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劳改犯形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劳改犯形象.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劳改犯形象一、引言 作为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的张贤亮,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打压之后,开始对过去进行反思和忏悔,因而创作了一系列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 张贤亮的小说创造具有浓厚的心理小说的色彩。作者不再是叙述者,叙述者转而由小说中的主角来替代。小说中的主角作为一种精神象征,更多是在转述作者自身的思考,而故事的内容因此显得无足轻重。因此,自传性质的小说。在传达他们的想法和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系列的囚犯。这些劳改犯通过主角叙述出来,显得更有时代感和真实性。从古至今,对劳改犯的描写的数量上没有作家超过张贤亮,劳改犯的形象塑造是作家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本文试从刑事犯和右派知识分子来
2、分析张贤亮小说中的劳改犯形象,并把右派知识分子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二、张贤亮笔下的劳改犯形象这一部分写了解营地的特点在的小说的形象,为什么这些囚犯将比其他作家更有吸引力,有哪些成功的地方,而不是仅仅一个类。 自1957年被打成“右派”以来,张贤亮的生活中便少不了劳改犯这个词。那三十多年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在跟劳改犯接触,包括连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观察那个年代下的劳改范的生存状况以及作为右派知识分子的思考和挣扎。因而张贤亮小说中的劳改犯,除了具有一般劳改犯的特点,还富有时代感,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特点也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劳改犯所没有的。作者在小说中所陈述的劳改犯自身的思考,无论是从劳改角度上,还是从
3、人性上都更加深刻和引人反省,劳改犯怎么可以代表每一个人?(一)原始性情的刑事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刑事犯是一群犯了罪的 “恶人”,他们违反了法律,是社会的毒瘤。然而在张贤亮的小说中,刑事犯却一改常态,以一种“恶却恶得真实”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叙述者的眼中便是真性情的无所畏惧之人,与他们这些右派知识分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劳改农场里,这些刑事犯的文化程度是最低的,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有些甚至还不识字,因而也可以说是野蛮人,因为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是最原始、最真性情的性格特点。“我来了七百多天,熟知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有不同的衡量人的标准:在外面世界认为是不可靠的人,在这里却能靠的住”这说的便
4、是刑事犯。因为他们积习难改,而这却成为了他们最大的利器,也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大胆,在劳改农场无恶不作,他们“偷”、“跑”、“耍死狗”、“骂队长”、“嘲笑右派知识分子”,这是他们的生活常态。他们也不要脸,“好汉子怕懒汉子,懒汉子怕囊膪,囊膪怕个不要脸的!”这是文中的一句谚语,却十分形象地表现出了刑事犯的厚脸皮。对于右派知识分子来说,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起码的生存的问题,二是精神上的考验。然而就是因为当时的特殊环境,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才愈加迫切和急需解决。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他们认为自己是需要有精神追求的,精神的追求能让自己不丧失作为知识分子的理性;而另一方面,生
5、活、劳改带来的压力和饥饿感却让他们的身体不自觉地朝着物质方面去寻求满足。除了这类野蛮的刑事犯,然而也有如朱振邦那样的有头脑的人。“我发觉没有多高文化程度的人常常比知识分子看事物还准确,还入骨三分。他们总是相信自己真实的感觉而不轻信书本上、报纸上、条文上的说教,高深玄妙的伦理休想灌进他们的耳朵”朱振邦便是如此。他是那种敢说“低标准瓜菜代”是“用木刀子杀人”的人,对于他人的批判,他满不在乎,知识分子害怕的事,朱振邦是毫无畏惧的无论批判者们骂得多起劲,他始终眼皮都不抬一下,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诸如朱振邦们他们身上也是存在着野蛮人的恶习,但不可否认的是,右派知识分子相比,“我”更愿意和刑事犯相处
