璧归赵”理解“完璧归赵”领会学习方法。(大屏幕出示)1、具体说明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4、。”(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看图,抓住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描绘一下。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机智的精神读出来。自由读,指读。(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5)从“大大方方”这个词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结合第九自然段,讲讲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2
5、、理解最后一句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教师小结:秦王本想杀了他,本想愚弄赵国,可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了。这句话仅仅是写秦王的心理吗?(突出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巧妙。自己练习读一读,体会蔺相如的聪明才智。3、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过渡: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铤而走险与秦王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既做到了完璧归赵,又使秦王处于被动的局面,为赵国立了大功,受到了赵王的重用,封他为上大夫。我们看看蔺相如在几年之后的渑池之会上有什么表现?四、学习“渑池之会”总结学习方法。(大屏幕出
6、示)1、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什么表现?具体谈一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2)当秦王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下来时。蔺相如非常生气,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3)“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最后秦王被逼无奈,只好为赵王击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了下来,说在渑地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2、同学们想一想,渑池之会这场政治斗争秦赵两国是打成了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为什么?(如果学生争执不下时,老师可作两点提示:一
7、、秦国比赵国力量强大;二是秦王是一国,而蔺相如则是赵国的一名大臣。)教师补充:“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声音悦耳动听。“缶”是古代的一种打节奏的乐器,形状像个瓦罐子,声音单调。这两种乐器比起来,秦王显得更丢人。3、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能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很好。的确,渑池会上的斗争是赵国占了上风。那么这场斗争的胜利应该归功于谁?过渡: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可见蔺相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蔺相如在这场斗争之后,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廉颇和蔺相如开始不和,也就引出了课文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五、学习“负荆请罪”1、你觉得廉
8、颇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2、你觉得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3、“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图片显示(大屏幕显示)4、学生表演“负荆请罪”的故事。六、拓展延伸“和好”消息传到赵王那里,赵王会怎样说?(指多名学生说)学生试创作“诏书”板书设计:26将相和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人物蔺相如廉颇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知错就改顾全大局胸怀宽广勇于认错品质以国家利益为重、共同维护国家利益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模板2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9、2.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将相不和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
10、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4)轻声读第八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请大家找找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这儿为什么用撞而不用磕、碰?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的很被动呢?归纳:秦王爱宝,
11、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6)复述完璧归赵(提示: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梗概进行。)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幻灯出示学习方法)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四、观看录像剪辑,学习第二大段,默读,思考。1.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
12、地概括出来。2.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3)秦王又没占到赵王的便宜,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样?(4)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5)同学们,渑池会上,秦王与赵王是打成平局,还是分出胜负?为什么?3.小结过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封为上卿,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
13、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他的什么品质呢?五、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2.检查自学情况。(1)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2)读一读: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廉颇当时是怎样说这段话的?读一读,体会他的语气。(读出廉颇的满腔怒气和对蔺不服、不敬。)(3)想一想:蔺相如是仅仅靠一张嘴吗?(4)廉颇忽然醒悟,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负荆请罪是什么
14、意思?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那这儿为什么要用罪?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5)这个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你想想他们当时都说了些什么话?(出示负荆请罪图片)请同学演演。(6)想象说话如果当时老百姓看到这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秦王或赵王耳朵里,他们可能说些什么?廉颇的手下看到他负荆请罪,又有什么感想?你看到这动人的一幕,回想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有什么想说的吗?(7)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3.小结: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同样,一个国家,既要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辩的文官,大家团结一致,
