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体育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器材;学习榜样;偶发事件;教材特点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2(B)-0052-01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思想品德教育收到实效,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要从多方人手。一、从领取、回收体育器材入手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回收器材之际,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如,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在搬运器材时不许拖、拉,领取
2、的器材不许用脚踢、不能用手扔等,发现学生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则及时教育、制止,对那些热心协助教师整理场地的学生当众给予表扬。这样,不仅对体育器材的长期使用有好处,而且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二、从学习榜样入手中学生善于模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常常以英雄、模范、明星人物作为学习榜样,并且以这些榜样来激励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对中学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述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为革命和社会发展事业而积极锻炼身体的事迹,对学生进行锻炼身体的目的教育;通过介绍中国优秀运动员的拼搏和为国争光的事迹,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荣
3、誉感、自豪感;通过宣传本校、本班优秀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的先进事迹。则可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此外,教师发挥自身榜样示范作用,处处为学生作表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三、从偶发事件入手在体育教学中意想不到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不仅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偶发事件没有规律性,教师无法用主观意志控制它的出现。这类事件因事出偶然,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教师如能有效利用这些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接力赛时,甲组跑在前面的学生摔倒了,乙组
4、赶上来的同学把他扶了起来,两组又继续进行比赛。但是,乙组这位学生回组后却受到了同组成员的指责,双方发生言语冲突,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事情发生后,教师应迅速查明原因,态度鲜明地表扬乙组被指责的学生,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生给予恰当的批评教育。教师这样处理该偶发事件,既可使学生明辨是非,又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及时、正确处理偶发事件,这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鉴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四、从教材特点入手体育教材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是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教师深刻阐释体育的
5、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进而树立“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思想,并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与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生动讲述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其身体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好每节课的体育理论教学内容,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涉及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每一技术动作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其不同特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教学“中长跑”时,首先,笔者把中长跑的技术动作要领给学生认真讲解并进行动作示范。然后,提出练习要求,让学生运用心理暗示法克服紧张、畏惧心理,稳定自身情绪。最后。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自信心,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磨炼了意志品质。编辑:孟刚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