6、,起码他们身上没有猜忌, 这也是作者在描写他们时不是以一种批判的角度,更多的是一种赞扬和向往。(二)右派劳改犯回溯张贤亮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改革的角度来描写社会,例如龙种、男人的风格等,另一方面是探索过去的生活的小说,例如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者在小说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描写了大量的右派知识分子,通过小说中主角的叙述角度,进一步思考挖掘知识分子存在的意义,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1.矛盾的个体作为张贤亮笔下的主体叙述人,部分右派知识分子不仅承担着叙述故事情节的责任,还传达着作者对于生活本质和人性的思考。无论是章永璘还是许灵均,他们都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原先的
7、他们家境优越,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一场“反右”运动却彻底地摧毁了他们优越的现状。苦难的遭遇和现实的打击让这些右派知识分子感到一种恐惧,一种被社会抛弃的不安和焦躁,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原先满腔的革命热情在这场“运动”中被彻彻底底地浇灭,只剩下被社会抛弃的孤寂和对前途未知的不安。诚然如张贤亮自身,在“团结就是力量”的引导下,他也曾努力将自己跻身到团体中去,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然而“右派”的帽子就如冷水一样突然泼在他的脑袋上,他努力换来的却是他人的冷漠与嘲讽,这带来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团体身份的剥夺,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对于自我知识分子认同感的幻灭,因而产生了一种对于前途的恐惧与
8、迷茫。张贤亮在小说中将知识分子的这种绝望和不安描绘得淋漓尽致。在灵与肉中有这样一段:“他感到一股温暖的鼻息喷在他的脸上。一会儿棕色的马也发现了他,但它并不恐惧,反而侧过头来用湿漉漉的鼻子嗅他的头,用软乎乎的嘴唇擦他的脸。这阵抚慰使他的心颤抖了。他突然抱着长长的、瘦骨嶙峋的马头痛哭失声,把眼泪抹在它棕色的鬃毛上。”那个时候的许灵均是如此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竟到了如此的地步,连动物都比人来得更加温暖。正如他自己所说:“人们抛弃了他,使他来和牲口为伍。”或许在我们看来这是难以想象的,但对于当时尤其是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现实的压力却让他们没来得及反应便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
9、,一种灵与肉上的矛盾挣扎。 对于右派知识分子来说,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起码的生存的问题,二是精神上的考验。然而就是因为当时的特殊环境,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才愈加迫切和急需解决。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他们认为自己是需要有精神追求的,精神的追求能让自己不丧失作为知识分子的理性;而另一方面,生活、劳改带来的压力和饥饿感却让他们的身体不自觉地朝着物质方面去寻求满足。“饥饿会变成一种有重量、有体积的实体,在胃里横冲直撞;还会发出声音,向全身的每一根神经呼喊:要吃!要吃!要吃!”这是绿化树中对章永璘饥饿状态的描绘,真实地表现出了人们饥饿下的迫切感受。那原本便是一个食物十分匮乏的年代,对于劳改
10、的章永璘来说饥饿便是他最大的敌人。在饥饿的折磨下,他的防御被打破,原先的对于精神的追求此时在饥饿的情况下显得无足轻重,他的脑子唯有“要吃”、“要吃”。在饥饿的诱导下,他开始费尽心思地做一些能让自己 “活着”的行为。他表面上是听从队长的话砌炉子,但实际上却凭借自己学到的技能来偷吃稗子面;在买东西时,他欺负老实的农民不懂得算术,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换来一大袋胡萝卜。他处心积虑地骗过大家,瞒过农场里的人,为的只是能吃饱。然而,他骗得过农民,骗得过大家,却始终骗不过自己,他心灵深处的良知和理性无时无刻不在呼喊着他,仿佛是一棵救命稻草,在他堕落时寻求一丝安慰,却也是最致命的利剑,让他精神深处遍体鳞伤。他是
11、清醒理性的,对于处在劳改的章永璘而言,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的糟糕。“白天,我被求生的本能所驱使,我谄媚,我讨好,我妒忌,我耍各式各样的小聪明但在黑夜,白天的种种卑贱和邪恶念头却使自己吃惊,我审视这一天的生活,带着对自己深深的厌恶。我战栗;我诅咒自己。”可见对于这种堕落,章永璘自身也是意识的到的。但却如文中所说“可怕的不是堕落,而是堕落的时候非常清醒”。章永璘是在清醒理性的时候堕落的,即便当时的环境让他无从选择,但现实便是他堕落了,这是不可改变的,这也是章永璘最为苦恼的原因。而他在反思自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维护着自己,他将这一切归结为现实的压力,而不审视自己精神上的空虚,在晚上他忏悔自己