15、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八、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并从课文中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2.在读书笔记上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附:板书设计相将完璧归赵勇敢机智渑池之会忠君爱国勇猛善战爱国负荆请罪胸襟开阔勇于认错顾全大
16、局知错就改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模板3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多角度去感受和发现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物至今让我们难以忘怀。你们知道那些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请简单介绍一下。(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所了解的历史人物)2、教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文中的“将”、“相”各指的是谁?“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3、指名到黑板前书
17、写:“将”廉颇,“相”蔺相如。(请学生评价黑板上的书写)教师:“和”(板书“和”和好、团结)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还可以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呢?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将相和这个故事是有哪几件事组成?2、学生交流后得出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事件组成的。3、教师:这三个事件在文中的叙述顺序能否颠倒?教师:对,这三个小故事是不能颠倒顺序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请同学们选择关联词语天空,理清故事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立了大功,()赵王提升了他的职位。()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想给他个下不来台。()蔺相如顾全
18、大局,感动了廉颇()廉颇就登门负荆请罪,表现出他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蔺相如和廉颇齐心协力,()使秦王不敢进攻赵国。三、品读课文,感知形象1、同学们通过阅读,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们能评价一下文中的几个人物吗?2、选读重点句段,走近蔺相如。教师:我发现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蔺相如。这个人物贯穿三个小故事的始终,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描写蔺相如的有关语句,一边快速默读,一边画下来。(1)临危受命出示:“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教师:蔺相如的这番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临危受命(板书)。赵王问怎么办,它是不假思索的说了这番话吗?教师:对,“想
19、了一会儿”,也就是他经过慎重思考以后的,胸有成竹、掷地有声的说。(指导学生朗读)(2)略施小计教师: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这句话是真话还是假话?你觉得这样说妥不妥?为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3)理直气壮出示:“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撞碎在这柱子上!”(教师指导朗读)从这个“撞”字上,你看出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不辱使命教师:当然,作为强大一方的秦国对赵国的威胁并没有因此消除,几年后的渑池之会,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辱,又怎样说?出示:“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面对强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蔺相如的爱国之心,看
20、到了他过人的谋略和勇气)(5)顾全大局教师:就是这样一位在敌人面前勇敢、机智的蔺相如,廉颇却说他是靠耍嘴皮子立功的,你认为这样评价合适吗?教师:你们从蔺相如的话里听出了什么?3、画出描写廉颇语言,行动的句子,用心读一读。教师:廉颇说蔺相如的话你们赞同吗?请说明理由。想象一下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两个人会怎样对话?(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教师: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教师:从廉颇负荆请罪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四、研读课文,深化认识1、教师: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你认为赵王感到幸运吗?为什么?2、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3、将相和
21、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组织学生研读史记中的原著。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模板4一、教材分析:路径讲述的是世界建筑大师既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者格罗培斯在设计迪斯尼乐园时,遇到一个难题: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在一个很偶然的时间里,他从一位无力料理葡萄园的老太太身上得到了启发: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于是,他的难题也便迎刃而解了。后来,他设计的迪斯尼乐园,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世界上的选择!格罗培斯的成功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顺其自然,也许是一个的选择。二、设计理念:1、采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种,视觉空间受到冲击,为下面的教学做
22、铺垫。2、采用小组合作,让组内同学的思维发生碰撞,即使是后进生的思维也没有停止,他在接收别人的成果。3、以此让学生体会自己摘葡萄的乐趣。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信任他人,给人自由的道理。也为理解下文路径的产生埋下了伏笔,让学生在下文的学习中可厚积薄发。三、设计思路首先从迪斯尼乐园入手,播放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然后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引出主人公格罗培斯,了解他是个怎样的建筑师?从一位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卖葡萄中受到启发,设计出了世界上的路径。四、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给人自主选择的空间,是解决许多难题的好办法
23、之一。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弄懂大师的路径设计思路的产生与法国南部老太太卖葡萄做法之间的联系。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看动画片好不好?(出示视频)谁知道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叫什么?(唐老鸭和米老鼠)那你们知道动画片中的人物是谁创造的吗?(不知道)。它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创造的,不仅如此,还有我们所知道的迪斯尼乐园也是由他设计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迪斯尼乐园有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路径2、板书课题,齐读。3、解题。二、初读、感知
