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与象共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7课《与象共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模板教学内容与象共舞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4. 采用“整体感知潜心会文总结提升”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中要结合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大胆放手,从目标制订到学法选择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5. 围绕“异国风情”的主题进行切合实际地资料搜集与处理,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教学重点1了
2、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教学难点1、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情的分析这篇课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领略异地的风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了解大象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问题的预测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并引导,让学生交流有价值的问题。生成的预估从学生平时的表现看,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部就班的提问回答,会按照预定的问题靠近并得以实现,但不会达到全员的参与,起到引领作用。状态的预见就现在的学习情况,课上状态比较理想,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也很好。效果的预评学生自己找出重点问题,这时还需要教师指导并解决,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能够通过
3、找问题、深入交流、探究、已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教学流程教学准备制作有关介绍泰国风情、大象及学习内容的课件教 学 过 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电视新闻节目里我们常会看到“红衫军”集会,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吗?今天的泰国是有些混乱,但课文中的泰国人和泰象相处得那么和谐美好,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美丽的泰国游玩吧!二、出示课题,生读课题。三、汇报有关泰国的资料 ,交流对大象的了解。四、课件出示预习要求,检查预习1、开火车朗读,师注意提示“驰、绅”读翘舌音,“彬”是前鼻音,“摩”是二声,“氛”是一声。2、学生认读生字3词句解析.先课件出示要读读记记的词语,再请学生汇报对词语的理解,师出示课件纠
4、正。4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5、生汇报: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从哪些句子看出来?五、学习课文1、抓住重点,深入了解(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2)、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呢?你了解到大象还为
5、当地人做了哪些事?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3)、课文是怎样描写大象的样子、表情、动作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4)、课文哪些地方写了大象的聪明、有灵气?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你敢吗?a、表演节目,踢球、倒立、行礼谢幕;b、为人按摩c、偶尔还会和人开开玩笑。2、课文的表达方法(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2)、课文2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师小结: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
6、内容。六、总结全文1说说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泰国大象的什么?2谈谈你心目中的泰国是个怎样的国家。3、领会课文先概述后分述的写法七、布置作业1、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介绍家里的某一小动物。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专心-专注-专业板书设计 和谐融洽与象共舞 相互信任 欢欣笑颜课后反思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1、突破一点,形成一线。抓住课题为突破口,首先让学生质疑: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在自读自悟和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从而提升课题。2、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在课堂上,尝试授以学生方法:通过讲授第2、3自然段不同角度的描写方法,第四自然段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以及全文大量词语的拟人手法等表达出人象共处的和谐景象。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思、议、写”等方法读懂课文,从而理解了课文内涵,感悟课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