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数学试卷湖北(文)(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 高考数学试卷湖北(文)(含答案与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文科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分析 先求,再找公共元素.解析 因为,所以, 所以.故选B.已知,则双曲线:与:的( ).A实轴长相等 B虚轴长相等 C离心率相等 D焦距相等分析 先确定实半轴和虚半轴的长,再求出半焦距.解析 双曲线和的实半轴长分别是和,虚半轴长分别是和, 则半焦距都等于,故选D.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
2、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A B C D分析 根据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判断.解析 依题意,:“甲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乙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因此“至少有一位 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故选A.四名同学根据各自的样本数据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求得回归直线方程,分别得到以下四个结论:与负相关且; 与x负相关且; 与正相关且; 与正相关且.其中一定不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A B C D 分析 根据正负相关性的定义作出判断.解析 由正负相关性的定义知一定不正确.故选D.小明骑车上学,开始时匀速行驶,途中因交通堵塞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为了赶时间加快速度
3、行驶. 与以上事件吻合得最好的图像是( ).距学校的距离 距学校的距离 距学校的距离 ABCD时间时间时间时间OOOO距学校的距离 分析 先分析小明的运动规律,再结合图象作出判断.解析 距学校的距离应该逐渐减小,由于小明先是匀速运动,故前段是直线段,途中停留时距离不变,后段加速,直线段比前段下降的快,故选C.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图像关于轴对称,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分析 先将函数解析式化简,再写出平移后的解析式,然后根据函数为偶函数求得的值.解析 由于,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的图象,由于该图象关于轴对称,所以,于是,又,故当时,取最小值.故选B.已知点,
4、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A B C D 分析 首先求出的坐标,然后根据投影的定义进行计算.解析 由已知得,因此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故选A.为实数,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则函数在上为( ).A奇函数 B偶函数 C增函数 D 周期函数分析 首先理解题意,画出函数的图象.解析 函数的图象(图象略)在两个整数之间都是斜率为的线段(不含终点),故选D.某旅行社租用、两种型号的客车安排名客人旅行,、两种车辆的载客量分别为人和人,租金分别为元/辆和元/辆,旅行社要求租车总数不超过辆,且型车不多于型车辆则租金最少为( ).A元 B元 C元 D元分析 先根据题意列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通过平移目标函数加以
5、解决.解析 设租用型车辆,型车辆,目标函数为,则约束条件为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知目标函数过点时, 最小值(元).故选C.已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分析 由已知得有两个正实数根,即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从而得的取值范围.解析 ,依题意有两个正实数根.设,函数有两个零点,显然当时不合题意,必有;,令,得,于是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在处取得极大值,即,所以.故选B.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答案须填在题中横线上为虚数单位,设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若,则 分析 根据复平面内点的
6、对称性,找出的实部和虚部.解析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所以.某学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射靶次,命中环数如下:则(1)平均命中环数为 ; (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为 分析 利用平均值和标准差公式求解.解析(1).(2),所以.答案:(1)(2)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 若输入的值为,则输出的结果 分析 根据循环结构找出的值.解析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终止循环,输出.已知圆:,直线:()设圆上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的点的个数为,则 分析 先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再进行判断.解析 因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又因为圆的半径为,故圆上有个点符合条件.在区间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若x
7、满足的概率为,则 分析 根据几何概型,在线性问题中用长度之比表示概率,求的值.解析 由,得.当时,由题意得,解得,矛盾,舍去.当时,由题意得,解得.即的值为.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在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接雨水. 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 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 寸(注:平地降雨量等于盆中积水体积除以盆口面积;一尺等于十寸)分析 求出水面的半径,根据圆台的体积公式求出雨水的体积,除以盆口面积即得.解析 圆台的轴截面是下底长为寸,上底长为寸,高为寸的等腰梯形,雨水线恰为中位线,故雨水线直径是寸,所以降水量为(寸).在平面
