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专业:金融工程3班学号:6015205326姓名:马艺晴二0一 九 年 四 月 二 十 一 日25摘 要电子货币在网络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对应的支付的结算清算系统也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电子支付方式发展迅速发展,货币政策有效性受电子货币影响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新形势的大背景下来研究央行在实行货币政策上的效果恰逢其时,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即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以及中介目标展开分析探究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合理化的建议以
2、及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效性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oney came into being in response to this era.The supporting payment system for e-money, including payment settlement and clearing systems, was
3、continuously developed and improved,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was the same. The pace of reform of electronic payment methods has gradually accelerated.Typ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ird-party payments has sprung up and the growth in size and transaction volume has accelerated the substitution ef
4、fect of electronic money. In the course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he times have given various forms of electronic money. the central banks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monetary policy is just at the right time.:especially the impact on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is Important.In view of the effect of e
5、lectronic mone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electronic money has started early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re are many foreign documents on this research. However, electronic money has started comparatively late in the country, so domestic research literature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fr
6、om the overall Look,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is very insightful,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deficiencies.Mainly concentrated in several aspects: First, the e-money generated under the network economy situation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classified. Second, the measurement of electronic money is
7、 mainly carried out using the balance of the bank card, which is not measured by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network economy. Third, most of them are limited to e-moneys description of a certain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here is no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8、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rarely uses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has improved and perfected this, and improv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nic money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n view of the past application of bankcard ba
9、lance for electronic money, this article applies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etwork economy. Three-party payment data to measure, while the electronic currency analysis of various channels of monetary policy, in the entire process is 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methods to illustrate the
10、impact of electronic currenc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d on the origin of money and what stages it evolved into electronic money, and then updated the definition of electronic money in real time,redefining the definition of electronic money in the era of ne