12、的堕落,白天却依然做着那些自我意识到无可救药的事。在我看来,可怕的不是堕落,而是堕落的时候却无所作为。作为弱者的章永璘,他每天生活得毫无意义,他就像躯壳一样每天浑浑噩噩地做着违心的事,还要一度处在矛盾之中。然而章永璘即便如此堕落,但他内心还是保留着一份理性,与其他右派知识分子不同,章永璘是反思者和忏悔者,即便忏悔过后,他依旧为物质的获得而不择手段,但他是渴望改变的,否则章永璘也不会在填饱肚子之后还陷入比饥饿还深刻的痛苦之中了,这也是我们说似章永璘这般的右派知识分子陷入矛盾之中的原因了。在经历过灵与肉的矛盾挣扎过后,张贤亮小说中的右派知识分子也终于等到了一个契机,那就是女性的抚慰。然而,无论是女
13、性的救赎还是自我的回归,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反观我的菩提树中的章永璘,在他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性升华,当然劳改农场也没把他塑造成满足当时统治者要求的“劳动者”,充斥在他内心的依旧是饥饿带来的人性的堕落与毁灭。因而无论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章永璘还是灵与肉中的许灵均,他们人性自我的回归都伴随着物质为前提的。在物质的基础上,女性出现了,这带给了他们巨大的动力,也是他们人性回归的直接原因。绿化树中的章永璘在马缨花充足的食物的提供下,开始思考作为知识分子的生存意义。“我慢慢地睡着了。在梦里,我真的变成了招贴画你为祖国贡献了什么?上的标准体力劳动者,但奇怪的是,我的面孔却非常地像海喜
14、喜”。这是章永璘在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马缨花的食物后的内心想法,从中可以看出他正朝着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不断转变。而作为章永璘内心寄托的资本论,却也不无时无刻在坚定着他的心。在诸如章永璘的右派知识分子看来,资本论不仅是精神的寄托,更是他们人生的指向标。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是此时的张贤亮对历史劫难所能做出的一种正面回答。他笔下的右派知识分子也是如此,在生活的残压下,即便堕落于物质之中,但马克思主义却是他们不变的信仰,他们坚定地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解救自己的唯一道路。在绿化树中,章永璘时常摸摸那本藏于衣服底下的资本论,仿佛是对自己白天的所作所为进行忏悔,但他也从那
15、本书上汲取到了作为人生存下去的力量,即便是被打倒的右派知识分子,但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命运是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自己是需要被改造的,虽然此时的他还无法领会作为知识分子的生存意义,但他相信马克思主义能把他带出那个困境,让他回归自我。而当他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马缨花的爱抚又使得他产生了不一样的感受,似乎一切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此时的他再读资本论时,却有了前所未有的顿悟。他深刻地认识到了 “展开各种书面在他本性内的潜能时,他就会发展了自己,超越自己,欢乐也从此而来,自己的人生也就完整了” 这似乎是难以理解的,但对于章永璘来说,这却是一种“顿悟”,是他人性回归的契机,从此他便开始朝那“潜能”进发,来发展自
16、己,解救自己。 资本论在理论上给予了这些右派知识分子前进的方向,然而人性自我的回归还少不了对理论的实践,他们在最后之所以能得到救赎,关键便是将理论与现实的实际联系起来。在张贤亮的小说中,除了描写他们这类劳改犯的生活境况,还描写了一类朴实的下层劳动农民,与其说是下层劳动农民,更不如说他们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乡村民间文化。这种文化无拘无束,粗矿、野蛮,却不失原始纯真。就是这种文化,在给予右派知识分子们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在精神上对他们进行了解救。西北荒原便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没有繁杂的教条约束,没有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但更多地却是作为人的基本劳动来满足生命的需求。除此之外,朴实的西北劳动农
17、民在叙述者的眼中与他们这些受过系统教育的知识分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没有文化,在某些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与那些劳动农民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点,章永璘是清醒地认识到的。然而他们身上展现出的作为劳动人民的原始纯朴的美,以及传达的民族文化却在一定程度上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感受到一种包容和力量。真正让他超越自身的是对“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真正认识。这句话始终贯穿着全文,无论是在劳改所的最后一天,还是在来到西北荒原农场的第一天,这句话始终伴随着他,就像他依赖着资本论一样,这句时刻在耳边响起的话,在最却唤醒了他。如果说马缨花的物质满足和爱抚是一个契机的话,那么海喜喜则是一把钥匙,彻底打开了作为右派知