24、。过渡语:一位的建筑大师,在我们眼里应该是无所不能的,可是在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中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难题?(想)那就让我们快点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1、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明分段读,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品读、感悟。(一)学习1-3段。1、下面请同学们读第1段,想一想:格罗培斯遇到了什么难题?2、哪一段的内容更能体现出他为这个难题而大伤脑筋?(3段)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请同学们用笔把它标出来,并且读一读。(指名说)“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去地中海海滨。”想清理思绪可以体会到他想尽早的解决这个难题。句子中有一个关联词语“
25、一就”谁能用它再说一句话?“他已设计50多个方案,却没一个满意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师级的建筑师,有着卓著的业绩,解决过无数个建筑学中的难题,可见本次的设计确实难度太大,都把大师难住了。3、格罗培斯此时的心情怎么样?(焦躁)4、那谁能通过读,把他当时焦躁的心情读出来?(二)学习4-5段。过渡句:焦躁无比的格罗培斯想清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于是就去地中海海滨散心。在这一路上他都看到了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下表:1、因年迈无力料理葡萄园的法国老太太无奈之中想出的办法,竟让她交了好运,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买完。下面请同学们再读4-5自然段,看谁能把“许多园主”和“
26、法国老太太”的不同做法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指名说)2、如果是你,你会买谁的葡萄?为什么?3、格罗培斯从老太太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一次巧遇,竟让格罗培斯顿生灵感,有了巧妙的设计思路,看来他真是一个善于从成功着身上得到启示的人。(三)学习6-7段。1、格罗培斯返回巴黎后,设计了怎样的方案?请同学们默读6、7段,找到答案后,说给同桌听一听。2、指名汇报。这些“优雅自然”的小路是游客们自己走出来的,他的这种设计是一种什么方法?(顺其自然的方法)4、下面谁来读一读第7段,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设计方案的高明。(四)学习8段。过渡语:大师之大不仅在于他精湛的艺术、创
27、新的思维,还在于他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在于他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人本思想。1、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2、说一说: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五)拓展、延伸。1、此时此刻,假如格罗培斯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2、格罗培斯从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中得到启示并获得成功,你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六)总结。同学们,我们感谢格罗培斯,他送给我们一个道理:有的时候,不知怎么办的时候,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也许是路径。在这里,老师真诚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能以格罗培斯为榜样,不断争取,创造“”。板书设计:路径给人自主任其选择顺其自然顺乎本性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模板5教学目标:
28、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写“佳”、“典”等9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理解“漫山遍野、微不足道、绵延”等词语。在学习课文内容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运用默读、浏览等方法阅读课文;学习运用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格罗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1、动漫人物抢答(课件播放各种迪斯尼中的动画人物)师:在同学的生活中曾结识了许多的卡通人物,它们给我们带了无穷的欢乐,已经成为同学们亲密的朋友。看看这些卡通人物你们认识吗?如果认识,就请你亲切地说出它们的名字。师:大家果然熟悉这些动画朋友,那你们知
29、道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的创始人是谁吗?是迪斯尼。(出示迪斯尼肖像与简介材料)对于全世界喜欢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和迪斯尼公司的朋友们共同创建了迪斯尼乐园。我们一起去乐园里看一看吧。(播放迪斯尼乐园图)2、看完图片后问:你们觉得怎么样呀?迪斯尼乐园倍受全世界朋友的喜爱,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迪斯尼乐园即将竣工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到底是怎样的难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课文,路径。3、板书课题:路径师:齐读课题师:什么是路径?佳是什么意思?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师:那这条路径究竟好在哪了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请一名同学朗读读书要求
30、。课件出示要求: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用喜欢的方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做标注。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读师巡视(有的同学学习习惯非常好:边读,边想,边做批注)这种学习语文的方法会让你受益匪浅。4、师:刚刚同学们读书读得很认真,看看这些词你们会读吗?电脑出示:迪斯尼竣工建筑脑筋催促焦躁思绪吆喝法郎覆盖伦敦绵延微不足道年迈无力漫山遍野5、同桌互查,纠正读音。(读完的同学坐端正等待)(适时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6、开火车读7、(电脑出示生字)典筋催躁绪覆伦敦重点学习:覆催躁敦覆:上下结构注意双人旁的书写,要写在西字头的下面。组词理解字义催:形声
31、字,形旁表义,声旁(崔)表声躁:形近字区分(澡燥噪)形旁表义,组词区分8、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大家说的很好,可是不够简练、完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课文讲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从受到启发,通过()设计出了小结:我们可以利用文章中的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它又为什么被称为路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长带领下,参考学习单的提示学习课文。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认真阅读学习单,服从组长安排,有序发言,声音适当,不影响其它小组学习。2、围绕讨论问题发言。3、谈看法要有依据,能说清理由。4、认真倾听他人发言。5、小组合作学习6、全班交流学生交流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重点让学生感悟葡萄园主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和格罗培斯精益求精的态度。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设计,如果你是评委,如何为这个“设计”撰写颁奖词?请同学们为格罗培斯撰写颁奖词。(提供两个颁奖词的范例)板书设计:路径给人自主任其选择有宽有窄优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