11、twork economy. Secondly,the types, defin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money in the context of network economy are expoun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money is elaborated both in domestic and abroad. Then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validity of monetary poli
12、cy, and at the same time adds the factor of electronic money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theory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mone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The approach is from the central banks monetary policy tools. The intermediary goals of monetary policy and
13、the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n, as a key w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the intermediate goal of monetary policy is used for empirical analysis. Finally, it proposes related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for the issues, and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 and outlook for the fut
14、ure.Keywords: Electronic currency,Monetary policy,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目录第一章 绪论71.1 研究背景和意义71.1.1 研究背景71.1.2 研究意义71.2研究内容与方法71.2.1研究内容71.2.2 研究方法81.3 本文的创新81.4 国内外文献综述81.4.1 国外研究综述81.4.2 国内研究综述91.4.3 研究评述9第 2 章 电子货币的概述92.1 电子货币的来源与定义92.1.1 电子货币的来源92.1.2 电子货币的定义92.2 电子货币的类型和特征102.2.1 电子货币的
15、类型102.2.2 电子货币的特征102.3 电子货币发展现状112.3.1 国外电子货币发展现状112.3.2 国内电子货币发展现状11第 3 章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分析123.1 货币政策有效性概念123.2 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133.2.1 电子货币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133.2.2 电子货币对再贴现政策的影响133.2.3 电子货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133.3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143.3.1电子货币对利率的影响143.3.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143.4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153.4.1 电子货币改变了货币政策的
16、传导机制153.4.2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的影响153.5 小结15第 4 章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154.1 电子货币对利率影响的实证研究154.1.1 变量选择和数据选取154.1.2 平稳性检验164.1.3 协整关系检验17第 5 章 政策建议185.1 对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要深入研究185.2 对电子货币收取适当比例的准备金185.3 加强对电子货币的监管185.4 强化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185.5 制定并完善发展电子货币的法律体系19六、结论与展望196.1结论196.2、展望196.3参考文献19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
17、1 研究背景随着网络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各种配套设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电子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信用货币逐渐由金属货币转变为电子货币,这不仅是货币形态的转变,更是时代的创新和革命。电子货币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和商业金融机构对货币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和商业机构都希望支付程序更简洁快速,同样,金融机构等希望货币的创造能力不断加强,再加上信用货币越来越被人接受,在这个契机下,电子货币应运而生。电子货币在信息科技技术的蓬勃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和普及的时机下,使各种机构不断向电子化智能化靠近。由于网略技术和银行清算中心的电子结算
18、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支付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了非常大的便利,人们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ATM 机自动存取款转账、各种储值卡等方法手段既便捷又尽大程度的参与经济生活,节约生活成本。比如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基本上可以满足大家所有的生活需求,人们的衣食住行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就可以完成交易,京东的次日达可以保证购买的水果的新鲜,团购让商品价格更低,大件商品有快递送货上门等等等等,网购的好处数不胜数。但这一切都依赖于电子支付,没有电子支付的普及就没有网上购物的繁荣发展。2018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截至23时18分9秒,物流订单量超过10亿,交易额达2