18、识分子的救赎道路。海喜喜的敌对不仅没有使“我”丧失斗志,反而越挫越勇,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劳改以后的生命的涌动,“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这才使得“我”对马缨花的爱能够表现在生理层面上,从而也唤醒了“我”的本性。这一点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最为明显。“我”在劳改过后娶了当初梦寐以求的黄香久,然而此时的“我”却丧失了性功能。当初对女性如此饥渴的章永璘,在经历劳改对人性的如此压抑下,却也无可奈何。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破了这种现状,章永璘参与了这次泄洪,就在这次泄洪中,他表现出了一种作为劳动者的魄力和气概,从而恢复了性功能。在这里,性代表着不仅仅是情欲,还是其本性苏醒的象征。然而,作为劳动者的思考
19、却没有结束。在绿化树中,海喜喜最后放弃了对马缨花的追逐,并且还将他自己保存的粮食留给了章永璘,他在感动之余也不免开始思考人存在的价值。“即使一个人把马克思书读得滚瓜烂熟,能倒背如流,但他并不爱劳动人民,总以为自己比那些粗俗的、没有文化素质的体力劳动者高明,那这个人连马克思主义者的一根手指头也不是!劳动人民绝不是抽象的,他们就是马缨花、谢队长、海喜喜这样的人!” 在这儿,他真正认识到了“成为自食其力的体力劳动者”的意义,从而找到了作为右派知识分子的救赎道路,同时也超越了自己。在张贤亮的小说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的女性,这些女性是右派知识分子的解救者,在他们陷入黑暗时,如一缕阳光般照入他们的内心。而在
20、解救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作为右派知识分子的男权思想和对母爱的渴求。(一)男权形象男性对女性的描绘在某种程度上是贯注了一定的主观色彩的,无论是红楼梦中端庄优雅的女性,还是在西厢记中大胆冲破束缚的女性,这些作品中对于女性的描绘都带有作者个人对女性的看法和解读。而作为男权主义的重要代表的张贤亮,在他的这些小说中也塑造了大量具有男权思想的右派知识分子。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首先都是普通的底层劳动者,她们文化程度不高,并且都遭受过一定的苦难,然而生命力却极强。其次这些女性大都十分善良,对待右派知识分子是以一种温柔的爱抚。最后,这些女性对于小说中的叙述人是无条件的付出的,她们一心一意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毫无保
21、留地展现着对他们的痴情,这也造成了这些右派知识分子的无情和冷漠。他们接受着,享受着女性的付出,却从未思考自己能为她们做点什么。绿化树中的马缨花曾被称为“美国饭店”,然而就算是被称为“美国饭店”的她却也是让章永璘找到的生存的意义的关键人物。在马缨花初次给章永璘食物时,章永璘曾拒绝过,但肚子里的饥饿却不停地喊着“要吃”“要吃”,他的意志在饥饿中溃不成军。从此,章永璘便一直享受着马缨花带给他的各种便利。即便这种便利是马缨花一厢情愿送给他的,但他依旧享用了这种“资源”,在马缨花建造的温暖舒适没有饥饿的环境中读资本论来思考作为知识分子的救赎之路。而他自身却从未马缨花思考着什么,更不用说报答她了。他没有勇
22、气为她争辩,对她的感觉也是模棱两可,这是在说不上是一个负责人的好男人,从他对待女性的态度上看显现更多的是自私与虚伪。此外,感情的欺骗也是张贤亮小说中表现男权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在土牢情话中的塑造的乔安萍温柔善良、吃苦耐劳,即便是在再大的不幸面前,她的良性也没有因此而毁灭。然而对于一个这样的近乎完美女性,“我”却欺骗了他的感情,把她的感情当成是自己达到目的的工具,这种自私和虚伪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包括多事先生也好还是农建师生产技术员老秦也好,他们却是积极鼓励“我”去做这种行为的。在他们看来,女人不是精神上的依托而只是性的需要,这种男权思想使得张贤亮小说朝着非女性化前进。而被符号化了
23、的女性却以承受者的角色成为右派知识分子男权的表现对象。(二)对母爱的渴望张贤亮小说笔下的女性除了对如章永璘这类的右派知识分子有着绝对的崇拜,她们身上还闪现着母性的光辉。通观张贤亮的小说,我们能看到女性美丽的外表下的温柔善良,她们的爱情是一种毫无保留的付出,她们是以自己的温情、仁爱来渐渐感化右派知识分子,体现出类似母爱的宽厚和慈祥。因而在张贤亮的小说中,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作为右派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而是对女性这种母爱光辉的感动和赞美。当然对母爱的描写这也与作者自身的经历分不开。张贤亮早年的生活都是在母亲的照顾关爱下度过的,这让他产生了一种恋母情结,这种恋母情结在他较早的作品初吻中就已经显现,然而
24、到了反思小说,张贤亮的这种情节就显得更加明显。无论是在绿化树还是在灵与肉中,张贤亮笔下的女性都曾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些劳改受难者,而这些右派知识分子在挣扎的同时却接受了这种关爱,甚至是时刻会幻想着这种关爱,可见在这些知识分子看来,他们对于母爱也是十分渴望的,他们就如张贤亮自己一样,渴望着母亲细致的关爱和呵护。拿章永璘来说,在劳改过后他与黄香久结了婚,他自己对黄香久的感受难以言说,然而肯定的是绝对不是爱情。即便如此,黄香久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为她做好饭,洗衣服。“她又跑到外屋去,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姜茶:快,趁热一口气喝了。早就给你熬好了,死等你你不回来!我还以为你是淹死在水里了哩”黄香久在章永
