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中国儿童教育.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341220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中国儿童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专题:中国儿童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中国儿童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中国儿童教育.ppt(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儿童教育1 残障特殊儿童教育残障特殊儿童教育2 流动、留守儿童教育流动、留守儿童教育3 流浪、乞讨儿童教育流浪、乞讨儿童教育1 残障特殊儿童教育 中国残障特殊儿童教育现状目前我国各类残疾人约为6200万人,其中听力语言障碍者达2057万。7岁以下的聋幼儿达80万,每年还将有新出生的聋儿约3万名。仅南京地区7岁以下的聋儿约5000人,每年新生聋儿约200名。资料表明014岁的弱智儿童约占同龄组儿童的2%左右。此外还有一批盲童及低视力儿童、多动症、脑性瘫痪、学习困难综合征、孤独症及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儿童,及其他各类残疾儿童,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帮助。如此庞大的残障儿童队伍对特教师资和康复专业人才

2、的需求,远远未能满足,仅就南京7岁以下的5000名聋儿来说,所需语言康复教师就达1000名左右,而每年200名的新生聋儿按1:4的比例也需新增50名听力语训教师。目前在南京脑科医院孤独症训练中心排队等候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足有几百人,而从事训练的教师仅有4人。存在的问题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在近20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入学率偏低,发展不平衡,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的陈旧,教学水平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我国的特教理论和观念,很大程度脱臼于传统的普通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强调文化知识简单生硬地灌输,而忽略了通过康复训练的手段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

3、挖掘其潜能,改善其感知和认知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在广东省雷州市白沙镇某小学的校门外,12岁的弱智儿童唐全(化名)可以和自己玩上几个小时。直到小他两岁的弟弟唐候(化名)放学,两只相牵的小手才一起回到清冷的家中。随着5年前父亲的离世和母亲的出走,14岁的姐姐唐汝青与两个年幼的弟弟一起,支撑起了屋檐下一天又一天的日子。解决方法 一,家长与教师不断地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提供合乎孩子特殊需求之教学内容,双管齐下,发挥孩子的潜能.二,家长需让孩子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与安排,以提早进行学习与补救,并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融入居家生活中的

4、一部份.三,积极的人生观:重新学习以不同的眼光看人论事,珍惜最可贵的生命,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四,推广融合教育:家长对融合教育应该有正向的态度,并了解其重要性.普通生家长会怀疑将特殊儿童融入普通班中,因此必须教育普通生家长相信融合教育对他们的孩子并不会造成学习落后,反而能培养出体贴他人的同理心,尊重个别差异,并认同自我价值.五、国家社会的重视:国家和社会应该重视残障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理解和支持他们。重视残障教育并不是浪费,而是人才投资.天生我才必有能够改用,希望每个家庭,都能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残障儿童,给他们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在社会上也能享有平等立足的空间2 流动、留守儿童n现状:

5、最新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显示,我国2009年流动人口达到2.11亿人,其中14岁及以下儿童占20.8%。据全国妇联2008年2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约5800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2009年,涌进城市的流动人口群体近2亿人,他们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青壮年流动人口外出打工的原因,固然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同时,也是为了摆脱家乡落后的状态给下一代发展带来的“天然羁绊”。但因为种种现实状况和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尚未打破、城市生活、教育、医疗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农村青壮年流动人口在奔赴外地时,不得不

6、“撇下”尚处年幼的孩子,这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另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n1、学习状况一般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n2、心理情感不健全心理情感不健全。“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

7、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n3、道德行为差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n4、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

8、,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解决基本策略1、要求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要求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

9、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2、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3、加强管理,施以爱心。、加强管理,施以爱心。“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

10、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临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等。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我与村上的“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了家长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起,时时、处处

11、、事事关注留守儿童吧!3 流浪、乞讨儿童教育流浪、乞讨儿童教育产生因素:1 经济原因经济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相对贫困的人口也在逐渐上升。为了维持生计很多未成年人外出打工,而当他们找不到工作,无法正常生活时,常常选择乞讨2 家庭原因家庭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流浪儿童来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死亡或者服刑家庭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灵伤害。另外,有些父母对子女教育不当,对子女过分溺爱或者过分严厉,打骂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在未成年儿童身体或精神受到严重的伤害以后,他们经常选择离家出走,到街头流浪。3 社会原因社会原因。虽然在现阶段,我们社会的文

12、明程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一些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未做到位,拐卖儿童的事件时有发生,犯罪分子频繁发生利用未成年人贩卖黄色光碟、倒卖假火车票或故意致残流浪儿童,将他们变成贩毒、偷盗、乞讨的“活道具”,对孩子的身心精神毒害很大。4 教育原因教育原因。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学校采取高压政策,运用“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单纯追求升学率;家长也望子成龙,除了学校里的日常学习以外,还给子女报名参加系列的辅导班、学习班,强迫子女“考级”,这无形中又给子女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以“分数”为标准评价孩子优劣的前提下,那些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在家庭和学校甚至学生群体中经常被忽略甚至被蔑视的学生,由于自信心、自尊

13、心反复受挫,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流向社会。解决措施解决措施l1 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加大惩戒力度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加大惩戒力度据了解,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流浪儿童救助的法律、法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这些法律法规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未做具体明确规定。专家表示,消除儿童流浪乞讨现象,当务之急是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法律保障体系,增强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大执法及惩戒力度。2 社会要关注也要参与对救助对象进行社会要关注也要参与对救助对象进行心理援助心理援助“流浪乞讨儿童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易形成心理畸变,出现敌视外界,缺乏诚信、爱心等不健康思想。因此心理救助尤为重要,如不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救助,对其成长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可以加入到救助队伍中,帮助救助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利用司法手段来解决流浪乞讨儿童救助的问题,发挥的只是一方面作用。通常司法解决是一种“补救”的途径,而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只有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将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联合起来发挥效力,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