19、135亿元,连年创历史新高。伴随着电子货币的信用体系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势必会对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央行在根据市场经济制定新的货币政策实施新的调控手段时,一定要仔细衡量电子货币因素,落实到本文中电子货币对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偏差、干扰,货币当局一定在制定、实施以及预测货币政策时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1.1.2 研究意义.电子货币相对于传统货币是一种非标准型货币,它的发行机制很大程度决定于市场的经济和需求不同于被货币当局垄断发行的传统货币,伴随着电子货币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广泛的应用必然打破传统货币的垄断局面。电子货币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成为
20、最终清算货币,传统上银行为最终清算系统,这样非银行清算系统的广泛使用,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必然降低,央行货币需求的减少必然导致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减少甚至发行权的丧失,中央银行的的独立性收到严峻挑战。同时货币乘数也会收到货币发行量减少的影响变得越来越低且越来越难以计算。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不可控因素越来越多,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 国内电子货币起步较晚,研究也较少,法律法规也还在完善。随着电子货币应用的广泛,电子货币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纵观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中央银行及机构权威专家对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行了特别的研究和追踪,对解决货币层次上会变得
21、模糊等现象,对制定、实施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1.2研究内容与方法1.2.1研究内容:第 1 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电子货币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为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三部分本文的创新,第四部分为国内外文献综述。第 2 章为电子货币的概述,主要写电子货币的来源与定义,电子货币来源和特征,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第 3 章为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主要写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第 4 章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主要写电子货币对利率影响的实证研究。第 5 章为全
22、文的政策建议,之后就是结论及其展望。1.2.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第一、归纳分析法。第二、定量分析法。第三、实证分析法。1.3 本文的创新第一,在实证分析方面在电子货币衡量采用了第三方支付的数据。第二,对短期利率的选择方面运用了 SHIBOR 来衡量,SHIBOR 对利率市场化的反应极为敏感,极有代表性。1.4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有关电子货币的问题上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宽阔,包括电子货币的安全性,发行主体,监管以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Hebbink(1996)通过研究货币供给机制上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23、基础货币以及货币乘数发现中央银行因为受到电子货币的影响对这两个重要因素的控制能力不断的减弱。Berentsen(1998)认为随着电子货币的发展人们的支付方式也发生改变,支付方式的改变会影响到消费水平,消费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到实施货币政策的途径即对货币供给,货币传导机制等,并对此进行了分析。1999 年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上登载出来一系列的文章,该文章主要集中的议题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以及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的主体中央银行在面临电子货币冲击下能够走向消亡的地步,一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方面随着电子货币的冲击会走向消亡,但另一种观点认为中
24、央银行扮演着完全的主导控制的角色,电子货币快速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对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上决不可能感到力不从心。本杰明、弗里得曼(Benjamin Friedman)(1999)认为假设电子货币径直跨过商业银行或中央银行清算结算系统拥有自己独立系统并且成为私有货币时,中央银行的货币需求与电子货币关系很小甚至毫无关系,此时的中央银行已经失去了撬动大规模交易的能力,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把握能力降低,只能成为象征意义的“军队”。默文金(mervyn king)(1999)也认为,电子货币飞速发展,在这过程中寻求自身独立结算的地位,这样对于发行电子货币主体来讲有非常大的好处,电子货币结算绕过中央银行,将中央银行
25、架空,中央银行以其独特的垄断地位受到威胁同时对货币政策的控制能力减弱。Berk, J. M.(2002)认为电子货币的飞速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作为中央银行针对商业银行的行为的控制能力明显减弱同时对决定货币供给量的两大变量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难以有效的控制把握。Arnone 和 Bandiera认为从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网络外部性是电子货币发展的一大特性,中央银行为结算预留的准备金需求也因多样的支付渠道而降低,进而改变了中央银行在利用操作工具进行货币政策的协调,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协调有效性受到了威胁。1.5.2 国内研究综述祁明(2014)认为电子货币对互联网金融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通
26、过相应的治理策略来防范其问题与风险,结合“云管理”与“大数据监管”构建一个包括“监管中心层面”、“货币运行交易层面”和“用户层面”三个维度的电子货币管理体系,才能发挥电子货币作为网络交易媒介的正向作用,促进互联两金融、网络经济更加健康发展。 孙国峰、邓婕、尹航(2014)认为当居民消费意愿较低但投资及生产意愿较高时电子货币最易和法币达到共存的均衡。私人电子货币和法市共存于市场,同时流通,共同充当交易中介,这样的发展模式,保证了在合适的发展规模下,促进了社会生产,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周光友、施怡波(2015)认为电子货币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也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及在