25、璘泄洪回来后细心地照顾关爱他,这种关爱与其说是爱情,更不如说是一种母性的关爱,而章永璘自己也是意识到这一点的,他对黄香久的依赖恰也体现了他的母性渴望。四、结语张贤亮的一生,是坎坷复杂的一生。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国家今后的发展道路,在他看来,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家创作思想,因为他们经历过,所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如此的重要。而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的张贤亮,也用他的文字记录下了那个年代带给他的苦难。张贤亮是一位反思者,但他也是一位哲学家,从他对那个年代劳改犯的哲理思考中,我们能看到人的理性力量,能寻找到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意义。这也
26、是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创作的原因,他要唤醒一代的知识分子,让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去寻求人生的意义,从而满怀热情地去建设国家,促进社会发展。这也是最后章永璘会离开黄香久的原因,因为他的身上肩负着更大的使命,他们有着更重大的责任,那便是国家的发展,这也是张贤亮对想要传达给当代人思想感悟。注释:张贤亮.我的菩提树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22.张贤亮.我的菩提树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36.张贤亮.我的菩提树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52.张贤亮. 我的菩提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53.张贤亮. 张贤亮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264. 张
27、贤亮. 张贤亮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263.张贤亮. 张贤亮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8.张贤亮. 张贤亮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6.张贤亮. 张贤亮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6.张贤亮. 张贤亮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45.刘衍瑞. 灵与肉的两难论张贤亮小说的内在精神困境及其转变J.小说纵横,2006,(9):99 -102.张贤亮. 张贤亮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82.张贤亮. 张贤亮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01.张贤亮.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M.吉林:时代文艺出
28、版社,1994.149.参考文献:1 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 范建刚. 绿化树中的理性色彩和忏悔意识J.甘肃高师学报, 2001,6(6):28-32.3 郝春涛.新时期小说人性发掘历程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 4 马英. 八十年代以来张贤亮小说研究述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3(8):117-1195 张巧灵. 论农村题材小说中人性的回归以西戎姑娘的秘密和张贤亮绿化树为例J. 企业导报, 2004,(10):185-186. 6 姚成丽.男权话语下的女性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时代文学,2006,(2):189-190.7 陈桂兰. 严酷年代的贫荒原态惨痛灵魂的理性悲歌解读张贤亮我的菩提树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3):61-65.8 于慧芬. 张贤亮小说的知识分子言说J.文学教育,2016,(6):33-35.9 罗小艳. 张贤亮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救赎之路 J. 安徽文学,2012,(11):38-39.10 董学文 金永兵.中国当代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韩晓婷. 张贤亮自传小说的深层心理意识探析以绿化树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为例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6(1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