8、直角坐标系中,若点的坐标,均为整数,则称点为格点若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全是格点,则称该多边形为格点多边形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记为,其内部的格点数记为,边界上的格点数记为. 例如图中是格点三角形,对应的,(1)图中格点四边形对应的分别是 ;(2)已知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其中,为常数若某格点多边形对应的, 则 (用数值作答)分析(1)观察图形得出结论;(2)由条件及(1),同时再找一格点多边形确定出的值,再求.解析(1)由图可知四边形是直角梯形,高为,下底为,上底为,所以梯形面积.由图知.(2)取相邻四个小正方形组成一个正方形,其面积,结合,四边形可列方程组:解得. 答案:(1)(2).三、解答题:
9、本大题共5小题,共6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角,对应的边分别是,. 已知(1)求角的大小; (2)若的面积,求的值分析 利用倍角公式和诱导公式化简已知条件,求得的值,即得角的大小; 由面积求出边,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出边,最后利用正弦定理求出的值.解析(1)由,得, 即,解得或(舍去).因为, 所以. (2)由,得,又,所以. 由余弦定理得,所以. 从而由正弦定理得.(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成等差数列,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的集合;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 首先由成等差数
10、列,且,求得和公比,进而得通项公式;然后根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列出关于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进而做出判断. 解析(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由题意得即解得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由(1)有.假设存在,使得,则,即.当为偶数时,上式不成立;当为奇数时,即,即. 综上,存在符合条件的正整数,且所有这样的的集合为.(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所示,某地质队自水平地面,三处垂直向地下钻探,自点向下钻到处发现矿藏,再继续下钻到处后下面已无矿,从而得到在处正下方的矿层厚度为同样可得在,处正下方的矿层厚度分别为,且过,的中点,且与直线平行的平面截多面体所得的截面为该多面体的一个中截面,其面积记为(1)
11、证明:中截面是梯形; (2) 在中,记,边上的高为,面积为在估测三角形区域内正下方的矿藏储量(即多面体的体积)时,可用近似公式来估算 已第20题图知,试判断与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分析 (1)通过, 得出,从而证明中截面是梯形; (2)分别用表示出与,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1)证明:依题意, ,所以.又,且,所以四边形、均是梯形.由,且,可得,即.同理可证,所以.又点分别是的中点,则点分别是的中点,即分别为梯形的中位线,因此,而,故,所以中截面是梯形.(2).证明如下:由,可得.而,所以,同理可得.由是的中位数,可得,即为梯形的高,因此,即.又,所以,于是. 由,得,故.(本小题满分13分
12、) 设,已知函数(1) 当时,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 当时,称为,关于的加权平均数(i)判断,是否成等比数列,并证明;(ii),的几何平均数记为称为,的调和平均数,记为. 若,求的取值范围分析(1)利用导数通过分类讨论求解;(2)用等比中项证明成等比数列; 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求解.解析(1)定义域为,.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2)计算得,故, 所以成等比数列.因为,即.由得.由知,故,得. 当时,.这时,的取值范围为;当,时,从而,由在上单调递增与式,得,即的取值范围为;当时,从而,由在上单调递减与式,得,即的取值范围为.(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所示,已知椭圆与 的
13、中心坐标原点,长轴均为且在轴上,短轴长分别为,(),过原点且不与轴重合的直线与,的四个交点按纵坐标从大到小依次为记, 和的面积分别为和(1) 当直线与轴重合时,若,求的值;(2) 当变化时,是否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使得?并说明理由第22题图分析(1)当直线与轴重合时,可直接求出的面积,结合条件即可得到的值;(2)设出直线的斜率,得到其方程,然后与椭圆方程联立,通过根与系数的关系、弦长公式,结合的表达式,得到关于的方程,通过方程是否有解判断是否存在符合要求的直线.解析 依题意可设椭圆和的方程分别为 ,其中.(1)方法一:如图(1),若直线与轴重合,即直线的方程为,则,所以.在和的方程中分别
14、令,可得,于是.若,则,化简得.由,可解得.故当直线与轴重合时,若,则.方法二:如图(1),若直线与轴重合,则;,所以.若,则,化简得.由,可解得.故当直线与轴重合时,若,则.(2)方法一:如图(2),若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使得,根据对称性,不妨设直线,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因为,所以.又,所以,即.由对称性可知,所以,于是. 将的方程分别与,的方程联立,可求得.根据对称性可知,于是. 从而由和式可得. 令,则由,可得,于是由可解得.因为,所以.于是式关于有解,当且仅当,等价于.由,可解得,即,由,解得.所以当时,不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使得;当时,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使得.方法二:如图(2),若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使得.根据对称性,不妨设直线,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因为,所以.又,所以.因为,所以.由点分别在,上,可得,两式相减可得,依题意,所以.所以由上式解得.因为,所以由,可解得.从而,解得,所以当时,不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使得;当时,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使得.12