27、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些创新。印文、裴平(2015)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并不是非常有效,而且这些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背景下,电子货币的存在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中国不但要继续推动金融改革,完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要在预防电子货币带来的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电子货币发展的进程,从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1.5.3 研究评述伴随着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当代电子货币已经多种多样,我们对其的研究也要跟上进度。第二,要多方面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第三国内主要应用银行卡货币余额进行电子货币的衡量。第 2 章 电子货
28、币的概述2.1 电子货币的来源与定义2.1.1 电子货币的来源货币形态在生产力水平的飞速发展中不断演变,从最原始的贝壳、牛羊等物物交换,发展到各种价值不同的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等信用凭证的出现,人们的的支付方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轻便。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商业银行推出了银行卡,支付机构、移动公司等推出预付卡和社交网络公司、网络游戏公司等推出的网络虚拟货币等电子货币逐渐占据了市场重要的位置。2.1.2 电子货币的定义现行电子货币主要包括各种储值卡,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网上银行的发展,大量电子支付还是通过银行账户进行的,因此本文倾向于把信用卡账户和支票账户(我国个人主要是活期账户)的
29、资金也看作电子货币。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关于信用卡电子支付金额时,要计算其实质交易金额而不是计算其办卡人个人信用额度。金额排除在外;对于我国的个人活期账户,要区分储蓄账户(DepositAccount)和交易账户(TransactionAccount),活期账户中的资金可以通过在银行开设网银服务等支付功能从而转变为电子货币。如果活期账户开通了网上银行、电话,但在实际统计电子支付金额时同样要排除取现的情况,储蓄账户内的资金是不能算做电子货币的,因为其未开通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的功能。对于公交储值卡由于其有储蓄功能,比如储蓄资金可享受坐公交折扣活动等,卡内资金本质最终都转化为了发行单位的活期存款
30、。基于此,本文对电子货币做如下界定:电子货币是指可以通过电子媒介转移用于支付结算的资金和货币价值。2.2 电子货币的类型和特征2.2.1 电子货币的类型(1)电子法币电子法币和传统纸币都是央行货币,二者本质和发行机制并无差别。二者都是按照两级发行机制(中央银行:发行主体 商业银行:派生主体),接着以自身的电子支付系统为主体,派生出属于自己的电子货币,新科技的促使下,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覆盖了银行业,电子法币完善的发行对电子支付管理系统以及发行渠道要求很高,所以上至央行下至商业银行为了完善货币的发行机制都建立了完善的电子支付管理系统以及通过开创多种支付渠道,从发行范围的角度来看,电其发行范围与央行纸
31、币范围相同。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强大的电子支付系统才能成就了电子法币的发展,这对一国金融的发达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预付货币预付货币的发行主体与电子法币的发行主体略有不同,预付货币的发行主体既可以是由商业银行也可以由非银行金融机构,客户以预付央行货币的方式进行的以电子数字化形式拥有同时通过网络销售终端以及互联网公共网络实现支付,预付货币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为主导地位。该类电子货币在日常运用中以虚拟资金的方式出存在商业银行的电子钱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账户以及移动通信公司的客户账户中。(3)虚拟货币虚拟货币与央行货币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一种有特殊算法的在虚拟世界中使用的货币。在货币属性方面具有
32、独立的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市场供求可以影响虚拟货币的价值,并且价值波动幅度大。虚拟货币可以分为普通的虚拟货币和比特币两种。 普通的虚拟货币是指发行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发行,并且拥有自己的货币交易机制,该类虚拟货币在进行商品和劳务的标价时是利用自身货币进行的,它的货币属性是充当交易媒介以及价值尺度。普通虚拟货币现在在游戏市场应用广泛,由于在游戏中使用虚拟货币可以购买各种游戏装备获得普通玩家没有的技能和好看的皮肤,使用者在对游戏感受上越来越好,从而投入更大,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刺激战场,购买吉利服可以使方狙击手不易发现,更容易赢得比赛。这些需要虚拟货币的特殊功能深深的吸引消费者,虚拟货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33、比特币是是由 Nakamoto 在 2009 年基于密码学原理进行设计的,同时依据特定算法应用大量的计算求出特解而产生的货币,比特币需要性能极高的电脑开采,与普通虚拟货币不同其很稀有。2.2.2 电子货币的特征第一,电子货币是虚拟信用货币。它是以一国国家法定货币为基础发行的,人们在电子设备中看到的是信息流,只有在清算结算时看到的才货币流,持有者可通过网络提现,比如在支付宝的余额中提现到银行卡中,再在ATM机换回纸币。第二,电子货币是预付型货币,使用者想要拥有一定的电子货币使用权需要先向发行主体交付一定量的法定货币。第三,电子货币的交易需要载体。电子货币在使用时需要电脑、手机等载体,在结算清算时
34、,信息流转化成货币流。第四,电子货币的可追溯性与危险性。由于电子货币在互联网线上交易时伴随着的是信息流的产生,这些信息流不可避免的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威胁到资金的安全,相比而言流通中的货币由于在交易过程中直接产生现金流,相对而言比产生信息流的电子货币安全一些,但电子货币的信息流数据要比流通货币更易追踪,所以二者也各有利弊。第五,电子货币发行主体不具有唯一性。此外,货币还具有其他特征,例如人们对于电子货币的接受度较高,低成本性等其他特性。2.3 电子货币发展现状2.3.1 国外电子货币发展现状信用卡具有得天独厚的潜力,它的出现也是电子货币出现的重要象征。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争相对电子货币进行开发研究
35、并且取得了很多项的电子货币实验方案,美国是研究电子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它以 visa 成立研究适合日常生活支付的低成本的电子支付系统,同时,为智能卡型电子货币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在技术也上突飞猛进,以微软公司为例,“视窗”操作系统是继美国 SunMicrosystem 公司的 Java Card 系统和英国 MAOSCO 公司的 Multos 系统之后,具备第三个软件开发平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软件型电子货币系统来看,美国多家银行和网络技术公司努力改进应用与网络购物的“电子钱包(E-Wallt)”的互联网技术支持,在 20 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美国成立了第一安全网络银行,该银行是全世界第一家在线金融交
36、易的银行,而且是开放型的网上银行,到如今是全方位多角度完全意义的网上银行,现阶段出现的多种多样的“电子虚拟货币(V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英国的Mondex 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到电子钱包,该系统在 从1995 年开始实验使用计划。在那时候一共向居民发放了 14000 张智能卡满足居民到零售商店、公用电话等多种设备上支付,当前Mondex 系统具有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完备的装置,由于市场上的不同需求,因此该软件从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满足需求,已开发许多硬件产品,例如Mondex 终端、Mondex 电话等,使用起来非常便利。韩国的电信运营商 SK 推出了 MONETA 业务,第一次将信用卡与手
37、机进行“捆绑”,通过手机进行各种生活中支付,例如付款,银行 ATM 机取款,支付地铁费等。在这些支付的媒介中有大部分是通过银行卡账户来实现的,但有的是不需要借助银行卡来实现的,例如肯尼亚的 M-Pesa,它完全摒弃中介机构银行直接由移动运营商单独运转用来远程转账支付。2.3.2 国内电子货币发展现状(1)以法币为基础的电子货币发展现状银行卡从上世纪八十年开始发行,银行卡采用磁条卡的技术,通过识别磁道信息来读取客户信息,该银行卡普遍是独立发行。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银行卡更加安全,各个商业银行联网发行银行卡且把原来用来读取信息的磁条改为芯片。把我国银行卡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38、1985-1996)被视为银行卡发行的起步时期,特别的是 1993 年,江泽明同志视察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金卡工程”的开启为发展电子货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商业银行发卡机制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同时给予了技术上的鼎力支持。截止到 1996 年末,全部银行卡的发行量达到 4170 万张,信用卡的发行量占总发行量将近一半为 2064 万张,全部交易总额也达到了惊人 729.42 亿元。第二阶段(1997-2004)人民银行联合世界各商业银行一起合作发展,促进了电子货币发展进程,发卡量也成倍增长。统计数据显示,银行卡的累计发行量从 1997年的 7175 万张到 2004 年 7.69 亿张翻了三
39、番还多,截止 2004 年底,交易总额达到了 26 万亿元。第三阶段(2005-2012)被视为我国银行卡成熟期。“62”BIN 号的银联标准卡是银联发行的国内第一张银行卡,填补了长期以来无自主品牌卡的空白,其支持国人在国外用银行卡留学消费等,给出国的人们带极大便利。据数据统计,截止到 2012 年年底,银联发行银联卡35亿张,国外刷银联卡消费的支付方式成为主要支付方式,同时银行卡的支付环境也在不断的改进完善。第四阶段(2013-)被视为互联网大背景下金融业与银行业共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下,发行的银行卡增速放缓明显低于成熟期。如图 2.1 所示,银行的发卡量总体在增加,但发卡的速度在减慢,其
40、背后的原因在于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涌现出的电子支付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小额支付问题,如支付宝等。数据来源:根据 wind 数据库由作者绘制而成图 2.1 2007-2016 年银行卡的发行量及增长情况 (2)以第三方支付为基础的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我国1998年在中国银行完成了第一笔电子支付,随后各大金融企业自己的电子货币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子货币业务不断飞速发展,仅仅近几年的淘宝商城双 11交易额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在 2018年的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交易额居然达到2135亿元。接踵而至快钱、易支付、财付通等支付机构纷纷成立,交易金额也在突飞猛进,电子支付方式在人们生活中已占据非常重要的
41、地位。电子货币最早是使用银行柜台、ATM 和 POS 机具的卡片,卡片中存储的电子信息流是电子货币的呈现出来的模式,时代在飞速发展,出现了与电子货币相对应的电子支付-第三方支付方式。电子货币逐渐由电子法币为基础转换为以第三方支付为基础的货币价值形式。本章节主要是对电子货币的来源和定义、分类等进行介绍,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逐渐出现的各种电子支付机构和支付方式给消费者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和对经济带来的正面效应,以及国内外电子货币的发展历史。第 3 章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分析3.1 货币政策有效性概念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在以一定的经济金融大背景下,央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相对应的政策措施,
42、借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尤其选择合适的中介目标,进而影响经济金融的运转,提升资源应用的有效性。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现必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以及中介目标来控制经济平稳有效的发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尤其重要。3.2 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法定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创新的影响会做出不同的反应。3.2.1 电子货币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为了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进而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得以实现,公开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使市场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可以公开市场业务根据市场具体
43、情况改变货币供应量,而电子货币的加入,使公开市场操作的结果难以预料。首先,电子货币的出现,金融市场网络化使得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对投资结构的影响效应更大。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成为央行公布信息以及经济的调节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和公开市场业务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使得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更有效率,效果更佳。其次,电子货币取代了一部分流通货币,流通中货币需求减少,央行铸币减少,铸币税随之减少。W.C. Boeschoten 和 G.E. Hebbink(1996) 分析了预付卡对货币流动性及铸币税的影响。整体来看铸币税随着电子货币的兴起逐渐减少,直至纸币完全消失,如果纸质货币在流通中完全
44、消失,铸币税损失最多可能达到 GDP 的0.7%。另一方面,央行对于发行货币失去了绝对的垄断地位,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央行需要时刻准备着迎接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变化变化瞬息万变,但央行对货币控制能力减弱,对于外汇市场的变化束手无策,货币政策变得无效,进而影响到本国的汇率和利率,国内经济发展收到严重制约。3.2.2 电子货币对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再贴现率为央行通过贴现窗口对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和基础货币的数量。 商业银行贷款成本受再贴现率影响。再贴现率上升,成本变多借款减少,再贴现率下降,成本变低,商业银行相央行借款增加向其他个人或机构贷款规模也增大。如前
45、文所说发行电子货币带来的好处,势必各个金融或非金融机构都想争取电子货币的发行收益,其结果一定是以收益空间为零结束,市场恢复均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子货币的发行方具有赎回资金的义务,且电子货币对应着相同金额的法定货币,当赎回电子货币金额过大,商业银行不能承担只能再次向央行求助时,再贴现变又恢复了作用。3.2.3 电子货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电子货币主要减少了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使央行铸币数量减少,资产负债规模减少,直接影响到央行调控经济的有效性。伴随着电子货币的大量的使用,“缩表1 ”几乎成为了常态,这样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难度大大增加,为了在调控过程中游刃有余,中央银行需要“扩表2
46、 ”。同时,电子货币的使用,商业银行存款以及准备金的情况可以及时的被中央银行监测到,货币市场资金的供给与需求都在央行监测范围之内,这样的情况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设定大小方面能够更加精确,货币政策的实施更加实时有效,因此,电子货币对于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而对货币供给量起到扩大的作用。3.3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货币政策要想实现长期的动态的有效,中央银行对于货币政策工具中间变量的选取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个角度来介绍。3.3.1电子货币对利率的影响电子支付对利率渠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利率传导的过程中。利率市场化后,从央行政策利率传导至债券利率、贷款利率需要一个过程。其中
47、,央行准确的对流动性的调节可以正确引导政策利率从而传导至货币市场利率。超额准备金是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指标,如果央行仍按照原来的途径观察已受到电子支付等因素的影响超额准备金,则银行体系真实流动性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误判,影响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的投放,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剧烈。目前我国准用高备金率较高对金融市场进行控制,高准备金率是金融约束的一种体现。在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中准确判断和操作货币流动性非常重要。移动支付的创新和衍生对银行准备金需求的影响也要重视。其次,快速发展的货币基金也会影响到对利率传导。很多用户习惯把大量流动资金放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账户中,而且支付宝的余额宝还有理财功能,2019年4月20日
48、余额宝的七日年化利率已达到2.4980%,远高于活期及定期存款利率,其利息来源于将用户的电子货币投资与相对安全稳健的货币型基金。尽管目前货币基金已经剥离支付功能、网联平台也在逐渐剥离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算功能,但“货币基金+即时电子支付”的形式只会越来越普遍,电子支付和货币基金的共同发展,有助于利率渠道的形成和畅通。一方面,货币基金高利率的活期存款功能吸引居民企业将流动资金存入可以增强居民和企业对利率的敏感度。进而居民和企业所持有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会随着央行政策利率调整。利率变动导致的货币基金收益率的变动使他们对利率更加敏感,对利率敏感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基于资产组合效应、财富效应的利率渠道形成。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由于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影响因素过多使得消费和利率的关联还未明确。未来银行的客户构成很有可能被电子支付的发展影响。议价能力较弱的散户、零售类存款客户的比重下降,议价能力较强的同业存款的比重上升。大银行拥有大量低成本的活期存款、平均负债成本对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是利率传导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